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69)
2023(4766)
2022(3915)
2021(3625)
2020(2963)
2019(6318)
2018(6189)
2017(10972)
2016(5560)
2015(5972)
2014(5183)
2013(4884)
2012(4394)
2011(3772)
2010(4055)
2009(3611)
2008(3526)
2007(3432)
2006(2940)
2005(2666)
作者
(13556)
(11260)
(11205)
(10399)
(7056)
(5299)
(4853)
(4175)
(4145)
(3931)
(3862)
(3751)
(3561)
(3492)
(3489)
(3302)
(3279)
(3254)
(3170)
(3054)
(2691)
(2577)
(2569)
(2523)
(2518)
(2501)
(2490)
(2455)
(2196)
(2168)
学科
(25582)
管理(24828)
(23925)
企业(23925)
(17676)
经济(17652)
技术(10729)
(9439)
技术管理(8846)
(7367)
银行(7362)
(7272)
(7131)
中国(7016)
(6979)
财务(6976)
财务管理(6968)
企业财务(6712)
(6506)
金融(6506)
业经(6081)
方法(5433)
(4894)
(4600)
体制(4343)
数学(4176)
数学方法(4132)
(3688)
贸易(3683)
地方(3664)
机构
学院(69313)
大学(68578)
(30431)
经济(29832)
管理(28968)
理学(24387)
理学院(24166)
管理学(23970)
管理学院(23816)
研究(21577)
中国(20011)
(16790)
(13714)
财经(12483)
(11437)
科学(10963)
(10874)
中心(10737)
(9642)
经济学(9464)
财经大学(9401)
(8883)
北京(8741)
商学(8698)
商学院(8622)
经济学院(8470)
研究所(8427)
(8310)
(7775)
(7730)
基金
项目(45170)
科学(37015)
研究(35860)
基金(33204)
(28235)
国家(27977)
科学基金(25119)
社会(24410)
社会科(23195)
社会科学(23189)
(18236)
基金项目(17438)
教育(15450)
自然(14690)
(14471)
自然科(14440)
自然科学(14438)
自然科学基金(14212)
编号(13765)
(13379)
创新(12679)
资助(11945)
成果(11274)
国家社会(10453)
(10225)
重点(10080)
(10023)
(9980)
(9704)
课题(9579)
期刊
(34176)
经济(34176)
研究(23060)
中国(16777)
(14433)
管理(13337)
(12601)
金融(12601)
教育(8054)
科学(7957)
学报(7437)
(6447)
大学(6415)
财经(6352)
技术(6189)
学学(5964)
经济研究(5923)
业经(5711)
(5486)
科技(4966)
财会(4092)
技术经济(4073)
农业(3985)
会计(3910)
问题(3718)
现代(3420)
(3414)
论坛(3414)
理论(3344)
(3292)
共检索到112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包商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资管新规课题组  
2018年4月27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明确提出"金融机构不得为其他金融机构的资管产品提供规避投资范围、杠杆约束等监管要求的通道服务",资管产品不允许多层嵌套。由此,支撑银行、信托、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等快速发展的通道业务风口嘎然而止。此后,监管机构又相继发布了一系列配套的新框架、新规范,如《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鲁政委  郭于玮  
自2004年我国出现首只银行理财产品以来,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蓬勃发展。截至2017年底,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余额达到29.5万亿元。2018年4月27日,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管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要求打破刚兑、推行净值化管理,由此将会对我国商业银行表内外业务产生深远影响。随着资管新规的落地,此前我国银行理财所吸纳的资金未来将向哪里分流?实体经济又将从何处获得融资?阳光底下并无新事。我国的银行理财诞生并发展于存款利率未完全实现市场化的年代,而在韩国存款利率没有完全放开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赤  
《指导意见》无异于一股自上而下的强大推动力,倒逼着信托机构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作为强化金融监管、弥补监管短板、提高监管有效性的重要举措,人民银行会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面向社会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指导意见》)。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影响涉及百万亿元规模的资管业务的方方面面,《指导意见》受到了相关各方的普遍关注。而对于这一新规未来会给将主营业务定位为资产管理的信托机构以何种影响,正是信托业思考和研判的重点。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孔庆龙  聂俊峰  
资管新规正式发布以来,配套的实施细则正渐次落地,大资管行业的银行理财、信托、基金、证券、保险、私募正面临着一场巨大而深远的变局与重构。资产管理是药材,财富管理是药方,私人银行是"御医"。药材行业竞合格局的改变需要"御医"加快转型。与此同时,老龄化时代高净值人群的需求已经出现理财恐慌与传承焦虑并存的现象。监管规制、行业洗牌、需求升级都在催促私人银行业与从业者加快自我进化与净化,实现转型与蝶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卜振兴  
资产管理行业经历十余年的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在为投资者创造收益、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不少问题。2018年4月,对资产管理行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规范发展具有重要指引意义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资管新规的出台有助于统一监管、打破刚性兑付、降低杠杆水平、防范金融风险。同以往的监管规则相比,资管新规提出了系统性的监管措施,监管和处罚力度有所加大。然而,资管新规也存在若干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明确的条款:一是资管产品的统一标准需要进一步予以明确与界定,二是有必要制定更加科学的估值方法以计算产品净值,三是对部分产品的久期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四是对开放式产品的界定不够清晰。短期来看,资管新规对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扩张会带来一定的制约,产品结构和投资结构的转型必然带来行业的阵痛。但长期来看,资管新规将从根本上纠正资产管理行业的违规操作,促使资产管理行业由以往的粗放式增长逐步转向规范化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希淼  吴琦  王丽娟  
资管新规细则体现了积极稳妥推进银行理财业务转型的政策意图,总体方向未变,部分要求有所放松,有助于银行理财业务稳健发展在《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正式公布3个月之后,其配套细则和执行要求进一步得以明确。7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同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南军  朱金虎  
资管新规的立法目的,在于消除同类资管业务的监管规则和标准的不一致,力求解决业务发展不规范、监管套利、产品多层嵌套、刚性兑付等问题2017年11月17日,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资管新规"),对包括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下称"保险资管")在内的资管业从产品分类、宏观审慎管理到嵌套、杠杆率、刚性兑付、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指引,将防范风险与有序规范相结合,充分考虑市场承受能力,设置了合理过渡期,有效地引导市场预期。截至201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湛  
资管新规的发布明确了去杠杆、消除多层嵌套和打破刚性兑付的金融严监管主线,股票市场个股将进一步分化2018年4月27日,央行等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百万亿元级的资管市场迎来重塑。7月20日,央行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同日,银保监会、证监会分别就《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胜蓝   吴一鸣  
基于2016—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选取资管新规作为外生冲击构建准自然实验,考察其对公司商业信用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资管新规显著提高了公司商业信用供给规模。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生产规模扩大及研发投入增加是资管新规影响公司商业信用供给的重要渠道。横截面差异研究显示,对于社会责任承担水平较低、市场地位较低、生产耐用品的公司,资管新规对其商业信用供给的提升效应更明显。经济后果研究发现,资管新规实施后,提供较多商业信用的公司,能够收获更高的市场份额增长率,自身产品市场表现更好。研究结论对于理解金融监管如何稳定金融市场、有序引导社会资金流入实体经济以及推动国内市场由大到强转变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迅雷  齐晟  
此次新规调整,监管框架并未发生变化,结构性去杠杆继续,而监管的力度和节奏有所放缓,有助于银行接近停摆的部分业务平稳过渡,缓解流动性压力央行于7月20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明确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同日银保监会和证监会也分别发布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三者一起对资管新规的落地细节进行了说明和规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方雅茜  甄志昊  
整体来看,资管新规及配套细则的设立打破了性刚兑付、消除嵌套、统一监管等核心原则,对我国金融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2018年4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和外管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7月,"一行两会"相继发布配套细则。整体来看,资管新规及配套细则的设立打破了刚性兑付、消除嵌套、统一监管等核心原则,统一了不同金融机构参与资管业务的监管标准,同时又充分考虑了当前市场发展情况和实体经济合理的融资需求,在非标投资、压缩节奏、计价方式等方面预留了一定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光祥  
2017年11月"大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颁布以来,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漫长征求意见过程,经历市场动荡、银行业上书、舆论热议之后,终于在2018年3月28日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2018年4月27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8]106号,以下简称资管新规)。资管新规是银保监联合发布的第一份重磅文件,确定了未来资管行业的监管框架,将对包括信托在内的整个财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夏炎  熊启跃  
资管新规在影响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对我国社会融资结构造成了一定冲击。本文就资管新规的颁布对社会融资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同时借鉴世界主要国家融资结构的经验,建议我国应处理好表内融资、直接融资和影子银行融资的结构关系,包括把握银行贷款整体规模、完善银行贷款结构,不断提升直接融资规模、优化直接融资结构,积极推动影子银行转型、充分发挥影子银行的融资功能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方波  
保险资产管理行业发展呈现规模稳步扩大和资产配置多元化的态势,同时也面临着投资收益率有待提高、第三方业务存在短板以及"走出去"步伐有待加快等问题和挑战。2018年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即"资管新规")改变了整个资管行业的发展生态,给保险资管行业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资管新规承认了保险资管行业的合法身份,并与近年推行的保险资管监管规则具有一致性和延续性,凸显了保险资管产品与长久期资产更好匹配的竞争优势。资管新规的出台也给保险资管行业带来了挑战和更大的竞争压力。为应对激烈的资管同业竞争、保持稳健发展势头,保险资管行业需要建立全面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提升信用风险控制能力;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加强另类投资,提高投资收益率;积极拓展"蓝海"领域,扩大市场占有率;把握对外开放的机遇,审慎推进资产国际化配置;充分运用长期投资经验,提高第三方业务的综合竞争力。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霍冉冉  
"资管新规"是一份关于资管业务顶层设计的纲领性文件,是我国资管业务的基本法,必将为资管业务稳健发展奠定基础、指明方向。作为部门规章,"资管新规"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充分体现了中央对规范资管业务、防控金融风险的高度重视。"资管新规"的正式出台,使得资管行业监管标准和规则得以统一,资管业务发展步人正轨。"资管新规"通过打破刚性兑付引导资管行业回归本源,引导资金脱虚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