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3)
2023(817)
2022(755)
2021(775)
2020(736)
2019(1672)
2018(1706)
2017(3348)
2016(1760)
2015(2019)
2014(2263)
2013(2231)
2012(1900)
2011(1727)
2010(1815)
2009(1889)
2008(1996)
2007(1774)
2006(1605)
2005(1605)
作者
(5038)
(4234)
(4189)
(4085)
(2628)
(1978)
(1941)
(1684)
(1525)
(1480)
(1412)
(1355)
(1346)
(1340)
(1312)
(1295)
(1265)
(1238)
(1226)
(1153)
(1120)
(1082)
(1029)
(1010)
(984)
(978)
(964)
(946)
(887)
(839)
学科
管理(7793)
(7604)
(6948)
企业(6948)
(6230)
经济(6221)
供销(3656)
(3656)
方法(3599)
数学(3194)
数学方法(3122)
(2669)
(2090)
(2041)
贸易(2039)
(2036)
银行(2036)
(1994)
(1981)
财务(1978)
财务管理(1976)
(1915)
企业财务(1813)
中国(1640)
(1598)
(1556)
金融(1556)
(1239)
业务(1207)
制度(1161)
机构
学院(26134)
大学(25830)
管理(10781)
(10431)
经济(10201)
理学(9023)
理学院(8931)
管理学(8678)
管理学院(8623)
中国(8302)
研究(6994)
(5748)
(5348)
财经(4426)
(4388)
(4299)
银行(4225)
中心(4101)
(4019)
(3945)
科学(3855)
(3699)
(3678)
北京(3544)
(3511)
人民(3347)
财经大学(3228)
商学(3147)
商学院(3128)
(3122)
基金
项目(14212)
科学(11372)
基金(10874)
研究(10077)
(9064)
国家(8978)
科学基金(8139)
社会(6424)
社会科(6096)
社会科学(6093)
自然(5712)
自然科(5590)
自然科学(5590)
自然科学基金(5504)
基金项目(5350)
资助(5286)
(5207)
教育(5060)
(4445)
编号(4144)
成果(3559)
(3266)
重点(3069)
教育部(3011)
人文(2961)
大学(2894)
科研(2804)
(2802)
课题(2786)
项目编号(2640)
期刊
(12341)
经济(12341)
研究(8567)
(6420)
金融(6420)
(5185)
管理(4964)
中国(4962)
(3294)
学报(3149)
科学(2772)
大学(2644)
学学(2422)
教育(2396)
业经(2334)
统计(2230)
技术(2220)
财经(2206)
(2008)
商业(1849)
经济研究(1839)
(1837)
农业(1830)
(1808)
理论(1806)
决策(1765)
国际(1756)
财会(1668)
实践(1666)
(1666)
共检索到441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史健忠  
股票抵押贷款是一种风险较大的产品。股票价值和收益的高波动性造成抵押品价值的回收率不稳定,进而影响贷款预期回收率,使得银行经营风险加大。为了有效估算股票抵押贷款回收率,本文运用预期回收率模型,借助中国色诺芬股票数据库和美国CRSP股票数据库信息,比较分析不同市场情况下预期回收率的区别。分析发现中国市场由于近几年股票波动率加强,整体预期回收率较低,而美国则相反;预期回收率与抵押率、违约概率都成负相关关系,而且预期回收率对于抵押率的变化非常敏感;60%贷款抵押率的设定在美国市场是可行的,而中国市场合理抵押率是54%左右。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方鑫灏  
一、分析贷款回收率,在提高贷款经济效益上的意义我们研究如何评价和提高贷款经济效益,要重视贷款的特点。贷款的重要特点,在于它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马克思说:“这个运动,——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一般说,也就是贷和借这个有条件让与贷币式商品的独特形式的运动。”又说:“它在运动中保持自己,并在执行职能以后,流回到原来的支付者手中。”可见,贷款的运动,是一个二重支付和二重归流的价值特殊运动。用公式表示信贷资金的运动过程和形态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谢德辉  郭志华  高淑京  
针对商业银行评定企业信用等级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流动资产净现金回收率测评流动资金贷款到期风险和企业信用等级的方法。现金回收率法以预测为基础,可以匹配风险适度的贷款金额和期限。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大海  
本文在对国外银行贷款回收率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违约贷款回收率的影响因素、信用风险模型中违约回收率的建模进行了分析,并对商业银行进行违约贷款回收率的建模提出了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席家治  
在技术经济分析中,常采用不同的方法及其相应的指标来衡量工程的经济效果或财务上的可行性。其中投资回收年限和内部回收率就是一些重要指标。在一些设计文件中,甚至一些规范的讨论稿中,把内部回收率的倒数视为投资回收年限。这是不对的,现分析说明如下。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静   郑朝南  
本文以供应商的单周期产品销售模型为基础,研究供应商在资金约束下如何有效地选择与配置信用风险管理策略,并通过数值分析研究订货量及买方违约概率如何影响供应商的最优投保额及保理服务的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当供应商资金约束较严重时,供应商更应关注的是如何确保零售商未违约下的收益,而不是一味地投入高成本来防范零售商的信用支付风险。在初始资金较充裕或较匮乏的极端状态下,信用保险并不是降低信用支付风险的有效方式。然而,如果信用保险能够与保理服务结合使用,保理服务提供的预付款可为供应商带来额外的投资收益,进而提升信用保险的价值。当保险安全因子较低且预付款收益率足够高时,全额投保成为最优策略,此时,供应商不再通过自身努力改进货款回收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本锋  唐玉琴  王垒  
本文以山东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回收的经验数据为分析对象,从应收本息额度、生源地经济发展水平、高校类别三个方面探讨影响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回收率的主要因素。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熊云农  
本文分析了"回收率"指标只关注年终一个时点,而忽略其他时点,忽视了过程,显示出不科学的一面,提出用"周转天数"替代"回收率"作为当年应收账款管理的考核指标势在必行。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崔宏  程凤朝  
通过对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回收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金融不良资产自身因素、债务企业自身因素、资产管理公司自身因素、处置环境因素对金融不良资产回收率有重要影响。具体而言,贷款方式、贷款本金、企业偿债能力、企业规模、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具体处置方式和政府干预对金融不良资产回收率有显著影响,而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与企业所处的区域位置、资产管理公司的打包处置、处置地区的法治水平对回收率则没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对提高金融不良资产的处置绩效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炜  
文章在分析了调查回收率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回收率,认为其在实地执行过程中出现了样本替换及样本替换中的不规范操作导致回收率成谜,并指出目前国内很多社会调查都存在这一情况,最后对如何得到回收率提出了一些看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炳勋  郭胜  刘世平  
一、前言内部回收率法简称回收率法或收益率法,是动态经济学中的主要经济效果分析方法之一。本法的基本概念是:工程在分析期内的净收益用于还本付息及提供经济效益。当净收益只能还本付息,即经济效益等于零时的资金折算率即回收率。因而在其它条件相同,分析期内的净收益愈大,则回收率愈高。用现值法或年金法都可推求回收率。由于在作工程方案的分析比较时,本法可不必预定资金折算率,故在工程基建资金来源未定时,有其优越方便的特点,因而本法得到广泛的应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洁  
文章为有效对回收率进行研究,建模时将抵押担保和企业的信用等级这两个因素加以考虑,应用最大熵原理,对违约损失率估计出最佳的条件概率密度。利用该模型不仅能够估计出违约损失率的均值和方差,还可以得出违约损失率的分布密度;另外,该模型也具有明确的经济学意义。返回检验表明,该模型对双峰分布有更好的估计效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邢光军  夏敏  
在由制造商、再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三级闭环供应链系统中,考虑再制造率不确定和产品竞争双因素下闭环供应链的定价策略。运用Stackelberg博弈方法,构建再制造率不确定情境下考虑竞争的闭环供应链分散式和集中式定价模型,分析新产品、再制造品和废旧产品价格关于再制造率和产品替代系数的变化规律,以及再制造率和产品替代系数对闭环供应链整体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品替代系数越高,对再制造商和零售商越有利,但对制造商会产生不利影响;随着再制造率和产品替代系数的增加,两种决策模式下的系统期望利润均会增加,但集中式决策下的系统利润要高于分散式决策下的系统利润。运用Mathematica 9.0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上述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