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00)
- 2023(10061)
- 2022(8135)
- 2021(7332)
- 2020(6209)
- 2019(13789)
- 2018(13650)
- 2017(26544)
- 2016(14283)
- 2015(15966)
- 2014(16043)
- 2013(16020)
- 2012(14485)
- 2011(12940)
- 2010(13330)
- 2009(13172)
- 2008(13570)
- 2007(12658)
- 2006(11476)
- 2005(10944)
- 学科
- 业(78408)
- 企(72857)
- 企业(72857)
- 管理(67399)
- 济(66204)
- 经济(66084)
- 方法(26890)
- 财(26540)
- 业经(26301)
- 农(23402)
- 务(20379)
- 财务(20352)
- 财务管理(20331)
- 制(19864)
- 企业财务(19314)
- 数学(19095)
- 数学方法(18981)
- 农业(16637)
- 技术(15884)
- 中国(14838)
- 体(14706)
- 和(13806)
- 划(13753)
- 策(13521)
- 体制(13097)
- 理论(12513)
- 经营(11363)
- 企业经济(11285)
- 银(11025)
- 银行(11019)
- 机构
- 学院(219896)
- 大学(215097)
- 济(97492)
- 经济(95655)
- 管理(92306)
- 理学(78018)
- 理学院(77375)
- 管理学(76624)
- 管理学院(76198)
- 研究(66972)
- 中国(57804)
- 财(50925)
- 京(44841)
- 财经(39321)
- 科学(35785)
- 经(35519)
- 江(35295)
- 农(34451)
- 所(33025)
- 中心(31356)
- 经济学(29357)
- 财经大学(28879)
- 研究所(28672)
- 北京(28248)
- 业大(28234)
- 州(27435)
- 商学(27081)
- 商学院(26834)
- 农业(26773)
- 经济学院(26402)
- 基金
- 项目(134369)
- 科学(108590)
- 研究(101782)
- 基金(100283)
- 家(84763)
- 国家(83986)
- 科学基金(75067)
- 社会(67729)
- 社会科(64345)
- 社会科学(64327)
- 基金项目(52753)
- 省(52348)
- 自然(47298)
- 自然科(46141)
- 自然科学(46130)
- 自然科学基金(45414)
- 教育(45216)
- 划(41990)
- 编号(40723)
- 资助(40594)
- 业(32665)
- 成果(32508)
- 制(32344)
- 创(31240)
- 部(30784)
- 重点(29129)
- 发(28381)
- 国家社会(28278)
- 创新(28230)
- 课题(27117)
- 期刊
- 济(118217)
- 经济(118217)
- 研究(66914)
- 中国(45606)
- 财(44817)
- 管理(41033)
- 农(33581)
- 科学(27671)
- 学报(26255)
- 融(25683)
- 金融(25683)
- 农业(22737)
- 业经(21321)
- 财经(21226)
- 大学(21205)
- 学学(20117)
- 技术(19872)
- 经(18260)
- 经济研究(17268)
- 教育(15544)
- 问题(15217)
- 业(14129)
- 技术经济(13257)
- 财会(12877)
- 现代(11968)
- 贸(11765)
- 世界(11499)
- 商业(11128)
- 会计(11030)
- 经济管理(10569)
共检索到3453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小玄 吴靖烨
为考察市场上是否存在阻碍竞争的垄断壁垒,使用国家统计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库,对制造业的全部三位数行业的各所有制企业的成本函数进行估计,分别作出158幅分行业所有制分组的平均成本比较图。结果显示,大多数行业的国企平均成本曲线稳定地高于其他企业,表明在国企与民企之间,不是偶然或随机的,而是系统地普遍存在着一种逆市场行为,这意味着存在着某种超市场的垄断力量,形成了一种制度壁垒分割下的垄断市场。以政府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实质上是通过国企的垄断力量来推行的,它导致低效率的资源配置,也与市场化发展目标相悖。促进竞争、反对垄断和优化资源配置可以大大释放发展潜力,应是深化改革的关键切入点。
关键词:
市场壁垒 市场配置资源 国有企业改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牛旻昱 钟坚 钟无涯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框架对行政垄断因素与市场配置因素对于中部地区制造业地理集聚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论表明:行政垄断因素和市场配置因素对中部地区产业集聚发展都有显著影响,但前者的影响大于后者;行政垄断对中部制造业地理集聚的影响是多重的,以征税为代表的传统行政垄断措施不利于产业集聚的提升。此外,对于不同类型的制造业的地理集聚水平变化,发挥作用的市场配置因素也不相同:对于高水平集聚行业的地理集聚而言,市场配置因素中的金钱外部性因素的影响最为显著;对于中等水平集聚行业而言,规模外部性因素的影响最为显著;知识外部性对于中部地区制造业地理集聚的影响都不显著。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世英
本文在对中国产业行政垄断研究的基础上,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对该问题给予了较全面的论述。其基本逻辑过程是:如果不存在市场的进入壁垒,那么,没有外力干预的市场竞争机制将导致最优的社会福利结果。如果存在市场进入壁垒,则可能是技术进入壁垒、企业战略性进入壁垒和政府进入管制,如果这些进入壁垒的效应有利于市场竞争机制的有效发挥及社会福利,那么政府对此就无需进行干预;反之,就应存在着政府干预,而且这种干预的程序和方法都应该具有有效性和公平性。如果我们将这种干预称作政府管制的话,就不应该存在所谓政府对产业的行政垄断。本文从上述分析逻辑给出行政垄断的定义,并对在我国建立完善有效的产业政府管制以及消除产业的行政垄...
关键词:
进入壁垒 进入管制 行政垄断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夏纪军 王磊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1998—2007年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的企业数据,根据产业演化模型分析了中国制造业行业生产率提升的来源,重点研究了沉没成本和以国有经济比重度量的行政性进入壁垒对市场结构和生产率的影响机制。我们发现,沉没成本和行政性进入壁垒的降低显著提高了行业生产率,同时行业沉没成本的降低提高了市场竞争性,降低了市场集中度,但行政性进入壁垒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并不显著。通过企业的进入退出分析以及行业生产率的分解,行政性进入壁垒降低对行业生产率的提升作用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国有企业的进入退出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国有企业自身的生产率持续提高,对总体生产率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13%;行政性进入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杜晓郁
随着跨国公司大举进入中国,越来越多的行业出现了限制性竞争的市场。跨国公司垄断中国市场的危险成为更多学者关注的焦点。制造业作为吸引外资最多的产业,在跨国公司投资引发市场垄断的问题上表现尤为突出。本文通过分析跨国公司投资引发垄断的原因以及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提出制造业应对跨国公司垄断的对策。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投资 垄断 制造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世英
本文在简要回顾市场进入壁垒和市场绩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一个可估计的理论模型,对中国的制造业进行了实证分析。作者认为,作为规模经济的进入壁垒与产业的市场绩效具有反向关系,而企业的研究和开发对市场绩效具有正向作用,表明企业的自主研发对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现有可观察的产业利润率与净进入率的反向关系表明,单个企业根据现有的产业利润率所作出的进入决策对产业绩效的增进具有积极的作用,说明中国企业对市场的反应正日益成熟。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路文成 魏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但对于平台经济而言,传统反垄断方法难以有效监管平台企业垄断行为。将可竞争市场理论与平台市场理论相结合,可以得到可竞争平台市场的模型。本文利用该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没有进入壁垒的可竞争平台市场中,在位平台会放弃垄断定价,主动让渡一部分垄断利润以实现与潜在进入平台的“和平共处”,此时的市场结构是竞争有效的。但由于在位企业具有先行优势以及网络效应优势,潜在进入平台的竞争威胁依然不足以使得在位企业制定竞争性价格。因此,要通过数据要素可携带权、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等方式降低市场壁垒,进而实现平台市场的可竞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芳芳 张华勇 王磊
沉没成本是产业演化理论中决定市场结构的外生变量,行政进入壁垒是中国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特有的产物。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04-2007年的微观数据,从行政进入壁垒的视角分析了沉没成本对市场结构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沉没成本降低带来的价格效应大于选择效应,即沉没成本的降低提高了市场竞争程度,但行政进入壁垒的存在会抑制沉没成本对市场结构的作用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殷醒民
一、问题的提出 80年代以来,中国的工业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然而中国的工业发展有着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工业低集中度的逐步下降,二是工业经济效益的下降趋势。(Yin,1995) 中国的工业发展是建立在地方工业化的基础上的,各级地方政府组建企业和管理企业,企业数目甚多,形成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原子型”结构特点。中国的中小企业占据了中国工业经济的重要地位。根据对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统计,1980年,拥有1,000多劳动力以上的企业占有的工业劳动力为41.4%,而1,000劳动力以下的企业则占有工业劳动力的58.6%,并占有工业产出的45.2%。到1990年,1,000劳动力以下的企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韩峰 庄宗武 谢锐
本文基于2006—2013年中国土地市场网277个地级市土地市场交易数据测算城市土地资源配置指标,同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贸易数据测算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进而从城市土地资源配置视角探讨制造业出口价值攀升的推进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工业用地存在应得收益大于实际价格的反向错配倾向,这种反向错配通过抑制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弱化集聚经济效应以及加剧企业要素配置扭曲等机制显著降低了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的增长竞争和财政最大化进一步强化了土地资源错配对制造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抑制效应;土地资源错配对制造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依赖于企业贸易类型、所有制类型、所在地区及所在城市等级等方面。上述结论表明,进一步推进土地市场化改革是当前阶段保持制造业快速增长、推进出口产品附加值稳步提升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金晓雨
本文构建一个包含异质性企业研发创新和市场进入退出的一般均衡模型,推导行政审批改革对企业内和企业间资源配置的影响,并利用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行政审批改革既会优化企业内资源配置,也会优化企业间资源配置,进而带来加总制造业生产率提升。进一步检验微观机制发现:一方面,行政审批改革降低企业各项成本,刺激企业研发创新,推动企业自身生产率提升;另一方面,行政审批改革也会加剧企业间竞争,通过异质性企业规模变化和市场进入退出,引导资源由低生产率企业向高生产率企业流动,优化企业间资源配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蕾蕾 盛丹
环境立法是解决环境外部性问题的重要手段,但其能否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是评估环境立法政策效果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地方环境立法的设定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运用倍差法考察环境立法对行业资源配置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地方环境立法有助于缩小行业内生产率离散程度,实现行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一方面,环境立法通过提高企业平均生产率而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而且低生产率企业的生产率水平提高幅度大于高生产率企业,引起行业生产率离散程度缩小;另一方面,环境立法通过抑制低生产率企业进入和促进低生产率企业退出而达到优化企业之间资源配置的作用。此外,环境立法的资源配置效应具有企业层面和地区层面的异质性,环境立法只有对高研发强度的企业才能起到优化行业资源配置的作用;较之非国有企业,环境立法对国有企业的行业资源配置作用更大;高强度的执法力度是保障环境立法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关键。
关键词:
地方环境立法 生产率离散 资源配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平 于雷
产业进入壁垒是判断产业组织状态的主要指标之一。本文采用2004年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29个制造产业的系统数据,分析了我国制造业主要产业的进入壁垒。这种实证性的研究,无论是深化对我国产业组织状态的认识,还是对当前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完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进入壁垒 市场结构 制造业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贵东 周京奎
本文在系统性整理1996-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LP法测算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垄断势力。测算结果显示:整体上,国家控股企业垄断势力低于外商、集体、法人、个人、港澳台控股企业;但从时间维度来看,国家控股企业垄断势力有所上升,而外商、集体、个人、港澳台控股企业垄断势力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也就是不同控股类型企业的垄断势力呈一定收敛趋势。另外,垄断势力还存在上下游集聚现象,且与上游行业的关系更为密切,这说明行业垄断势力更容易受上游行业传导。最后,利用垄断势力与HHI的特殊关系,本文还初步估测了不同行业的市场边界。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贵东 周京奎
本文在系统性整理1996-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LP法测算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垄断势力。测算结果显示:整体上,国家控股企业垄断势力低于外商、集体、法人、个人、港澳台控股企业;但从时间维度来看,国家控股企业垄断势力有所上升,而外商、集体、个人、港澳台控股企业垄断势力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也就是不同控股类型企业的垄断势力呈一定收敛趋势。另外,垄断势力还存在上下游集聚现象,且与上游行业的关系更为密切,这说明行业垄断势力更容易受上游行业传导。最后,利用垄断势力与HHI的特殊关系,本文还初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