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75)
- 2023(10453)
- 2022(8880)
- 2021(8585)
- 2020(7551)
- 2019(17397)
- 2018(16808)
- 2017(33159)
- 2016(17410)
- 2015(19486)
- 2014(19237)
- 2013(18971)
- 2012(17204)
- 2011(14571)
- 2010(14440)
- 2009(13077)
- 2008(13391)
- 2007(11022)
- 2006(8818)
- 2005(7432)
- 学科
- 济(67720)
- 经济(67634)
- 管理(60447)
- 业(58563)
- 企(49010)
- 企业(49010)
- 方法(40957)
- 财(37678)
- 数学(37529)
- 数学方法(37178)
- 务(22518)
- 财务(22486)
- 财务管理(22418)
- 企业财务(21291)
- 中国(18482)
- 制(17298)
- 农(15948)
- 银(15357)
- 银行(15353)
- 行(14129)
- 财政(13585)
- 融(13466)
- 金融(13465)
- 业经(13215)
- 贸(11977)
- 贸易(11971)
- 易(11695)
- 地方(11538)
- 体(11364)
- 险(11070)
- 机构
- 大学(229254)
- 学院(229194)
- 管理(99644)
- 济(98843)
- 经济(97101)
- 理学(87061)
- 理学院(86391)
- 管理学(85221)
- 管理学院(84808)
- 财(62135)
- 研究(60997)
- 中国(55829)
- 财经(45253)
- 京(44000)
- 经(41256)
- 财经大学(33920)
- 江(32958)
- 科学(32842)
- 中心(32366)
- 经济学(31738)
- 经济学院(29088)
- 业大(28699)
- 商学(28071)
- 商学院(27865)
- 农(27530)
- 所(27272)
- 北京(26458)
- 经济管理(26230)
- 州(25339)
- 研究所(23492)
- 基金
- 项目(157600)
- 科学(127541)
- 基金(120790)
- 研究(115648)
- 家(102267)
- 国家(101474)
- 科学基金(91608)
- 社会(77764)
- 社会科(74050)
- 社会科学(74034)
- 基金项目(64396)
- 自然(59576)
- 省(59076)
- 自然科(58360)
- 自然科学(58348)
- 自然科学基金(57386)
- 教育(53928)
- 资助(49997)
- 划(49269)
- 编号(45440)
- 部(37082)
- 成果(35558)
- 重点(34133)
- 教育部(33425)
- 创(33323)
- 国家社会(33280)
- 人文(32891)
- 科研(31456)
- 创新(31193)
- 大学(31112)
- 期刊
- 济(93642)
- 经济(93642)
- 研究(68536)
- 财(57994)
- 中国(39040)
- 管理(34025)
- 融(28905)
- 金融(28905)
- 学报(27928)
- 科学(26590)
- 大学(23357)
- 财经(23147)
- 学学(22571)
- 农(21572)
- 会计(19674)
- 经(19373)
- 技术(19082)
- 财会(18129)
- 经济研究(16411)
- 农业(13999)
- 业经(13853)
- 教育(13068)
- 问题(12344)
- 通讯(12267)
- 会通(12238)
- 统计(12093)
- 理论(12080)
- 技术经济(11143)
- 策(11087)
- 实践(10951)
共检索到3300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管河山 李思颖 王谦
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行为容易造成公司资金紧缺、经营困难,从而引发企业对财务舞弊行为的潜在需求。基于证监会发布的《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9号》,深入探讨上市公司资金占用和财务舞弊行为的内在关联,通过对资金占用两种模式的比较分别构建了相应的财务舞弊行为预警指标,并采集我国证券市场的相关数据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财务舞弊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资金占用分析的舞弊行为预警指标可以显著提高舞弊模型的识别准确率,模型稳健性检验也验证了该方法的优势;进一步分析发现基于资金占用的舞弊行为预警指标对集团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舞弊行为识别更加有效。研究拓展了财务舞弊行为识别的视角,为证券市场监管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资金占用 财务舞弊 会计监管风险提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继辉 沈子琪
近年来,我国恶性财务舞弊事件与审计合谋行为时有发生。为了完善我国审计市场结构,提高社会审计效果并从根源上预防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文章首次从监管方视角出发,引入了审计质量作为中介变量,基于2011—2020年我国舞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对社会审计监管的作用方式及影响机理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审计监管力度与审计质量存在倒U型关系,与财务舞弊倾向存在正U型关系,审计质量在社会审计监管力度与财务舞弊倾向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基于此,提出如下结论:预防财务舞弊需要完善财务违规事件的披露途径,加强对前期发生过财务舞弊事件的公司与对应审计执行事务所的日常监管,应用新兴信息技术优化社会审计环境。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徐婷婷 柳建华 陈果
新一轮并购潮以来,由“高溢价、高承诺”的不合理业绩补偿承诺导致的商誉减值“爆雷”事件不断发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证监会于2018年11月发布《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以下简称“8号文”),旨在规范商誉减值会计确认、计提时点及监管细节,并明令禁止故意以业绩承诺期为由不计提或跨期计提商誉减值的行为。文章通过双重差分法研究发现:“8号文”有助于降低签订了业绩补偿承诺上市公司的商誉减值水平,加强媒体对签订业绩补偿承诺公司的关注与监督,但存在2018年突击计提商誉减值的现象。此外,“8号文”能够降低上市公司对不合理业绩补偿承诺的使用倾向,降低并购溢价并提高长期并购绩效。最后,签订了业绩补偿承诺的并购企业在“8号文”之后没有显著提升盈余管理水平和股价崩盘风险。文章总体表明,“8号文”有助于上市公司在并购过程中合理使用业绩补偿承诺,降低商誉减值水平。但从长远来看,仍然需要从完善业绩补偿承诺设计机制、健全法律法规约束等角度遏制商誉减值的潜在风险。
关键词:
商誉减值政策 业绩补偿承诺 商誉减值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方明 徐升 徐荣华
文章选取1998年至2006年40家因财务舞弊而受到监管部门处罚或调查的上市公司和40家对应的非财务舞弊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20个财务指标和内部治理结构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对舞弊样本和非舞弊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检验,并构建Logistic模型进行了回归分析。经研究发现,资产负债率、每股收益和存货周转率等变量显著性水平较高,对财务舞弊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财务舞弊 治理结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熊方军 张龙平
针对中国上市公司广泛存在的财务舞弊事件,本文构建逻辑(Logistic)财务舞弊识别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都是影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因素,都能在整体上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进行风险识别;一般而言,舞弊公司财务指标的波动性比非舞弊公司财务指标的波动性要大,审计人员可以从财务指标的波动性入手,去寻找上市公司是否真正存在财务舞弊的审计证据。
关键词:
财务舞弊 财务指标 非财务指标 审计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芙蓉
当前,会计信息可比性已经成为成为识别企业财务舞弊风险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由于会计信息指标的不同,这样就会造成企业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可比性不够强,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企业的财务舞弊风险的识别,给投资者或监管等财务信息使用者带来一定的困惑。本文则是从财务信息使用者的视角出发,将会计信息可比性纳入到对财务舞弊风险的识别中,研究发现,将会计信息可比性纳入到财务风险识别模型后,模型的识别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关键词:
会计信息可比性 财务舞弊 风险识别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余玉苗 吕凡
中国证券市场上层出不穷的财务舞弊事件沉重打击了投资者信心,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因而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以往主要从静态视角研究财务舞弊识别的文献不同,本文从发生财务舞弊公司的前一年与舞弊当年的财务指标的动态增量信息视角入手,建立Logistic识别模型。研究发现,固定资产增长率、经营现金流量对流动负债比率、每股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每股收益、股权集中度五个财务指标的变动对财务舞弊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有效鉴别我国证券市场上的公司财务舞弊行为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独立审计师识别审计风险、投资者识别投资风险和监管部门加强对上市公司的风险监控也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财务舞弊 风险识别 财务指标增量信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隆正伟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日趋严重的背景下,研究如何优化现存的会计监管机制,从而对上市公司进行有效的监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建立政府监管部门与上市公司间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在对相关参数进行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纯策略纳什均衡和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结果表明:提高对财务舞弊的处罚力度与降低监管部门的监管成本是优化我国会计监管体系的关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陈钊新 李冰慧 齐红玉
本文基于财政部下发的11个财务舞弊易发高发领域,进一步结合实务中重点关注的其他财务舞弊识别视角,通过梳理各领域的重要关注点,量化出88个可能揭示财务舞弊行为的特征指标,通过综合运用单变量均值差异分析、基于Logistic模型的双向逐步回归分析以及因子分析法等多种方法,筛选出能够显著识别财务舞弊迹象的主要特征指标,并据此构建财务舞弊高风险因子识别模型。本文将理论基础与实务经验,财务与业务相结合,既拓展了舞弊识别指标体系和模型构建方面的研究,又为广大投资者、审计机构、政府监管机构等高效精准识别企业舞弊风险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财务舞弊 识别模型 高风险因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叶钦华 黄世忠 叶凡 徐珊
本文基于2020~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样本,分析新《证券法》实施以来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新动态和新特征。研究发现:新《证券法》实施以来,在“零容忍”的严监管环境下,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查处的力度和时效显著提高;注册会计师发现财务舞弊的能力有所提升;财务舞弊呈现出从单纯的利润表操纵转向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联动操纵的趋势;“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成为财务舞弊高发行业;财务舞弊公司的非财务异常特征出现次数显著多于财务异常特征。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国欣 吕占甲 何峰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长期存在并且危害甚大。本文从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中选取1994—2005年间126家财务报告舞弊公司和126家正常公司为样本,并选取29个指标作为解释变量试图建立财务舞弊定量识别模型。回归结果表明盈利能力弱、管理层持股比例高、独立董事人数少以及没有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上市公司舞弊的可能性更大,通过Logistic回归技术得到的模型总体识别正确率达95.1%,预测效果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熊方军
本文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会计舞弊识别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直接利用logistic进行回归方式的正确率最高;单因素方差分析、参数的设定对混合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不具有显著影响;样本规模对预测正确率有显著影响及最终纳入会计舞弊识别模型的五个财务指标中有四个财务指标在舞弊样本中比在非舞弊样本中的波动性大。这有利于我国审计人员对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行为进行识别。
关键词:
资本市场 财务指标 上市公司 会计舞弊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陈程
一、前言会计舞弊是资本市场的一大恶疾,自英国南海财务舞弊案例起,国际社会会计舞弊事件频发。公司舞弊花样繁多且更加隐秘,一来公司面临较大的业绩压力,导致管理层舞弊频发;二来因商业运作、相关准则不断更新和科技进步等因素,报表越来越复杂,涉及估计或主观判断的事项更多,加大了公司舞弊空间。舞弊行为近年来呈“猖獗”之势,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曾月明 宋新平 葛文雷
本文根据注册会计师发表的审计意见类型和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处罚结果选择研究样本,选取23个财务指标作为研究变量,对财务报告舞弊可能性企业和非财务报告舞弊可能性企业进行实证分析。非参数Wilcoxon Mann Whitney检验法用来做差异性检验,Logistic分类法和BP神经网络用来对两类样本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两类企业在负债水平、偿债能力、资产规模、资产结构、营运资金周转、盈利能力以及公司增长等方面有显著差异,并且,两类公司的分类准确率较高。本文的目的是给注册会计师提供关于某公司存在财务报告舞弊可能性的警示性信息。
关键词:
财务报告舞弊可能性 财务指标 审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