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85)
2023(2774)
2022(2086)
2021(2055)
2020(1621)
2019(3755)
2018(3651)
2017(6741)
2016(3643)
2015(4210)
2014(4320)
2013(4265)
2012(4037)
2011(3882)
2010(4017)
2009(3994)
2008(4219)
2007(3687)
2006(3477)
2005(3316)
作者
(11548)
(9736)
(9488)
(9187)
(6354)
(4630)
(4383)
(3845)
(3652)
(3478)
(3379)
(3307)
(3201)
(3114)
(3055)
(2996)
(2777)
(2750)
(2674)
(2657)
(2460)
(2322)
(2259)
(2210)
(2174)
(2145)
(2134)
(2046)
(2019)
(1841)
学科
(18580)
经济(18559)
管理(13723)
(9343)
(8725)
企业(8725)
方法(7112)
(5971)
理论(5488)
数学(4922)
数学方法(4860)
(4778)
资源(4759)
中国(4737)
业经(4100)
(3526)
(3497)
环境(3239)
(3121)
经济学(3079)
人事(3038)
人事管理(3038)
(2992)
(2941)
金融(2941)
教育(2931)
(2922)
(2870)
银行(2869)
(2854)
机构
大学(63006)
学院(60750)
(24950)
经济(24343)
管理(23436)
研究(21497)
理学(19926)
理学院(19703)
管理学(19399)
管理学院(19282)
中国(16669)
(14346)
科学(13152)
(12328)
(10821)
财经(9880)
研究所(9859)
(9476)
师范(9436)
中心(9430)
北京(9290)
(8976)
(8873)
经济学(8258)
师范大学(7774)
(7590)
(7467)
财经大学(7455)
(7394)
经济学院(7285)
基金
项目(38910)
科学(30862)
研究(29204)
基金(28586)
(24964)
国家(24755)
科学基金(21114)
社会(18975)
社会科(17878)
社会科学(17872)
基金项目(14738)
(13948)
教育(13392)
自然(13131)
自然科(12677)
自然科学(12672)
自然科学基金(12452)
编号(12240)
(12044)
资助(11757)
成果(10578)
(9109)
重点(8917)
(8262)
国家社会(8172)
课题(8053)
教育部(7832)
(7557)
项目编号(7521)
人文(7390)
期刊
(29279)
经济(29279)
研究(18738)
中国(12922)
学报(9576)
(9453)
科学(8984)
管理(8889)
教育(7974)
大学(6692)
(6066)
学学(5934)
图书(5680)
资源(5563)
财经(5442)
(4787)
经济研究(4691)
(4412)
金融(4412)
技术(4345)
书馆(4145)
图书馆(4145)
农业(4109)
问题(3901)
业经(3670)
(3165)
情报(2922)
理论(2904)
现代(2699)
技术经济(2689)
共检索到930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程兆谦  徐金发  
企业的资源观已经成为战略管理方面的一个主要理论基础 ,但流派众多、复杂混乱。本文借助一个包括三个维度的框架将三个主要的资源观流派 :企业资源观、企业能力理论和企业知识理论的研究重点和轮廓进行了厘清。这三个维度是基本假设、分析层次和动态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兰萍  黄璐琦  
文章回顾了中药资源生态学发展的概况及学科产生的背景,总结了中药资源生态学的特点。归纳了中药资源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中药资源自身的生态学理论与方法、中药资源品质形成的生态学研究、中药资源生产的生态学研究、中药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阐述了中药资源生态学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多样性与种内变异、尺度效应、自组织、逆境效应。介绍了中药资源生态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生态学、生理学及中药资源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指出中药资源生态学研究方法包括原地观测、受控实验、综合分析等普通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及以中药资源质量检测为代表的技术方法,如经典的物理、化学方法、光谱分析技术、色谱技术、中药指纹图谱等。认为...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琛  齐平茹  
会计学能否"敏感"地触及经济环境的变化,"反应性"地拓展自己的边界,将人力资源作为对象纳入自己的范畴,决定着会计学能否继往开来地进行理论创新。目前财务会计的"权益理论"主要是根植于工业经济年代的、以财务资本为中心的理论。要想将人力资源纳入财务会计的体系,在解决计量问题之后,最重要的是考虑修正权益理论,将财务会计对象由财务资源扩大到能够导致企业价值增值的财务资源与人力资源,并将之反映到相应的权益理论中,为人力资源会计信息进入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扫清障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崔满红  郭威  
(一)关于金融发展理论麦金农和肖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金融抑制"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具有广泛的影响,七八十年代以来,一些拉美国家与东南亚国家进行了"金融深化"的改革,使该理论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 1.金融抑制理论。金融抑制理论系统分析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涛  欧名豪  
为揭示农户意愿影响机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框架,利用江苏省扬州市271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测量观测变量对潜变量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结果表明:农民对非物质利益的偏好逐渐突显,体现在集中居住后农民养老保险的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的提高以及良好的居住环境对其具有更大的吸引力;相较于亲戚朋友和邻居的示范性引导,村干部的指令性规范对农户意愿影响更加显著;农民对集中居住后生活习惯的改变和生活成本的增加产生忧虑是降低其整理意愿的重要因素;观测变量仅对所属潜变量产生直接效应,但其作用力通过潜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其他潜变量产生间接效应;农户意愿影响机制遵循"观测变量→潜变量→意愿"的路径,观测变量的影响力通过中介潜变量作用于农户意愿。提出应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建立失地农民再就业保障机制,合理发挥政府主观规范的积极作用等有助于提高农户整理意愿的政策启示。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曹学霖  
在简要评价大资源观形成的基础上,对公共信息资源共建共享(PIRCS)概念框架下的两类基于大资源观的"资源"新概念进行了初步梳理与讨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文  
马勇博士的新著《金融稳定与宏观审慎:理论框架及在中国的应用》通过系统的理论和实证分析,重新审视了金融稳定和系统性风险的理论基础,并对金融稳定和宏观审慎之间的关联机制和内在逻辑进行了结构性重建。在此基础上,作者结合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运行的实际特征,提出了有利于实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文  
马勇博士的新著《金融稳定与宏观审慎:理论框架及在中国的应用》通过系统的理论和实证分析,重新审视了金融稳定和系统性风险的理论基础,并对金融稳定和宏观审慎之间的关联机制和内在逻辑进行了结构性重建。在此基础上,作者结合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运行的实际特征,提出了有利于实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宋英慧  安亚人  
信息认证既是审计活动的历史起点,也是审计理论框架构建的逻辑起点。以信息认证为逻辑起点,审计理论框架由信息认证、审计本质、审计目标、审计假设、审计准则等要素组成。审计基本理论框架的深入研究,可以避免审计实践的盲目性、无序性,大大减少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执业风险和与注册会计师有牵连的会计舞弊案件的发生,维护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华  许福敏  
本文作者从评述现有审计理论结构研究的主要观点入手 ,以审计环境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构建了一套新的审计理论结构的基本框架 ,并就其基本架构中的审计理论结构要素进行论述 ;同时就审计理论结构研究新探索应注意的问题 ,提出了笔者自己的创见 ,以期为审计理论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蒋润祥  魏长江  
宏观审慎政策研究大体经历了概念提出、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三个阶段。本文认为宏观审慎政策概念包含三个要素、两个维度,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就是要回答由什么样的管理部门按照什么样的管理原则、运用哪些工具管理哪些对象、达到怎样的目标的问题。本文梳理了当前关于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主要理论和国际实践,提出了我国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设计的方向。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易宪容  
十九大提出的双支柱调控框架不仅是未来国家金融政策的新框架及新战略,也是国家金融稳定的准则。现代意义上的货币政策实质是通过市场价格机制来界定信用扩张的可能性边界。在成熟的市场体系下,以利率规则为基础的货币政策才能够既维持金融稳定又促进实体经济增长。宏观审慎政策是在利率机制弱化的情况下,防范系统性风险发生的政策选择。它是用规则的方式来界定信用扩张的可能性边界,但是否能够适应未来金融市场发展还不确定,需要实践检验。对于双支柱宏观调控框架,尽管宏观审慎政策显得特别重要,内容也丰富,但同样是货币政策有效价格机制没有建立起来的产物。因此,确立双支柱宏观调控框架的重心,应该放在加快金融市场价格机制(利率及汇率)的市场化改革上。这样,以利率规则为基础的货币政策体系才能建立,双支柱宏观调控框架才具有科学性、稳健性及前瞻性,才能够真正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郑石桥  
本文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宏观审计主体的理论框架。宏观审计主体是宏观审计的实施机构,通常由宏观审计需求者根据审计独立性、审计质量和审计成本三项原则来选择或建构。本级人大与本级政府关系中,本级人大作为委托人,本级政府作为代理人,上级政府与本级政府关系中,上级政府作为委托人,本级政府作为代理人,这些关系方都可能存在宏观审计需求,因此,都需要选择或建构宏观审计主体,立法型审计机关或司法型审计机关或独立性型审计机关以及大型的民间审计机构,都是可能的选择。为了降低宏观审计成本,审计机关可以考虑将某些宏观审计业务外包给具有竞争优势的民间审计机构。从保障宏观审计主体的独立性出发,行政型审计体制是不合适的,立法型审计体制最优,司法型审计体制和独立型审计体制也是可行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燎原  吴清华  
内部控制理论与管理理论之间的天然血缘关系及其演进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历史对称性,表明管理理论既诱导着内部控制理论的变迁且管理控制应是内部控制不可或缺的关键职能之一。然而,传统的着眼于财务与审计视角的内部控制无不背离了这一点,于是,循着管理理论变革的逻辑,重新审视现行的内部控制理论框架,以指引其与企业流程实现高度的契合,纠正和改进内部控制的不正理论认知和实务观念,是顺应时代的必然要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郑石桥  
本文以经典审计理论,提出一个关于宏观审计目标的理论框架。资源类政府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审计目标是宏观审计的起点和归宿,称为宏观审计终极目标,宏观审计机构的审计目标要服务于终极目标,称为宏观审计直接目标。本级人大和上级政府作为委托人希望通过宏观审计提升政府履行经济社会责任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和健全性水平,促使本级政府更好地履行其经济社会责任。本级政府作为代理人如果将宏观审计作为其次优问题的揭示机制,其宏观审计目标与委托人相同;本级政府如果将宏观审计作为信号传递机制,则希望通过宏观审计来传递本级政府履行经济社会责任的相关信息真实、相关行为合法、相关绩效水平较高、相关制度健全这四方面的信号。服务于委托人、代理人的宏观审计目标,宏观审计机构的直接目标可以归结为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和健全性,不同情形下的内涵不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