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1)
2023(1452)
2022(1208)
2021(1119)
2020(870)
2019(1946)
2018(1841)
2017(3260)
2016(1705)
2015(1735)
2014(1557)
2013(1476)
2012(1368)
2011(1189)
2010(1147)
2009(963)
2008(844)
2007(659)
2006(576)
2005(450)
作者
(5013)
(4381)
(4261)
(4172)
(2764)
(2160)
(1969)
(1678)
(1625)
(1501)
(1497)
(1490)
(1468)
(1452)
(1402)
(1363)
(1261)
(1249)
(1219)
(1191)
(1154)
(1080)
(1019)
(1006)
(990)
(971)
(957)
(904)
(901)
(870)
学科
(6555)
经济(6554)
地方(2791)
(2577)
管理(1997)
中国(1944)
方法(1893)
数学(1726)
数学方法(1704)
(1527)
(1416)
地方经济(1363)
环境(1348)
城市(1276)
业经(1267)
农业(1111)
(1051)
城市经济(974)
(970)
理论(850)
资源(850)
经济学(797)
产业(790)
(769)
企业(769)
生态(752)
方城(692)
水产(687)
发展(670)
(669)
机构
大学(22903)
学院(22361)
研究(9429)
(7596)
科学(7536)
经济(7321)
管理(5948)
中国(5860)
理学(5364)
理学院(5179)
(5055)
管理学(5009)
管理学院(4979)
(4978)
(4812)
研究所(4546)
(4513)
师范(4452)
业大(4105)
农业(4101)
中心(4062)
师范大学(3872)
(3701)
(3647)
实验(3489)
实验室(3418)
(3290)
重点(3271)
科学院(3235)
资源(3009)
基金
项目(18456)
科学(15130)
基金(14609)
(13554)
国家(13495)
科学基金(11669)
研究(10912)
自然(8593)
基金项目(8496)
自然科(8417)
自然科学(8416)
自然科学基金(8236)
社会(7546)
社会科(7190)
社会科学(7189)
(7110)
(6432)
资助(4741)
教育(4715)
重点(4329)
计划(4115)
(3934)
(3786)
科研(3760)
创新(3612)
(3522)
编号(3497)
国家社会(3437)
科技(3392)
大学(3149)
期刊
(8380)
经济(8380)
研究(6164)
学报(5536)
科学(4901)
(4418)
中国(3592)
大学(3511)
学学(3385)
农业(2887)
地理(2256)
城市(2158)
资源(1866)
(1812)
(1736)
管理(1658)
经济地理(1624)
(1527)
(1448)
经济研究(1402)
业大(1348)
科技(1263)
现代(1260)
教育(1248)
问题(1245)
中国农业(1161)
自然(1131)
(1124)
农业大学(1116)
财经(1107)
共检索到29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榕  
诞生于20世纪后期的赛博朋克小说是当代英语科幻小说中最重要的亚文类之一,为当代科幻小说添加了特色鲜明的城市写作维度:它所聚焦的后现代大都会有着阴郁的旧色调,同时闪烁着信息通讯新科技的崇高之光。都市空间受到资本宰制,但仍为个人反叛留出缝隙,隐藏着突破和流变。城市既有物质形态的稳定性和固定边界,又叠加了虚拟空间的维度,指向加速与无限性。赛博朋克小说复杂的都市空间表征呼唤着我们对其进行综合性的解读,辨析它对城市文学传统的继承,对当代城市化进程新现象的关注,以及对未来都市发展的想象,而这种辨析可以更加深入地呈现赛博朋克小说从科幻文学角度对文化、现代性、资本、技术、身体性等人类栖息于城市空间中的重要议题的表征以及思考。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芈岚  
女性主义赛博朋克风潮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其相关作品在主体的存在方式、身体与身份之间的关系,以及主体身份建构模式和内涵方面均同此前的第一代赛博朋克小说有着明显的区别。女性主义赛博朋克主张以一种更为成熟的观点来看待人与科技的关系,强调主体的具身化存在以及具身身份所表征的多维社会性关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萌  赵学勇  
由生态学和美学相交叉而形成的新学科——生态美学,把文学批评的视野扩展到生态学的领域,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美学范式和考察视角。透过生态美学这一视角,以邱华栋的都市小说为例,着重考察"新生代"都市小说创作中所体现的生态美问题:一是在表现了物化都市对自然的远离及对人的自然本性的异化之后,试图通过特定主题及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努力探寻都市社会的自然生态之美。二是在揭示了物化都市中人们始终处于空虚、失落、漂泊、流浪的精神状态之后,试图重构审美文化的价值形态,倡导生态关怀和人文关怀,从而构建起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宁  
“赛博空间”,又叫“计算机空间”或“网络空间”,是加拿大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斯于(Willian Gibson)1984年出版的小说《精神漫游者》中首先使用的,用于讲述人类将游离体外的意识注入地球计算机的“矩阵”中,然后随心所欲地东游西荡生存空间。由于赛博空间恰如其分地描述在互联网结构及其中人的行为,于是人们引用它来表征计算机网络化把全球的人、机器、信息源都联结起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宁  
“赛博空间”,又叫“网络社会”或“网络空间”,是运用计算机技术把全球的人、机器、信息源都联结成网、包含着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内容的新型空间。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是一种亟待深入研究的新的交往方式。基于赛博空间特点之上的人际交往与传统的人际交往存在较大的差别。研究赛博空间人际交往的起因、特点和主要类型,揭示其对现实社会的挑战,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盛开莉  
施叔青小说中的女性群体,与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群体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一面承受着来自家庭和婚姻的精神围困,一面以出走的方式逃离。作者赋予这些女性以丰富的生命质地,改变了父权制话语下沉默的传统女性形象,展现了女性独特的生活经验,对于女性的自我发现与生存拓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天羽  
《西游记》中石猴对自我的认识与突破,及对其所处社会环境本质关系的探问都是一个"识破"的过程。这一"识破"模式同样存在于其他神魔小说中,以狐怪类小说为例,"识破"是故事叙事的转折点。对"识破"从叙事模式到意识观念的溯源,可以探知这一观念存在于《左传》《山海经》等书中,包涵着上古朴素唯物观和世界观,可以从新的角度理解神魔小说情节结构,把握小说的思想内涵。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言领  
金庸小说中存在着大量的山洞意象。对于金庸小说,山洞首先具有一种叙事意义,并通过小说主人公侠客的生命和武功两个重要方面得以具体呈现。山洞的第二重意义是对小说读者的娱乐意义,它是构成审美快感的常用叙事元素。在深层次上,山洞其实是一种道德隐喻,借助小说中作为正义化身的侠客传达出善有善报的道德训诫。在更深层次上,山洞作为道家文化的典型象征符号,是为了解决儒家道德精神对侠客身心的双重伤害而广泛存在于小说文本的。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尤妤冠  
白先勇在其小说中,对女性采取了一种既赞美又拒斥的态度,因此,其作品中的许多女性,虽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但都无一例外地拥有共同的悲剧命运。需要注意的是,白先勇的小说,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流露出悲天悯人的情怀,但这一情怀,并没有投注到其笔下的女性形象身上。这使得白先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书写,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复杂的色彩。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纪梅  
台湾作家陈映真的思想始终与社会现实相联系,立足于最基本的人。陈映真笔下出现的死亡意象不仅反映了他的精神世界、生死观,而且蕴含着对芸芸众生的生存状态的关注。文章选取白头翁、乌鸦、猫、芦花、竹花这几个典型的死亡意象进行了探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渊  
娱乐性是金庸在谈及文学及武侠小说时所一直强调的一个问题,而且非常具体地体现在他所创作的武侠小说中。金庸小说的娱乐性很强,这源于金庸自觉而大量地调动和运用了一些娱乐元素,主要在于以悬念和巧合展开叙事,极力挖掘并描绘人物的情爱世界,极富神奇性与想象力的武功描写,以及充满喜剧性元素,尤其是设置喜剧性人物和赋予人物性格以幽默、诙谐、狡黠、机智等特质,从而使金庸小说既扣人心弦,又引人入胜。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薇薇  
在儿童视角小说中,复调叙事是一个重要特征,它不仅揭示了儿童与成人视角之间难以分割的联系,还指出了其中隐藏的对成人世界的反思,并最终指向对人性的关怀。儿童与成人思想观念上的差异导致二者的观察视角呈现融合与背离的特点。视角的差异使得叙事话语呈现“复调性”特征,成人的内心世界以儿童的话语予以展现,使得成人的真我以一种近乎反叛的方式呈现。在这种复调叙事中,对个体伤痛的揭露,也引导着人们反思与关怀人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孟庆楠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城市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人出现,商人就逐渐地成为了文学的描写对象,成为作家笔下的常客,这也使得明清文学中涉及商业的文学作品增多,甚至超越了之前的任何时期,成为了一种特有的文学现象。文章就是以明清小说中作家所描绘的内容探讨明清时期的商人形象。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吕佳琪  
女性成长是张翎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她笔下的女性书写展现出了女性心灵成长的内在发展路径,写出了年少懵懂的女性在他者境遇中的困惑与挣扎,将女性置于逃离的空间位移之中,展现女性在挫折中的反抗与成长。但是张翎笔下的女性成长并没有囿于两性视域之中,而是在普遍人性的立场上书写女性的觉“心”与回归,探求女性成长的日常生活空间与生存价值。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锦  
苦难是文学的永恒主题,很多作家在书写苦难的同时也对苦难的救赎之路进行了探索。新时期小说对于“苦难”主要叙述了三种救赎路径:一是为活着而活着的忍耐态度,二是逃离到宗教中去寻找解脱和超越,三是悲剧英雄式的反抗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