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49)
- 2023(2241)
- 2022(1558)
- 2021(1500)
- 2020(1181)
- 2019(2815)
- 2018(2701)
- 2017(5919)
- 2016(2992)
- 2015(3393)
- 2014(3548)
- 2013(3329)
- 2012(3210)
- 2011(2904)
- 2010(2960)
- 2009(3054)
- 2008(3154)
- 2007(2908)
- 2006(2776)
- 2005(2630)
- 学科
- 银(14790)
- 银行(14645)
- 行(13439)
- 制(10854)
- 济(10580)
- 经济(10574)
- 业务(8971)
- 度(8163)
- 制度(8162)
- 银行制(7730)
- 融(7559)
- 金融(7559)
- 业(7224)
- 管理(6846)
- 企(6315)
- 企业(6315)
- 方法(5878)
- 数学(5526)
- 数学方法(5496)
- 中国(3221)
- 体(2883)
- 体制(2685)
- 财(2679)
- 业经(2332)
- 贸(2058)
- 贸易(2052)
- 易(2031)
- 农(1900)
- 务(1847)
- 财务(1843)
- 机构
- 大学(40914)
- 学院(39240)
- 中国(20176)
- 银(19792)
- 银行(19020)
- 济(18353)
- 经济(17872)
- 行(17712)
- 管理(16172)
- 理学(12940)
- 理学院(12852)
- 管理学(12715)
- 管理学院(12642)
- 研究(11921)
- 财(10742)
- 融(9883)
- 金融(9744)
- 京(8542)
- 人民(8424)
- 财经(8407)
- 中心(8217)
- 农(8210)
- 经(7691)
- 国人(7469)
- 中国人(7455)
- 中国人民(7389)
- 江(7256)
- 财经大学(6606)
- 经济学(6522)
- 农业(6458)
共检索到751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詹向阳
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有助于提升金融运行效率,激发金融体系增长潜力,完善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互促互动的良性机制金融是经济的核心,是资本循环运动的"管道"和"推手"。因此,在金融产业中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是维系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链条的前提和基础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艳芝 孔进 严文达
新年伊始,山东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化省级预算管理改革的意见》和《关于深化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打响了2019年深化改革的"第一炮",充分体现了山东省委、省政府推动改革再出发、制度创新再加力的坚定决心。1月15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对上述两个文件进行深入解读。山东省财政厅厅长刘兴云说:"预算管理和财政体制改革,是财政领域的基础性、关键性改革,具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孙会霞 陈金明 陈运森
本文从商业银行金融中介功能的角度出发,系统地考察了银行业股份制改革过程中银行信贷筛选和定价能力对企业贷款可获得性和融资成本的影响。基于2004~2011年期间最新借款公告数据发现:更好的财务业绩、更低的代理成本以及更高的行业商业信用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长期借款,却并不能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对银企关系的检验发现,国有企业借款成本显著低于民营企业,企业维持关系的银行数量越多,获得借款的可能性越大,借款金额也越高,却依然不能有助于企业降低借款融资成本。对银行类型进行细分后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信贷筛选与风险定价能力要强于其他类型银行。本文结果意味着,尽管银行业股份制改革以来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置效...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薛华溢 马德伦 范大路
构建受限因变量模型和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对中小微企业信贷资产定价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借款企业财务状况是决定信贷资产定价最重要因素,产权性质对信贷资产定价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于其他信贷资产定价因素,出现了动态变化不一致,担保状况、信用等级、企业分类是企业申请贷款时重要影响因素,但在本息支付时,贷款期限、企业流动比以及行业信用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这从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商业银行信贷决策的摩根法则。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贷资产 定价 中小微企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游玎怡 温珂 宋大成
正在进行中的扩大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改革,对自主性感知、创造性工作的提升效果与预期存在一定差距。利用对中国科学院962名科研人员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导致自主权与自主性感知分离的原因,识别制度信任对改革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经费使用自主权有利于提高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工作行为,但受到自主性感知的中介影响,而制度信任会调节自主权和自主性感知之间的关系;制度信任对创造性工作行为的积极影响更大。因此,健全科研机构自治、塑造制度信任应是进一步落实自主权改革的关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许敏
信贷政策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承担着促进经济增长和引导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使命。从行业角度配置信贷资源,是商业银行信贷资源优化配置的重点。本文采用的"三维"行业综合评价法,能够对各个行业进行有效评价,并以此为基础划分行业类别,为行业信贷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商业银行业务 信贷资源配置 综合评价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建军
商业银行信贷资源要实现优化配置应该围绕企业外部市场均衡与内部博弈均衡为中心。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范围的拓宽 ,信贷资源如何实现跨部门分专业的优化配置问题日显突出。本文就提升商业银行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问题 ,围绕实现市场均衡与博弈均衡 ,从有效信息、有效激励与动态结构调整三个角度探讨了制约信贷资源跨部门优化配置效率中的瓶颈问题 ,并相应地给予了政策指导思路。
关键词:
信贷资源 效率 信息 激励 结构调整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杜静
我国银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在信贷配置机制方面正显露出超配、错配、挪配和虚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造成金融资产虚增,使信贷资源无法得到有效配置,并带来金融风险。对此,银行业监管部门、银行业及社会各方应予以重视,要通过强化风险管理,完善制度等方式积极加以应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郁俊莉 余洪 孔维
文章以制度环境为视角,发现以分税制为代表的财政体制造成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以维护社会稳定为目标的政绩考核取向造成了地方政府解决就业的压力。这些压力导致地方政府所能动员的资源和所背负的重担之间的尖锐矛盾,因而促使地方政府将干预的触角伸向了银行信贷资源。文章对此进行了检验。
关键词:
制度环境 政府干预 信贷资源配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瑜 吴玥
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是我国金融业改革的重要环节,不仅会引起银行业的调整,而且更会对实体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笔者利用2004年~2007年46719家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Heckman选择模型,从信贷资源配置的角度入手,对外资银行进入与企业贷款行为的变化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企业融资环境的作用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对企业的贷款规模有改善作用,但对贷款范围和贷款对象无促进作用,甚至恶化了私营企业、中小规模企业和制造业企业的融资状况。
关键词:
外资银行 贷款配置 企业特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富文
为明确信贷结构调节措施,有必要首先把握农村产业结构调节的趋势。农村产业结构是个大的系统,它是指农村各产业部门按
[期刊] 征信
[作者]
高杰英 褚冬晓 廉永辉
市场竞争影响企业资本配置效率,银行信贷对这一竞争机制有重要调节作用。根据2007—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建立了投资—投资机会敏感性模型,模型结果表明:第一,市场竞争有利于提升企业资本配置效率,宽松的信贷有利于市场竞争发挥正向调节作用;第二,银行信贷调节作用明显,银行信贷与股权治理机制为替代关系,与信息披露、管理层激励机制为互补关系,银行信贷对于市场竞争发挥资本配置作用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关键词:
市场竞争 资本配置效率 银行信贷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苟琴 黄益平 刘晓光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对中国企业投融资环境的调查数据,考察银行信贷资金配置中的所有制歧视问题及其变化。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同时考察企业是否需要银行贷款和贷款的可得性两方面信息,甄别出受到信贷配给的企业,并根据实施主体的不同,进一步甄别出企业自我信贷配给和银行信贷配给。样本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潜在借款者受到了信贷配给,而最主要的形式是自我信贷配给。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表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信贷配给差异,信贷资金配给更多的与企业自身禀赋和宏观金融环境有关。这对银行信贷决策中存在所有制歧视的论断提出了质疑。因而要实现信贷资金的优化配置,不能过度强调所有制平衡观,而应该着重改善企业的自身条...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文胜 李新彬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源的区域化配置是转型时期我国经济非均衡发展阶段不可回避的课题。由于我国经济制度变迁的渐进性,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其从西部地区信贷市场的快速退出与区域内其他金融制度供给不足相矛盾。因此,在目前无论从贯彻国家区域发展政策还是从国有商业银行自身利益的角度,实行信贷资源的区域化配置有其客观性和必然性。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源区域化配置的现实要求进行了制度阐释,就东西部信贷风险的差异进行了比较,从政府和银行两个层面探索了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源区域化配置的基本思路。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陈国辉 范火盈
本文以2007~2011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数据样本,采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业绩波动、两权分离度和银行信贷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在获得银行信贷资源方面与其业绩波动和两权分离度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而国有企业的银行信贷资源配置与这两种因素的相关性却不明显。这说明商业银行在面对非国有企业时,其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更高,更加市场化;而面对国有企业时,其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则有待进一步提高。为了改善商业银行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必须提高中国金融体系的市场化程度。
关键词:
银行信贷 业绩波动 两权分离 公司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