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42)
- 2023(12296)
- 2022(10140)
- 2021(9342)
- 2020(7759)
- 2019(17444)
- 2018(17319)
- 2017(32233)
- 2016(17461)
- 2015(20012)
- 2014(20174)
- 2013(19997)
- 2012(18828)
- 2011(17607)
- 2010(17686)
- 2009(16968)
- 2008(16644)
- 2007(14973)
- 2006(13765)
- 2005(12844)
- 学科
- 济(92463)
- 经济(92350)
- 管理(55636)
- 业(45577)
- 企(37292)
- 企业(37292)
- 方法(30963)
- 数学(27159)
- 数学方法(26983)
- 中国(25591)
- 财(20514)
- 制(20253)
- 地方(20031)
- 农(19961)
- 业经(17924)
- 学(17288)
- 体(15328)
- 贸(14835)
- 贸易(14824)
- 易(14439)
- 银(14295)
- 银行(14278)
- 环境(14208)
- 融(14094)
- 金融(14087)
- 行(13837)
- 地方经济(13624)
- 农业(12808)
- 和(12608)
- 发(11795)
- 机构
- 大学(267038)
- 学院(264028)
- 济(124921)
- 经济(122586)
- 研究(99344)
- 管理(96421)
- 理学(81309)
- 理学院(80406)
- 管理学(79297)
- 管理学院(78791)
- 中国(77498)
- 财(58665)
- 京(57387)
- 科学(55226)
- 所(50253)
- 财经(45745)
- 研究所(45104)
- 中心(43607)
- 经(41521)
- 经济学(40826)
- 江(40057)
- 农(39850)
- 北京(37044)
- 经济学院(36389)
- 院(35281)
- 财经大学(33774)
- 业大(33741)
- 范(33479)
- 师范(33154)
- 州(31051)
- 基金
- 项目(167877)
- 科学(133161)
- 研究(125070)
- 基金(124157)
- 家(108113)
- 国家(107298)
- 科学基金(91207)
- 社会(83888)
- 社会科(79676)
- 社会科学(79660)
- 基金项目(63770)
- 省(62115)
- 教育(56724)
- 自然(54982)
- 自然科(53595)
- 自然科学(53578)
- 自然科学基金(52658)
- 划(52635)
- 资助(51658)
- 编号(48507)
- 成果(41398)
- 部(39401)
- 重点(38419)
- 发(37218)
- 国家社会(36648)
- 制(35655)
- 课题(34910)
- 教育部(34235)
- 创(34010)
- 中国(33475)
- 期刊
- 济(147760)
- 经济(147760)
- 研究(86936)
- 中国(59561)
- 财(45790)
- 学报(39170)
- 管理(39121)
- 科学(37185)
- 农(37057)
- 大学(30234)
- 学学(28357)
- 融(26740)
- 金融(26740)
- 教育(25979)
- 农业(24870)
- 财经(24814)
- 经济研究(24669)
- 技术(22844)
- 经(21619)
- 业经(19767)
- 问题(19297)
- 贸(16845)
- 世界(15916)
- 国际(15180)
- 技术经济(14153)
- 业(13385)
- 统计(12723)
- 经济问题(12047)
- 资源(11684)
- 现代(11439)
共检索到421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俞忠英
所谓“资源配置费用”是指资源配置方式本身的所费。这种费用是资源配置方式变动及其选择的基本依据,因而,也成了中国经济体制变动及其选择的基本依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孙剑
在计划经济、转轨经济、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模式,不同体制下的经济发展模式与当时的资源配置方式紧密相关。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阶段,资源配置呈现出市场职能弱化、计划职能强化的趋势,并由此引发了市场主体趋于国有化,国民收入分配失衡,形成粗放型的投资增长模式。构建新经济发展模式需要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优化资源配置方式,才能形成产业结构合理、消费主导经济增长的新模式。
关键词:
经济体制 资源配置 经济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潘文卿
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改革浅论潘文卿本文认为,资源配置方式作为社会经济关系的外在表现,因而也包括人们在资源占有中结成的所有制关系,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相互交换其活动的特殊方式、产品的分配关系等。它最终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中国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怀智
经济体制是现代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基础。不同的经济体制对社会经济的运行与发展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军事经济领域里,军事经济体制对军事经济各方面的发展也存在着相应的规束。因此,如何设计、安排科学合理的军事经济体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逢吉 吴光炳
地下经济与资源配置体制胡逢吉,吴光炳本丈拟从资源配置体制与地下经济的相互关联中探讨地下经济的表现、特点及其利弊。一、不同资源配置模式下地下经济的表现和特点纵观近代经济史,在社会化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成为居支配地位的生产和交换方式之后,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俊豪
交易费用和经济体制的比较与选择王俊豪一、交易费用和经济体制的关系交易费用是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核心范畴,它是指在交易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可以把所有交易活动形式分为三种基本类型:(1)市场交易,表现为自由平等的企业、个人之间...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义平
市场经济具有不同的模式,这是由各国的特定历史条件决定的(这里所讲的历史条件,包括历史、文化与人)。中国选择了市场经济,这种市场经济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色,它同样是由中国的历史、文化与人决定的。任何现实的选择都是历史选择的继续。不明白这一点,就不能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走向。基于此,本文将从个别与一般的结合上,分析我国的历史、文化与人对现实选择的制约。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秀山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郑友敬 Cherrie zhu
中国是世界上人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然而由于诸多原因,使人力资源的优势未能充分发挥,文化素质低、专业技能低,管理水平低的状况长期影响着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因此,改革就业制度、开放劳务市场、引进竞争机制、建立激励体系,改革用工制度、打破“铁饭碗”、“大锅饭”;建立职业技术培训制度、贯彻“先培训、后就业”、逐步建立职业教育网等势必成为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经过10多年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志华
本文旨在说明个人收入变化与经济体制变革之间的关系。在改革前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导致个人收入水平低 ,增长慢 ,差别小 ;而改革后 ,转向由市场配置资源 ,收入向个人倾斜 ,个人收入增长快 ,差别大。这要求政府转变职能 ,深化金融改革 ,引导资金流向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卢新波
中国经济体制的二元特征及评价卢新波中国的经济体制经过十八年改革后已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特征,即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并存。并且这种体制特征还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继续存在。因此,正确认识国企改革的成效和非国有经济在整个改革中的作用(特别是后者)以及两者的发...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皓若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展望张皓若(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举世瞩目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大体经历了以农村为重点、以城市为重点和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个阶段。特别是第三阶段,即中国共产党十四大及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建立社会主...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沈大勇
如果说,要准确地理解、认识和把握"入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那末,首先应该是体制变革的深远影响,然后才是部门行业的利弊得失。而这种体制性的挑战,则大体上由5个既互相联系又彼此制约的关键环节所构成。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汪海波
2018年9月/168.00元ISBN 978-7-5201-2516-8《中国经济体制改革(1978~2018)》对1978~2018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以及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分析论述和经验总结,内容包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市场取向改革的起步阶段(1979~1984年)、市场取向改革的全面展开阶段(1985~1992年)、市场取向改革的制度初步建立阶段(1993~2000年)、市场取向改革的制度完善阶段(2001~2011年)、以市场取向改革
关键词:
市场取向改革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江春泽
经济体制转轨之可以进行国际比较,是因为我们这里所谓的经济体制转轨,是特指原来采用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如何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对转轨进程进行国际比较,主要是比较各国转轨的战略选择是否正确,包括具体的目标模式、转轨的速度、具体方法与途径是否符合本国国情。而检验转轨战略选择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效果,因为体制转轨就是把"体制优选"作为一个重要手段来达到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毫无疑问,发展目标实现的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