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60)
- 2023(7806)
- 2022(6617)
- 2021(6400)
- 2020(5465)
- 2019(13111)
- 2018(12603)
- 2017(24513)
- 2016(13321)
- 2015(15601)
- 2014(15126)
- 2013(15537)
- 2012(14337)
- 2011(12861)
- 2010(12720)
- 2009(12045)
- 2008(12378)
- 2007(10908)
- 2006(9627)
- 2005(8923)
- 学科
- 济(62445)
- 经济(62383)
- 管理(51694)
- 业(48567)
- 企(41733)
- 企业(41733)
- 方法(34190)
- 数学(30867)
- 数学方法(30766)
- 财(24049)
- 中国(17544)
- 务(16910)
- 财务(16888)
- 财务管理(16846)
- 企业财务(16186)
- 农(14110)
- 制(13900)
- 贸(13722)
- 贸易(13713)
- 易(13453)
- 业经(11500)
- 银(11053)
- 银行(11046)
- 行(10314)
- 融(10017)
- 金融(10015)
- 农业(9735)
- 划(9397)
- 体(9324)
- 策(9201)
- 机构
- 大学(192955)
- 学院(188167)
- 济(92984)
- 经济(91529)
- 管理(80014)
- 理学(67682)
- 理学院(67062)
- 管理学(66604)
- 管理学院(66201)
- 研究(61710)
- 中国(54609)
- 财(46382)
- 京(40350)
- 财经(36268)
- 经(33473)
- 经济学(30689)
- 科学(30352)
- 所(29496)
- 中心(29039)
- 经济学院(27845)
- 财经大学(27550)
- 江(26268)
- 北京(26094)
- 研究所(26040)
- 商学(23235)
- 商学院(23044)
- 农(22948)
- 院(21640)
- 经济管理(21033)
- 业大(21030)
- 基金
- 项目(117604)
- 科学(95193)
- 基金(91521)
- 研究(88004)
- 家(77816)
- 国家(77252)
- 科学基金(67985)
- 社会(60885)
- 社会科(58149)
- 社会科学(58136)
- 基金项目(47419)
- 自然(41690)
- 自然科(40787)
- 自然科学(40780)
- 教育(40259)
- 自然科学基金(40168)
- 省(40034)
- 资助(39301)
- 划(34760)
- 编号(33117)
- 部(29532)
- 成果(27807)
- 国家社会(27048)
- 教育部(26642)
- 重点(25791)
- 中国(25482)
- 人文(25377)
- 创(24278)
- 发(23745)
- 大学(23684)
共检索到293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迪
本文采用沪深两市1999~2006年上市公司的数据,用逻辑回归以及结构方程三阶段回归方法,对超额现金流、关联交易和盈余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现金是大股东通过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进行"资源"转移的标的之一,并且在上市公司超额现金较低时,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的掏空行为转为以担保和抵押为主,从而实现了不同类别关联交易行为对上市公司进行资金掏空的相互替代。为了掩饰关联交易掏空的负面影响,上市公司有进行向上盈余管理的行为。当以资金流入型的关联交易对本文结论进一步检验时,没有发现关联交易在资金支持上的证据,同时,资金流入型的关联交易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亦不明显,因此,正反两方面证据支持了本文...
关键词:
超额现金流 关联交易 盈余管理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程富 王福胜
以粉饰或掩盖公司真实经济业绩为目的的盈余管理行为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针对以往研究缺乏对中国上市公司分类转移行为的关注,文章选取2007-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实证考察了管理层利用线上项目与线下项目之间的分类转移调整公司盈余结构的行为。研究发现:(1)管理层会将经营费用向下转移至营业外支出或将营业外收入向上转移至营业收入,以调增公司的核心盈余;(2)管理层会利用线上项目与线下项目之间的分类转移实现营业利润增长和避免营业利润为负;(3)管理层利用线上项目与线下项目之间的分类转移调增核心盈余的程度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增大而减少,随着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雷 宋顺林
本文以我国的373家配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关联购销、支持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发现控股股东在配股前利用关联购销支持公司,调高业绩,因而这种支持很可能属于盈余管理行为。另外还发现,关联购销与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线下项目负相关,且关联购销与线下项目的负相关关系在有配股盈余管理动机的公司更显著。
关键词:
关联交易 支持 盈余管理 配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健 曲晓辉
以A股上市公司2007~2012年的财务数据为样本,检验了关联交易发生的概率和规模、资本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从应计和营业收入的角度来看,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与操控性应计、操控性收入水平正相关,上市公司为了掩饰关联交易带来的不利影响,存在正向盈余管理的行为。另外,资产负债率与关联交易正相关,与盈余管理负相关,说明在高负债约束条件下关联交易更容易发生,但也抑制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单一类型的关联交易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不均衡,只有把所有关联交易作为整体来考察,关联交易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才具有显著性。
关键词:
关联交易 资本结构 盈余管理 操控性收入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路军伟 张珂 于小偶
上市公司在IPO过程中往往针对净利润实施盈余管理,分类转移是在不改变净利润的情况下通过核心费用的分类转移、虚增核心盈余的一种盈余管理方式。上市公司在IPO过程中会实施分类转移盈余管理吗?本文以2007-2016年我国A股市场的IPO公司为样本,发现:(1)上市公司在IPO前三年存在显著的分类转移,即通过把核心费用分类转移至营业外支出以虚增核心盈余;在IPO后三年,不存在这一行为;(2)在IPO前三年,上市公司主要通过将营业成本而非期间费用转移至营业外支出的方式虚增核心盈余,制造业企业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上市公司IPO过程中的分类转移行为应是权衡多种动机的结果,四大审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这一行为。
关键词:
IPO 分类转移 盈余管理 盈余持续性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王兵
盈余质量和资本成本一直是西方实证研究的热点,以2001年~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采用DD模型和Jones模型计量盈余质量,检验公司盈余质量对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盈余质量显著影响公司资本成本,公司盈余质量越高资本成本越低。按照产权性质分类回归的结果表明,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越高资本成本越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市场能区分质量好坏的公司,能有效引导资源优化配置。
关键词:
盈余质量 资本成本 资源配置 模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作华 金贞姬
盈余管理是管理者掩饰公司真实经济业绩的主要手段,投资者在进行系统风险评估时需要识别出公司的盈余管理,并确定是否会受其影响。以2009~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的实证研究显示,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与系统风险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二者的正相关关系在控制了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显著,说明管理层操控盈余的程度越高,对投资者风险评价的影响就越大,公司的系统风险也越大。
关键词:
盈余管理 系统风险 操控性应计利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兆国 刘晓霞 邢道勇
本文以2002-2006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公司治理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投资者法律保护水平、公司控制权争夺、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资产负债率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呈倒U型关系;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管理者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及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均与盈余管理程度不相关。据此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公司治理 盈余管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宋璐
基于企业行为理论、前景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盈余管理三因素理论,选取2009—2019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业绩期望落差对应计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处于业绩期望落差状态的企业,随着其落差程度的扩大,应计盈余管理水平显著提高。研究结论拓展了已有文献对企业业绩反馈后果的认识,丰富了企业盈余管理形成机理的研究,有助于强化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监管。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雷倩华 凃虹羽
盈余持续性是盈余质量的重要特征,反映企业业绩的持续性状况。现有文献对上市公司社会资本经济后果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利益和特权、经营行为、企业业绩价值、会计稳健性、盈余管理等方面,基本没有文献探讨上市公司社会资本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本文深入探讨了上市公司社会资本与盈余持续性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由于获取和维持社会资本需要成本,上市公司社会资本总体上降低了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当我们区分上市公司的产权性质后,发现相比于国有上市公司,社会资本降低民营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的程度更大。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社会资本和
关键词:
社会资本 盈余持续性 产权性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于李胜 王艳艳
盈余公告后的漂移现象(PEAD)一直是财务学和会计学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从信息不确定性的角度出发,对PEAD现象的存在性和持续性问题作了研究。我们的结论是:信息质量是PEAD产生和持续的重要原因之一,它既可以通过影响未预期盈余的大小,间接影响盈余公告后的漂移现象(PEAD),这主要表现在,信息质量差的股票多集中在未预期盈余极端组合中;也可以直接对PEAD产生影响,即在盈余公告后,信息质量差的投资组合平均累计超常收益大于信息质量好的投资组合。另外,随着时间推移,信息质量差的投资组合的超常收益下降幅度较大,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理性的投资者对盈余公告中的相关信息的解读,信息不确定性下降,风险逐步释放,所...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朱星文 廖义刚 谢盛纹
本文以2003-200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公司发生高级管理人员变更时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发生高级管理层变更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变更的当年存在较严重的调减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此外,对于发生了高级管理人员变更的公司,如果其控股股东是地方和中央政府部门所属国企或中央直属国企,则其调减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大股东的制衡度越大,公司盈余管理的幅度也将越小。研究结果还显示,当发生高级管理人员变更时,上述因素对公司调增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基本没有影响。
关键词:
高级管理层变更 股权特征 盈余管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永坚 王志强 林朝南
以中国上市公司A股2002~2011年的数据为样本,对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微盈公司显著存在利用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进行正向盈余管理的现象,而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微盈公司利用应计项目进行正向盈余管理的程度显著降低,但利用真实活动进行正向盈余管理的程度显著提高,说明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促使微盈公司转而利用更加隐蔽的真实盈余管理进行利润操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控制了资产规模、资产回报率、年持有收益率、操控性应计利润及成长性等影响因素后,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与其后期的业绩表现显著负相关,说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会损害公司的长期价值。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清香 张翼 张亮
盈余管理既是学术界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实际工作中难以解决的一个棘手问题。本文以2002—2006年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系统地考察了董事会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不确定;董事会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董事会会议频度与盈余管理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独立董事比例以及审计委员会与盈余管理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分离与盈余管理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据此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董事会特征 公司治理 盈余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管理层业绩预告误差与盈余管理——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内部人交易与信息效率——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税收负担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股权稳定、盈余管理与非效率投资——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和作用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数字化转型与真实盈余管理——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内部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从企业投资效率看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避税动因盈余管理及其反转效应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股份支付并购中存在不同的盈余管理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