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31)
- 2023(13053)
- 2022(10754)
- 2021(9806)
- 2020(7918)
- 2019(17423)
- 2018(16835)
- 2017(31808)
- 2016(17478)
- 2015(18865)
- 2014(18625)
- 2013(18028)
- 2012(16353)
- 2011(14809)
- 2010(14512)
- 2009(13684)
- 2008(13607)
- 2007(11959)
- 2006(10442)
- 2005(9409)
- 学科
- 济(63007)
- 经济(62894)
- 管理(56600)
- 业(50907)
- 企(42109)
- 企业(42109)
- 方法(26589)
- 数学(23120)
- 数学方法(22865)
- 财(21186)
- 农(18971)
- 制(18261)
- 中国(17761)
- 业经(15830)
- 学(14478)
- 务(13270)
- 财务(13243)
- 财务管理(13214)
- 农业(12743)
- 企业财务(12679)
- 体(12369)
- 贸(12325)
- 贸易(12320)
- 银(12239)
- 银行(12196)
- 易(12046)
- 环境(11947)
- 行(11524)
- 融(11355)
- 金融(11351)
- 机构
- 大学(247850)
- 学院(247748)
- 济(98916)
- 经济(96883)
- 管理(92319)
- 研究(85506)
- 理学(80270)
- 理学院(79344)
- 管理学(77973)
- 管理学院(77508)
- 中国(63854)
- 科学(54807)
- 京(51285)
- 农(49205)
- 财(48789)
- 所(44143)
- 业大(41364)
- 研究所(40414)
- 农业(39014)
- 中心(38736)
- 财经(38536)
- 江(37119)
- 经(35120)
- 北京(31438)
- 院(31154)
- 经济学(31027)
- 范(30556)
- 师范(30098)
- 州(28923)
- 财经大学(28917)
- 基金
- 项目(175139)
- 科学(137776)
- 基金(128902)
- 研究(121734)
- 家(116057)
- 国家(115117)
- 科学基金(97269)
- 社会(79502)
- 社会科(75446)
- 社会科学(75425)
- 省(68339)
- 基金项目(68200)
- 自然(64436)
- 自然科(62874)
- 自然科学(62851)
- 自然科学基金(61779)
- 划(58299)
- 教育(55759)
- 资助(51246)
- 编号(46744)
- 重点(40160)
- 部(38756)
- 成果(37488)
- 创(37243)
- 发(37110)
- 制(35967)
- 创新(34919)
- 科研(34086)
- 国家社会(34017)
- 计划(33452)
- 期刊
- 济(105216)
- 经济(105216)
- 研究(67484)
- 中国(50832)
- 学报(48604)
- 农(44623)
- 科学(41253)
- 财(38902)
- 大学(35558)
- 学学(33951)
- 管理(33615)
- 农业(29624)
- 教育(23328)
- 融(22754)
- 金融(22754)
- 财经(19479)
- 技术(17803)
- 业经(17651)
- 经济研究(17308)
- 经(16677)
- 业(15381)
- 问题(13983)
- 版(13870)
- 业大(12993)
- 科技(12620)
- 资源(11961)
- 贸(11006)
- 农业大学(11000)
- 理论(10468)
- 商业(10315)
共检索到360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詹元芳 龙立荣 周家尧 望家晴
作为职场帮助行为的重要主体,受助员工的心理感受不容忽视。本研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从受助者的视角出发,探讨了组织情境下接受情感性帮助和工具性帮助对受助者的资源获得和损耗的影响,以及对受助者工作投入和偏离行为的进一步影响。本研究采用经验抽样法,收集了来自109名员工10天共748个数据点的数据,并运用多层线性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情感性受助和工具性受助均正向影响受助者的积极情绪,进而提高受助者的工作投入;(2)工具性受助会引发受助者的自我损耗,进而导致受助者的职场偏离行为。本研究丰富和拓展了组织情境下不同类型受助的差异化影响作用,同时对于在日常工作中如何开展互帮互助具有重要的实践启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程名望 王莉
环境和贸易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和相互影响,一个领域的政策措施会不断地对另一个领域产生显著而重要的影响。环境对贸易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作用。一方面环境为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会给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带来不利影响。我国要保持贸易利益和促使经济持续发展,就必须认识到环境和贸易的密切关系,趋利避害,采取必要的应对和发展措施。
关键词:
贸易 环境 影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兴杰 王骝
民工潮最大的积极作用是宣告了中国农民的第三次解放。,其积极作用包括 :使一部分农民既“挣了票子” ,也“换了脑子” ;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 ;为民工流入地区和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有利于民工流出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民工潮也带来了不少消极影响 ,如滋生了人口问题、犯罪问题 ,对农业生产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等。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民工潮”问题 ,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引导 ,促使其健康发展。
关键词:
民工潮 积极作用 消极影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袁莉敏
基于概念分析和已有研究,本研究提出理论假设:情绪应对中介乐观对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的影响。使用乐观问卷、情绪应对量表、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在1053名大学生中施测,运用中介效应检验来验证理论假设。结果表明:情绪加工中介乐观的转换对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的影响;乐观的积极预期和努力可以直接预测积极情感,消极预期可以直接预测消极情感;积极预期和消极预期可以直接预测情绪表达;与悲观者相比,乐观者表现出较高的情绪加工、情绪表达、积极情感水平,较低的消极情感水平。因此,结果验证了假设,乐观的转换对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的影响是通过情绪加工的中介作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侯斌 慈勤英
本文运用"完善社会救助制度"课题组调查的数据,探讨了社会救助的享有情况与受助者获得感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总体来看,更高比例的受助者目前的经济保障获得感较低,但他们对生活预期获得感的实现有较高期待;人均月低保收入、低保领取时长以及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和就业救助的享有情况都会对受助者的经济保障获得感和生活预期获得感有显著影响;同时还发现,受助者沉重的家庭负担会降低其获得感提升的可能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兵 崔文静 李嫄
基于"领导意义给赋—下属意义建构"双层架构,从角色认同的认知形成和同理心的情绪调节的不同路径,探讨了积极和消极服务展现规则对员工情绪劳动的影响。利用对336名服务行业员工的问卷调查数据,应用Mplus软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积极展现规则对情绪劳动的浅层和深层行为有正向影响,对真实情感表达有负向影响;消极展现规则对浅层行为有正向影响,对真实情感表达有负向影响;角色认同是服务展现规则指导员工情绪劳动起效的中介条件;同理心调节服务展现规则与情绪劳动策略的关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宝琰 柳玉姣
家庭作为青少年学习和成长的第一场所,是影响青少年行为和学业成就的重要环境变量。以317名农村初中生为样本,考察家庭环境对农村初中生学业坚持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家庭背景、教养观、家风与农村初中生的学业坚持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积极高唤醒、积极低唤醒和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在家庭背景与学业坚持之间起中介作用;积极高唤醒、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在教养观、家风与学业坚持之间起中介作用;逆境信念正向调节教养观、家风影响学业坚持的中介效应,即逆境信念越积极,教养观、家风经由积极高唤醒学业情绪对农村初中生学业坚持所产生的作用越强,反之越弱。基于此,家庭、学校和政府应重视家教家风建设,激发学生学业坚持的内生动力,以提升农村家庭追求教育机会的行动能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于学军
人口老化作为社会经济运行的一个外生变量,从多方面对经济产生影响。从长期趋势看,我国人口老化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多于积极影响。但是,分阶段看,则会发现,我国的人口老化问题大致以2020—2025年为过渡期,在此之前,由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会给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许多有利条件,这一阶段是利大于弊;而在此后,由于人口老化速度加快,程度加深,许多“利”将逐渐转化为“弊”,是弊大于利。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建明 吴龙昌
消费者的绿色情感对其绿色购买行为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消费者对自身绿色购买行为的情感出发,以节能环保家电的购买为例,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来探索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对绿色购买行为的影响效应。通过最大似然法对模型的估计证实,积极绿色情感和消极绿色情感对绿色购买行为均有显著的影响效应,并且前者的影响效应显著大于后者。本文还发现近社会距离下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对绿色购买行为的影响效应,均大于远社会距离下的影响效应,但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此外,本文还检验了性别、年龄、收入和学历等人口统计变量对情感——行为间路径关系的调节作用。本文结论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推广绿色产品或绿色购买行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建明 吴龙昌
消费者的绿色情感对其绿色购买行为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消费者对自身绿色购买行为的情感出发,以节能环保家电的购买为例,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来探索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对绿色购买行为的影响效应。通过最大似然法对模型的估计证实,积极绿色情感和消极绿色情感对绿色购买行为均有显著的影响效应,并且前者的影响效应显著大于后者。本文还发现近社会距离下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对绿色购买行为的影响效应,均大于远社会距离下的影响效应,但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此外,本文还检验了性别、年龄、收入和学历等人口统计变量对情感-行为间路径关系的调节作用。本文结论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推广绿色产品或绿色购买行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麻芳菲 高中华
通过对290名在职员工的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基于资源保存理论,从员工的认知和情感两条路径,探究了网络积极反馈通过社会自尊和心理幸福感对员工的人际公民行为的影响,同时探究了情绪智力对两条路径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网络积极反馈对个体的人际公民行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员工的社会自尊和心理幸福感在网络积极反馈与人际公民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情绪智力在网络积极反馈和社会自尊这一认知路径起着正向调节作用;情绪智力调节了社会自尊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将社交网络与工作变量联系起来,解释了工作场所现象,对理论和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黄小敏
我国面临严重的环境巨灾风险损失,现行环境巨灾风险损失补偿体系存在一定的局限,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环境巨灾风险损失补偿机制。建立我国环境巨灾风险损失补偿机制的路径: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建立多层次环境巨灾风险应对机制;建立环境巨灾风险再保险机制;建立环境巨灾风险基金;建立环境巨灾风险证券化机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萍 王磊玲 隗斌贤
民营经济是共同富裕建设的基础力量,民营企业家的获得感与信心对其参与共同富裕建设的积极性与责任感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通过对691位民营企业家的问卷调查,探讨民营企业家获得感对未来扩大企业投资规模的影响。结果发现,民营企业家获得感越强,越愿意扩大企业投资规模,投资积极性越高;受教育程度较高、担任政协委员和行会商会代表的企业家,其获得感对一年期投资积极性的作用更加突显;信心和幸福感是获得感影响投资积极性的两个中介因素,民营企业家获得感越强,经营发展信心越大,幸福感越高,未来越倾向于扩大企业投资。未来应着力在增强民营企业家获得感、提升民营企业家信心和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顺利推进。
关键词:
获得感 信心 共同富裕 民营企业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