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58)
- 2023(13118)
- 2022(11444)
- 2021(10570)
- 2020(8915)
- 2019(20302)
- 2018(20053)
- 2017(38379)
- 2016(21234)
- 2015(23633)
- 2014(23277)
- 2013(23111)
- 2012(20985)
- 2011(19029)
- 2010(18627)
- 2009(16888)
- 2008(16361)
- 2007(14031)
- 2006(12155)
- 2005(10224)
- 学科
- 济(81414)
- 经济(81328)
- 管理(60711)
- 业(57304)
- 企(46490)
- 企业(46490)
- 方法(40401)
- 数学(35389)
- 数学方法(35029)
- 农(22512)
- 中国(20206)
- 学(19893)
- 财(19176)
- 业经(18293)
- 地方(15904)
- 农业(15513)
- 贸(15354)
- 贸易(15349)
- 易(14914)
- 环境(14252)
- 和(13871)
- 技术(13618)
- 理论(13478)
- 制(12594)
- 务(12452)
- 财务(12391)
- 财务管理(12375)
- 企业财务(11723)
- 划(11645)
- 银(10644)
- 机构
- 大学(302911)
- 学院(300649)
- 管理(120579)
- 济(114960)
- 经济(112520)
- 理学(106188)
- 理学院(104986)
- 管理学(103052)
- 管理学院(102533)
- 研究(101407)
- 中国(72140)
- 科学(68558)
- 京(64551)
- 农(58672)
- 业大(53057)
- 所(52353)
- 研究所(48785)
- 财(48527)
- 农业(46826)
- 中心(45270)
- 江(41681)
- 财经(40552)
- 北京(40085)
- 范(38976)
- 师范(38470)
- 经(37073)
- 院(36539)
- 州(34100)
- 经济学(33867)
- 技术(32260)
- 基金
- 项目(219789)
- 科学(170898)
- 基金(159241)
- 研究(152494)
- 家(142513)
- 国家(141371)
- 科学基金(119876)
- 社会(95046)
- 社会科(90096)
- 社会科学(90070)
- 省(86226)
- 基金项目(85630)
- 自然(81611)
- 自然科(79615)
- 自然科学(79591)
- 自然科学基金(78176)
- 划(73349)
- 教育(69223)
- 资助(65281)
- 编号(61180)
- 重点(49358)
- 成果(47278)
- 部(47251)
- 发(46430)
- 创(45656)
- 科研(42763)
- 创新(42621)
- 计划(42475)
- 课题(41389)
- 大学(39669)
- 期刊
- 济(116512)
- 经济(116512)
- 研究(80540)
- 学报(58218)
- 中国(52152)
- 农(51734)
- 科学(50046)
- 大学(41914)
- 管理(40975)
- 学学(39642)
- 农业(36355)
- 财(34040)
- 教育(29630)
- 技术(24066)
- 业经(20049)
- 融(19465)
- 金融(19465)
- 业(19120)
- 经济研究(18906)
- 财经(18598)
- 图书(17388)
- 科技(16653)
- 业大(16003)
- 经(15809)
- 资源(15774)
- 问题(15518)
- 版(15230)
- 技术经济(14551)
- 理论(14206)
- 实践(13226)
共检索到413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文 牛泽东
研究目标:以2008~2017年中国工业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测算资源错配所造成的各所有制、地区、行业层面以及工业总体层面TFP损失,分解工业总体TFP损失,明确类型(所有制、地区及行业)内和类型间的具体贡献。研究方法:构建包含异质性企业的垄断竞争模型,刻画生产要素配置偏离等边际产出原则对不同层面工业TFP的多维度影响,基于反事实分析,进一步分解类型内与类型间的资源错配效应。研究发现:地方国有企业的资源错配程度高于其他所有制;地区的资源错配程度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东部和中部的资源错配程度较低;制造业的资源错配程度相对高于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如果达到美国制造业的资源配置标准,中国工业上市公司总体TFP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0.35~0.9倍;不同类型(所有制、地区或行业)内部资源错配与不同类型(所有制、地区或行业)之间资源错配大约分别可以解释总体工业上市公司TFP损失的一半,且不同行业之间的错配程度大于不同所有制和不同地区之间的错配。研究创新:在Hsieh和Klenow (2009)提出的资源错配测算方法的基础上,将所有制、地区及行业因素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内,同时考虑了类型内和类型间的资源错配效应。研究价值:为进一步推动工业结构改革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袁瑞彩
虽然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较为单一、发展不均衡、人口比例不均等问题仍十分严峻,导致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增速放缓。其中,我国资源错配的现象比较突出,带来了经济增长效率下降。因此,当前我国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深化经济制度改革,更需要立足资源错配的现实问题,分析探讨当前我国资源错配的情况,尤其要着重分析资源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此,本文从资源错配视角出发,根据不同因素从多维度实证分析资源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期通过改善我国资源错配的情况,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我国经济产业的转型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天森 朱越 梁大鹏 邢新朋 王佳遇
运用2003—2019年省际数据,分析生产要素错配如何影响我国四大区域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除东部与中部地区的技能型劳动力外,各区域的生产要素均存在错配现象。要素价格扭曲与要素配置效应均显著影响各区域环境全要素生产率。针对要素价格扭曲作用的检验表明,东部和中部地区应纠正污染物排放的扭曲现象,西部和东北地区则应纠正劳动力要素价格扭曲。针对要素配置效应作用的检验表明,东部和中部地区应提升不同部门资本要素配置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影响,西部和东北地区则应提升劳动力的配置效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钟文
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总产出行业生产函数的增长核算框架,来衡量行业资源错配对总体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这一多部门模型基于分行业与总体相一致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框架,通过在行业资本和劳动投入上引入税收或补贴的做法来刻画行业层面的要素价格扭曲。一方面补充了资源错配文献中缺少的对中间投入作用的分析,另一方面进一步分析了生产率核算文献中资源配置效应的行业来源。本文也特别指出了在生产率测算和资源错配研究中普遍存在的基础数据不满足同质化要求的问题,并且在概念上说明了正确的产出和投入指数构建的方法论。最后,本文对资源错配研究中一直采用的固定收入份额进行了突破,通过在概念上利用投入产出序列来构建时变收入份额。
关键词:
资源错配 全要素生产率 总产出 中间投入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欣 曹慧平
先将要素价格扭曲系数引入分析框架,构建要素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理论模型,然后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微观数据,采用OP法分别估算出中国制造业29个子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和金融错配系数,再通过1999—2013年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检验金融错配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错配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效应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国有企业金融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更强;分行业研究显示,金融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边际影响在资本密集型行业最为显著。因此,亟待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以减弱金融扭曲,改善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促进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实现内生可持续性经济增长。
关键词:
金融错配 全要素生产率 资源配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西贝 李海燕
以创新要素为切入点,构建资源配置和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框架,通过计算2010—2020年中国第二产业A股上市公司实物资本、劳动力和创新要素的配置水平与加总TFP,对两者间的作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第二产业要素市场存在明显错配,创新要素配置失衡水平显著高于实物资本和劳动力,且创新要素对实物资本和劳动力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能够有效降低两者的扭曲程度。要素配置水平和TFP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产业发展初期能够通过对要素的偏向性配置提升TFP水平,但长期持续的资源配置扭曲则会抑制TFP的增长。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第二产业三种要素的配置状况在行业、股权性质以及地区层面上均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结果验证了上述结论的有效性。故中国应深入推进创新驱动战略,通过深化供给侧改革和要素市场化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和市场结构,提升企业发展质量。
关键词:
创新要素 资源错配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展
基于涵括全部行业的中国经济行业生产率数据库,Jorgenson增长核算模型被运用于测算中国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率,资本和劳动投入的重新配置效应被纳入核算框架以考察其对TFP的影响。随后,资本和劳动重新配置效应被分解为要素投入增长率与服务价格两项以探索其行业来源及其成因。测度结果显示,1978—2018年,中国TFP年均增长率为0.90%,其中0.32%来自资本和劳动重新配置的净效应,后者贡献了36%的中国TFP增长率。将资本和劳动重新配置效应分解至行业层面,结果显示,中国资本市场存在错配现象主要是因为大量资本流入回报率较低的服务业部门,劳动配置效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劳动从回报率较低的农业部门流入回报率较高的工业和服务业部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传喜 王修梅
采用Hsieh等的模型方法,构建农业科技资源错配模型及全要素生产率潜在增长模型测算不同地区和行业2006—2017年农业科技人力、财力资源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地区层面,东、西部地区农业科技人力、财力资源扭曲程度较严重,东、中部地区总体扭曲程度较严重。在行业层面,农垦和畜牧业农业科技财力资源配置相对过剩、人力资源配置不足;种植业农业科技财力资源配置不足、人力资源配置相对过剩。从农业的TFP发展潜力看,如果有效消除农业科技人力、财力资源错配,每个地区和每个行业的TFP都可以得到较大提升。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嘉 谢嘉欣
本文基于广东省2007—2016年税收调查企业数据,应用异质性垄断竞争模型测算广东省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和资源错配。研究发现:总体而言,广东省资本和劳动配置在2007—2013年间有所改善,2014—2016年资源错配现象明显,但通过TFP潜在增长率可知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从区域来看,珠三角核心区的TFP一直领先于东西两翼沿海经济带和北部生态发展区,但在资源配置方面有待完善。资源的流动范围越广,TFP可提高的幅度越大。从行业来看,制造业、房地产业和批发及零售行业的TFP水平较高,公共行业的TFP水平较低。进一步细分测算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效率分布更加集中,且行业中存在着一定的"规模效益"和"门限效应"。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屹山 胡茜
本文在对投入要素质量进行刻画的基础上构建资源错配模型,得到对全要素生产率更为细致的因素分解,利用中国1996-2012年八大行业的面板数据测算了各行业资本和劳动错配变动对经济增长的正负作用,并考察了要素质量提升对经济增长的相对影响。我们发现:要素错配变动效应和要素质量提升对经济增长影响重大,其中工业的资本错配变动效应最大,是经济中资本错配变动效应的主要来源;农业和其他服务业的劳动错配变动效应最大;相比于资本错配状态的大幅度改善,各行业劳动错配状态仍存在改善空间。因此,继续增强对各投入要素市场的改革力度、进一步降低资本和劳动的流动障碍将会促进要素配置效率和要素质量的提升,进而释放新的增长动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星媛 白俊红
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的过程中,如何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至关重要。本文从生产要素动态流动的视角,分析了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影响资源配置,进而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大陆分省区面板数据,运用多种空间计量分析技术,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有助于改善资源的错配,并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采用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不同的生产函数以及要素流动测度方法之后,这一结果依然稳健;区域间的要素流动,通过效率机制和价格机制,促进了资源错配的改善。本文结论为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改善资源错配,进而促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关键词:
要素流动 资源错配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建华 陈壮杰 张豪
通过构建一个考察企业资本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分析模型,并以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为样本,从企业规模和行业要素密集类型两个维度对制造业资本错配造成的全要素生产率损失进行测算。资本错配造成制造业总体全要素生产率较大的损失,且存在先改善后恶化的趋势。规模越小的企业,资本错配造成的全要素生产损失越大,并且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损失受企业规模的影响更大。资本错配对要素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技术密集型行业。
关键词:
资本错配 全要素生产率 企业规模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建华 陈壮杰 张豪
通过构建一个考察企业资本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分析模型,并以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为样本,从企业规模和行业要素密集类型两个维度对制造业资本错配造成的全要素生产率损失进行测算。资本错配造成制造业总体全要素生产率较大的损失,且存在先改善后恶化的趋势。规模越小的企业,资本错配造成的全要素生产损失越大,并且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损失受企业规模的影响更大。资本错配对要素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技术密集型行业。
关键词:
资本错配 全要素生产率 企业规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林辉 高庆昆
要素无效配置和过度拥挤已成为许多国家在要素配置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过于关注要素投入和TFP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忽视了不完全市场环境中要素错配引发的经济后果。文献指出,源于制度缺陷、经济非自由化和不完全信息的作用,要素间易发生不同层面的错配而引发技术效率的损失。经验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要素错配引发技术效率损失现象更为突出,在短期内提高TFP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减少要素流动障碍并抑制价格扭曲,消除要素错配的影响。
关键词:
要素错配 全要素生产率 要素配置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申烁 李雪松 党琳
本文探寻了我国省级层面融资成本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降低融资成本对提升企业TFP的影响机制,并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融资成本与企业TFP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助于提升企业TFP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在处理了潜在的内生性问题之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影响机制分析表明,融资成本主要通过影响资源错配作用于企业TFP。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融资成本对非国有企业、小型企业、非高新企业以及非僵尸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更为显著,可能的原因是该类型企业受到的融资约束更强。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我国金融改革过程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实现金融“脱虚向实”提供了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