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83)
2023(15537)
2022(13078)
2021(11908)
2020(9913)
2019(21893)
2018(21404)
2017(41238)
2016(22294)
2015(24601)
2014(23710)
2013(23588)
2012(21826)
2011(20103)
2010(20499)
2009(19371)
2008(18738)
2007(16865)
2006(15438)
2005(13498)
作者
(66467)
(56174)
(56128)
(52981)
(35690)
(26990)
(24909)
(21773)
(21331)
(19858)
(19502)
(18678)
(17966)
(17650)
(17545)
(17111)
(16598)
(16326)
(16265)
(16097)
(14100)
(13975)
(13696)
(12952)
(12773)
(12515)
(12293)
(12207)
(11418)
(11014)
学科
(114359)
经济(114254)
(65687)
管理(63019)
(47546)
(44171)
企业(44171)
方法(43404)
数学(38920)
数学方法(38609)
农业(31574)
中国(25411)
地方(25027)
业经(24883)
(23387)
(22230)
环境(18828)
(18456)
(18414)
贸易(18407)
(17839)
(15295)
(14664)
金融(14662)
(14304)
银行(14246)
地方经济(14154)
(13987)
(13974)
(13816)
机构
学院(330068)
大学(325656)
(146712)
经济(144171)
管理(123050)
研究(114735)
理学(107466)
理学院(106282)
管理学(104486)
管理学院(103892)
中国(86703)
(76001)
科学(71256)
(66127)
(62805)
(59300)
农业(59032)
业大(55827)
研究所(54140)
中心(52218)
财经(50910)
(49316)
(46492)
经济学(46205)
经济学院(41738)
(41459)
师范(40946)
北京(40344)
(39669)
(39052)
基金
项目(223739)
科学(175959)
基金(164169)
研究(158820)
(145093)
国家(143834)
科学基金(122391)
社会(105516)
社会科(99834)
社会科学(99806)
(88451)
基金项目(86864)
自然(78535)
自然科(76607)
自然科学(76580)
自然科学基金(75241)
(73042)
教育(71244)
资助(66522)
编号(62522)
重点(50743)
(50128)
(49743)
成果(49401)
(46435)
国家社会(44839)
创新(43538)
科研(42903)
课题(42545)
教育部(42112)
期刊
(167835)
经济(167835)
研究(93183)
(75510)
中国(61959)
学报(58253)
科学(51609)
农业(50835)
(46489)
大学(43359)
学学(41738)
管理(41736)
(31927)
金融(31927)
业经(30863)
经济研究(27080)
财经(26007)
教育(25209)
技术(24945)
(24861)
问题(22813)
(22421)
世界(17903)
(17700)
技术经济(17293)
资源(16654)
(16025)
统计(15493)
业大(15417)
商业(15264)
共检索到487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朝华  
基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数据包络分析表明,广东农业TFP的增长率与GDP的增长率在总体上呈现出同步变化的趋势,然而"八五"与"十五"期间的技术效率缺失是造成广东农业TFP增长率低下,甚至在1993年与2003年出现负增长的主要原因。面板数据随机效应Tobit模型的分析显示,要提高农业技术效率,关键在于提高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和农村每万人口拥有的农业科技人员数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邹朋飞  谢国斌  
本文在使用Meta-frontier分析框架下综合考虑环境和资源的约束,利用WSBM-Undesirable模型和GMM-SYS方法估计了我国各省市区的经济增长效率,检验了经济结构变迁、金融发展和对外贸易等因素对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增长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中西部之间的差距在不断缩小;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效率有促进的作用,通货膨胀在中西部地区对经济增长效率的抑制作用大于东部地区,而外资利用、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表现各异,金融发展也并未提高经济增长效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查建平  李志勇  
依据共同前沿理论、序列DEA、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以及SDA分解法,构建了经济增长模式分析框架,对1995-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资源要素投入与环境规制松动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推力,以资源环境消耗为代价推动经济增长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主要由技术进步主导,技术效率影响甚微;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相关的经济增长率主要经历了"先下降(1995-1998年)、后上升(1998-2002年)、再下降(2002-2012年)"的过程;中国区域经济增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查建平  李志勇  
依据共同前沿理论、序列DEA、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以及SDA分解法,构建了经济增长模式分析框架,对1995-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资源要素投入与环境规制松动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推力,以资源环境消耗为代价推动经济增长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主要由技术进步主导,技术效率影响甚微;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相关的经济增长率主要经历了"先下降(1995-1998年)、后上升(1998-2002年)、再下降(2002-2012年)"的过程;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模式之间存在空间相关性,人力资本、知识资本、要素禀赋结构、经济私有化程度对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外贸依存度、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政府干预力度对经济增长模式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外资依存度对经济增长模式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谭志雄  张阳阳  付佳  
文章基于SBM方向距离函数思想,采用改进的Solow扩展模型测度了环境约束下我国西部地区11个省份2000-2014年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并对影响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相关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认为:基于环境约束的考虑,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明显高估,并且经济增长率逐年放缓。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等不同企业组织形式、能源结构和环境治理强度对环境约束下的经济增长绩效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乐柱   孙维远  
如何进行农村地区金融改革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是金融领域亟待解决的一道现实难题。论文利用2016年河南省兰考县设立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作为自然实验,引入政策评估中新近发展的合成控制法,基于2014-2020年县域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的金融制度创新对县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从一个新的视角观察普惠金融对农村地区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为农村地区金融改革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制度创新通过提高信贷可得性和优化风险防控治理对县域农业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总体上实现普惠金融为县域实体经济服务的政策目标,并具有持续性,经排序检验、置换样本等稳健性检验后仍可得到一致性的结论。但金融制度创新对县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时滞性,促进县域实体经济增长效果仍有提升空间。上述研究结论启示:金融制度创新应在保证金融体系稳定运行的前提下,根据各地区发展程度设计适宜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制度,充分运用数字技术,降低交易成本,构建从授信、基础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建设到风险防控的综合治理机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岳书敬  刘富华  
本文在考虑了环境因素的前提下,使用三种不同的模型,探讨了中国工业行业的增长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得到了以下较为稳健的结论:中国工业行业增长的综合效率较低,其改善还存在着较大空间;不同行业间经济增长效率的差距较大,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的综合效率提高较快,近些年来已处于完全有效的前沿生产面上;市场化水平、外商直接投资、自主研发都对工业增长的综合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而市场竞争、引进技术经费和技术改造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反而对综合效率的提高起了负面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乐  黄斌全  曹静  
本文利用1996—2011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对制度约束下的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整体而言,制度约束下的农村金融发展并不利于农业经济增长;在农业经济发展程度越高的地区,制度约束下的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负向作用可能越大;促使农村金融制度约束与农业经济制度约束相适应有助于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上述结论表明,只有减小制度约束程度或完善配套制度,促使制度约束相适应才能发挥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良性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淑辉  陈建成  张立中  张新伟  
根据山西省1991~2010年相关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构建了山西农业经济增长及其影响因素的典型相关模型,定量判别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程度,得出三对典型相关变量,并对结果进行解释分析,为选择实现山西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政策措施提供客观依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庞娟  吴玉鸣  
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利用C-D生产函数的拓展形式建立农业经济增长模型,基于1980-2003年时间序列数据及2003年县域数据对广西农业劳动力、耕地、技术、投资等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技术进步(包括化肥使用、灌溉等)、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支出等是广西农业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加快广西农业经济增长提出建议。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刘华军  杨骞  
运用DDF模型和ML生产率指数,对中国分省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区域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采用Theil指数测算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地区差异并按照多种空间尺度进行区域分解;构建空间面板数据模型,采用广义空间面板自回归最小二乘法对资源环境约束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2010年之前,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空间差异总体上呈下降态势,地区内而非地区间差距是造成总体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空间计量模型回归估计结果表明,资源环境约束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发展水平、贸易开放和科技创新水平对资源环境约束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显著...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温思美  
一、关于农业增长因素分析的理论与方法论问题尽管国内外许多学者利用多种分析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大多数研究均在全国一级进行,缺乏分省区的案例分析,关于广东的类似研究更不多见。Wen和Zhang于1992年采用Fan等人所采用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分析了广东农业增长的影响因素。他们将广东省分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其余地区”两组,分别估计了这两个地区和全省农业增长的分阶段(1979年—1985年,1986年—1990年)变化情况,得到了一些非常重要的结论(Wen and Zhang,1992,p73)。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左伟  张夏妍  
文章借鉴西方人力资本理论,根据广东省1978~2008年相关农业统计数据,建立经济增长分析模型,测算各投入要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探究其中人力资本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广东农业经济发展仍以物质资本为主要推动力量,人力资本的贡献率远小于物质资本的贡献率;建议政府重视人力资本,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投入力度,并做好城镇对乡村的智力扶持工作,改善农村地区的人才待遇,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谢泽宇  静峥  杨冕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短板,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水资源短缺是制约中国华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刚性约束,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旨在从根本上缓解华北地区城市缺水问题。本文通过构建适用于中国发展实际的水资源约束理论模型,阐述南水北调工程促进受水区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张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基于2009~2020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省份(京津冀豫)县级层面的夜间灯光亮度数据、土地覆盖数据、地下水位监测井数据、企业注册数据和土地出让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受水省内受水县经济增长和城市扩张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其实现机制。结果发现: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促使受水县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了6.1%,并使受水县建成区面积占比显著提升了0.671个百分点;上述结论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②该项工程建成通水缓解了受水县的水资源约束,使受水县地下水位增长率显著提高了1.329个百分点,且异质性分析发现受水县地下水位上升越多,其建成区扩张越快。③机制分析表明,该项工程建成通水显著提升了受水县的招商引资能力和人口吸引力,所产生的人口集聚效应将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长期人力资本保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凡   秦作霞   吴俊华  
随着科技的持续进步,物联网、数字媒体技术等逐渐被熟练运用,信息化政策应运而生,并逐渐在农业农村发展中发挥其效果,从而推动农业经济增长。据相关资料显示,山西农业经济的发展趋势呈缓慢特点,落后于当下社会发展的步伐及农业经济增长的大环境,因此,为了实现创新性农业经济发展目标,提升山西农业经济发展,文章围绕山西农业农村信息化对当下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旨在提高山西农村信息化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