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62)
- 2023(10204)
- 2022(8516)
- 2021(7686)
- 2020(6146)
- 2019(14044)
- 2018(13967)
- 2017(26917)
- 2016(14792)
- 2015(16363)
- 2014(16206)
- 2013(16249)
- 2012(15064)
- 2011(13760)
- 2010(13762)
- 2009(12437)
- 2008(12079)
- 2007(11067)
- 2006(9983)
- 2005(9083)
- 学科
- 济(61641)
- 经济(61549)
- 农(49823)
- 业(49135)
- 管理(43995)
- 农业(33236)
- 企(27265)
- 企业(27265)
- 业经(20185)
- 方法(18281)
- 制(17491)
- 数学(16221)
- 数学方法(16103)
- 财(15942)
- 地方(15492)
- 环境(15459)
- 中国(15224)
- 发(12672)
- 体(12587)
- 农业经济(12508)
- 学(11220)
- 土地(10105)
- 发展(9857)
- 划(9853)
- 展(9849)
- 村(9755)
- 农村(9730)
- 银(9436)
- 银行(9424)
- 体制(9303)
- 机构
- 学院(206750)
- 大学(201065)
- 济(86959)
- 经济(85044)
- 管理(79147)
- 研究(70835)
- 理学(67927)
- 理学院(67192)
- 管理学(66179)
- 管理学院(65814)
- 中国(56982)
- 农(54752)
- 京(43085)
- 科学(42312)
- 农业(41416)
- 财(40073)
- 业大(37521)
- 所(35135)
- 中心(34962)
- 江(33553)
- 研究所(31376)
- 财经(30316)
- 经(27385)
- 范(26916)
- 师范(26707)
- 北京(26299)
- 州(26148)
- 农业大学(25892)
- 省(25817)
- 经济学(25184)
- 基金
- 项目(139646)
- 科学(110535)
- 研究(106204)
- 基金(101171)
- 家(87263)
- 国家(86410)
- 科学基金(74503)
- 社会(68690)
- 社会科(64598)
- 社会科学(64581)
- 省(56566)
- 基金项目(54959)
- 自然(46358)
- 划(46179)
- 教育(45997)
- 自然科(45170)
- 自然科学(45161)
- 编号(44586)
- 自然科学基金(44336)
- 资助(38427)
- 成果(34872)
- 制(32584)
- 发(32071)
- 农(31322)
- 部(31210)
- 重点(30970)
- 课题(29901)
- 创(29107)
- 国家社会(28259)
- 创新(27329)
- 期刊
- 济(108250)
- 经济(108250)
- 农(60630)
- 研究(59490)
- 中国(48711)
- 农业(41087)
- 学报(31453)
- 财(31258)
- 科学(31090)
- 大学(25202)
- 管理(24642)
- 业经(24136)
- 学学(24065)
- 融(23276)
- 金融(23276)
- 业(18906)
- 教育(18160)
- 技术(16746)
- 问题(15653)
- 农业经济(14977)
- 农村(14957)
- 村(14957)
- 财经(14434)
- 资源(13326)
- 版(12970)
- 经济研究(12902)
- 经(12334)
- 世界(11550)
- 经济问题(11064)
- 社会(10383)
共检索到3209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梅华
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农村依赖于秸秆、柴薪等生物质能的能源消费存在能源利用率低且污染严重等问题。在孝感农村地区存在制约低碳用能的资金瓶颈,破解这一难题需要从农民增收、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以及广泛动员社会资金方面做文章。
关键词:
低碳 农村用能 资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梅华
我国广大农村能源利用率低且污染严重。文章以孝感市为例分析了农村低碳用能的严峻形势和在低碳用能资金补偿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健全相关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低碳 农村用能 资金补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佳 韩桐魁
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热点问题。本文假定农村居民点用地像一个工厂或是农场,农村居民点用地是均质分布的。在这里,农村居民点用地是与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相互独立的生产要素,都被转化成产出。以C-D生产函数为基础建立C-D生产函数修正模型,运用该模型探讨近郊区和远郊区(农村腹地)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的最佳人均投入量估算,并以湖北孝感市孝南区为例进行实证,估算了在现有经济与技术条件下,其近郊区代表——新铺镇的最佳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量,为86 m2,这个标准远远低于现状水平,由此可见,新铺镇农村居民点用地仍有较大潜力可挖。从调查获取信息得知,基于农户意愿的人均居民点用地的可接受的...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农村居民点用地 集约利用 标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沈思哲 陈夏 丁傲林 王亚
小城镇国际化发展对拉动小城镇经济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缩小城乡差距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以孝感市小城镇为样本,通过统计资料和实地考察,解释小城镇国际化推广的重要性、问题和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建成 殷进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在新时期的重大历史任务,我国当前许多地方已暴露出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偏差和实践误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是经济建设,阐述了浐川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以培育和夯实经济增长点为核心的经济建设之路,提出了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 经济建设 农业 对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蒲舟军
一、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现状(一)存款增长相对缓慢,市场份额呈持续、大幅度下滑趋势,资金运营出现紧张2009年3月末,全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37.69亿元,比年初增长7.07%,增幅低于全市金融机构平均增幅6.08个百分点,增长速度相对缓慢。从市场占有率来看,3月末存款余额市场份额为16.64%,比年初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彭胜志 周伦政 何璐
利用规范研究,结合收益法、Hurwicz准则、层次分析法,得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评估模型。基于湖北省孝感市实地调查数据,对评估对象的流转价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湖北省孝感市陈丰村3.3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10年的价格为17474.30元,平均每年每亩529.52元,符合实际流转价格。根据评估模型的影响指标,提出了加强技术研究和推广、提高农村机械化种植的普及率、加大投资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重视农村人才培养等建议。
关键词:
小农户 收益法 承包经营权 流转价格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新萍 张庆文 苟天来 毕宇珠
在全球化的低碳经济趋势下,农业低碳化越来越受到关注。低碳农业即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农业生产方式。低碳农业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在中国,低碳农业发展存在多种制约因素,如农业生产机制的制约,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的博弈,以及技术水平限制,这些构成低碳农业发展瓶颈。要想促进低碳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发现问题,突破发展瓶颈。
关键词:
低碳农业 生态环境 瓶颈
[期刊] 征信
[作者]
贾通志 吴强
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存在着金融机构对低碳金融的认知程度低、低碳金融的社会效益与金融机构的利润追求存在矛盾、相关中介市场发育不完善等制约瓶颈。今后,政府和监管机构应出台支持CDM项目的指导性政策,拓宽CDM项目融资渠道,积极培育专业贷款担保机构,建立多层次的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以推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金融支持 低碳经济 瓶颈制约 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仁平,胡启明
一、孝感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发展 的几个特点。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孝感市非公有制工业企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烈小到大。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国家一系列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出台,市委、市政府抓住契机,把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孝感“二次创业”的主体和突破口,采取各种措施,部门协调联动,改善投资环境,使我市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在“风调雨顺”中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起来。据统计,2001年全市规模以上非公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颜弘 肖继林
散居村落在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具体表现为乡村规模小、分布杂乱、以姓氏聚居为主,其已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因此,改变目前农村村湾的散居结构,对村湾布局进行整合,扩大村湾规模,走向中心区聚居与农村集镇化的发展道路,也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本文从散居村落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提出了改造散居村落,引导农民向中心区聚居,走农村集镇化发展道路的新农村建设思路。
关键词:
散居村落 新农村建设 聚居式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诗瑶 蔡银莺
研究目的:以在湖北省武汉市、孝感市抽样调查的714户农户家庭土地利用及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分析农户家庭农地依赖度及多维生存状况,为改善农户家庭生活质量、制定精准政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根据农地依赖度将农户家庭分为非农发展、农业自给、农业增收、农业辅助、农业经营和农业生存6类,并构建多维生存状态评价模型进行量化分析。研究结果:(1)受访农户农地收入依赖度较低,武汉市、孝感市分别有49.70%和45.50%的家庭农地经济收入贡献率低于10%;(2)食物供给功能是农户农地利用的主导功能,农地食物依赖度介于40%~50%的家庭占比最大,分别占武汉市、孝感市受访样本的35.12%和30.69%;(3)农户农地生存依赖类型分化显著、生存状态结构差异明显,武汉市农业增收类家庭生存状态相对最好,而孝感市非农发展类家庭生存状态相对最好,且武汉市农业生存类家庭占比显著低于孝感市;(4)农地依赖较低的家庭恩格尔系数较高,在医疗保障普及率方面有所欠缺,而农地依赖较高的家庭则还在受教育程度、生活现代化水平方面表现较弱。研究结论:农户农地依赖度呈现多样化分组,建议政府通过农地换保障、增加非农就业、补贴农地流转等途径引导低农地依赖度农户退出农地,鼓励高农地依赖度农户成为专职经营主体。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小芡
我国自2003年开始推行新农合试点工作,制度实施9年来,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医疗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但是新农合存在的制度设计缺陷、立法滞后、筹资机制不完善、运行模式不统一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新农合可持续的现实瓶颈,文章提出重视制度设计、完善新农合制度目标、加快立法进程、建立科学的筹资机制等措施,并认为最终实现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制度是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