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44)
- 2023(5908)
- 2022(4923)
- 2021(4414)
- 2020(3727)
- 2019(8206)
- 2018(8034)
- 2017(15641)
- 2016(8747)
- 2015(9700)
- 2014(9573)
- 2013(9425)
- 2012(8601)
- 2011(7775)
- 2010(7773)
- 2009(7632)
- 2008(7650)
- 2007(6920)
- 2006(6349)
- 2005(6037)
- 学科
- 管理(32137)
- 济(30049)
- 经济(29979)
- 业(27145)
- 企(24164)
- 企业(24164)
- 税(21647)
- 税收(20208)
- 收(20042)
- 财(16229)
- 制(12053)
- 方法(10630)
- 数学(8976)
- 务(8873)
- 数学方法(8861)
- 财务(8853)
- 财务管理(8836)
- 中国(8624)
- 体(8405)
- 企业财务(8404)
- 业经(8387)
- 农(8261)
- 体制(7290)
- 财政(6637)
- 银(6308)
- 银行(6301)
- 行(5948)
- 融(5819)
- 金融(5817)
- 环境(5647)
- 机构
- 大学(121450)
- 学院(120940)
- 济(50894)
- 经济(49842)
- 管理(44789)
- 研究(40081)
- 理学(38082)
- 理学院(37671)
- 管理学(37135)
- 管理学院(36894)
- 财(33707)
- 中国(31463)
- 京(24671)
- 财经(24338)
- 科学(22204)
- 经(21850)
- 所(19898)
- 江(19697)
- 财经大学(17874)
- 中心(17788)
- 研究所(17149)
- 农(16728)
- 经济学(16377)
- 北京(15584)
- 业大(15207)
- 州(14810)
- 省(14773)
- 院(14770)
- 经济学院(14673)
- 范(13830)
- 基金
- 项目(76653)
- 科学(60903)
- 研究(57686)
- 基金(57005)
- 家(48973)
- 国家(48613)
- 科学基金(41995)
- 社会(38511)
- 社会科(36516)
- 社会科学(36510)
- 基金项目(29648)
- 省(29129)
- 教育(26054)
- 自然(25617)
- 自然科(25010)
- 自然科学(25005)
- 自然科学基金(24580)
- 划(24352)
- 编号(23076)
- 资助(22789)
- 制(21313)
- 成果(20403)
- 部(17527)
- 重点(17265)
- 性(16562)
- 国家社会(16534)
- 创(16131)
- 课题(16033)
- 发(15708)
- 教育部(15494)
共检索到1951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蔡昌
当时在中国北方和西部与宋朝并存的政权有辽、金、西夏。辽(公元916年—1125年)是以契丹族贵族为主体建立的王朝。金(公元1115年—公元1234年)是以女真族为主体建立的一个北方政权。后来金灭辽,金被蒙古所灭。公元1206年,孛儿只斤部领袖铁木真统一蒙古高原诸部,建立蒙古汗国,自称成吉思汗,后称元太祖。经蒙哥、忽必烈的拓疆,势力抵黄河流域,先后灭辽、西夏、金、大理。1260年铁木真之孙忽必烈据汉地建国称汗,建元中统,1271年改国号为元(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公元1279年攻陷南宋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衍德
试论辽朝的赋税制度陈衍德一、官私田租辽朝赋税制度是中原已有的先进制度与契丹族原有落后内容的混合体。与辽朝对峙的北宋当时已是封建租佃制社会,而辽朝社会经济中仍保留着许多农奴制内容。表现在赋税方面,就是辽统治地区又出现了大量人头税。《辽史》卷五九《食货志...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信通
赋税收入是维持秦汉帝国运行的经济支柱,乡里赋税来源于国家最小基层行政单元里,征收的财物包括口赋、献费、户赋、田租、刍藁。口赋是按人口数量征收的人头税,分成人和儿童两类征收,口赋可以在一年内分批次上缴。献费每人每年上缴六十三钱。户赋每户每年上缴16钱。田租征收以里为单位,一次统一上缴乡部。刍藁不包括在田租之内,刍藁包括户刍、田刍、田藁三项内容,户刍每户每年上缴一石;田刍、田藁由县统一核算所需量,余刍藁数以顷刍律折钱上缴。赋税制度的落实主要靠基层的乡官里吏去完成。
关键词:
秦汉 赋税 口赋 献费 户赋 田租 刍藁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春玲
本文通过对中国历史上农业赋税制度的简要考察,揭示出中国赋役制度发展的总格局与轨迹,即始终走不出改革的形式与实质相背离、人民负担越来越重的怪圈,其原因在于历代当政者并未解决好税制设计的出发点及指导思想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目前的改革在理论上具备了最终走出“黄宗羲定律”怪圈的可能性。
关键词:
农业赋税 制度 历史变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唐仁健
20 0 0年 ,中央政府作出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决定是一项意义不亚于土改和家庭承包经营的又一重大改革。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 ,农村税费改革取得的成果是令人鼓舞的 ,但农民负担反弹的“隐患”和“压力”,也是始终存在的。因此 ,我们应把注意力转过来 ,超前研究和考虑农村税费改革下一步该怎么办。本文全面阐述了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要取得成功必须坚持的基本准则 ,提出了下一步农村税费改革应当走“三步曲”的道路 :第一步——现行改法 ;第二步——减免税费 ;第三步——统一税制。当前 ,最紧要的是降低农民的税负水平 ,而不是急于统一税制。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 ,必须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关键词:
农业 赋税制度 税费改革 目标步骤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和平 申曙光
我国现行的农业税收制度严重脱离农村的客观实际,不仅限制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严重地影响整个农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改革的方案是,取消目前农业税与农林特产税相结合的农业税制,把农业税从单一税制改为复税制,实行土地使用税、农业产品税和农业收益调节税,其中将粮食订购差价和必要的社会负担改为产品税及其附加。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蔡昌
魏晋南北朝,起自三国,迄于隋统一中国(公元220年—公元589年),当时中国处于一个分崩离析状态,基本上是不统一的,前后历时370年。这是一个动荡的历史时期,魏、蜀、吴三国争霸,逐鹿中原,成三足鼎立之势。公元220年,曹丕篡夺汉室政权,在许昌称帝,迁都洛阳,建立魏国。至公元265年,司马炎篡魏,灭蜀、吴两国,统一中国,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7年)。西晋短暂统一,不久北方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张守军
《禹贡》是《尚书》中的一篇.《尚书》又称《书》、《书经》,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的汇编,据说由孔子编选而成,秦始皇焚书后亡失.汉初由经师伏生凭记忆口传二十八篇,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时,于孔子住宅壁内发现《古文尚书》二十五篇,不久失传.东晋初,梅赜献伪《古文尚书》二十五篇.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本.《尚书》分《虞书》、《夏书》、《商书》、《周书》这样几部分.《禹贡》是《夏书》中的一篇.主要内容是对大禹治水业绩的记述和关于当时田赋贡纳的规定.《禹贡》是一部关于古代经济地理和贡赋制度的著作.虽是后人所作,但仍然是以大禹治水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郝毅生
历代土地赋税郝毅生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对土地征税最早,以后随着朝代的更替,赋税兴革多变,名目繁杂。据《孟子·滕文公上》记载:“夏后氏五十而贡(缴贡纳粮),殷人七十而助(劳役地租),周人百亩而彻(贡、助合一彻地为粮),其实皆什一也(田赋为10%)。”即夏...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蔡昌
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原为后周之殿前都点检(相当于警备区司令),公元960年在开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取政权,建立宋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宋朝后来击败十国,建立了统一的国家。鉴于晚唐和五代的分裂和混乱,宋太祖采取"杯酒释兵权"、以文官代替武官、中央直接管辖地方政权、一切军权均由皇帝掌握等手段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经济发展。宋代开国之初,在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建录 蔡鹏飞
中华传统文化主要以儒家文化为代表,而儒家文化,宋代大儒朱熹是这样认识的: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义。所以探讨中华传统文化,第一要义是探讨"义利之说"。而财税,无论从古到今,还是西方文明或东方文明,它都是"义"和"利"的结合体。虽然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义",但是儒家义利观的基本精神是不会变的:在任何利益面前首先都考虑到底是合理不合理(即义或不义),合则取,不合则不取。
关键词:
义利之辨 儒家原始的道德体系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晓
《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彝文田赋账簿研究》由朱崇先、杨怀珍两位先生编著,由民族出版社于2013年公开出版发行。书中辑录了三种重要的彝文田赋账簿材料,分别为国家图书馆藏、清华大学图书馆藏和禄劝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古籍办公室藏清代彝文田赋账簿。以国图收藏田赋账簿为重点研究对象,本书对三种材料进行了严谨、详细的整理和翻译工作,为清代乾隆年间至清末云南省武定县、云南省禄劝彝区的赋税制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关键词:
赋税制度 图书馆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何平
一种社会形态下的赋税政策的优劣及其效率,主要取决于它与经济发展、民众负担和国家财政收入的关系。本文从清代赋税征收着眼,通过对清代财政收支关系的分析,对清代以定额化赋税征收为核心的赋税政策进行了客观评价。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侯官响
16世纪中晚期,中国的赋税制度发生了以白银货币化为主要内容的变迁。作为国家财赋中心的苏州府,也是赋税改革肇始之地。赋役征银的实施,商品经济的发展,引发苏州府赋税结构的深刻变化。赋税结构的变化,是中国从古代赋役国家,向近代赋税国家转型的重要标志。随着白银逐渐成为国家主要货币,赋税项目以白银为核算货币的记载,至万历时期成为常态。本文即以此为背景,对彼时苏州府各赋税项目进行考察计算,由此得到苏州府万历时期的赋税结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苏州民户的赋税负担与生活状况,并对苏州重赋提出了新的解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