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86)
2023(11782)
2022(9851)
2021(9514)
2020(7915)
2019(17618)
2018(17084)
2017(33167)
2016(17338)
2015(18950)
2014(18376)
2013(17697)
2012(15911)
2011(13758)
2010(13309)
2009(11772)
2008(11275)
2007(8970)
2006(7274)
2005(5862)
作者
(43473)
(36567)
(36354)
(34712)
(23047)
(17516)
(16637)
(14220)
(13911)
(12758)
(12516)
(12170)
(11357)
(11247)
(11243)
(11204)
(10882)
(10862)
(10402)
(10240)
(8680)
(8671)
(8554)
(8405)
(8261)
(8050)
(7828)
(7698)
(7263)
(7174)
学科
(62930)
经济(62872)
管理(55673)
(46710)
(39375)
企业(39375)
方法(30734)
(29774)
数学(27512)
数学方法(27126)
(18344)
中国(17225)
(15198)
财务(15162)
财务管理(15110)
地方(14601)
企业财务(14407)
业经(13797)
财政(13230)
(13126)
农业(11775)
(11737)
环境(10995)
(10869)
贸易(10863)
(10828)
(10582)
(10552)
理论(10240)
(9791)
机构
学院(222475)
大学(219514)
管理(90881)
(88931)
经济(87221)
理学(79779)
理学院(79024)
管理学(77701)
管理学院(77260)
研究(68873)
中国(51449)
(48712)
(43783)
科学(42268)
财经(35944)
中心(33177)
(32880)
(32244)
(32164)
业大(31507)
(31070)
研究所(29234)
(27674)
经济学(27660)
师范(27415)
财经大学(26960)
北京(26271)
(26138)
经济学院(25222)
农业(25044)
基金
项目(164015)
科学(130111)
研究(121140)
基金(120426)
(104961)
国家(104132)
科学基金(90820)
社会(78616)
社会科(74590)
社会科学(74570)
基金项目(64280)
(63605)
自然(58304)
自然科(56831)
自然科学(56811)
自然科学基金(55722)
教育(55478)
(53349)
编号(49307)
资助(47452)
成果(38006)
重点(36871)
(36554)
(35076)
(34810)
国家社会(33703)
创新(32565)
课题(32293)
教育部(31897)
科研(31722)
期刊
(89433)
经济(89433)
研究(59090)
(42359)
中国(39381)
学报(33078)
管理(30835)
科学(30334)
(28148)
大学(25470)
学学(24199)
农业(19852)
教育(19357)
技术(18816)
财经(17403)
业经(15693)
(15131)
金融(15131)
经济研究(15085)
(14968)
图书(12487)
资源(12189)
问题(11929)
财会(11819)
(10825)
(10330)
会计(10325)
科技(9739)
理论(9628)
现代(9384)
共检索到309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龚箭  孔令哲  吴清  
遗产类景区是具有一定文化传承和科教价值的文物古迹或自然景观,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本文以我国47处世界遗产类景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遗产类景区治理模式、门票价格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发现,我国遗产类景区存在较为严重的资源错配现象,其准公共品属性被边缘化。受市场失灵、财政收益和考核机制的影响,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治理模式存在遗产类景区公益品供给不足和市场化供给过剩的资源错配现象。本文借鉴美国国家公园治理模式,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从主管部门、经济利益、资金保障、门票制度和管理机制等五个方面对优化我国遗产类景区的公益性提出政策性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曾谦  
我国遗产类景区门票价格较高、涨幅较大,体现不出遗产类景区文化教育及其服务社会的特点。从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遗产类景区的公益性质将会越来越多地被社会认可和接受。在此背景下,遗产类景区将最终实行低价门票或免票政策。应采取措施积极灵活地调整遗产类景区门票价格,凸显其公益特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婕  
英国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国和强国,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本文重点梳理和分析了英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度框架、组织管理体系、资金来源渠道以及财税政策,通过借鉴其有益的经验,提出了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启示:一是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制度;二是完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制和财政投入机制;三是拓宽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来源渠道;四是发挥民间组织和公众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邓明艳  覃艳  
解说需求研究是景区旅游解说系统优化的基础。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方法,从解说媒体和解说内容两个方面,对峨眉山景区游客的解说需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游客对景区解说媒体有偏好,需求度最高的媒体是讲解员,其次是标识牌和解说牌;最感兴趣的解说内容是表现峨眉山突出特征的自然生态和佛教文化,其次是旅游活动项目,且游客特征与部分解说内容相关性显著。分析发现,景区游客对旅游解说内容有扩展需求,解说还具有扩散旅游客流的功能。根据游客的解说需求特点和对景区解说现状的实地调查,提出了完善解说媒体布局、加强景区重要特征解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领娣  张磊  
中国地方政府的民生类公共品供给不仅受到制度变量财政分权的制约,而且还面临人口集聚的挑战。基于1998-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矩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财政分权、人口集聚与地方政府民生类公共品供给规模的关系。结果显示:作为一个前后关联的事件,地方政府的民生类公共品供给规模存在着显著且正向的跨期关联;无论是财政收入分权还是财政支出分权均与地方政府民生类公共品供给规模呈显著且可观的负向关系,并且负向程度的地区差异不容忽视;样本期内,地方政府对于以人口城市化为主要特征的人口集聚带来的民生类公共品需求应对滞后,在民生类公共品的供给过程中存在着"瓦格纳效应"。在财政分权和人口从乡村向城镇流动和集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文浩  彭奥蕾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平衡面临较大压力,影响了地区民生类公共品供给。文章基于新财政集权理论和中央转移支付效应,提出了三个相关假说来验证财政集权对民生类公共品供给的影响。通过构造分省的民生类公共品供给指数、财政集权和转移支付的面板数据,文章实证分析发现:第一,财政集权对民生类公共品供给影响不显著,但会抑制转移支付的激励效应;第二,转移支付对民生类公共品供给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两者呈现倒U型关系;第三,财政集权、转移支付对民生类公共品供给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在税收净流入地区转移支付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查爱苹  姜红  
本文结合当前旅游消费券的发放,反思世界遗产景区门票价格的现状研究,在制定世界遗产景区门票价格时,如何体现公益性原则,并对我国世界遗产景区门票的定价及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着重探讨了世界遗产景区门票价格制定对扩大内需的作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兴斌  
迄今为止,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无论是世界级的,还是国家级、省区级的,几乎都已开发成为著名的热点旅游景区,成了国家与地方形象的载体和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英  
本文解析了我国世界遗产景区门票价格与同期居民可支配收入变化之间的关系,认为经营成本的增加以及经营目标的收益最大化是推动世界遗产景区门票上涨的根本原因。此外,本文还分析了世界遗产景区门票价格管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当加强门票价格的市场化调节、增加景区门票收入中景区维护的资金比例的对策建议,以此实现世界遗产景区资源优化配置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炜  钟海  贺圣标  
结合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特点,选取城市生态文明指标,从非户籍类公共物品角度出发,就财政分权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财政分权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标正相关;随着财政分权指标的增加,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得到改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炜  钟海  贺圣标  
结合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特点,选取城市生态文明指标,从非户籍类公共物品角度出发,就财政分权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财政分权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标正相关;随着财政分权指标的增加,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得到改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广海  袁洪英  
以我国国家级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核密度分析法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以“非遗进景区”为关键词采集和挖掘网络文本信息,运用文本分析法提取非遗景区响应理论要素,研究非遗景区响应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我国国家级及省级非遗资源总体上已形成七大密集核心区,不同类型的非遗资源虽形成多核心和组团分布态势,但区域差异显著。(2)文本信息挖掘发现,“相关机构”“非遗资源及传承人”“景区环境与服务”“活动形式及意义”“节日与季节”“参与者”“相关地区”是非遗景区响应的7个要素。(3)非遗景区响应强度逐年增强且季节性特征显著,响应空间分布较广,以较低值与低值区域为主。(4)单因子探测发现,不同年份主导非遗景区响应空间分异的因素略有差异,但旅游总收入是共同的主要影响因子;交互因子探测发现政府行政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科学技术水平是主导型交互因子,反映出非遗景区响应的驱动因素具有复杂性特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贾智莲  卢洪友  
本文从最终有效产出角度,运用动态因子分析法对中国省级地方政府2001~2006年教育及民生类公共品的有效供给水平作出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利用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财政分权、政府偏好等因素对教育及民生类公共品有效供给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财政分权与政府偏好并没有增进地方政府对教育及民生类公共品的有效供给水平,地方财政收入和城市化水平有利于增进教育及民生类公共品供给的有效性,财政转移支付、经济开放度和人口密度对教育及民生类公共品的有效供给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颖梅  陶长江  胡家镜  曹兴平  
文化遗产景区安全标识系统作为传播信息和规范观赏行为的有效方式,已成为影响游客旅游体验和衡量景区服务水准的重要因素。借助实地考察与随机抽样问卷调查,以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景区为例,综合利用文献分析和数理统计验证,拟定11项安全标识测量指标以调查游客对景区安全标识系统的认同感,研究结果表明:游客普遍认同遗产景区安全标识系统的重要性,但多是从利己角度的直观考虑;游客对青城山-都江堰文化遗产景区安全标识系统认同度低,安全标识系统各构成要素急需改进,尤其是安全标识的设计和功能;游客对文化遗产景区安全标识系统的认同度并不完全受人口统计特征影响;游客对文化遗产景区安全标识系统的认同度受游客出游频率和旅游形式影响。建议文化遗产景区从完善安全标识布局和基本功能、强调景观感设计、规范安全标识系统文字和色彩、改进标识的视觉尺寸和开展定期检查维护方面实施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