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23)
- 2023(18771)
- 2022(15943)
- 2021(14991)
- 2020(12560)
- 2019(29081)
- 2018(28494)
- 2017(54594)
- 2016(29343)
- 2015(32878)
- 2014(32367)
- 2013(31938)
- 2012(29220)
- 2011(26153)
- 2010(25811)
- 2009(23898)
- 2008(23553)
- 2007(20436)
- 2006(17798)
- 2005(15909)
- 学科
- 济(125220)
- 经济(125084)
- 业(103399)
- 管理(97129)
- 企(91691)
- 企业(91691)
- 方法(58193)
- 数学(48172)
- 数学方法(47610)
- 财(36713)
- 农(36313)
- 业经(35447)
- 中国(32840)
- 务(25461)
- 财务(25389)
- 财务管理(25351)
- 农业(25133)
- 贸(24848)
- 贸易(24836)
- 易(24259)
- 企业财务(24028)
- 制(23010)
- 和(22359)
- 技术(22167)
- 学(21813)
- 地方(21392)
- 理论(21127)
- 划(19699)
- 环境(18991)
- 策(18969)
- 机构
- 学院(416022)
- 大学(415370)
- 济(175836)
- 经济(172549)
- 管理(171718)
- 理学(148670)
- 理学院(147202)
- 管理学(144913)
- 管理学院(144160)
- 研究(135584)
- 中国(105824)
- 京(88238)
- 科学(81174)
- 财(79457)
- 所(66298)
- 农(64679)
- 财经(64350)
- 中心(61672)
- 研究所(60291)
- 江(59532)
- 业大(59349)
- 经(58893)
- 北京(55650)
- 经济学(53217)
- 范(51466)
- 师范(51032)
- 农业(50542)
- 院(49572)
- 经济学院(48198)
- 财经大学(47982)
- 基金
- 项目(284137)
- 科学(225974)
- 基金(209821)
- 研究(209458)
- 家(181608)
- 国家(180082)
- 科学基金(157063)
- 社会(134901)
- 社会科(128058)
- 社会科学(128025)
- 基金项目(110692)
- 省(108087)
- 自然(101317)
- 自然科(98990)
- 自然科学(98967)
- 自然科学基金(97237)
- 教育(94988)
- 划(90609)
- 资助(86556)
- 编号(84806)
- 成果(67111)
- 部(63655)
- 重点(62686)
- 创(60224)
- 发(60081)
- 国家社会(56721)
- 课题(56447)
- 创新(55746)
- 教育部(55132)
- 科研(54021)
- 期刊
- 济(189435)
- 经济(189435)
- 研究(120887)
- 中国(75470)
- 管理(66314)
- 财(62788)
- 学报(60087)
- 农(58700)
- 科学(58063)
- 大学(46605)
- 学学(43727)
- 农业(41233)
- 教育(39599)
- 技术(37898)
- 融(33942)
- 金融(33942)
- 业经(31875)
- 财经(31686)
- 经济研究(30436)
- 经(27291)
- 问题(24762)
- 业(24123)
- 技术经济(22349)
- 图书(21579)
- 贸(20720)
- 现代(19633)
- 世界(19330)
- 资源(19226)
- 统计(19121)
- 理论(19080)
共检索到607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祝树金 赵玉龙
本文借鉴Hsieh and Klenow(2009),建立反映企业内整体资源错配指标,进而采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对企业内资源错配、劳动扭曲和资本扭曲等进行了测度。基于"生产率"效应和"要素替代"效应,阐述了资源错配影响企业出口的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资源错配影响出口行为的两阶段Heckman选择模型。结果发现,"要素替代"效应在资源错配影响出口中发挥了主要作用,企业内总体资源错配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企业的出口,但劳动扭曲会降低出口概率和出口强度;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外贸特征造成资本扭曲程
关键词:
资源错配 融资约束 出口行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旭 邱斌 刘修岩
本文将空间外部性与新新贸易理论相结合推断出空间集聚对企业出口参与的动态影响,并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检验了中国企业出口二元边际与空间集聚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拥挤效应导致中国企业出口二元边际与空间聚集存在显著倒U型关系。但总体来看,中国的空间集聚目前尚未达到最优水平。此外,在区分区位、行业及所有制之后发现,空间集聚对中国东部地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以及外资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均表现出相似的倒U型特征。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阳佳余
采用2000—2007年的3万多家工业企业数据,本文构造了包括内源融资、商业信贷以及企业信用特征等变量的企业融资约束综合指标。基于Heckman选择模型的经验研究表明,企业融资状况的改善不仅能提高企业出口的概率,而且对其出口规模也有重要影响。研究还发现融资状况改善对外资企业出口影响最显著;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虽受到更严重的融资约束,但其出口表现并未更差。此外,融资状况改善对那些高外源融资依赖度行业的企业出口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罗明津 靳玉英
就业的稳定是中国经济与贸易结构转型升级的约束条件之一。文章将海关数据库与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得到2000~2007年的企业样本,试图从企业这一微观角度探讨中国出口对就业波动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发现,相比纯内销企业,有出口行为的企业面临更高的就业波动率。企业出口强度对就业波动的作用呈现先降后升的"U型"影响。基于产品要素类型、贸易方式及所有制类型的分样本检验发现出口对不同特征企业的就业波动存在非均衡性的影响。此外,文章还发现企业出口产品及市场的多元化经营能够显著降低出口行为对该企业就业波动的影响。
关键词:
出口企业 内销企业 出口强度 就业波动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莫旋 刘杰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分析企业出口对员工工资的影响。采用OLS回归,加入选择性偏误项,以控制企业出口行为的"自我选择"效应。通过分析发现中国企业存在明显的出口"工资溢价"效应,且出口"工资溢价"更多地体现在低出口密集度企业。运用BLinder-Oaxaca方法对工资差异进行分解,工资差异中不可解释部分占比,内陆省份企业高于沿海省份企业,外资企业高于内资企业,这表明内陆省份企业出口"工资溢价"高于沿海省份企业,外资企业出口"工资溢价"高于内资企业,企业出口"工资溢价"效应具有异质性。因此,政府要根据企业异质性提出相应的政策,出口企业要进行结构性调整,提高企业效率,提升员工的工资水平。
关键词:
出口 工资溢价 样本选择 出口密集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浩 尹蔚
文章基于中国2001年~2007年工业企业的大样本数据,运用倾向评分匹配方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控制出口企业"自我选择"问题,从微观层面上考察企业出口是否能够改善民营企业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约束状况。主要结果表明:(1)外部融资渠道并非民营企业出口融资的主要来源,但出口可以在短期内使得企业短期债务水平提高,有效解决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2)民营企业的出口前期投资资金主要依赖内部融资,出口后现金流更加充裕,内部融资约束进一步得到缓解。为使民营企业更好地获得出口所带来的财务
关键词:
出口参与 融资约束 倾向评分匹配估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阮文婧 边春鹏
在放宽工资水平、要素禀赋变化、贸易成本等关键假设后,对688 447条中国企业的生产率水平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出口企业生产率高于非出口企业;在相同要素禀赋和市场竞争环境下,外资企业生产率水平高于我国私营企业,而国企性质的企业在垄断地位、要素占有、市场准入等优势下,国企类企业生产率高于外资类及私营企业。最后对我国各类企业如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新—新贸易理论 要素禀赋 出口选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孙浦阳 张龑 黄玖立
降低经济波动是后危机时代提升中国经济增长质量、优化开放模式的重要命题之一。本文基于边际成本递增假设从经验上考察了中国工业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销售联动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产能约束下的边际成本递增使得中国出口企业的内外市场销售存在着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2)随出口份额的提高,企业出口市场的波动性减弱而国内市场的波动性增强,企业的整体销售波动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特征。(3)存货积累低以及加工贸易企业的内外市场联动性更为明显。
关键词:
企业波动性 出口份额 市场联动机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蒋为 顾凌骏
本文基于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框架,利用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检验了当企业面临不同出口成本时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行为产生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首先,按照出口成本性质差异将企业出口行为划分为三种不同出口决策对企业出口行为的解释是有效的。其次,由于面临巨大的沉没进入成本,融资约束显著阻碍了企业进入出口市场。再次,由于固定维持成本数额较小,融资约束在企业面临是否维持出口的决策时并不起到显著作用。最后,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行业融资依赖问题与地区金融发展问题后本文得到的结论仍然是稳健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玉龙 祝树金
在对融资约束影响资源错配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使用1998-2007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对企业内和行业内资源错配进行测度,并进行相应实证分析,结论显示:融资约束与企业内资源错配、行业内资源错配呈现U型的非线性关系,随着融资约束的上升,企业内和行业内的资源错配程度将会先下降后增加;在不同所有制属性、区域以及行业内的企业之间,融资约束对资源错配的影响稳健,但影响效应存在差异,具体而言,非国有企业对融资约束的反应更敏感,东部和中西部样本中融资约束对企业内错配和行业内错配的影响存在不同,融资约束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存在显著的企业内错配效应,而对行业内错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资本密集型行业;最后结合行业面板数据,进一步验证了融资约束对行业内错配影响的稳健性。
关键词:
融资约束 资源错配 实证研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玉龙 祝树金
在对融资约束影响资源错配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使用1998-2007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对企业内和行业内资源错配进行测度,并进行相应实证分析,结论显示:融资约束与企业内资源错配、行业内资源错配呈现U型的非线性关系,随着融资约束的上升,企业内和行业内的资源错配程度将会先下降后增加;在不同所有制属性、区域以及行业内的企业之间,融资约束对资源错配的影响稳健,但影响效应存在差异,具体而言,非国有企业对融资约束的反应更敏感,东部和中西部样本中融资约束对企业内错配和行业内错配的影响存在不同,融资约束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存在
关键词:
融资约束 资源错配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施炳展 冼国明
"对内改革"是"对外开放"的国内背景;中国"对内改革"渐进性诱发的要素市场扭曲是中国"对外开放"面临的独特约束。基于这一判断,本文从要素价格扭曲视角,利用1999—2007年中国微观企业数据,重新审视中国企业出口行为。结论认为:中国工业企业要素价格存在严重负向扭曲并有增加趋势;东部地区、外资、港澳台资和私营企业扭曲程度最高;总体上看,要素价格负向扭曲促进了中国企业出口。这意味着,中国出口奇迹离不开要素价格负向扭曲;中国企业将国内"生产要素应得"通过低价出口形式转移给了国外消费者;贸易规模扩大、贸易结构优化的同时,更应注意贸易利益分配。
关键词:
要素价格扭曲 企业 出口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晶晶 应姣姣 周定根
基于2001—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并结合倍差法,实证分析了出口行为对中国异质性企业融资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出口能有效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且缓解效应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和持续性;不同融资方式对出口的敏感性决定了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果。细分样本发现,这一缓解效应因企业规模、所有制形式以及区域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性,出口对东部地区企业、小型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缓解作用更加明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宏兵 赵春明
本文基于贸易引力方程和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框架,将出口开放纳入市场邻近指标的测算,利用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地理距离和贸易数据,构建了城市层面出口内生的市场邻近指标。并在匹配企业数据和相关城市控制变量的基础上,通过两阶段最小二乘回归实证检验了其对企业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出口内生的市场邻近程度的改善有利于促进企业工资水平的提升,且引入控制变量和考虑内生性问题后的结果均十分稳健;但这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地区企业的影响并不一致,出口内生的市场邻近水平的提升尽管会带动出口和高MA地区企业工资的上涨,但却不利于非出口和低MA地区企业工资的改善,从而扩大了企业工资差距。由此本文从改善出口开放与市场邻近水平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余心玎
采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对出口与生产率的关系进行了再探讨,具体研究了出口企业是否具有更高的生产率、企业在做出口决策的过程中是否存在自我选择机制以及出口行为本身是否能促进企业生产率的增长。研究结果显示:当用TFP衡量生产率时,企业出口决策中存在自我选择机制,因此出口企业的生产率相对较高——这与异质企业贸易模型的预期结果一致;当用劳动生产率(人均附加值)衡量企业生产率时,则"生产率悖论"存在,即出口者的生产率反而较低;当企业刚进入出口市场时,其生产率会经历短期的快速增长,但从长期来看,出口对
关键词:
出口 生产率 异质企业贸易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出口——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出口企业存在工资红利吗?——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的经验研究
政府支出规模与资源配置效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经验研究
企业异质性、出口对工资溢价的影响——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的经验证据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的经验分析
僵尸企业、退出行为和资源错配——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
外资撤离与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基于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的研究
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出口行为研究
出口贸易与企业盈利——基于中国工业企业的实证研究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出口企业转型升级的倒逼作用——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