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25)
2023(2067)
2022(1309)
2021(1004)
2020(585)
2019(1322)
2018(1207)
2017(2030)
2016(1078)
2015(1072)
2014(979)
2013(971)
2012(969)
2011(741)
2010(701)
2009(659)
2008(634)
2007(668)
2006(657)
2005(547)
作者
(3952)
(3376)
(3373)
(3088)
(2013)
(1577)
(1530)
(1319)
(1193)
(1177)
(1159)
(1081)
(1078)
(1045)
(1022)
(1003)
(981)
(960)
(910)
(885)
(843)
(787)
(754)
(748)
(736)
(736)
(717)
(707)
(681)
(669)
学科
(5240)
经济(5239)
管理(5136)
环境(4112)
(3467)
(2990)
企业(2990)
(2246)
规划(1997)
环境规划(1969)
业经(1906)
资源(1869)
(1785)
方法(1691)
(1639)
(1603)
中国(1528)
部门(1465)
门环(1461)
数学(1427)
数学方法(1397)
技术(1319)
产业(1275)
(1149)
信息(1144)
生态(1138)
农业(1133)
总论(1108)
信息产业(1104)
地方(1079)
机构
学院(17645)
大学(17196)
管理(7333)
(6774)
经济(6584)
理学(6207)
理学院(6169)
管理学(6020)
管理学院(6003)
研究(5750)
中国(3863)
科学(3833)
业大(3592)
(3558)
(3357)
农业(2841)
(2689)
中心(2673)
(2653)
工程(2528)
研究所(2490)
(2462)
(2284)
(2121)
经济管理(2094)
财经(2068)
北京(2063)
科技(2026)
(2017)
(1981)
基金
项目(13712)
科学(10807)
基金(9816)
研究(9308)
(8793)
国家(8723)
科学基金(7751)
社会(6429)
社会科(6157)
社会科学(6154)
(6100)
基金项目(5157)
自然(4933)
自然科(4804)
自然科学(4802)
(4773)
自然科学基金(4699)
教育(3511)
资助(3467)
(3445)
(3204)
重点(3054)
创新(3040)
计划(2923)
国家社会(2916)
编号(2818)
发展(2761)
(2701)
科技(2676)
科研(2655)
期刊
(9307)
经济(9307)
研究(3749)
学报(3590)
(3214)
科学(2855)
中国(2764)
大学(2640)
学学(2571)
建筑(2502)
管理(2356)
农业(2277)
(1781)
技术(1546)
业经(1322)
(1302)
生态(1283)
科技(1254)
(1207)
(1128)
金融(1128)
业大(1097)
林业(1084)
(1081)
统计(1020)
技术经济(968)
决策(933)
经济研究(924)
资源(912)
教育(834)
共检索到250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唐金焰  李凤兰  
说明了绿色建筑的概念,深入分析了绿色建筑和一般建筑的区别,全面介绍了绿色建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强调指出,要赋建筑以生命,逐步建立"绿色中国"、"绿色世界"。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金樾  熊宇  邓瑞妍  康晓琪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日本CASBEE在建筑信息数据库和定量评价方法方面可为我国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解析日本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精细化评价流程,并以日本某集合住宅为例,采用AIJ-LCA&LCW软件定量评价其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资源投入、能源消耗、循环利用以及环境负荷,以期为我国的绿色建筑定量评价提供思路。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何继新   夏五洲  
“双碳”目标成为驱动建筑企业绿色化转型的一个重要指引。“双碳”目标驱动下的建筑企业面临的新变革是以绿色建造为根、技术创新为魂的绿色化转型,“双碳”目标促进建筑企业绿色化转型的内在根源在于带动新旧动能的衔接与转换、实现绿色技术和数字技术的接合、推动绿色建造价值链迭代升级,“双碳”目标赋能建筑企业绿色化转型能力的路径是绿色功能研发设计、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绿色建造方式转变和营造绿色运营场景,使能绿色化价值创新的着力点是建构企业绿色合作治理共同体、优化企业绿色管理过程、重构企业绿色能量场域。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仇保兴  
城市是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角,以城市为主体开展城市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能使拥有不同资源禀赋的城市各自演化出一套针对当地市情、生产力水平的碳中和线路图和施工图,从而防止错误的技术路线锁定已成为当务之急。通过对国际上重点国家和地区碳排放情况及减碳经验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当前绿色建筑发展趋势提出:绿色建筑不仅能够在全生命周期内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自然和谐共生,并且在已有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支撑下,建筑及由建筑组成的城市社区,可由单纯的能源消耗者转变为可再生能源的提供者,将在城市碳中和路径中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子新  
大家知道,深圳获得了国家财政部和建设部授予的四个示范试点城市。第一个是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管的示范城市;第二个是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示范城市;第三个是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第四个是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综合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光灿  
绿色建筑既影响建筑企业的需求也影响建筑企业的供给,同时还影响着建筑企业的使命。建筑企业要完成"建筑与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的历史使命,需要相应的绿色企业文化的支持。绿色建筑企业文化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绿色理念、绿色制度和绿色产品以及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绿色行为。建筑企业需要从绿色建筑理念、绿色规章制度和塑造绿色企业形象等方面构建绿色企业文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鸿   苏谦   张冠军   付文静  
建筑业是住房城乡建设行业的两大支柱性产业之一,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美好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正处于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阶段。智能建造是促进建筑业绿色转型、赋能住房城乡建设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国家战略、行业发展需求,分析职业教育培养智能建造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意义,从提高智能建造人才供给匹配度和培养质量两个方面提出系列举措,以解决职业教育赋能建筑业绿色化转型的现实困境,进一步推动住房城乡建设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助力实现建设世界建造强国目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乐建敏  
中国的国民经济正处于一个稳步上升的阶段,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对能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大,在很多领域,能源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建筑业是能源主要的应用领域,而能源的消耗又影响着中国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使得建筑行业不拖绿色经济的后腿,必须在造价管理方面引入更加先进的思想,这个思想就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乐建敏  
中国的国民经济正处于一个稳步上升的阶段,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对能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大,在很多领域,能源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建筑业是能源主要的应用领域,而能源的消耗又影响着中国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使得建筑行业不拖绿色经济的后腿,必须在造价管理方面引入更加先进的思想,这个思想就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仇保兴  李东红  吴志强  
绿色建筑是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对绿色建筑空间演化规律的研究是制定绿色建筑发展政策的重要基础,对完善生态城市发展和空间规划理论也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空间差异性、空间相关性和空间结构及演进特征研究发现:(1)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在不同空间尺度均存在显著区域差异,呈现明显极化与扩散效益。而小尺度空间分析更能准确揭示其聚集效应和不均衡性特征;(2)绿色建筑的区域差异具有显著的空间变量作用,集聚效应明显,但目前空间正效应尚限于市级空间尺度;(3)绿色建筑空间演化呈现极核加圈层的点轴发展模式,并由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晓晨  
介绍了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发展概况和国外发展绿色建筑的成功经验。分析了绿色建筑的"四节三优"特征。认为我国建筑业应尽快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营造绿色建筑,从而让建筑具有更好的生态环保性能,进而缓和城市化与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文领  
结合建设项目实际,借助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对绿色建筑的设计及能源消耗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分析比较传统技术下的建筑能耗评价方法和BIM技术下绿色建筑能耗评价方法,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能耗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具有典型特点的某建筑工程进行建筑能耗评价,验证模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红兵  叶勇  
超绿色建筑是一种新型的高层建筑,"超"主要体现在它优越的节能性以及人性化的合理设计。尽管由于很多因素导致它现阶段不能被普遍推广。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借鉴到很多有用的经验,进而应用到实践中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计永毅  张寅  
日本的绿色建筑建设先于我国,有许多可借鉴之处。本文首先对比了中日经济发展、建筑业发展、建筑能耗等与建筑相关的基本国情。分析得知:两国经济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国情不同;1996-2008年,中国各类建筑面积增长了74.5%,而日本减少了56.2%;2007年与1996年相比,中国的单位面积公共建筑能耗增加了20%,而日本减少4.41%。进而,重点分析了中日绿色建筑发展的历程、绿色建筑的定义及内涵、评价标准等方面的异同。认为:日本绿色建筑的建设起步较早,但我国的发展速度很快;两国绿色建筑的定义描述虽有些不同,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施建刚  张浩  
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绿色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奖一新建建筑2009》(LEED-NC 2009)在内容架构、评分方式、指标设计这三个层面的差异,构建了以评价路径为主体的对比体系,并对二者在地域特征、可操作性以及标准导向方面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结论是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较为契合中国国情,而LEED-NC 2009的可操作性和普适性较好,并且二者在内在导向和价值观方面存在不同。最后基于绿色建筑技术集成与建筑能效、环境负荷与使用质量之间的辩证关系,从整合完善、注重创新、细分标准三个方面就如何完善绿标体系提出了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