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84)
2023(18003)
2022(15563)
2021(14565)
2020(12131)
2019(27689)
2018(27710)
2017(52946)
2016(28644)
2015(32400)
2014(32484)
2013(32134)
2012(30098)
2011(27460)
2010(27988)
2009(25863)
2008(25227)
2007(22505)
2006(20407)
2005(18562)
作者
(84296)
(70028)
(69384)
(66295)
(45023)
(33492)
(31686)
(27318)
(26710)
(25335)
(23862)
(23782)
(22496)
(22493)
(21761)
(21627)
(20738)
(20453)
(20060)
(20024)
(17752)
(17304)
(16995)
(16111)
(15723)
(15710)
(15514)
(15486)
(14118)
(13732)
学科
(130312)
经济(130193)
管理(84184)
(77820)
(63118)
企业(63118)
方法(48199)
数学(40838)
数学方法(40340)
中国(35729)
(34734)
地方(33467)
业经(28598)
(27905)
(27676)
农业(23568)
(22768)
环境(22459)
(21242)
贸易(21226)
(20450)
(20055)
理论(19867)
(19785)
银行(19744)
(19216)
金融(19213)
(19027)
(18604)
技术(18590)
机构
大学(412108)
学院(411787)
(170459)
经济(166524)
管理(160265)
研究(146585)
理学(136508)
理学院(134928)
管理学(132765)
管理学院(131999)
中国(111308)
(89981)
科学(89103)
(77498)
(74501)
研究所(67353)
(66215)
中心(65982)
(63854)
财经(60444)
业大(58885)
北京(57859)
(57269)
师范(56780)
(54668)
(53248)
(51680)
农业(51146)
经济学(50111)
师范大学(45747)
基金
项目(270553)
科学(212033)
研究(201106)
基金(193544)
(167661)
国家(166188)
科学基金(142200)
社会(125787)
社会科(119036)
社会科学(119003)
(106574)
基金项目(102280)
教育(91669)
自然(91193)
(88882)
自然科(88879)
自然科学(88859)
自然科学基金(87225)
编号(83395)
资助(79806)
成果(68740)
(61303)
重点(60570)
(59183)
课题(58115)
(55323)
创新(51563)
国家社会(50823)
教育部(50575)
科研(50558)
期刊
(202663)
经济(202663)
研究(128560)
中国(87820)
管理(61723)
学报(61654)
(60685)
科学(58262)
(57901)
教育(49243)
大学(46630)
学学(43242)
农业(41836)
(40197)
金融(40197)
技术(37822)
业经(32501)
经济研究(31547)
财经(29498)
问题(26014)
(25341)
图书(24986)
(21730)
技术经济(21299)
资源(20598)
理论(19713)
(19663)
现代(19513)
科技(19316)
(18464)
共检索到6412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久田  尹建中  
缓解资源与环境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是关系全局的战略课题,本文从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分析了山东省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了21世纪山东省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长雷  王丽婧  梅凤乔  郭怀成  
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当前形势下,如何实现贵阳市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是当地拟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阐述了贵阳市环境经济系统的特征,在引入和结合系统动力学、情景分析和协调度分析三种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贵阳市协调发展策略分析的研究框架。遵循框架中的思路和方法,构建了贵阳市环境经济系统仿真模拟模型,围绕GDP增长、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环保设施建设方面进行了5个情景的情景预测和协调度分析,通过反复模拟、反馈、调整及分析,识别出情景5为较理想的一种发展模式,总结提出了相应的基本策略方向。研究结果是贵阳市未来发展的科学参考和决策支持。
[期刊] 资源与环境  [作者] 毛建民  邵宁  陈华亮  李元作  
环境污染是人类经济活动引起的外部不经济效果,它制约着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为此,有必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进行污染治理,以达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为了寻求生态平衡和经济发展协调的最佳点,本文运用山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SD模型,在计算机上进行了不同治污投资方案的仿真,最后选择了既能满足山东省2000年经济发展目标,又符合2000年环境目标的方案作为推荐政策方案。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逄杰武  孙凤芝  
有限非均衡理论是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理论之一。文章分析了省域经济有限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在对山东省区域发展非均衡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省域经济有限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形成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山东省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马浩  
大多数国家或地区都有一个由非均衡发展逐步到均衡发展的过程,非均衡条件下的协调发展是山东省经济增长与工业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为推动山东经济在非均衡条件下协调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区域经济非均衡条件下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切实有力的政策措施:一要科学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推动山东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二要建立生态互补型产业结构,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竞争格局;三要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市场机制,推动跨区域合作;四要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推动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樊杰  
从国家利益和青藏地区的文化与自然特性出发 ,结合对青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 ,提出青藏地区近期发展的基本战略。在深入分析青藏地区战略实施的重要驱动力———国家扶持政策及其效果的基础上 ,提出了调整国家政策的建议 ,为青藏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并将构筑青藏地区特色经济系统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 ,分别探讨了支撑特色经济体系的3个支柱产业系列 (以旅游为主体的文化产业系列、绿色生态和特色农牧业系列、以民族工业和当地土特产品加工业为主的轻纺工业系列 )的发展重点。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安贵鑫  张在旭  吕威  
缓解能源与环境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是关系一个国家全局的战略课题,本文期望应用系统动力学建立一个动态的复杂巨系统模型,以解决能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之间存在的矛盾,实现能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狄乾斌  王小娟  耿雅冬  张洪月  
通过构建海洋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数学中隶属度函数模型,分析了辽宁省海洋经济系统发展水平及其协调发展度。结果表明:1999—2010年期间,辽宁省海洋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逐年递增,而资源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值波动较大;1999—2003年,辽宁省海洋经济系统协调性处于失调状态,2004年之后大体处于协调发展状态,且协调等级逐步提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原云霄   渠美  
开展山东省人口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性研究,是对其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全面摸底,更是实现人口规模质量与经济转型匹配的必然要求。文章构建人口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协调模型测度并剖析其空间演化特征。研究发现:山东省人口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对应技术适宜性自西向东降低;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区域差异显著;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偏低,人口素质亟待提高;人口红利丧失,老龄化问题严重。由此提出以青岛为中心城打造东部区域协同创新城市群、加速产业梯度转移促进中西部地区人口与经济提质增效、加速推进“人才红利”转变并强化高层次人才吸引力、加速推进银色产业建设并树立积极向上老年观的改进路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广胜  
本文针对物流产业发展特点,从物流发展水平、物流基础建设及物流发展潜力等方面构建了表征我国物流能力的指标体系;选取2 0 0 3-2011年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灰色关联模型、D E A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我国物流能力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选取的物流能力指标,能够较全面的反映我国物流产业的整体实力;参考序列与比较序列之间的变化趋势相近,且各决策单元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处于最佳状态,物流系统投入产出整体效率较高。研究结果为政府制定物流能力与经济均衡发展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玉泽  张俊玲  程钰  任建兰  
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研究已成为现阶段人地关系及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山东省17地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3、2008和2013年的统计数据,构建了基于熵值法和物理耦合模型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测度体系,得出以下结论:(1)2003~2013年山东省17地市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系统协调度逐步得到了提高,2013年所有地市均达到中高度协调及以上;(2)十年间17地市经济、社会与生态系统一直处于较高耦合阶段,协调度的提高主要得益于综合发展度的提高;(3)山东省东部沿海和中部发达城市经济、社会与生态系统协调度要优于其他城市。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德军  张靖会  樊丽群  
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主要体现在东部与中西部、沿海与内陆及主体功能区的协调发展三个方面。山东省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东中西梯度差异和各经济板块不均衡状态,与全国区域发展格局十分相似。文章以山东为例,从财政体制、转移支付、公共投资、税收优惠和奖励补贴、政府采购等方面探讨逐步缩小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差距,缩小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的财税政策,以实现区域内经济的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佃利  吕俊平  王文婷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圈作为一种新的城镇化空间形态,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承载空间。区域发展不平衡不仅体现在不同省域之间,也反映在省级行政区内部的发展差异,但面向这一尺度的经济圈协调发展并未得到足够关注。本文立足于山东省内胶东经济圈、省会经济圈、鲁南经济圈协同联动发展的实践探索,阐述区域协调发展的多维目标,从“制度—组织—执行”三个维度提出实现省级行政区内部经济圈之间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在目标指向方面,基于对政策要求、现实实践和已有文献的梳理,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人民生活水平、城乡融合、基本公共服务五个维度解构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内涵。为了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多维目标,需要在制度层面推进政策集成、完善体系化的区域协调发展制度供给,在组织层面优化主体结构、面向不同尺度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具体机制,在执行层面加强区域整合、创新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多元策略和政策工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