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06)
2023(15047)
2022(12335)
2021(11222)
2020(9278)
2019(20749)
2018(20235)
2017(38040)
2016(20515)
2015(22769)
2014(22177)
2013(21811)
2012(20236)
2011(18086)
2010(18575)
2009(17346)
2008(17643)
2007(16050)
2006(14524)
2005(13668)
作者
(58118)
(48797)
(48374)
(45606)
(30990)
(23030)
(21652)
(18584)
(18463)
(17415)
(16744)
(16239)
(15747)
(15552)
(15258)
(14767)
(14297)
(14100)
(13921)
(13849)
(12146)
(11903)
(11798)
(11272)
(10976)
(10859)
(10849)
(10820)
(9660)
(9642)
学科
(95409)
经济(95281)
(87662)
(79205)
企业(79205)
管理(75135)
方法(33866)
业经(33114)
(30073)
(28668)
中国(27716)
数学(24950)
数学方法(24708)
地方(23778)
农业(21658)
技术(21612)
(21011)
(20497)
财务(20463)
财务管理(20431)
企业财务(19373)
(16909)
(16441)
理论(16343)
(16309)
银行(16285)
(15752)
(15739)
贸易(15732)
(15689)
机构
学院(293694)
大学(286734)
(127325)
经济(124982)
管理(116477)
研究(99413)
理学(98108)
理学院(97106)
管理学(95804)
管理学院(95238)
中国(80651)
(61780)
(60585)
科学(57412)
(49835)
(49306)
(47798)
财经(46364)
中心(45688)
研究所(44309)
(41949)
业大(40191)
北京(39238)
经济学(38199)
农业(38082)
(37881)
(36575)
师范(36251)
(36083)
经济学院(34290)
基金
项目(185725)
科学(148411)
研究(141040)
基金(134008)
(115672)
国家(114529)
科学基金(99808)
社会(91932)
社会科(87259)
社会科学(87243)
(74707)
基金项目(70118)
教育(62628)
自然(61343)
(60933)
自然科(59918)
自然科学(59905)
自然科学基金(58891)
编号(57098)
资助(52995)
成果(45708)
(45505)
(43846)
重点(41883)
(40409)
创新(40254)
(40246)
课题(39596)
国家社会(38548)
(37424)
期刊
(153629)
经济(153629)
研究(91137)
中国(67137)
管理(51215)
(50988)
(47262)
科学(39762)
学报(38749)
(32508)
金融(32508)
农业(32338)
教育(32026)
大学(30860)
学学(28956)
技术(28684)
业经(28010)
财经(23792)
经济研究(23563)
(20752)
(20206)
问题(19839)
技术经济(17546)
现代(15143)
(15027)
世界(14985)
商业(14638)
科技(14417)
财会(14047)
经济管理(13820)
共检索到4697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东   高一乘  
从数据资源化到数据资产化的跨越既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节点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机遇。数据资产化为数据流通拓宽了渠道,通过明晰数据产权边界和降低数据交易成本的方式优化数据要素市场配置。数据资产既具有资产的普遍性,也具有数据要素的特殊性,重新明确企业数据资产的定义是实现数据价值的应有之义。“创设-控制-交易”三重维度分别是指通过数据登记、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等方式创设数据产权,通过政策拟制“动态控制”降低企业数据交易成本,通过优化数据收益分配制度促进企业数据流通正向循环。三重维度弥合不同领域内数据规则之间的鸿沟,确保数据政策的一致性,继而破除数据交易的桎梏,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李政   廖晓东  
新质生产力代表了生产力的革新和未来发展方向,迫切需要深度理解和认识其理论、历史和现实“三重”逻辑。发展生产力是经济学的重要主题之一,也是经济思想史中的核心主题,为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逻辑。历史和现实逻辑表明,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经历艰难的探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密切相关。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经历了传统生产力与新质生产力两个阶段,现在正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迈进,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当今世界,谁在关键性颠覆性技术方面率先取得突破,率先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谁就能够塑造未来发展新优势,赢得全球新一轮发展的主动权。我国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就必须发展新质生产力,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作为打造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岳奎   曲秀玲  
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样态,代表着生产力在质态维度的新跃迁。绿色发展融入并赋予新质生产力以绿色底蕴,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题中之义和重要向度。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绿色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的生态本体论基底,表征人类对社会生产力和自然规律认识深化与综合运用的能力。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新质生产力,打造高效能、高质量、绿色化的生产力发展新范式,同时以绿色技术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蕴含着对自然的生态关切和对人类的生存关怀,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价值旨归,实现人与自然的现实和解、有机统一和共同塑造,开辟人类可持续发展新境界。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星   李向前   金陶胜  
会计数据要素属于新型生产要素,加速会计数据要素的开发、流通和利用,对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从理解数智化时代会计数据要素内涵出发,探讨数智化时代会计数据要素的重要地位及功能。在此基础上,结合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系统阐述会计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机制,即通过自身发挥作用以及与其他生产要素融合发挥作用两种方式,逐渐渗透至生产、流通、消费和分配环节,提升各环节生产效率,进而催生新质劳动资料、创造新质劳动对象、培育新质劳动力,从而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然后,根据会计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机制,从企业、行业和国家层面探索会计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现路径。最后,从推动高质量的会计数据要素供给、打破会计数据要素流通体制机制障碍以及加强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此打通会计数据要素在质量、合规、流通及应用等层面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丁志勇  
<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明确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任务和主攻方向。金融机构应深入贯彻落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向“新”而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服务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机遇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新质生产力是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包括新劳动者、新劳动对象、新劳动工具和新型基础设施。
关键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照清   闻万春   赵上宁  
高职教育通过赋能知识、技术、人才等要素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式。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原理,提供了供给性和适应性两个维度的分析视阈。从供给性上,基于教育规模、教育经费和教育成果三个层次指标的实证分析,结合影响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控制变量可知,东北高职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效度不足。从适应性上,东北高职教育面临系统性式微、机制性障碍以及空间性阻隔等现实问题。在东北全面振兴背景下,要通过提升政府统筹引领作用、扩大优质办学要素规模、建构多维协同创新体系、打造高水平开放格局,增强高职教育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保障力、支撑力、聚合力与伸张力。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戴翔   刘长鹏   成鹏东  
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至关重要,而开放条件下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形成与之相匹配的国内国际层面新型生产关系。具有对内制度创新与对外国际经贸规则嵌入双向协同特征的制度型开放,契合新质生产力发展所要求的新型生产关系适应性调整,因而能够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以理论分析为先导,在创新性测度2013—2022年中国省域制度型开放水平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开展计量检验。结果表明:第一,制度型开放显著促进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和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从作用机制来看,制度型开放主要通过集聚全球高端要素、强化技术创新激励以及优化资源配置等途径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第三,在制度型开放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地区政策执行力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第四,制度型开放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积极影响,不仅呈现一定的异质性特征,而且在空间上还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丹   周颖  
以2014—2022年全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选取经济、贸易相关数据,利用熵值法测度各省份数字贸易综合发展水平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并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贸易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贸易对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并且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显著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在异质性检验中,数字贸易发展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均对新质生产力产生促进作用,而在东北地区这一表现则不明显。为此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提升新质生产力赋能,推动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邓辉  
<正>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科技金融列为“五篇大文章”之首,从战略高度明确了科技金融的重要意义。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科技金融和新质生产力“双向奔赴”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热门话题。为了解相关情况,笔者对国家创新型城市——湖南省衡阳市开展了科技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专项调查。
关键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聪聪   乔瑞金  
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演化中的一种质的飞跃,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科技创新是“新”的关键,高质量发展是“质”的锚点。理论逻辑而言,马克思主义生产理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新质生产力产生的理论渊源;历史逻辑而言,科技进步的推动力、数据要素的创造力以及产业转型的内驱力,催生出新质生产力;实践逻辑而言,推进新质生产力,需要以“新”为指引,加强科技创新;以“质”为关键,优化要素配置;以“人”为根本,培养新质人才;以“绿”为导向,构建绿色生产模式更好发挥新质生产力在对实现高质量发展中的引擎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聪聪   乔瑞金  
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演化中的一种质的飞跃,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科技创新是“新”的关键,高质量发展是“质”的锚点。理论逻辑而言,马克思主义生产理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新质生产力产生的理论渊源;历史逻辑而言,科技进步的推动力、数据要素的创造力以及产业转型的内驱力,催生出新质生产力;实践逻辑而言,推进新质生产力,需要以“新”为指引,加强科技创新;以“质”为关键,优化要素配置;以“人”为根本,培养新质人才;以“绿”为导向,构建绿色生产模式更好发挥新质生产力在对实现高质量发展中的引擎作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棒   陆雯   余家斌  
从空间生产的视角来看,新质生产力发展是各生产要素空间样态不断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空间关系不断重构,生成新空间的过程。产教融合可以通过打造以校企合作优化各生产要素的物质空间、塑造以校企协作共生共荣为格局的社会空间、营造以产教协同创新文化为主导的精神空间等机理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但现实中仍面临校企协同合作效果尚需优化、校企协作共生格局尚未完全形成及产教协同创新文化尚待大力培育等挑战,亟须通过提升校企协同合作效果,优化各生产要素;构建校企协作共生格局,塑造新型社会关系;培育产教协同创新文化,凝聚集体创新意识等策略予以应对。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鹏   张路阳  
<正>新质生产力指明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动力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新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
关键词: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琪红   陈云贤   常远  
高质量发展需要以新的生产力理论为指导,而新质生产力是新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立足于中观经济学的区域资源生成理论,研究区域资源生成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如何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指出,高质量发展归根到底是生产力的发展,而新质生产力是“新”与“质”的蜕变,是生产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的跃升,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源泉;区域资源生成是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资源生成领域的“三类资源”能催生新要素、新技术、新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新力量;资源生成领域的“三个层面”可以突破关键技术、保证基本民生、推动绿色低碳,是新质生产力的新突破;资源生成领域的供给侧“三驾马车”从要素供给、环境供给、市场供给三个维度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新动能;“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是成熟市场经济的典型模式,成为区域资源生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同时要充分发挥有为政府的超前引领作用,以赋能高质量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文生   荣义   吴华清  
选取2008—2021年长三角41个城市为样本,从产业创新体系、人才供给体系、经济支撑体系和未来产业发展体系四个维度构建新质生产力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此探究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推动技术创新和优化就业结构提高长三角地区新质生产力水平;数字经济发展能促进本地区新质生产力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促使邻近区域的新质生产力水平提升;数字经济发展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存在着门槛效应,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水平的促进作用呈现出先增加后削弱的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