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2236)
- 2022(1995)
- 2021(2040)
- 2019(3943)
- 2018(3653)
- 2017(7832)
- 2016(4445)
- 2015(5253)
- 2014(5475)
- 2013(5512)
- 2012(5207)
- 2011(4620)
- 2010(5019)
- 2009(4766)
- 2008(5136)
- 2007(4815)
- 2006(4580)
- 2005(4570)
- 2004(4288)
- 2003(3897)
- 学科
- 济(19088)
- 经济(19055)
- 管理(14869)
- 业(13942)
- 企(11308)
- 企业(11308)
- 财(7305)
- 方法(7123)
- 制(6440)
- 中国(6274)
- 数学(6245)
- 农(6147)
- 数学方法(6095)
- 银(5047)
- 银行(5047)
- 融(4859)
- 金融(4859)
- 行(4799)
- 务(4562)
- 财务(4547)
- 财务管理(4530)
- 企业财务(4296)
- 贸(4088)
- 贸易(4080)
- 易(3921)
- 市场(3890)
- 业经(3701)
- 体(3651)
- 制度(3581)
- 度(3581)
- 机构
- 大学(67310)
- 学院(66618)
- 济(29651)
- 经济(28793)
- 管理(24820)
- 研究(24548)
- 中国(23162)
- 理学(19385)
- 理学院(19172)
- 管理学(18888)
- 管理学院(18757)
- 财(17692)
- 京(15556)
- 所(12906)
- 财经(12667)
- 中心(12030)
- 江(11984)
- 科学(11960)
- 经(11301)
- 北京(10860)
- 研究所(10607)
- 州(9708)
- 农(9696)
- 银(9473)
- 财经大学(9268)
- 银行(9125)
- 经济学(9076)
- 人民(8852)
- 院(8791)
- 省(8645)
- 基金
- 项目(32625)
- 科学(25592)
- 研究(25482)
- 基金(23655)
- 家(19779)
- 国家(19607)
- 科学基金(16867)
- 社会(15470)
- 社会科(14622)
- 社会科学(14616)
- 基金项目(11797)
- 省(11749)
- 教育(11713)
- 资助(11159)
- 自然(10846)
- 编号(10726)
- 划(10596)
- 自然科(10590)
- 自然科学(10588)
- 自然科学基金(10387)
- 成果(9950)
- 课题(7806)
- 部(7674)
- 性(7240)
- 重点(7091)
- 教育部(6748)
- 发(6666)
- 大学(6583)
- 人文(6437)
- 制(6425)
共检索到1255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唐崇贤
一在研究和探索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这一课题中,不少同志把开拓资金市场提到了重要的位置,这确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资金是一个极其重要、极为活跃的生产要素,通过它的流动可以带动其他生产要素的流动组合,形成现实的生产力,进行扩大社会再生产。对于整个社会或一个经营单位的经济运行来说,资金就是血液,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郝雨
匈牙利的科尔泰认为,计划工作就是可能性的探索和对人们活动的协调。计划包含所确定的目标和为实现目标所选定的手段。改革,意味着改变中央控制的范围和方法,即把一部分酌情处理问题的权力从最高层决策者手中转移到较低层决策者手中,命令的作用也收缩了。但是改革丝毫不意味着要缩小计划的影响和意义。相反,计划人员摆脱了充当“企业调度员”的琐碎工作以后,可以把他们的时间和智力用在他们真正该做的工作上,即探索国家各方面的可能性,比较可供选择的各种解决方案,选定目标,协同进度等等。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锡平
论资金计划管理体制问题刘锡平一回顾建设银行信贷资金计划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主要实行了三个资金计划管理模式,即存借差制、重点建设贷款专项资金制、二级准备金制。1.存借差制。存借差制是于1985年底起实行的,该体制包括资金来源计划、资金运用计划、存(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夏平
一由于新的计划管理制度正在形成当中,市场发育的道路还相当漫长,因此双方都是不完善的,使不完善的两种机制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面临的困难肯定是巨大的,世界上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而这正是经济发展中繁荣与混乱并存的深层次原因。1.关于计划机制(计划调节)。改革以来,尽管计划管理方式本身发生了明显变化,开始从以直接计划为主向以间接计划为主过渡,但从实际运行角度观察,这种变化仅是表面的,本质的变革尚未发生。这里的致命缺陷在于,指导性计划运行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尤安山
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任务,也是理论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根本区别,但是市场经济的某些共性决定了在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我们可以从西方市场经济的形成、发展和运行中获得启迪和借鉴。这里发表的是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部分青年研究人员和研究生就此课题进行的一组笔谈文章。这组文章所涉及的只是这一重大课题中的部分环节,但是可以相信这些文章会有助于这一比较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西平
一计划和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两种形式,在历史上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联系在一起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市场经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在30年代初期世界性经济危机之后,开始重视计划的作用,社会主义国家在80年代末期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深化的时候,开始重视市场的作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代松
纵观近代世界经济发展史,计划和市场问题确实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均遇到了计划和市场的强有力的撞击。无论人们主观愿望如何,必须在现实中对二者做出选择。计划和市场问题是实践问题也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一百多年以来,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经曲折。今天,我们有了突破,抛开了制度的紧箍,看到了不同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的某些同一性,这对社会主义经济具有时代意义,必将带来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新世纪和社会主义传统理论体系的革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明远 刘焕珍
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是关系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及其成败的核心问题。从ABC 开始进行学习和探索是很有价值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马家驹
如何安排计划和市场的关系,一直是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中一个至关重要而又非常棘手的问题。我国从70年代末开始,通过改革实践中的摸索和理论研究,并参考和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到80年代后期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认识和可行的思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高涤陈 陈乃道
1.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是一个老而又新的课题。说其老,有人认为,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自公有制诞生以来就一直是经济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有人认为,自社会经济走出小生产的框范,进入社会化大生产以来,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就是经济领域中人们努力解决的核心问题。说其新,表现在无论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改革,还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改革,都提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都天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对农业银行的业务经营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又创造了竞争的机遇。银行的资金计划管理工作,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已经成为计划管理部门必须解决的一个新课题,现就此问题谈几点粗浅看法,与同行商榷。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充分发挥金融引导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必须强调计划的指导作用,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优化结构、面向市场、转换机制、提高效益、坚决维护货币稳定。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芳 李婷
近年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金成为我国财政支出的重要方向之一。加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金的绩效评价,对于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推动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剖析了当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金在绩效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评价的原则与制度、指标体系、方法以及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完善重点研发计划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的相关设想。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芳 李婷
近年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金成为我国财政支出的重要方向之一。加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金的绩效评价,对于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推动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剖析了当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金在绩效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评价的原则与制度、指标体系、方法以及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完善重点研发计划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的相关设想。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高锷
南朝鲜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可它不是如一般人们认为的那样,单纯依靠市场经济盲目发展起来的,而是在国家宏观计划指导下,依靠资本家的积极性和市场调节逐步振兴起来的。南朝鲜经济的最大特点是企业集团起着主导作用,这些企业集团是国家扶植起来的。每个企业集团拥有的系列企业很多,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像三星、现代、乐喜、金星这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高勇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管理,由指令性计划为主的直接控制更多地转向以指导性计划为主的间接调控。现阶段我国指导性计划形式的选择应当是政策供给型,即在总结指令性计划和需求型指导性计划两种方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实施以政策为导向的手段和保证供给与需求结构平衡相适应的指导性计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