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47)
- 2023(14702)
- 2022(12656)
- 2021(11604)
- 2020(9776)
- 2019(22074)
- 2018(21820)
- 2017(41895)
- 2016(22699)
- 2015(25274)
- 2014(24952)
- 2013(24955)
- 2012(22891)
- 2011(20998)
- 2010(20851)
- 2009(19172)
- 2008(18364)
- 2007(16050)
- 2006(14193)
- 2005(12242)
- 学科
- 济(108904)
- 经济(108804)
- 管理(66453)
- 业(59883)
- 企(49068)
- 企业(49068)
- 方法(44962)
- 数学(39388)
- 数学方法(39046)
- 农(24256)
- 中国(24187)
- 学(23699)
- 地方(23638)
- 财(21704)
- 业经(21483)
- 贸(16855)
- 贸易(16847)
- 农业(16792)
- 环境(16749)
- 易(16275)
- 和(15983)
- 制(15623)
- 理论(14633)
- 地方经济(14611)
- 技术(14242)
- 务(13279)
- 财务(13217)
- 划(13206)
- 财务管理(13199)
- 融(12910)
- 机构
- 大学(334475)
- 学院(331802)
- 济(139538)
- 经济(136789)
- 管理(131358)
- 研究(115231)
- 理学(114920)
- 理学院(113624)
- 管理学(111692)
- 管理学院(111109)
- 中国(82282)
- 科学(73912)
- 京(70416)
- 农(59190)
- 所(58980)
- 财(58833)
- 研究所(54500)
- 业大(53972)
- 中心(50549)
- 财经(48540)
- 农业(46857)
- 江(46594)
- 经(44223)
- 北京(44102)
- 经济学(42795)
- 范(42201)
- 师范(41711)
- 院(41288)
- 经济学院(38490)
- 州(37650)
- 基金
- 项目(234027)
- 科学(182621)
- 基金(170566)
- 研究(164028)
- 家(151291)
- 国家(150094)
- 科学基金(127735)
- 社会(104939)
- 社会科(99584)
- 社会科学(99556)
- 基金项目(91395)
- 省(90982)
- 自然(84933)
- 自然科(82837)
- 自然科学(82814)
- 自然科学基金(81336)
- 划(76703)
- 教育(73612)
- 资助(69821)
- 编号(64811)
- 重点(52325)
- 部(50830)
- 成果(50691)
- 发(50280)
- 创(48285)
- 创新(45119)
- 科研(44912)
- 课题(43972)
- 计划(43689)
- 国家社会(43664)
- 期刊
- 济(151632)
- 经济(151632)
- 研究(95319)
- 学报(59889)
- 中国(57077)
- 农(52516)
- 科学(52434)
- 管理(46885)
- 大学(43514)
- 财(42278)
- 学学(41397)
- 农业(36321)
- 教育(28435)
- 技术(26598)
- 经济研究(25559)
- 融(24162)
- 金融(24162)
- 财经(23984)
- 业经(23486)
- 经(20606)
- 问题(19664)
- 业(18456)
- 技术经济(17400)
- 科技(16973)
- 图书(16963)
- 资源(16295)
- 理论(15538)
- 版(15413)
- 业大(15389)
- 商业(15084)
共检索到472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叶文辉 楼东玮
本文在简要分析资源错配的传导机制、产生原因及其表现形式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资源错配与过度投资、內需不足以及产业结构失衡的內在理论逻辑,从新的视角探讨了资源错配的经济影响效应;以此为基础,运用1978-2011年不同阶段和不同地区的面板数据模型,从计量的角度验证了它们之间的统计相关性,从而得出结论:(1)若资源错配水平减少1个单位,那么可使消费需求平均增加0.62个百分点,缓解过度投资需求6.84个百分点;(2)更进一步地,在优化第二产业结构4.32个百分点的同时提升第三产业的产出比重近2.16个百分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建华 邹凤明
本文就资源错配的实质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资源错配的影响因素及其测度等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一个较为系统的梳理和述评,着重分析了资源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资源在产业部门间的错配及其影响、金融扭曲引发资源错配等领域的问题,探讨了资源错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传导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未来资源错配问题研究在内容和方法上的新趋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詹江 鲁志国
本文利用异质性资源错配模型,研究中国各省之间资源错配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阐述了该机制导致的中国经济地区差异。得到的结论是中国要素市场扭曲导致TFP损失随着改革进程逐步下降,自1992年以来,要素市场扭曲包括资本和劳动扭曲程度大幅度减小,中国经济差距的影响也逐步加大。到2016年,扭曲的减少带来的显著影响是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降低至少25%,造成地区差异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是中央政府通过高度自主的国有部门向不同地区重新分配资本的干预过程有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传俭
经济的中心问题在于满足人类不断超越现存生产要素能力的社会产品需求。在社会化分工背景下的社会生产可以看作由劳动资源、产品原材料资源和促进二者有效结合的服务资源的要素组合优化过程。通过稀缺经济资源的最大化产出,实现社会生产与产品需求之间动态一般均衡。当国家作为经济资源所有者委托各类权力中心配置资源时,往往会造成资源配置偏离国家意志的错配或低效率问题。政府审计的功能在于根据国家意志,识别和修正经济资源错配问题,并提出优化资源配置的审计意见。作为人类社会最优越的社会制度,中国政府审计对资源错配的修正与优化面临重大
关键词:
政府审计 经济资源 资源错配 修正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季书涵 朱英明
研究目标:分析产业集聚对资源错配的影响效果。研究方法:通过错配指数计算划分错配类型、面板门槛回归确定集聚发展阶段、面板聚类区分错配程度,最后对不同分类情况进行面板固定效应和Tobit模型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影响资源错配的因素非常复杂,既与错配本身的技术因素有关,也与产业的空间集聚因素有关。产业集聚能在大多数情况下对资源错配起到积极效果,而处于产业集聚成长期且资本配置不足劳动力配置过度的行业资源错配情况最严重。研究创新:从内涵型错配和集聚发展阶段的视角,多方面分类比较。研究价值:产业集聚的资源错配效应研究为
关键词:
资源错配 产业集聚 集聚经济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季书涵 朱英明
研究目标:分析产业集聚对资源错配的影响效果。研究方法:通过错配指数计算划分错配类型、面板门槛回归确定集聚发展阶段、面板聚类区分错配程度,最后对不同分类情况进行面板固定效应和Tobit模型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影响资源错配的因素非常复杂,既与错配本身的技术因素有关,也与产业的空间集聚因素有关。产业集聚能在大多数情况下对资源错配起到积极效果,而处于产业集聚成长期且资本配置不足劳动力配置过度的行业资源错配情况最严重。研究创新:从内涵型错配和集聚发展阶段的视角,多方面分类比较。研究价值:产业集聚的资源错配效应研究为行业补足发展短板,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资源错配 产业集聚 集聚经济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邢志平 靳来群
现有研究文献表明,政府干预会加剧国有经济部门与民营经济部门之间的金融资源错配程度,但对政府干预如何影响国有与民营经济部门内部的金融资源错配,尤其是政府干预如何影响民营经济部门内部的金融资源错配缺少分析,该文力图弥补这一缺陷。该文通过对中国的国有和民营经济部门内部金融资源错配程度的测算发现,虽然平均而言,国有部门的金融资源错配程度要小于民营部门,但是民营部门内部的金融资源错配程度呈递减趋势,并且近年来民营经济部门的金融资源错配程度已经低于国有经济部门。该文通过机制分析及实证分析发现,行政干预是导致出现上述现象的重要原因。而在国有部门内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越强,国有企业之间的融资成本越均衡,相...
关键词:
政府干预 金融资源错配 挤出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本田 王一杰
基于2007~2017年全国25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分析方法考察了政府行为、资源错配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整体上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均表现出稳健的部分中介效应,即政府行为可以直接或通过资源错配间接地影响经济波动,且资源错配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呈现出"U"型特征;分区域来看,资源错配的中介效应在东、中部分别为完全中介效应和部分中介效应,在西部地区中介效应则不显著。由此提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源配置和经济稳定间的联系也愈加紧密,政府应重视地方政策对资源要素配置的辐射效应,以便稳定经济增长。
关键词:
政府行为 资源错配 经济波动 中介效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林阳
提升城市建设中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污染治理攻坚战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2004-2016年中国大陆30个省市区(未包含西藏)和2014-2016年104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综合采用PM2.5浓度和PM10浓度数据衡量雾霾污染,利用门槛面板估计等实证方法,考察了土地资源错配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地资源错配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财政分权和环境规制门槛效应,当地区财政分权程度较高或环境规制较低时,土地资源错配将显著加剧地区雾霾污染;而当地区财政分权较低或环境规制较高时则相反。最后提出,应当深入推进土地出让机制改革,完善地方政府考核评价体系,加速推进财税制度改革,构建强力有效的环境规制体制机制,促进土地利用效率与绿色转型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土地资源错配 雾霾污染 门槛效应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田杰 谭秋云 黄琦
论文利用2011~2019年我国278个地级市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深入探讨了数字经济对资本错配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能显著改善资本错配,并呈现出显著的路径依赖性,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以上结论依然成立。2.数字经济通过扩大外商投资,提升产业结构升级等方式间接作用于资本配置,从而改善资本错配。3.数字经济改善资本错配的作用在东部地区、中型和大型城市地区、资本配置过度地区效果更好。4.数字经济对资本错配的影响呈现出非线性特征和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丰富和完善了数字经济影响资本错配的相关研究,为地方政府如何更好地优化资本要素配置提供了有理论依据的政策参考。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资本错配 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郭王玥蕊 张伯超
要在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共同富裕,需以完善收入分配格局为重要抓手,而二元经济要素错配则是解析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一个重要视角。通过从二元经济要素错配视角展开对收入分配的研究发现:各省农业与非农业部门间存在要素错配问题,但错配水平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相较于中共十八大期间,十九大期间多数省份的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的劳动与资本投入问题有所好转;要素错配影响收入差距存在空间差异,且在不同阶段错配对于收入差距的作用不尽相同;此外,降低要素错配程度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积极作用,西部地区这一效应尤为明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段莉芝 李玉双
文章构建了一个采用时变引力空间权重矩阵的空间自滞后模型(SLX),探讨土地资源错配对经济波动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本地区土地资源错配能够减缓邻近地区的经济波动,即土地资源错配会对经济波动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土地资源错配对经济波动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主要通过降低密度边际波动来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三类不同等级城市间,土地资源错配对经济波动的空间溢出效应不尽相同:在自上而下的空间溢出效应中,并不是每类高等级城市都对低等级城市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而在自下而上的空间溢出效应中,每类低等级城市都对高等级城市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同等级城市间的空间溢出效应则并不显著。
[期刊] 改革
[作者]
潘雅茹 高红贵
利用2008~2017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在分别测算各省(区、市)资本错配指数和劳动力错配指数的基础上,采用系统GMM方法考察基础设施投资对资本和劳动力错配的纠正程度。研究发现:一般性基础设施投资有助于降低资本和劳动力错配指数,而科技型基础设施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资本和劳动力错配;基础设施投资对资源错配的影响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随着基础设施投资的调整表现出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其中,科技型基础设施投资对资本和劳动力错配均呈现先加剧后改善的非线性关系,一般性基础设施投资对资本错配则呈现先改善后恶化的非线性特征;分地区估计结果表明,基础设施投资对资源错配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杨文溥
全球金融危机后,许多西方国家出现了过度金融化的迹象。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深,我国也出现了过度金融化的苗头,一是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金融业的总体规模已相对较大;二是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发展呈现出了负相关关系。本文通过门限模型进行定量估算,发现当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5.62%后,我国即表现出了过度金融化的现象。过度金融化将通过扭曲资本配置、劳动力配置和企业决策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本文针对我国过渡金融化现象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崔书会 李光勤 豆建民
本文利用2003-2016年我国280个地级市的数据,分别测算了产业协同集聚指数、资本错配指数和劳动力错配指数,采用差分GMM方法考察产业协同集聚对资源错配的影响。结果发现:产业协同集聚的提高会显著降低资本错配指数和劳动力错配指数。分地区的回归发现:东部地区产业协同集聚改善了资本错配,对劳动力错配的负向作用不显著;中部地区产业协同集聚会改善资本错配,但会恶化劳动力错配;西部地区产业协同集聚则加剧了资本错配,但可以缓解劳动力错配情况。进一步的作用机制分析表明,产业协同集聚水平的提高,会显著提升金融业的专业化分工,进而改善资本错配,同时会提高劳动力成本,改善劳动力错配。本文的政策建议是通过产业协同集聚,可以提高金融业的专业化分工和劳动力成本,进而缓解资本和劳动力错配,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