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88)
- 2023(13377)
- 2022(11307)
- 2021(10460)
- 2020(8653)
- 2019(19617)
- 2018(19614)
- 2017(36686)
- 2016(20479)
- 2015(22796)
- 2014(23052)
- 2013(22494)
- 2012(20620)
- 2011(18707)
- 2010(19178)
- 2009(17876)
- 2008(17941)
- 2007(16537)
- 2006(14706)
- 2005(13518)
- 学科
- 济(83154)
- 经济(83045)
- 业(64360)
- 管理(61463)
- 农(50240)
- 企(43336)
- 企业(43336)
- 农业(33443)
- 方法(32717)
- 数学(28407)
- 数学方法(27934)
- 业经(24216)
- 财(22222)
- 中国(22089)
- 制(21332)
- 地方(17235)
- 学(16651)
- 环境(16149)
- 体(15020)
- 发(14502)
- 银(13759)
- 银行(13745)
- 理论(13592)
- 务(13195)
- 财务(13137)
- 行(13136)
- 财务管理(13093)
- 划(12933)
- 策(12848)
- 技术(12842)
- 机构
- 学院(291286)
- 大学(285233)
- 济(115601)
- 经济(112904)
- 管理(109353)
- 研究(96672)
- 理学(93546)
- 理学院(92574)
- 管理学(90630)
- 管理学院(90116)
- 中国(76041)
- 农(65810)
- 京(60294)
- 科学(59706)
- 财(55727)
- 农业(50174)
- 所(49369)
- 业大(48510)
- 江(47293)
- 中心(46494)
- 研究所(44147)
- 财经(42735)
- 经(38610)
- 范(37992)
- 师范(37622)
- 州(37555)
- 北京(37248)
- 省(34693)
- 经济学(34162)
- 院(34134)
- 基金
- 项目(191512)
- 科学(150311)
- 研究(143056)
- 基金(137085)
- 家(119341)
- 国家(118227)
- 科学基金(101170)
- 社会(90391)
- 社会科(85203)
- 社会科学(85181)
- 省(77821)
- 基金项目(71953)
- 教育(65842)
- 自然(64216)
- 划(63309)
- 自然科(62615)
- 自然科学(62600)
- 自然科学基金(61461)
- 编号(60100)
- 资助(55896)
- 成果(48951)
- 重点(43292)
- 部(42594)
- 发(41824)
- 课题(41723)
- 制(39795)
- 创(39718)
- 性(37743)
- 国家社会(37241)
- 创新(37080)
- 期刊
- 济(138540)
- 经济(138540)
- 研究(82922)
- 农(69077)
- 中国(68704)
- 学报(47316)
- 农业(46597)
- 财(44321)
- 科学(42905)
- 管理(38242)
- 大学(36699)
- 教育(35018)
- 学学(34371)
- 融(29574)
- 金融(29574)
- 业经(28220)
- 技术(26612)
- 业(22292)
- 财经(20966)
- 问题(19072)
- 经济研究(18651)
- 经(17952)
- 版(17124)
- 资源(15619)
- 农村(15496)
- 村(15496)
- 农业经济(15196)
- 图书(15140)
- 技术经济(14170)
- 统计(13627)
共检索到449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涛 罗必良
本文在阐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建设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从转变二元经济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加强资源环境安全和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四个方面论述了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新农村建设的六大长效机制,即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完善投融资机制、创新科技支撑机制、构建法律法规保障机制、完善政策激励约束机制和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荣志 孙好勤 邢可霞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资源与环境形势日益严峻。乡村清洁工程,通过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实现农业生产、农村生态、农民生活的和谐发展,为解决农村资源与环境问题开辟了现实途径,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务实选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辛田 高玉泉
传统旅游景区建设转向符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的新型旅游景区发展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两型社会的内涵、基本特征和旅游景区自身的发展规律,本文建立了一套适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的旅游景区评价体系,该体系由6大领域、16个指标和33个具体因子组成;提出了确定指标权重、评价标准以及进行综合评价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
两型社会 旅游景区 评价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友祥 金兆怀
建设资源节约型农村是一场关系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革命",其内在要求是效率、效益和可持续;同时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整体推进。因此,建设资源节约型农村需要建立和完善包括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在内的一系列推进机制和支持体系。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方杰
四川是一个地处中国西南内陆、长江上游的农业大省,如何促进四川农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生态四川"的基础和重要环节。本文认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其必然选择和最有效途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攀钢从战略上高度重视节能环保工作,特别是近年来,攀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的重大战略决策,注重资源开发与保护并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工艺,狠抓"三废"综合利用,努力保护生态环境,成为我国首批清洁生产试点企业和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罗平
本文阐述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即"两型社会")与都市农业的内涵、理论基础、共同点和相互关系。分析了"两型社会"建设和都市农业发展都遵循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和生态城市理论,以及具有的时代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两型社会"是都市农业发展的方向和保障,发展都市农业是"两型社会"的重要实现途径。提出当前应在建设"两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在发展都市农业的同时进行"两型社会"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巧玲
农村是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探寻建设环境友好型农村的有效路径,对于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以及突破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资源约束瓶颈,实现农村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环境友好 农村 意义 实现路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习近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侯华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周建华 杨海余 贺正楚
本文在对技术采纳农户决策行为进行描述的基础上,探讨了农户对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技术的采纳程度。结果表明,在现行农业经营制度下,农户对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技术普遍采纳不足。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好友型技术的农户采纳限定因素包括需求意愿、政府驱动式推广体系以及学习能力等。突破既有限定,发挥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技术的福利效应,需政府、市场、涉农组织、农技推广机构以及农户自身各方面因素复合发生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栋生
节约发展、清洁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国情分析与国际竞争的视角,阐明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的根据;指出了城市在贯彻两项基本国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如何将其贯穿于城市长远规划和日常城市管理中。
关键词:
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城市规划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 节能降耗从认知入手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简称济钢)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从转变对工艺废弃物和钢铁生产工艺流程功能的认知方面入手,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带动了实践上的突破和创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宁淼 王彤 徐云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必须强化技术创新的"选择"意识,除传统的经济效率标准外,还要以生态效率与其它社会价值为基准来选择技术发展的方向。基于此,特提出技术创新选择的评价标准。并认为,当前生态化技术创新面临的主要障碍是缺乏恰当的激励机制,从而导致企业的长远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短期生存压力之间的矛盾难以化解。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比较了当前各种激励方式下社会整体帕累托最优的存在性问题。结果表明,单纯对生态化产品价格进行补贴并不能使企业生态化技术创新的程度达到社会帕累托最优的程度,创新投资补贴能直接降低企业生态化技术创新所面临的风险,因此具有更好的激励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