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58)
- 2023(9791)
- 2022(7957)
- 2021(7171)
- 2020(6171)
- 2019(13671)
- 2018(13588)
- 2017(26478)
- 2016(14251)
- 2015(15677)
- 2014(15682)
- 2013(15688)
- 2012(14217)
- 2011(12647)
- 2010(12983)
- 2009(12766)
- 2008(13041)
- 2007(12016)
- 2006(10868)
- 2005(10262)
- 学科
- 业(77991)
- 企(72516)
- 企业(72516)
- 管理(66354)
- 济(64859)
- 经济(64744)
- 财(27059)
- 业经(26140)
- 方法(25814)
- 农(23184)
- 务(20475)
- 财务(20454)
- 财务管理(20431)
- 制(19526)
- 企业财务(19419)
- 数学(18042)
- 数学方法(17927)
- 农业(17029)
- 技术(15799)
- 中国(15172)
- 体(15086)
- 和(13912)
- 划(13713)
- 体制(13489)
- 策(13372)
- 理论(12314)
- 企业经济(11280)
- 经营(11222)
- 技术管理(10719)
- 环境(10225)
- 机构
- 学院(215780)
- 大学(210953)
- 济(94369)
- 经济(92627)
- 管理(89571)
- 理学(76396)
- 理学院(75713)
- 管理学(74920)
- 管理学院(74506)
- 研究(66392)
- 中国(54778)
- 财(48451)
- 京(43810)
- 财经(37542)
- 科学(37254)
- 江(34580)
- 农(34485)
- 经(33903)
- 所(32849)
- 中心(30232)
- 研究所(28980)
- 业大(28547)
- 经济学(28512)
- 财经大学(27460)
- 北京(27320)
- 农业(26742)
- 州(26685)
- 商学(26181)
- 商学院(25962)
- 经济学院(25705)
- 基金
- 项目(135825)
- 科学(109742)
- 研究(102408)
- 基金(100956)
- 家(85706)
- 国家(84903)
- 科学基金(75614)
- 社会(68317)
- 社会科(64848)
- 社会科学(64831)
- 省(53688)
- 基金项目(53438)
- 自然(47504)
- 自然科(46301)
- 自然科学(46289)
- 自然科学基金(45572)
- 教育(45478)
- 划(42893)
- 编号(40720)
- 资助(40392)
- 业(32970)
- 成果(32525)
- 制(32142)
- 创(31588)
- 部(30849)
- 重点(30017)
- 发(29317)
- 创新(28598)
- 国家社会(28556)
- 课题(27352)
- 期刊
- 济(113534)
- 经济(113534)
- 研究(64363)
- 中国(43223)
- 财(42589)
- 管理(39305)
- 农(33616)
- 科学(28405)
- 学报(27324)
- 农业(22803)
- 大学(21777)
- 融(21025)
- 金融(21025)
- 业经(20762)
- 学学(20672)
- 财经(19762)
- 技术(19525)
- 经(17064)
- 经济研究(16886)
- 教育(15717)
- 问题(14777)
- 业(14017)
- 技术经济(13058)
- 财会(12696)
- 现代(11783)
- 世界(10876)
- 商业(10805)
- 会计(10648)
- 贸(10441)
- 经济管理(10193)
共检索到331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万里 罗良文
文章基于Hsieh&Klenow(2009)和Oberfield(2011)的研究框架,着重分析资源错配影响中国制造业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并利用2000-2016年中国省际层面的宏观数据,测度了各地区制造业行业的资源错配程度,实证检验了资源错配对全国及各地区制造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源错配在总体上抑制了制造业的结构优化,在不同地区间表现出差异性。因此,政府应进一步完善要素市场,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改善资源错配,同时根据各地区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改善资源错配。
关键词:
资源错配 制造业结构 边际产出价值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傅元海 叶祥松 王展祥
从长期看,制造业结构变迁促进经济增长效率提高,但是短期内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制造业结构变迁不一定伴随高端制造业的高附加值,经济增长效率不一定提高。本文基于OECD制造业分类方法将制造业分为3类,从总产值、增加值、固定资产净值等多维度测度制造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构建制造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效率的计量模型,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GMM)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制造业结构高度化对经济增长效率具有负面作用,制造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效率具有正面作用。经济增长效率采用经济增长集约化和投入产出率衡量,每个维度的制造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分别采用两种方法测度,不同方法测度变量的估计结果一致。本文进一步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建华 曾依妮
本文采用制造业细化分类指标,运用LSDV法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结构变迁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从全国层面上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虽然促进了制造业结构高端化发展,但并未提高制造业结构的合理性,这种情况在稳健性检验下依旧成立;对于不同技术层级的制造业而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提升高端技术制造业产值占比同时抑制低端技术制造业占比;进一步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制造业结构变迁 异质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祝树金 涂志敏
构建行业层面的出口技术水平指数,采用行业面板数据和系统GMM方法,实证研究了我国制造业出口技术结构的动态变迁及其影响因素。从出口构成来看,我国制造业出口呈现"双峰"分布:一个峰以服装、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中心,另一个以机械、电气用品、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资本或者技术密集型行业为核心。样本期间我国制造业出口技术水平显著上升,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FDI、进口贸易的作用;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但研发投入却存在滞后效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强
制造业结构调整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但制造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是遵循还是偏离比较优势变迁的路径对制造业升级有着重要影响。利用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的数据,构建了世界产品空间分布图,并以此为基础绘制了我国比较优势的动态演进路径,实证分析了我国制造业结构调整与比较优势的关系。研究表明,比较优势动态变化趋势与原有行业的竞争优势相符合,但是在促进现有新兴产业升级方面相关度较差,劳动密集型行业相关度较高,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偏离明显;从国家间的比较来看,我国制造业结构调整与比较优势动态变化偏离程度,比不
关键词:
制造业结构调整 比较优势 产品空间结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强
制造业结构调整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但制造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是遵循还是偏离比较优势变迁的路径对制造业升级有着重要影响。利用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的数据,构建了世界产品空间分布图,并以此为基础绘制了我国比较优势的动态演进路径,实证分析了我国制造业结构调整与比较优势的关系。研究表明,比较优势动态变化趋势与原有行业的竞争优势相符合,但是在促进现有新兴产业升级方面相关度较差,劳动密集型行业相关度较高,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偏离明显;从国家间的比较来看,我国制造业结构调整与比较优势动态变化偏离程度,比不同类型的经济体都要明显。
关键词:
制造业结构调整 比较优势 产品空间结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孔海涛
环境规制、资源错配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日益凸显。本文以中国大陆30个省(市区)为样本,对环境规制、资源错配与制造业转型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化均有显著正向影响;资源错配对制造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为负,而对制造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却不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资源错配程度增加显著降低了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结构高度化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且这种影响在资源配置扭曲程度不同的地区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基于研究结论,分别从减少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区域协调发展、实施差异化的区域性环境规制政策、政府应加大基础性研究和开发的投入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环境规制 资源错配 转型升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华东 李鑫 高玲玲
文章研究我国持续上涨的房价对289个城市制造业资源错配的影响,并具体考察对资本和劳动要素配置的影响。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城市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测度位于不同城市各行业的资源错配和要素扭曲程度,实证分析房价变动对资源错配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房价上涨显著加剧制造业资源错配和要素扭曲,且房价上涨对资源错配的影响存在地区、时间和行业差异。机制检验表明,相对工资水平在房价影响资源错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房价上涨促进房地产投资增加,而房地产投资额对资源错配呈非线性影响。根据研究结果,建议保持房价平稳适度增长,促进资金、劳动力合理流动,从而改善制造业资源配置,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房价变动 资源错配 资本错配 劳动力错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熊宇航 湛婧宁
基于中国设立自贸试验区这一里程碑事件作为准自然实验,同时结合2003—2019年中国制造业相关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评估了自贸试验区设立对缓解制造业资源错配影响是否存在。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自贸试验区设立对实验组地区制造业的劳动力、资本以及R&D人员、R&D资本四类生产要素的错配均有显著的缓解作用。从区域异质性的角度出发,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对制造业资源错配的缓解效应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设立的国家自贸试验区对资源错配的缓解作用明显高于东部发达地区。机制分析表明,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在宏观层面上通过提升产业结构升级进而改善各类生产资源错配的渠道是显著存在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阳佳余 阮梦瑜
已有关于资源错配的研究大多基于生产要素测度错配,本文从企业融资错配视角扩展Hsieh和Klenow模型,研究由企业融资及劳动力错配导致的效率损失及动态变化特征,并将测度拓展至行业间层面。利用1998—2013年中国制造业微观数据,本文发现,经济总体效率损失从1998年的57.8%上升至2013年的96.5%,其中93%来自融资和劳动力规模错配,仅7%来自融资类型错配;行业内和行业间错配分别造成了55.9%和6.9%的损失,行业内部中债务错配损失>劳动力错配损失>股权错配损失。异质性分析表明东部地区、高技术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国有企业的资源错配更轻微。最后从信贷约束缓解视角综合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提出效率提升路径,实证发现地方金融发展与外资开放均能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蓉芳
文章介绍了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了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纺织制造业发展及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中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的国家纺织制造业,对我国纺织制造业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定位。
关键词:
纺织 产业转移 制造中心 发展阶段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耿伟 战楠
采用独立随机增量过程马尔可夫链的方法对中国149个制造业行业的比较优势动态变迁进行实证分析,旨在反映产业比较优势的演变特征。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产业比较优势的各个状态均以较高的概率保持在原有状态,由此反映出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模式和专业化分工模式的演变具有固化性的特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静 田昭 贺立龙
制造业国际转移的根本动因是产业空间调整带来的经济盈余.其起点源于转入和转出方的资源禀赋差异,基本要件在于贸易市场化所创造的市场有效需求,栽体为跨国公司,激励保障要素则体现为综合政策。制造业国际转移是多元因素的综合影响过程,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又增加了制造业国际转移的复杂性,也促使了制造业国际转移形式多样化。对此,本文对制造业国际转移的动力因素进行了理论追溯,总结出制造业国际转移变化的主要动力因素,并以美国对华投资的数据进行实证验证,分析制造业国际转移的动力因素变迁。研究认为,当前制造业国际转移得益于跨国公司的
关键词:
制造业 国际转移 动力因素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静 田昭 贺立龙
制造业国际转移的根本动因是产业空间调整带来的经济盈余.其起点源于转入和转出方的资源禀赋差异,基本要件在于贸易市场化所创造的市场有效需求,栽体为跨国公司,激励保障要素则体现为综合政策。制造业国际转移是多元因素的综合影响过程,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又增加了制造业国际转移的复杂性,也促使了制造业国际转移形式多样化。对此,本文对制造业国际转移的动力因素进行了理论追溯,总结出制造业国际转移变化的主要动力因素,并以美国对华投资的数据进行实证验证,分析制造业国际转移的动力因素变迁。研究认为,当前制造业国际转移得益于跨国公司的成熟和发展,传统的资源禀赋因素影响在下降而市场需求成为核心影响因素,另外政府政策也成为促使制造业转移的显性影响要素。
关键词:
制造业 国际转移 动力因素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雨豪 张露露 杨超 程宝栋
制造业是吸纳中国就业的重要载体。随着全球价值链的纵深发展和国内要素成本上升,中国制造业布局发生变化,必然对就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基于WIOD数据库,运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分析2009—2014年中国制造业布局变迁的特征及其就业效应,并运用结构分解法探讨引起就业变动的不同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总体呈现少量转出、大量流入的转移特征,纸制品制造业和家具制造业等低技术制造部门对外转移的同时,化学品制造业和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制造业等高技术制造部门不断涌入,中国制造业呈现不断高级化的趋势。就中国制造业布局变迁的就业效应而言,对家具制造业和纺织品、服装和皮革制造业等低技术制造业的冲击较为明显。从不同影响路径来看,中国制造业布局变动对就业的影响主要是由国内中间产品、国外中间产品生产外移和国内最终产品生产外移引致。从不同技能水平的就业人员来看,低技能劳动者是受制造业布局调整影响的重点群体。最后,本文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从稳定就业的角度为应对中国制造业布局变化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