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18)
- 2023(8870)
- 2022(7426)
- 2021(6912)
- 2020(5809)
- 2019(13361)
- 2018(13348)
- 2017(25025)
- 2016(13659)
- 2015(15176)
- 2014(15154)
- 2013(14648)
- 2012(13551)
- 2011(12432)
- 2010(12636)
- 2009(12241)
- 2008(12501)
- 2007(11203)
- 2006(10475)
- 2005(9897)
- 学科
- 济(47261)
- 经济(47161)
- 管理(41976)
- 业(36380)
- 企(31926)
- 企业(31926)
- 制(24501)
- 银(20358)
- 银行(20212)
- 行(18928)
- 方法(17157)
- 财(16142)
- 中国(15453)
- 数学(14322)
- 数学方法(14144)
- 融(13729)
- 金融(13727)
- 度(13516)
- 制度(13511)
- 体(13347)
- 农(12999)
- 业经(12011)
- 体制(11533)
- 学(10882)
- 业务(10072)
- 务(8807)
- 财务(8783)
- 财务管理(8754)
- 银行制(8713)
- 理论(8568)
- 机构
- 大学(193199)
- 学院(188409)
- 济(77788)
- 经济(75971)
- 研究(71576)
- 管理(68235)
- 中国(61394)
- 理学(56420)
- 理学院(55754)
- 管理学(54863)
- 管理学院(54501)
- 京(42943)
- 财(42634)
- 科学(42084)
- 所(37290)
- 农(35472)
- 研究所(33395)
- 中心(32894)
- 财经(31760)
- 江(31711)
- 经(28821)
- 农业(27888)
- 北京(27655)
- 业大(26996)
- 院(25644)
- 州(24828)
- 经济学(24788)
- 范(24513)
- 师范(24177)
- 银(24150)
- 基金
- 项目(121063)
- 科学(94613)
- 基金(88224)
- 研究(87785)
- 家(79245)
- 国家(78179)
- 科学基金(65297)
- 社会(55915)
- 社会科(52911)
- 社会科学(52893)
- 省(45811)
- 基金项目(45210)
- 自然(41980)
- 自然科(40854)
- 自然科学(40838)
- 教育(40814)
- 自然科学基金(40146)
- 划(39660)
- 资助(36699)
- 编号(34430)
- 成果(30135)
- 重点(28175)
- 部(27877)
- 制(27584)
- 发(25784)
- 创(25138)
- 课题(24983)
- 国家社会(23958)
- 教育部(23850)
- 创新(23691)
共检索到318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少刚
1.笔者认为,按照“计划和市场都是配置资源的手段”这一命题,我国现阶段正在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质应当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以计划为主导”的经济体制或运行机制。在这里,“计划”的含义可理解为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和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比较,计划的内涵变了,其实现形式也变了。内涵的改变在于从面向微观转为面向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应起善 魏亚群
银行体制作为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十分广泛而又重要的作用。在独联体国家向市场经济演变的过程中,传统体制下银行体系的弊端愈来愈成为经济发展的羁绊。随着物价的放开,私有化的进行,银行领域的改革力度明显加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尹世用
我国的国家银行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义不容辞地担负着合理分配资金,正确引导和调节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任务。因此,必须按照中央银行行政化、专业银行商业化、政策性银行事业化的要求,尽快改革现行的国家银行体制,以适应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国家银行调节社会经济优化结构,促使其正常运行的作用。本文拟就我国国家银行体制改革的问题作简要论述。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旭
[期刊] 改革
[作者]
蔺子荣 胡金焱
主办行制与国家银行两个根本转变蔺子荣胡金焱目前,全国一些省市根据《贷款通则》以及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在本地区一些国有企业中推出了“贷款主办银行制度”的试点。推行主办行制,是在当前银企之间债权债务问题严重、矛盾突出的背景下,政府为调整银企关系而采取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吴飞虹 虞薇
本文结合当前商业银行经营的实际情况,初步对财务资源配置范畴和原则进行阐述,剖析目前商业银行财务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商业银行战略发展和价值创造为配置导向,就构建以战略为引领的财务资源配置机制、提高财务资源配置效率等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资源配置 财务模式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顾亮 张扬 刘振杰
本文从个人特征角度研究银行董事长、行长的个人特征及两者个人特征差异与银行资源配置的关系。结合高阶理论和企业社会资本理论,利用2009年中国56家城市商业银行和16家上市银行的数据,本文的研究表明:城市商业银行董事长的性别、年龄、教育背景显著影响银行资源配置,行长的教育背景显著促进银行资源配置,城市商业银行董事长、行长之间的个人特征差异与银行资源配置存在相关关系但关系不显著。银行家个人特征影响中国商业银行的资源配置,在分析银行资源配置时,有必要考虑银行家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董事长的个人特征。
关键词:
银行家 城市商业银行 个人特征 资源配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国风
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2007年我国首次出现了股票市场和银行争夺居民储蓄存款的局面。那么,这是否有利于改善资源配置效率?本文对融资结构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社会融资长期以来过度依赖于商业银行;而对工业企业中的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以及上市国有企业与上市非国有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的对比则表明,未上市的非国有工业企业资金使用效率最高,股票市场的准入制度实际上将一批优质的非国有企业排除在资本市场之外。因此,一个高效率股票市场的形成,有利于我国融资结构的改善,有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管理层完全没有必要为阻止居民储蓄流出银行而人为地打压股票市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郁俊莉 余洪 孔维
文章以制度环境为视角,发现以分税制为代表的财政体制造成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以维护社会稳定为目标的政绩考核取向造成了地方政府解决就业的压力。这些压力导致地方政府所能动员的资源和所背负的重担之间的尖锐矛盾,因而促使地方政府将干预的触角伸向了银行信贷资源。文章对此进行了检验。
关键词:
制度环境 政府干预 信贷资源配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强 李鲁
本文通过梳理国有企业改革的制度背景和政策实践,提出国企改革引致的资源配置效应,并从国企改制前后、改制国企与未改制国企、改制国企与非国有企业三个维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升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和市场份额,改制国企的全要素生产率显著高于未改制国企,实现资源从国有企业向改制国企和非国有企业的重置,优化要素资源在企业间的配置效率。机制分析表明,国有企业改革通过减轻要素市场扭曲、消除行政性垄断、缓解融资约束、剥离政策性负担来实现资源配置效应。上述研究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服务实体经济,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参考价值。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胡召平
本文重点比较了因子分析法和熵权法在商业银行行业评价中的运用,通过这两种方法来对制造业下属 30 个子行业进行评价分析,得到各个子行业的综合得分和排名。研究发现,因子分析法和熵权法尽管在原理上不尽相同,但是最后的评价结果却显现出很好的一致性。在商业银行信贷资源行业配置的过程中,因子分析法和熵权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两者都能够对行业做出客观的评价。因子分析法可以对所选评价指标进行归类,熵权法可以对行业的优劣差异做出更加精确的判断,两者能够起到相互佐证的作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大军
本文使用中国某大型商业银行内部分支机构作为样本,对银行财务资源配置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内部财务资源配置机制逐步完善,财务资源配置与经营业绩和业务创新紧密关联,但是也存在着对经营效率重视不足、代理链条过长导致配置机制传导不够顺畅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政策建议:一是通过明确资源配置政策、加强传导效率考核,建立公开透明的配置机制,解决政策传导过程中的效率损失问题;二是通过完善资源配置模式、实施多维度资源配置,建立与价值管理相适应的配置方式,全面促进经营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建军
商业银行信贷资源要实现优化配置应该围绕企业外部市场均衡与内部博弈均衡为中心。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范围的拓宽 ,信贷资源如何实现跨部门分专业的优化配置问题日显突出。本文就提升商业银行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问题 ,围绕实现市场均衡与博弈均衡 ,从有效信息、有效激励与动态结构调整三个角度探讨了制约信贷资源跨部门优化配置效率中的瓶颈问题 ,并相应地给予了政策指导思路。
关键词:
信贷资源 效率 信息 激励 结构调整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龚星宇 李雪莲 柳春 余进韬
揭示地方金融发展带来的银行异质性竞争对资源配置效率的深刻影响是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将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引入异质性银行竞争分析框架,从理论层面剖析银行业竞争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同时探究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银行异质性竞争加剧在总体上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该结论在利用城市商业银行设立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工具变量检验后仍然成立。但是,银行异质性竞争加剧形成的非对称政策传递效应,使紧缩性货币政策有助于缓解资源配置效率的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缓解效应主要来自生产率较高但融资约束较强的企业。在当前经济内外环境愈加复杂的背景下,研究结论凸显了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重要价值,为构建差异化“双支柱”调控框架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