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87)
- 2023(16422)
- 2022(13831)
- 2021(12804)
- 2020(10852)
- 2019(24686)
- 2018(24215)
- 2017(46382)
- 2016(25675)
- 2015(28813)
- 2014(28405)
- 2013(27921)
- 2012(25990)
- 2011(23478)
- 2010(23511)
- 2009(21577)
- 2008(21640)
- 2007(19680)
- 2006(16866)
- 2005(14924)
- 学科
- 济(105861)
- 经济(105759)
- 管理(73925)
- 业(71013)
- 企(57417)
- 企业(57417)
- 方法(49436)
- 数学(43762)
- 数学方法(43378)
- 农(29070)
- 财(27420)
- 中国(26976)
- 贸(23311)
- 贸易(23306)
- 业经(23002)
- 地方(22799)
- 易(22718)
- 学(21378)
- 农业(19797)
- 制(18768)
- 技术(17793)
- 务(17245)
- 财务(17210)
- 财务管理(17166)
- 企业财务(16267)
- 和(16027)
- 银(15557)
- 环境(15541)
- 银行(15503)
- 理论(15282)
- 机构
- 大学(368365)
- 学院(365768)
- 济(148666)
- 经济(145563)
- 管理(139059)
- 研究(123300)
- 理学(120625)
- 理学院(119268)
- 管理学(117208)
- 管理学院(116547)
- 中国(91539)
- 科学(78411)
- 京(77029)
- 农(68571)
- 财(66910)
- 所(63072)
- 业大(58916)
- 研究所(57718)
- 中心(57277)
- 江(55134)
- 农业(54568)
- 财经(54152)
- 经(49223)
- 范(47922)
- 北京(47681)
- 师范(47331)
- 经济学(46013)
- 院(44368)
- 州(44331)
- 经济学院(42056)
- 基金
- 项目(250482)
- 科学(195902)
- 基金(181046)
- 研究(177742)
- 家(160218)
- 国家(158883)
- 科学基金(134832)
- 社会(112605)
- 社会科(107008)
- 社会科学(106973)
- 省(99053)
- 基金项目(96388)
- 自然(88972)
- 自然科(86886)
- 自然科学(86856)
- 自然科学基金(85359)
- 划(83574)
- 教育(82030)
- 资助(73941)
- 编号(70584)
- 成果(56871)
- 重点(56763)
- 部(55224)
- 发(54683)
- 创(52785)
- 创新(49315)
- 课题(49192)
- 科研(48713)
- 计划(47097)
- 教育部(46868)
- 期刊
- 济(155829)
- 经济(155829)
- 研究(100398)
- 中国(71840)
- 学报(64471)
- 农(60357)
- 科学(56649)
- 财(52716)
- 管理(49068)
- 大学(47343)
- 学学(44122)
- 农业(40802)
- 教育(38097)
- 融(30925)
- 金融(30925)
- 技术(29511)
- 财经(27048)
- 业经(26184)
- 经济研究(25483)
- 经(23288)
- 业(23027)
- 问题(21668)
- 图书(20168)
- 贸(19180)
- 科技(18879)
- 版(18712)
- 技术经济(18214)
- 资源(17600)
- 商业(16567)
- 统计(16379)
共检索到5321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朱强 赵飞 廖三三 刘素清
[目的/意义]分析资源配置对高校科技产出的影响,有助于发现高校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着力点。[方法/过程]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首先对我国在该产业领域的科技论文和专利产出总体情况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车辆工程专业全国排名前10的高校的相关科研产出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进一步分析这10所高校人力、经费、科技服务等方面的资源配置对其科技创新产出的推动和影响。[结果/结论]科技服务作为一种无形生产力,在推动科技产出、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以图书情报机构为主体开展的各种科技支撑服务。因此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建华 马瑞俊迪 姜照华
多主体协同创新是促进产业发展进步的关键,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结构—动力—绩效"分析框架,在结构上主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中的高校、核心企业、政府、金融、中介、上游企业、市场及用户等主体进行分析;从新技术驱动力、政府支持力、中介和上游企业支撑力、金融提升力以及市场需求拉力方面,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力因素;从专利占比、产品销售量及市场占有率等因素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最后,以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结构—动力—绩效"框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多主体协同创新具有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提供方向。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燕青 何地
本文以"主体-技术"协同视角来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网络形成的内在机理和分类模式。在结合2-模网络理论基础上,从核心技术和创新主体两个维度出发,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网络分为单核心实验室型、单核心产业链型、单核心辅助型、单核心复合型、多核心实验室型、多核心产业链型、多核心辅助型和多核心复合型。同时,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除了单核心辅助型和多核心辅助型之外,其它6种模式均存在,并进一步对其创新网络的分类模式及相关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燕青 何地
本文以"主体-技术"协同视角来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网络形成的内在机理和分类模式。在结合2-模网络理论基础上,从核心技术和创新主体两个维度出发,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网络分为单核心实验室型、单核心产业链型、单核心辅助型、单核心复合型、多核心实验室型、多核心产业链型、多核心辅助型和多核心复合型。同时,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除了单核心辅助型和多核心辅助型之外,其它6种模式均存在,并进一步对其创新网络的分类模式及相关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长令 马犇 杜玖玉
该文通过对A-U模型的拓展,构建了一个消费者、新产品和支持政策共同演化的理论模型,并结合典型地区新能源汽车市场培育的经验,对我国新兴产业市场演化的机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通过实行市场开放政策和营造多元化的市场,不仅能够增加消费者数量,还能提高潜在消费者对新产品的知晓程度,实现其数量快速增加;2.在新产品市场化初期,资金补贴能够有效降低消费者购买和使用新产品的成本,加快辅助设施建设进程,促进潜在消费者向消费者转变。为加快新兴市场培育,地方政府一方面要破除消费者和新产品进入市场的壁垒,营造开放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快完善新产品购买、使用及辅助设施建设等资金补贴政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勃昕 惠宁
选取自然资源禀赋条件、科研创新能力、产业基础水平、市场需求潜力、政策保障力度五个维度的十项指标建立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评价指标体系,以熵值法计算各项指标权重,构建基于灰度关联理论的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评价模型,实证测算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地方选择耦合度。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将产业发展条件与现实基础的耦合情况作为产业选择的根本出发点,站在国家层面进行合理布局,并充分利用产业链的纵深度。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 产业政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正德 阳芳娟 万军
运用两阶段关联网络DEA模型,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的债权融资效率及各子阶段对应效率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债权融资效率水平偏低,而债权筹资效率相对低下是其主要原因;随着时间推移,大部分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两阶段效率逐渐趋向双重高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海霞 张治河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从投入与产出角度对2009—2011年间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但并没有实现最优,且不同产业间以及同一产业内部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研究表明:(1)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及生物医药部分依托产业,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存在低效或者无效;(2)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部分依托产业,存在严重的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基于此,提出了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资源配置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艺明 马晴晴
为了促进光伏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财政补贴是常见的政策工具。针对财政补贴是否能够通过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以促进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文以2006—2021年中国光伏产业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财政补贴对企业间资源配置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财政补贴的提升显著降低了光伏企业间的生产率离散度,促进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财政补贴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光伏企业间的资源错配程度平均下降约0.021个百分点。该结论在经过指标替换、考虑反倾销和反补贴政策影响、内生性分析以及政策外生冲击检验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国有企业、在位企业、产业链下游企业以及位于光照资源较缺乏地区的企业,财政补贴对资源配置的促进效应更加明显。机制检验显示,财政补贴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推动企业规模均等化以及降低研发风险机制促进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本文分析了财政补贴对光伏产业资源配置效率的促进作用,丰富了新兴产业资源配置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为精准实施财政补贴政策促进光伏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支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弋亚群 向琴
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在介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利用波特经典的五力模型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潜在进入者的威胁、顾客和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替代品的威胁以及竞争者之间的竞争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给出了企业和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汽车产业 五力模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白雪洁 孟辉
新兴产业因其技术和发展阶段的特殊性极易成为产业政策的作用对象,而产业政策能否真正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其能否有效发挥激励约束效应。本文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阐释其产业政策制定实施过程中显著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以及由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导致的激励约束缺失。据此提出新兴产业政策需依据产业发展阶段特征及政策目标差异,构建多元主体的全过程政策实现机制,并适时视政策效果对其进行调整或退出的选择,才可能尽量降低激励约束缺失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江波 李超
新能源汽车产业被视为新冠疫情后新一轮世界经济复苏发展的战略基点之一。通过图形展示、案例分析的方法,归纳和研究了新旧技术范式转换的演化逻辑及其新兴的演化机理。基于“供给侧—需求侧—环境侧”的角度,分析了新兴产业高质量演化的创新困境,并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进行佐证。结果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体上处于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存在的困境主要体现为发展主体之间缺乏合作、创新资源和要素供给相对有限、创新环境建设较为滞后,应从创新主体激励机制、创新资源和要素供给机制、创新环境优化机制三个方面着手改进。最后,提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江波 李超
新能源汽车产业被视为新冠疫情后新一轮世界经济复苏发展的战略基点之一。通过图形展示、案例分析的方法,归纳和研究了新旧技术范式转换的演化逻辑及其新兴的演化机理。基于“供给侧—需求侧—环境侧”的角度,分析了新兴产业高质量演化的创新困境,并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进行佐证。结果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体上处于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存在的困境主要体现为发展主体之间缺乏合作、创新资源和要素供给相对有限、创新环境建设较为滞后,应从创新主体激励机制、创新资源和要素供给机制、创新环境优化机制三个方面着手改进。最后,提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向永辉 曹旭华
文章以新能源产业为例,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遴选出归属该产业的企业,利用微观企业层面的大样本数据,对企业创新绩效进行综合性研究。文章基于面板Probit计量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企业的R&D投入、出口与否和企业知识积累对企业的创新产出有明显正向效应;企业规模、企业资本密集度等因素对创新产出的重要性因所有制不同而不同。政府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来诱导企业尽可能多地进行R&D投入,扩大出口以及增加企业本身知识积累。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郑荣 魏明珠 高志豪 王晓宇
[目的/意义]产业新兴技术能够创造或改变传统产业的经济结构与发展方向,及时、准确识别产业新兴技术并明确合适的发展方向,对产业发展与变革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方法/过程]依据专利IPC分类信息,构建IPC节点网络,使用网络结构聚类算法(structural clustering algorithm for networks,SCAN)识别产业集群及新兴技术,并进行详细解析;然后基于已经识别的5个新兴技术领域专利的时序数据,构建专利节点网络,并借助关键路径分析法(critical path method,CPM)分析不同新兴技术领域下的关键路径,使识别结果更加微观化与精细化。最后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从INCOPAT专利数据库中获取专利信息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基于SCAN-CPM分析是传统新兴技术识别方法的有益补充,由大及小、由粗及细地展示技术演化路径,为全面识别新兴技术及探测技术演化路径提供新的视角和技术手段。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内部设计及外部布局仍然是该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热管理技术日益成为相对独立的技术领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技术支持,演化扩散路径明确;电池包环境、电机散热、电池液冷却技术、热交换器材料等技术问题是未来的重要突破创新点;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目前形成较高的专利壁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动态StoNED方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测度及结构优化研究——以新能源产业为例
基于DEA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绩效评价实证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本配置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财务绩效改善策略——以新能源产业为例
买方市场势力、战略差异度与企业创新持续性——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实证研究
颠覆性技术政策——技术路线图框架构建与实证分析——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
结构平衡目标下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科技资源配置模型
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以河北省为例
范式转换、新兴产业演化与市场生态位培育——以新能源汽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