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15)
2023(11055)
2022(8822)
2021(8098)
2020(6363)
2019(13892)
2018(13734)
2017(26157)
2016(13654)
2015(15029)
2014(14413)
2013(14014)
2012(12774)
2011(11598)
2010(11582)
2009(11025)
2008(10040)
2007(8714)
2006(8088)
2005(7162)
作者
(36193)
(30461)
(30445)
(29023)
(19422)
(14566)
(13801)
(11663)
(11510)
(10732)
(10563)
(10193)
(9704)
(9534)
(9289)
(9256)
(8913)
(8771)
(8740)
(8669)
(7565)
(7301)
(7210)
(7077)
(7005)
(6815)
(6529)
(6527)
(6068)
(5974)
学科
(74520)
经济(74470)
管理(37542)
(30567)
(23348)
企业(23348)
地方(21594)
方法(20272)
(17650)
数学(17638)
数学方法(17463)
中国(17108)
业经(15821)
地方经济(13777)
农业(12651)
(12645)
(11976)
环境(11342)
(10383)
(9796)
资源(9781)
(9672)
(9479)
贸易(9471)
(9046)
产业(8766)
理论(8720)
经济学(8537)
(8430)
金融(8427)
机构
学院(188265)
大学(182450)
(84361)
经济(82661)
管理(67778)
研究(66186)
理学(57597)
理学院(56906)
管理学(55978)
管理学院(55600)
中国(50233)
科学(38604)
(38014)
(36421)
(32148)
中心(30185)
(28978)
研究所(28956)
财经(28693)
经济学(26831)
(26336)
师范(26160)
(25949)
(25830)
(24311)
经济学院(23787)
北京(23652)
业大(23536)
(23532)
财经大学(20820)
基金
项目(123792)
科学(97458)
研究(95811)
基金(87442)
(74878)
国家(74211)
科学基金(63913)
社会(62238)
社会科(58909)
社会科学(58893)
(50102)
基金项目(45807)
教育(42807)
(40564)
编号(40522)
自然(37793)
自然科(36715)
自然科学(36707)
自然科学基金(36002)
资助(34166)
成果(32238)
(29998)
课题(28028)
重点(27987)
(26080)
国家社会(25999)
(25889)
发展(24747)
(24365)
创新(24148)
期刊
(105381)
经济(105381)
研究(58822)
中国(38365)
(28233)
管理(25673)
(24982)
学报(24025)
科学(23729)
教育(20255)
经济研究(18095)
大学(18033)
业经(17186)
农业(17118)
技术(17102)
学学(16767)
(16319)
金融(16319)
财经(14211)
问题(13081)
(12579)
资源(11092)
图书(10062)
技术经济(9891)
(9649)
现代(8898)
(8849)
商业(8833)
(8623)
世界(8586)
共检索到2920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袁易明  姬超  
经济转型事关经济长期的可持续增长,是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前提和保证。所谓转型即是改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摒弃单纯依赖资源投入、忽略资源约束和资源使用效率的传统方式,而这一点依靠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封闭经济条件下的转型模型显示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时,对资源的掠夺式使用将难以避免,但将模型的构成延展至社会规范后,资源高效、合理使用的均衡将重新实现。接下来,本文提出主动建立并遵守社会规范,并以非掠夺性政府为前提,多样性的、公平的、非歧视性的市场竞争环境则是约束政府行为的有效保证。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市场经济体制相对健全的深圳经济特区为实证对象揭示了深圳奇迹的真相以及转型任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向书坚  郑瑞坤  
中国经济如何实现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化是一个充满了探索性的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理论视角给予了广泛关注。而如何设计一个指数从定量角度测评速度向质量转化进程,以便直观地反映经济增长转型的度是理论研究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借鉴市场化指数的经济原理与设计思路,设计了质量指数作为测量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定量指标,定量测算了由"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跨越的实现程度。实证测评结果显示:"深圳速度"已经开始向"深圳质量"转化,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幅度与深圳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落差。以此为契机,为定量测度我国经济增长转型提供一个分析思路。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熊明良  杨志超  刘艺文  
本文选取1999—2018年深圳市具有代表性的经济与环境指标统计数据,采用熵权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测算综合环境质量得分值,并以此建立经济与环境函数计量模型,对深圳市EKC曲线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除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拟合遵循“倒U”型特征外,综合环境质量和工业二氧化硫、烟粉尘排放量及工业固体废弃物生产量与人均GDP拟合曲线均呈现左“倒U”+右“U”型,而工业废气排放量拟合曲线却表现为单调递增型。这表明典型EKC曲线“倒U”型特征在深圳市并没有得到完全印证,依赖于环境外部性特征,深圳市加大了环境保护政策的响应程度,使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不错,但并非高枕无忧,从EKC曲线拟合态势来看,环境质量出现退化迹象,不少环境污染指标呈现上升趋势,因此,在“双区驱动”(1)背景下,更应引起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海平  
中国市场经济的形成,从总体上看是一个渐进式的非均衡制度移植、变迁的过程,但却存在着经济特区局部跃进的空间路径。经济特区正是这种"整体渐进,局部跃进"空间非均衡转型的载体。而特区作为中国"市场经济的试验场所",是市场经济诱致变迁的空间起点,起到了转型空间诱致的作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硕  
深圳经济特区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产物,是新一轮开眼看世界,各种思想风云际会、折冲交锋的一个重要舞台。深圳特区从创办决策的形成到初步建成大约用了7年时间(1979—1986),走过了一条奇崛而艰辛的发展之路。它的建立,在国内外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对深圳特区的创建过程尤其是有关重大政策的演变问题,进行了初步梳理和分析,揭示了它从诞生到站稳脚跟这一阶段的因果逻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建树  
(一)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产物,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圳经济特区总面积为327.5平方公里,现有人口30多万。从战略地位考察,有优势,也有不足之处。优势表现在:(1)毗邻香港,地理位置得天独厚;(2)开放和改革进行较早,已取得一些有益经验;(3)广东是侨乡之一,有海外华侨12万多人,分布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另外,居住香港的还有23万多人,他们爱国爱乡情深。不足之处主要是人才缺、资源少、工业基础差、科技水平低、管理经验不足。香港是国际贸易及金融中心之一。深圳和香港并不是互相排斥、互相吞并的关系,而是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冷静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将工作重心转移至经济建设上来,成立了经济特区,如今改革开放已经经过了四十年的发展历程,经济特区的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下,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经济特区的产业结构需要不断调整与优化,积极促进经济的转型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高尚全  
我国的改革正处在攻坚阶段。已走过25年发展历程的深圳特区,正在进入以经济政策创新为主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的新阶段,深圳要继续走在改革创新的前列,必须在综合改革试验方面做出表率,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步伐,尽快建设成服务型政府。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苏东斌  
1.“建设创新型城市”战略目标的确立,标志着深圳迈进了胡锦涛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路线。2.当中国经济特区被定义为“特别能改革、特别能开放、特别能创新的地区”的时候,特区已经在本质上由实体转入精神了。3.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与先进文化相适应。4.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效益深圳”的最大希望所在,政府的基本职能是从根本上消除束缚自主创新的体制性障碍。5.由伦理道德力量所支配的“规模扶贫”,说明了深圳成功地实行着“第三次分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钢  陈志  金碚  
本文主要对"资源约束下经济增长"进行了经济学分析,认为根据经济学的原理及矿产资源的供求特点,从长期而言价格机制会调节实现矿产品供求平衡;但由于矿产资源价格偏离均衡价格后,需要较长的时间供需才能平衡,从而造成社会福利的较大损失,从而造成了"资源"约束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宏林  田卫星  田立新  刘晶  
文章通过将可再生资源引入到生产函数,构建了一个具有R&D部门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通过对模型的社会最优均衡分析,给出了最优增长路径的经济增长率。并讨论了在经济具有稳态增长率状态下各经济变量及参数对稳态增长率的影响,最后给出了相应的经济学解释。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房林  邹卫星  
资源约束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研究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分析入手,结合当前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在传统效用函数的基础上,引入了社会地位和资源两个影响因素,通过模型的静态及动态分析,重点研究资源约束对经济系统均衡条件、动态转移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①当期资源的使用量取决于资源的边际效用、消费的边际效用和时间贴现率的大小。②消费资本比足够大或消费足够多且资本与消费的边际替代率足够小是经济系统存在鞍点均衡的必要条件。③资源消耗足够多时,消费资本比将显著下降。并从资源约束这一角度解释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失衡问题。最后从实证角度,利用协整理论验证了资源...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新洪  
近年来,深圳经济特区实施"总部经济"战略,消费品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变化是商品销售额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呈不同步趋势。而通过对这两个反映消费品市场变化的重要指标数据挖掘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正确认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观察分析当前深圳经济特区商贸流通市场与消费市场发展状况具有较好的研判价值。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冰  
图书馆法的概念、调整对象与图书馆法的作用等是图书馆立法必须考虑的内容。《深圳经济特区公共图书馆条例》是我国图书馆立法领域的一个尝试 ,它的作用、特点、不足与缺陷可以给图书馆界以有益的启示。参考文献 3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涛  仝德  李贵才  
以深圳建筑普查数据为基础,以GIS空间分析为技术方法,整理得到深圳经济特区城市尺度和组团尺度的建筑平均高度和商业办公、工业仓储和居住等三大类土地利用数据,对比分析空间尺度对城市竞标地租理论的适用性影响。结果表明:组团尺度的土地竞租能力和土地利用强度是符合距离衰减效应的,而城市尺度的地域空间结构相比组团尺度则显得更复杂,体现了空间尺度对竞标地租理论的适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