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47)
- 2023(4588)
- 2022(3805)
- 2021(3426)
- 2020(3139)
- 2019(6748)
- 2018(6795)
- 2017(13046)
- 2016(6983)
- 2015(7627)
- 2014(7755)
- 2013(7486)
- 2012(7089)
- 2011(6182)
- 2010(6276)
- 2009(5996)
- 2008(6274)
- 2007(5527)
- 2006(4777)
- 2005(4390)
- 学科
- 济(28004)
- 经济(27962)
- 业(27685)
- 管理(26441)
- 企(25138)
- 企业(25138)
- 方法(14565)
- 财(13033)
- 数学(11281)
- 数学方法(11160)
- 险(10815)
- 保险(10724)
- 务(10670)
- 财务(10665)
- 财务管理(10643)
- 制(10349)
- 企业财务(10208)
- 银(9763)
- 银行(9760)
- 行(9207)
- 融(8201)
- 金融(8201)
- 中国(8111)
- 业经(7949)
- 体(6021)
- 理论(5875)
- 体制(5537)
- 农(4952)
- 度(4826)
- 制度(4822)
- 机构
- 大学(96153)
- 学院(94883)
- 管理(39699)
- 济(38878)
- 经济(38024)
- 理学(33203)
- 理学院(32917)
- 管理学(32481)
- 管理学院(32306)
- 中国(28516)
- 研究(26954)
- 财(24584)
- 京(19420)
- 财经(18790)
- 经(17151)
- 江(14516)
- 财经大学(14294)
- 中心(14165)
- 科学(14077)
- 所(12842)
- 北京(12247)
- 商学(12159)
- 商学院(12083)
- 融(11887)
- 农(11740)
- 州(11736)
- 金融(11674)
- 经济学(11665)
- 业大(11114)
- 研究所(11105)
- 基金
- 项目(59606)
- 科学(47831)
- 基金(45916)
- 研究(43134)
- 家(38956)
- 国家(38632)
- 科学基金(34560)
- 社会(29353)
- 社会科(27635)
- 社会科学(27629)
- 基金项目(24257)
- 自然(23040)
- 自然科(22560)
- 自然科学(22556)
- 自然科学基金(22182)
- 省(21647)
- 教育(19624)
- 资助(19279)
- 划(18305)
- 编号(16805)
- 部(14106)
- 成果(13739)
- 制(12937)
- 重点(12799)
- 教育部(12746)
- 人文(12370)
- 性(12062)
- 国家社会(11951)
- 创(11944)
- 科研(11767)
共检索到1499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粟榆 岑敏华
新《保险法》明确了责任保险中第三者对保险人的直接请求权,受限于中国保险业的发展现状及法律普及程度,第三者直接请求权的赋予将导致责任保险实务中出现新的纠纷,给保险公司带来未知的经营风险。为保证保险公司的稳定经营,有必要加强对诉讼风险的防范,扩大强制责任保险的承保面,加强与新闻媒体及公众的沟通等,以确立对保险公司的利益保护,并以之作为责任保险稳定经营的制度基础。
关键词:
第三者直接请求权 责任保险 经营风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新天 印通
《保险法》第65条的规范功能在于区分不同类型的责任保险而分别赋予第三者不同类型的保险金请求权。根据第三者利益属性的强弱,责任保险可分为强制责任保险、利他责任保险和普通责任保险。在强制责任保险中,第三者可根据特别法的规定直接取得保险金请求权;在利他责任保险中,第三者可依照合同的约定取得保险金请求权,在保险事故发生之前,合同当事人可通过协议变更或撤销这一约定;在普通责任保险中,第三者仅在"被保险人应负的赔偿责任确定且被保险人怠于请求"时才能取得保险金请求权。这三类保险金请求权的设置是与责任保险第三人利益属性的强弱相匹配的。我国未来责任保险制度的建构应当进一步强化这三类责任保险的区分,并在此基础上完...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亚芹
有关直接请求权的理论学说之间的根本差异为:其一,对直接请求权价值定位的差异,源于对责任保险在损害赔偿体制中地位的不同认识;其二,对直接请求权与保险契约关系的认识差异,源于对责任保险目的的不同认识。主张应着眼于相关理论学说之间的根本差异,确定建构直接请求权的适当立法模式。
关键词:
直接请求权 责任保险 寄生 并存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文中
先根据合同相对性原理对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中的"第三者"作出一般性解释,然后介绍我国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对"第三者"外延的界定,再对相关界定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评价,认为根据我国当前的相关立法环境可以将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的被保险人调整为车辆实际使用人;被保险人不应该是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中的"第三者;"从事驾驶工作的雇用驾驶员不应该成为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的"第三者",但是其家庭成员应该包括在"第三者"之中;车上人员和被保险人的家庭成员是否应当成为"第三者",对于强制三责险和商业三责险应该区别对待。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方春银
在核损害民事责任维也纳公约和巴黎核能领域第三方责任公约修订之后,对保险人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如公约补偿限额的保险供给问题;核损害的概念界定问题;时效问题;豁免问题;诉讼辩护成本与索赔处理费用问题;恐怖责任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保险人的发展甚至生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亚芹
随着责任保险在损害救济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以保护受害人权益为宗旨的责任保险第三人直接请求权制度也越来越受到理论与实务的关注,然而有关直接请求权的理论学说与各国立法实践的多样化加大了选择适当的直接请求权立法模式的难度。本文从分析各种理论学说以及立法模式之间的一般性差异入手,探究导致这些差异的深层次原因,以期从根源上为直接请求权的建构提供参考。
关键词:
直接请求权 责任保险 寄生说 并存说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柳
核第三者责任是对公众利益的保护,世界各国均通过严格立法对该责任进行强制保险,而我国在这一制度体系上并不成熟。本文先综述核第三者责任保险并强调其重要性,接着介绍了我国实际情况并揭示出问题的核心在于立法缺陷。同时从法律规定、保险组织两方面着重介绍了世界发达国家的核第三者责任保险体系,并给出关于其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核第三者责任保险 核共体 国际经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广东金融学院责任保险课题组 罗向明
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保险的索赔期限的不同规定关系到赔案能否赔付,直接关系保险合同双方的切身利益。我国保险业和监管机构应该对第三者责任保险的条款进行清理和规范,并尽量将复杂的条款通俗化,以减少因此带来的不必要的纠纷或诉讼,从法律和条款中保证保险合同双方的公平。
关键词:
第三者责任保险 保险条款 索赔期限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马炎秋
直接请求权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韩国未加入规定有直接请求权的国际公约,但其《商法》第724条第2款对直接请求权作出专门规定,该规定一般解释为无限制的权利,且为强制性规定。但当保险合同准据法为英国法时,除船员人身伤亡和油污外,直接请求权受到被保险人破产和先付原则的限制。对于其他任意责任保险,则需根据《商法》和《国际私法》的规定确定直接请求权的行使范围、保险人抗辩范围、先付条款的效力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曾小波 胡小杰
在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第三者是否享有直接求偿权的争议并未因《保险法》的修订而停止,本文从合同相对性理论的突破和责任保险理论基础的变化入手,分析了赋予第三者直接求偿权的现实意义,并从法理角度论证了该项权利的性质。最后,结合各国的立法现状,对我国现行相关立法和司法实践进行评析,同时提出相应对策和应注意的问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建晖 易艳娟
责任保险第三人代位请求权是指任意责任保险中第三人依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享有的直接请求保险人给予赔偿的权利,我国最新修订的《保险法》第65条对此作了明确规定。本文在区分强制责任保险和任意责任保险的第三人请求权基础上,深入阐述了责任保险第三人代位请求权在我国的基础和意义,以期对新法的实施和进一步完善有所裨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红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建伟
本文从现实和理论角度分析了汽车消费引起的社会安全问题 ,提出在我国建立强制汽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
强制汽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制度 社会安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绍芬
中国《保险法》于2009年增订责任保险受损害的第三人(下称第三受害人)在被保险人对其应负的赔偿责任确定后,若被保险人怠于请求,第三受害人可以直接向保险人请求给付保险金。但是,"强制责任保险"属于法定保险,肩负着社会公益性、衡平社会正义、保证第三受害人的权益得到基本补偿等使命。据此,对该法定保险直接请求权的适用条件应如何构思?为此,应先分析强制责任保险设立的目的;再析述支撑强制责任保险直接请求权的法理;应检视第三受害人依据现行责任保险直接请求权的条件行使权利时,可能遭遇的难题等。经过论证后的结论是:强制责任保险第三受害人的直接请求权,应与被保险人同时存在,且不须附加条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克贞
本文案例涉及两个非常重要的法律问题,其一是保险人的说明义务问题;其二是第三者的范围问题。文章结合本文案例对保险人如何履行说明义务和被保险人能否成为第三者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保险合同 第三者责任保险 说明义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