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20)
2023(15549)
2022(13109)
2021(12392)
2020(10587)
2019(24644)
2018(24358)
2017(47134)
2016(25613)
2015(29474)
2014(29616)
2013(28989)
2012(26624)
2011(23964)
2010(24205)
2009(22437)
2008(22287)
2007(20134)
2006(17522)
2005(15226)
作者
(74211)
(62534)
(61902)
(58891)
(39301)
(30172)
(28454)
(24569)
(23479)
(22273)
(21181)
(20851)
(19510)
(19421)
(19238)
(19097)
(18979)
(18105)
(17976)
(17820)
(15430)
(15361)
(15333)
(14348)
(14150)
(14051)
(13927)
(13644)
(12761)
(12415)
学科
(112517)
经济(112408)
(77114)
管理(71711)
(55246)
企业(55246)
方法(54674)
(51864)
数学(49370)
数学方法(48581)
农业(34358)
业经(27566)
(26833)
中国(26371)
地方(22724)
(19920)
(19897)
(19264)
贸易(19255)
(18682)
理论(17816)
(16976)
财务(16911)
财务管理(16866)
企业财务(16028)
技术(15863)
(15654)
(15324)
环境(15294)
(15103)
机构
学院(371140)
大学(365790)
(149016)
管理(146170)
经济(145795)
理学(127400)
理学院(126072)
管理学(123455)
管理学院(122792)
研究(115798)
中国(89633)
(75254)
(75225)
科学(72774)
(66064)
业大(59563)
(58160)
农业(57942)
中心(57537)
(56443)
财经(53432)
研究所(52890)
(48737)
(48662)
师范(48269)
北京(46457)
经济学(44817)
(44782)
经济学院(40806)
(40745)
基金
项目(251618)
科学(198107)
研究(183664)
基金(181788)
(157404)
国家(156032)
科学基金(135329)
社会(115527)
社会科(109328)
社会科学(109295)
(101627)
基金项目(96248)
自然(88382)
自然科(86296)
自然科学(86273)
教育(86246)
自然科学基金(84717)
(83093)
编号(76565)
资助(75615)
成果(60745)
重点(56154)
(55766)
(53701)
课题(51988)
(51791)
科研(48596)
创新(48313)
教育部(47733)
国家社会(47350)
期刊
(160805)
经济(160805)
研究(98707)
(75033)
中国(72639)
学报(57519)
科学(53192)
农业(51143)
(51126)
管理(48969)
大学(44428)
学学(41826)
教育(41631)
技术(35538)
(33518)
金融(33518)
业经(33033)
财经(25706)
(25071)
经济研究(23559)
问题(22508)
(21967)
统计(21403)
(19415)
(19341)
技术经济(18698)
资源(18494)
图书(18209)
决策(17715)
理论(16754)
共检索到5352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闫荣国  
基于2014年陕西省域1655个农村教学点调查数据,分析了师资配置、办学硬件设施水平与教学点校际规模之间的计量关系。结果表明:资源配置水平的高低可显著解释教学点规模大小的变化,资源配置的低水平导致农村教学点规模不断萎缩的判断有坚实的统计支撑依据。基于此,应改变现行教育资源配置的"偏大嫌小"倾向,通过提高经济待遇以激励年轻、高学历及小学科教师到教学点任教,加大支持力度以推动教学点更新校舍、添置教学设备、完善信息化设施及改善生活条件等举措以稳定教学点规模。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闫荣国  
基于公用经费支出与学校规模之间非线性变化的理论框架,利用陕西省X县423所农村小学的调研数据,对学校规模、地理位置与校际公用经费支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校际公用经费支出与学校规模之间呈现三次曲线关系,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公用经费支出显著正相关的学校地理位置和教师数、寄宿生数的交互作用,对曲线形态无实质性影响,但使学校最优规模有所降低。实证结果在表明农村小学公用经费支出具有显著规模经济效应的同时,为改进公用经费的拨付模式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参考依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赵丹  王一涛  
随着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推进,大量农村教学点被撤并,这给偏远地区学生带来了上学远、上学难的问题。在新一轮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适当保留偏远地区教学点,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农村教学点的现实作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对加强农村教学点的建设提出了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赖昀  薛肖飞  杨如安  
面对学前教育普及化趋势,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学校迎来巨大挑战,教师资源的配置是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基于陕西省X市农村学前教师资源现状的调研,发现学前教育教师数量缺口巨大且结构失调,教师质量参差不齐,相关主体对教师资源配置认识不足,导致学前教育教师资源配置质量不高,影响学前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学前教育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应拓宽学前教育教师资源的补充渠道,采用多途径提高农村学前教育师资质量,增强相关主体对学前教育的正确认识,构建学前教育高效循环监督机制等。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赵丹  吴宏超  
我国中西部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尚存在大量教学点,它切实为当地学生上学带来了便利,在农村教育发展中不可或缺。而随着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继续推进,很多农村教学点被撤销撤并,农村教学点处境令人堪忧。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中西部农村教学点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玉春  乔文  王芳  
本文采用陕西省陕北和关中地区32个乡(镇)农民对农村公共品评价的调查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农民满意度影响因素归为五类,在此基础上建立Logit回归模型对农民满意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民对农村道路、教育、医疗卫生、农田水利设施、生活饮水、生活垃圾处理及政府和村委会对农村公共品的支持情况等的满意度有优先次序性,除家庭人均收入外,其他农民个体特征对农民满意度影响不显著。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青生  周明怡  
我们利用1997-2006年西部地区九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总体效率以及西部各省市的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状况。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较低,且各省市的配置效率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吕国光  
本文通过对中西部80多个乡镇的农村教学点教师的调查,探讨本轮学校布局调整对于农村教学点师资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村中小学师资配备近年来进一步分化,继续留守教学点的教师老龄化严重,近半数教师学历不达标,他们完成教学点正常的教学任务有困难。研究认为,中西部教学点师资的进一步弱化与本轮学校布局调整密切相关。为防止两极严重分化和基础教育质量滑坡,应当推动教学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现有教学模式;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应在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稳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前提下稳步推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宏超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小规模学校(Minischools or Multigrade Schools)在农村地区都普遍存在,我国一般将这种学校称为教学点(External Teaching Sites)或村小。可以说,农村教学点是为适应偏远地区的特殊地形及其人口稀少、居住分散的状况而设置的以复式教学为主的小规模学校。教学点也切实解决了农村学生上学远、上学难的问题。据教育部统计,2013年底全国小学校数为21.35万所,教学点8.28万所,在教学点就读的小学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红霞  王征兵  
运用《中国统计年鉴》(1991-2010)中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消费支出的数据,基于凯恩斯绝对收入理论的假定,建立消费函数模型对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自1990年以来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消费水平也在逐年增加,农村居民纯收入的96%用于生活消费。因此提出了通过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继续加强实施支农、强农、惠农政策的力度等措施,增加农村居民收入进而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芳  尹优平  常冕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聚焦"三农",中国农村迎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新形势下,山西农村经济与金融的不相适应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山西省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状况的实证分析,重点剖析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中存在的缺陷,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对如何构建新型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体系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向琳  李季刚  
基于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标准,构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衡量指标体系,运用Tobit计量模型分析各指标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程度,分析表明:中国农业银行分地区人民币贷款累计回收率对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其他指标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加强农村诚信环境的建设是优化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重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武臻  罗剑朝  张珩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对2007-2012年西部地区12个省域的投入、产出数据进行处理,测算和分解了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市场资源配置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实证结果表明:西部农村地区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全要素生产率呈下降趋势,是非有效的。原因是技术进步率较低,技术进步成为影响农村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因素。提高农村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应该增加技术资金投入,引进金融科技人才,创新产品品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青生  周明怡  
从农村金融资源的投入、产出两个方面设计8个指标,构建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指标评价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除西藏)的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测度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较低,各省市之间配置效率也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飞翔  俞兆云  居励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开放经济运行过程中要素配置锁定效应的计量模型,实证分析1992—2006年期间在开放条件下资源重组过程中形成的工业结构偏差,定量检验锁定效应对工业结构偏差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国际贸易的扩展和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具有特殊的资源配置导向作用,一方面表现为开放条件下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持续地强化对初级要素资源的使用与积累,另一方面表现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仍然主要依赖于低层次生产要素投入的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