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39)
- 2023(10162)
- 2022(8757)
- 2021(8577)
- 2020(6907)
- 2019(16383)
- 2018(16613)
- 2017(30654)
- 2016(17646)
- 2015(20033)
- 2014(20330)
- 2013(19320)
- 2012(17564)
- 2011(15838)
- 2010(15769)
- 2009(13827)
- 2008(13188)
- 2007(11341)
- 2006(9874)
- 2005(8459)
- 学科
- 济(59755)
- 经济(59691)
- 管理(45201)
- 业(41753)
- 企(35108)
- 企业(35108)
- 方法(29763)
- 数学(25765)
- 数学方法(25440)
- 教育(22107)
- 中国(20697)
- 农(15975)
- 学(15872)
- 财(14428)
- 理论(14403)
- 业经(13637)
- 地方(12325)
- 技术(11275)
- 农业(10681)
- 和(10397)
- 贸(10099)
- 贸易(10095)
- 易(9784)
- 环境(9736)
- 教学(9418)
- 务(9264)
- 制(9209)
- 财务(9206)
- 财务管理(9192)
- 发(9031)
- 机构
- 大学(240505)
- 学院(234877)
- 管理(93100)
- 济(82126)
- 理学(81711)
- 理学院(80734)
- 经济(79973)
- 管理学(79251)
- 管理学院(78809)
- 研究(78130)
- 京(52624)
- 中国(50525)
- 科学(49493)
- 范(41015)
- 师范(40769)
- 所(38351)
- 财(36251)
- 教育(35410)
- 研究所(35405)
- 业大(34588)
- 中心(34283)
- 北京(33961)
- 师范大学(33599)
- 江(33539)
- 农(33348)
- 财经(29951)
- 技术(28554)
- 院(28520)
- 州(27592)
- 经(27296)
- 基金
- 项目(165765)
- 科学(131331)
- 研究(127992)
- 基金(116952)
- 家(100504)
- 国家(99526)
- 科学基金(85451)
- 社会(76738)
- 社会科(72364)
- 社会科学(72345)
- 省(65991)
- 教育(65381)
- 基金项目(62630)
- 划(57320)
- 自然(55293)
- 编号(55180)
- 自然科(53960)
- 自然科学(53950)
- 自然科学基金(52944)
- 资助(47669)
- 成果(46589)
- 课题(39998)
- 部(37762)
- 重点(37693)
- 发(35636)
- 创(34678)
- 项目编号(34149)
- 教育部(33007)
- 年(32687)
- 规划(32125)
共检索到3349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雪峰 高畅
教育研究并不缺乏一般意义上的性别意识,缺乏的是女性主义意义上的性别意识,其表现就是理性主义成为话语霸权,研究者普遍忽视女性研究对象的感受,研究结果不能反映女性的声音,等等。本文认为,在教育公平和民主成为普遍诉求的今天,教育研究有必要借鉴女性主义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这将有助于我们重塑教育知识当中人的形象、反思教育学学科性质和传统教育观念并丰富教育研究的方法。最后,本文就如何体现教育研究的性别意识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
教育研究 性别意识 女性主义 反思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赵建明 马澄宇
本文论述了终身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绿卡” ,分析了学习化社会的理念 ,指出在终生学习、终身教育的学习化社会中 ,图书馆的教育职能需要充分的发挥 ,这是 2 1世纪赋予图书馆的教育使命 ,因为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与终身教育有着先天的契合之处 ,图书馆是实现终身教育最理想的场所 ,图书馆应成为终身教育的中心。
关键词:
终身教育 学习化社会 图书馆 教育职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平在接受《科学时报》(2011年1月8日)采访时指出,世界上没有一个机构能够像大学这样,承载着这么多的人生意义。大学的人才培养包括五个需要学生领悟、掌握的方面。第一,大学应培养学生昂然向上的精神气质,让学生感觉到境界升腾,将一种崇高的社会理念和历史责任传递给学生。第二,大学应培养学生宏阔多元的认识视域。作为文化传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桂智贞
今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工作重点转移並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第十年,是我国旅游业取得重大进展的第十年,也是北京旅游学院创建的十周年。应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旅游业的兴旺发达,也就不会有旅游学院的成长。旅游教育是改革的产物,改革开放又赋予旅游教育以活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管向群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走过的30年,是实践层面波澜壮阔的30年,是理论层面与时俱进的30年,也是决策层面逐步迈向科学化的30年。远至改革开放之初影响至远的高校招生制度改革,近及当下推出的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正是这一系列重大决策,改写了并正在改写着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这是一个中国高等教育不断走向科学化决策的历史进程,一个在走向科学化决策的同时不断走向科学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没有科研就难有科学决策。缺乏理论高度和思想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董青春
"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在大学生中已深入人心,但是我们发现,当前高校的创业教育离社会的要求和期待还有距离。大学的产品或者服务还不能满足和引导用户需求。要实现"使创新创业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我们的创业教育必须从高等教育延伸到初等教育、全民教育,需要长期坚持。同时,充分考虑多样性和灵活性,发挥教育的先导作用和方向引领,而不仅仅是应对。在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需要我们更加注重、积极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思辨能力。跨学科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俊英 鲍晓敏
赋予地方一定的税权,对我国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意义重大,同时也是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的应有内容。地方享有税权有其理论上的必然性,财政分权理论、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和调动"两个积极性",都要求赋予地方税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收立法的实践表明,地方人大及常委会无权参与地方税立法,"营改增"后我国政府间收入划分进入"大共享税"时代,地方财政对共享税的依赖加强,然而共享税模式在实际运行中存在法律属性不明、变动不规范等缺陷,反映出实践层面分税制的内在缺陷及其运行中的弊端,其根源在于规范层面行政主导替代立法规制。我国应在坚持分税制改革方向不动摇的背景下,挖掘地方税权的正面激励价值,通过授权性立法赋予地方人大一定的税收立法权,同时规范与优化共享机制,加强对地方税纵向授权立法全过程的监控与审查。
关键词:
地方税权 税收立法权 税收收益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勇
大学精神是精神文化现象,大学精神依托现实的物质文化载体,蕴含于办学的实体和实践过程中。要使大学的精神财富造福于国家和社会,就必须赋予大学精神以时代特征,把大学精神置于特定时代背景下来思考和审视。大学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同时,还有责任和义务,也有条件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精神财富,为社会的发展创造正能量。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背景下,大学的功能和使命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凝聚和提炼大学精神,用大学精神引领时代发展走向,拓展时代发展空间,营造科学理性的时代氛围,这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锡文
无愧于时代赋予的责任陈锡文《中国农村经济》杂志已经创刊10周年了。这10年来,我国农村改革不断深入,经济持续发展,整个农村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翻阅这10年的《中国农村经济》杂志,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年来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到我国农业...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东泉
本文从西方国家住房政策的演变脉络 ,简述了政府“赋予能力”思想出现的社会经济背景。基于我国旧城改造中的问题、旧城区的特点与社会发展目标 ,作者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通过国家提供与市场提供两种方式都不能理想地实现旧城改造的目的 ,而实施政府“赋予能力”政策应是旧城改造的一条新思路
关键词:
赋予能力 旧城改造 住房政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白晓宇
工业设计的设计思想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以机器为本、以人为本、以自然为本。"以机器为本"产生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机器化大生产带来了生产方式的变革,由此产生追求效率和利润的价值观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袁婷婷
英国《独立报》网站(www.Independent.co.uk) 2005年4月11日报道,在布莱尔首相这周的“人民权利”宣言中,家长又拥有了新的权利,对于办学失败的学校,他们有资格要求校长下台,即向教育大臣们呼吁更替失败学校的管理层。这个运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兴国
基于建设“数字辽宁”的背景下,数字经济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数智赋能产业、创新引领未来”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为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新路径。结合辽宁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情况,针对辽宁乡村产业振兴共性问题,探讨辽宁乡村数字经济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新路径,着力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多措并举补齐短板。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乡村振兴 数字乡村 政府引导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波
一、全球化语境--城乡一体化的时代背景本轮全球化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是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科技革命的推动以及国际间制度和体制创新的必然结果,因此,国际间的基本共识是本轮全球化不仅包括经济全球化,同时还涵盖文化、政治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指全球范围内,国际间货物、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通。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标志着经济全球化的机制现实的确立。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也在随着它的深入而愈加清晰地显现,包括国际间的两极分化、金融体制的稳定运行等等都使人们加深了对全球化的怀疑。尽管如此,生产力的最终推动只有以人们的制度完善为补充,而任何整体上阻挠经济全球化的企图都是缺乏基础和现实性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