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04)
- 2023(14441)
- 2022(12203)
- 2021(11028)
- 2020(9471)
- 2019(21449)
- 2018(20866)
- 2017(40342)
- 2016(22166)
- 2015(24698)
- 2014(24649)
- 2013(24736)
- 2012(23419)
- 2011(21591)
- 2010(21799)
- 2009(20404)
- 2008(20424)
- 2007(18429)
- 2006(16161)
- 2005(14524)
- 学科
- 济(111967)
- 经济(111852)
- 管理(65186)
- 业(60761)
- 企(49084)
- 企业(49084)
- 方法(48430)
- 数学(43122)
- 数学方法(42752)
- 财(25505)
- 学(24728)
- 农(24724)
- 中国(24664)
- 地方(22678)
- 业经(20629)
- 贸(18394)
- 贸易(18390)
- 制(17834)
- 易(17785)
- 农业(16943)
- 务(16129)
- 财务(16104)
- 财务管理(16065)
- 环境(15684)
- 和(15598)
- 融(15444)
- 金融(15441)
- 企业财务(15393)
- 银(14922)
- 银行(14859)
- 机构
- 大学(342070)
- 学院(338215)
- 济(146698)
- 经济(143920)
- 管理(125733)
- 研究(120208)
- 理学(109256)
- 理学院(107957)
- 管理学(106061)
- 管理学院(105439)
- 中国(88358)
- 科学(76352)
- 京(71102)
- 农(66065)
- 财(65192)
- 所(63608)
- 研究所(58319)
- 业大(54795)
- 中心(53712)
- 财经(53154)
- 农业(52667)
- 江(50383)
- 经(48347)
- 经济学(47053)
- 北京(44198)
- 范(43221)
- 师范(42649)
- 经济学院(42477)
- 院(42008)
- 财经大学(39611)
- 基金
- 项目(227735)
- 科学(178335)
- 基金(168082)
- 研究(156048)
- 家(150417)
- 国家(149226)
- 科学基金(125673)
- 社会(101941)
- 社会科(96769)
- 社会科学(96736)
- 基金项目(88998)
- 省(87595)
- 自然(83503)
- 自然科(81545)
- 自然科学(81507)
- 自然科学基金(80137)
- 划(74892)
- 教育(71358)
- 资助(69376)
- 编号(59531)
- 重点(52199)
- 部(51067)
- 发(49187)
- 成果(48221)
- 创(46638)
- 科研(44596)
- 创新(43842)
- 计划(43621)
- 国家社会(43359)
- 教育部(43114)
共检索到4925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杜朝辉
针对资源错配对经济的影响,在过去的研究中往往将资源错配视为必然的存在,因此仅分析结果而忽视了原因,导致理论分析缺乏连续性。对此,本文选取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35个工业行业数据作为样本数据,选取所有制结构、市场竞争程度、市场成熟程度、外部环境四个市场化衡量要素组成衡量体系,运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构建模型,并建立产业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分析各行业资源错配情况,分析错配产生的原因和资源错配对经济影响的延续性。最终得出结论:资本错配和劳动错配同时存在,垄断和过度投资、同质化竞争引发资本错配和劳动错配,错配行业能够相互影响和制约;行业所有制结构不合理能够引发资源错配,国有资本和外来资本能够对民间资本进行打压,抑制民间资本发展,形成资源错配。资源错配较为严重的产业除了行业所有制结构不合理之外,往往还具备资本和劳动比率较高的特点,也能够降低资源效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健
本文为不可再生资源型城市当局是否应该促进城市产业经济结构延续性转型提供了一个简单的理论分析框架。分析认为,在特定情况下,放任"矿竭城衰"可能是最佳选择。在资源型城市产业经济转型过程中,替代产业、接续性产业的选择将会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市场,由市场决定,但这并不否定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政府对城市产业发展的积极导向作用。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产业经济 转型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卢现祥
法治国家下的产权保护和自由交易基础上的自愿或契约式产权变更制度是产权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建立的基本条件。产权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可以减少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保持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可以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激励机制;可以鼓励社会财富的积累和创新。建立具有延续性和稳定性的产权安排比选择有效率的产权安排还要重要。
关键词:
产权 延续性 稳定性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邓宏图 米献炜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向科衡 吴茂英 王龙杰
老年人旅游福祉的发生是一个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的过程。已有关于老年人旅游福祉的研究大都基于需求框架和生命历程框架,少有学者从时间框架来探讨老年人旅游福祉的维度及发生机制。文章以25个老年受访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记忆研究法提取其记忆中所包含的印记和行为延续性,通过记忆的触发点的截面分析解析印记和延续性心理与行为对老年人旅游福祉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不同的印记具有不同的印记动态作用机制,多重印记的关系将以需求满足、角色变化和情感认知3个链路触发老年人旅游福祉的发生机制,其中,老年人旅游福祉维度包含宽恕、希望、利他和精神感悟等。该研究对老年人旅游福祉研究的时间框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对老年人积极养老旅游福祉的产品设计和自助服务提供现实对策依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赵政原
第二次安倍内阁组建伊始,其积极推动"价值观外交""积极和平主义"等带有鲜明新保守主义特征的外交战略,在日本国内外均引起了较大争议。作为后发资本主义国家的日本,由于其独特的历史路径,其保守主义也与欧美等国有着显著的差异。本文通过探讨安倍"新保守主义"的外交政策的思想基础及其特征,并在回顾了战后自民党的保守主义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日本保守主义的独特性和延续性。可以说,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的地缘政治考量的实用主义,长期以来是日本保守主义的重要特性之一。今天日本的保守主义,本质上是一个融合了西方的自由保守主义,却又不得不留有鲜明的东方式的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要素的矛盾体。
关键词:
保守主义 日本 安倍内阁 外交政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芬华
各种初始条件的制约 ,使渐进改革成为中国经济体制变革的唯一选择 ,该模式保证了中国经济改革效率与社会稳定运行之间的均衡 ,因而取得了显著绩效。但渐进改革在当前遇到了体制性“硬核” ,其效率处于边际递减之中 ;而激进改革成本的瞬间支付特征决定了激进改革依然超乎国家财政和居民的承受能力 ,因此 ,渐进改革道路将在中国适度延伸。现阶段应继续促进非国有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在条件成熟时推动中国经济变革的局部跃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温彬 王静文
上半年经济运行“一波三折”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2月,政策呵护,平稳开局;3~4月,疫情冲击,经济下行;5~6月,政策发力,底部回升。开年以来,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宏观政策超前发力、同频共振:人民银行于1月17日下调政策利率,并引导LPR下调;基建项目适度超前,快速落地;房地产调控继续维稳,高耗能产业约束边际转松,叠加出口仍有韧性,1~2月经济实现平稳开局,各项指标同比增速大都高于上年12月,为第一季度实现GDP4.8%的增长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经济复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吴勇民 纪玉山 吕永刚
本文基于产业共生的视角,对金融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之间的共生演化关系进行系统考察与分析,在探索二者共生演化的机理和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金融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共生演化发展的Logistic模型,并利用我国1995—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二者共生演化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本文提出的分段时间叠加Logistic共生演化模型能精确描述中国金融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共生演化过程,并且二者属非对称性互惠共生演化模式。鉴于对称互惠共生演化模式具有最大的共生能量,本文最后提出了我国金融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对称互惠共生演化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董欢 郭晓鸣
考察生产性服务是否有助于把弱小的传统农业部门改造成为一个高生产率的产业部门,显然不能仅仅以其在农业发达区域的实际进展来简单概括和评价。本文主要从农机作业服务引进的决策模型、替代领域及农业形态发生的变化等角度,对我国传统农业中生产性服务的引进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论表明,要发挥生产性服务改造传统农业的作用,必须依赖于农村内部基础性生产条件的重大改善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生成,以及农村外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并轨和城乡土地等生产要素的自由平等流动等政策支持。如果缺乏这些条件,传统农业中生产性服务的引进更可能会对粗放经营形成事实上的变相支持,进而产生延续分散小规模农户经营方式的不利影响,而非对传统农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祝宝良
今年以来,国际经济环境略有好转,我国稳增长政策支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一季度,GDP增长7.7%,但经济自主增长动力仍显不足,经济增长速度低于预期。展望未来,稳增长政策以及换届效应将会继续发挥作用,企业由"去库存"逐步转入"补库存",宏观经济运行将延续平稳运行态势。预计二季度和全年我国GDP将增长8%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波动不大。建议实施"宽财政、稳货币"政策组合,加强金融监管,加快淘汰落后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文治
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在1983年我曾写过一篇《地主制经济与封建社会长期延续问题论纲》在《中国史研究》发表。后来感到该文仍需再行发挥,曾多次与严中平同志讨论。1990年12月31日,我到严府看望,他还提了不少意见。未满一月,不意中平同志遽然于1991年1月24日病逝,这是我国学术界一重大损失。《再论》初稿已成,其间凝聚着中平同志的宝贵心血,谨以此作为对他的怀念。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形势课题组 范剑平 祝宝良 牛犁 闫敏
稳增长政策以及换届效应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企业将由"去库存"逐步转入"补库存",宏观经济运行将延续温和复苏态势今年年初以来,国际经济环境略有好转,我国稳增长政策支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经济自主增长动力仍显不足,第一季度我国GDP增长7.7%,增幅低于预期。展望未来,稳增长政策以及换届效应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企业将由"去库存"逐步转入"补库存",宏观经济运行将延续温和复苏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段莉芝 陈乐一 李玉双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资源错配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方法:在土地资源错配对经济波动影响的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中国地级市数据,实证检验土地资源错配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1)短期来看,土地资源错配对经济波动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长期来看,土地资源错配对经济波动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2)短期土地资源错配对经济波动的负向影响,主要通过降低密度边际波动与降低扩展边际波动来实现;长期对经济波动的正向影响,主要通过增大密度边际波动来实现。研究结论:虽然在短期土地资源错配能够稳定经济增长,减缓经济波动,但是从长期来看,土地资源错配会导致服务业发展滞后,不利于地区创新能力提升,从而降低经济的稳定性,容易引发经济波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段莉芝 李玉双
文章构建了一个采用时变引力空间权重矩阵的空间自滞后模型(SLX),探讨土地资源错配对经济波动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本地区土地资源错配能够减缓邻近地区的经济波动,即土地资源错配会对经济波动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土地资源错配对经济波动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主要通过降低密度边际波动来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三类不同等级城市间,土地资源错配对经济波动的空间溢出效应不尽相同:在自上而下的空间溢出效应中,并不是每类高等级城市都对低等级城市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而在自下而上的空间溢出效应中,每类低等级城市都对高等级城市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同等级城市间的空间溢出效应则并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