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90)
2023(6402)
2022(5443)
2021(5020)
2020(4117)
2019(8725)
2018(8623)
2017(16666)
2016(8827)
2015(9536)
2014(9006)
2013(8805)
2012(7723)
2011(7020)
2010(7027)
2009(6839)
2008(6217)
2007(5358)
2006(4814)
2005(4245)
作者
(23477)
(19939)
(19591)
(18608)
(12439)
(9419)
(8964)
(7666)
(7428)
(6852)
(6747)
(6628)
(6204)
(6139)
(6130)
(6111)
(5883)
(5850)
(5764)
(5440)
(4893)
(4824)
(4641)
(4464)
(4437)
(4354)
(4299)
(4277)
(4002)
(3859)
学科
(40429)
经济(40404)
管理(24954)
(20297)
(15352)
企业(15352)
方法(14768)
地方(13656)
数学(13242)
数学方法(13106)
中国(10369)
(10346)
地方经济(9259)
(8196)
(7627)
业经(7593)
农业(7585)
环境(7531)
资源(6947)
(6558)
(6349)
贸易(6345)
(6001)
(5892)
(5396)
(5265)
金融(5264)
理论(5112)
(4928)
(4915)
机构
学院(118765)
大学(115450)
(49496)
经济(48510)
管理(44380)
研究(40594)
理学(38370)
理学院(37913)
管理学(37176)
管理学院(36948)
中国(30588)
科学(25742)
(23923)
(21622)
(20435)
中心(18666)
研究所(18652)
(17767)
(17464)
财经(17312)
(16757)
师范(16609)
业大(15798)
(15664)
经济学(15622)
(15025)
(14693)
北京(14496)
经济学院(14167)
农业(13672)
基金
项目(83356)
科学(66278)
研究(61714)
基金(60088)
(52640)
国家(52250)
科学基金(44895)
社会(40258)
社会科(38249)
社会科学(38241)
(33684)
基金项目(31545)
自然(28081)
教育(27695)
(27692)
自然科(27284)
自然科学(27277)
自然科学基金(26756)
编号(25809)
资助(24052)
(20156)
成果(19829)
重点(19325)
(17717)
课题(17363)
(17325)
国家社会(17127)
创新(16270)
发展(16202)
(15960)
期刊
(55436)
经济(55436)
研究(32594)
中国(22997)
学报(17242)
科学(16634)
(16043)
管理(15787)
(15686)
大学(12035)
教育(11972)
学学(11209)
农业(11164)
业经(10153)
技术(9781)
经济研究(9762)
资源(8821)
(8673)
金融(8673)
财经(7951)
图书(7242)
问题(6965)
(6961)
商业(6091)
统计(5880)
(5859)
(5680)
(5472)
技术经济(5449)
(5434)
共检索到173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铮  滕丽  蔡砥  
多区域增长溢出与资源约束下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增长研究领域两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但是,多区域增长溢出的研究往往忽略了资源的约束,而可持续发展研究往往缺少了对多个区域的考虑。论文将区域增长、资源贸易以及资源开发的溢出等因素结合起来,构建了两区域的增长模型,其中一个区域出售部分自身资源,另一个区域利用其他区域资源。在模型基础上,论文通过调整模型各参数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发现在区域内部技术溢出不足时,落后区域适合出售资源,在区域内部技术溢出很强烈的情况下,落后区域将资源投入生产比出售资源获得的收入大。两区域经济系统通过调整区域出售资源的比例,可以获得双赢的结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宗岚  刘习平  
考虑了资源和产业集聚要素,扩展了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并依据2005~2010年中部六省493个县域的数据,对县域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考虑产业集聚的条件下,资本、劳动和资源投入的增加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从贡献的大小来看,依次为资本、资源和劳动力要素。在考虑产业集聚的条件下,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为负,说明县域产业同构现象很严重,导致了恶性竞争和资源的浪费;资源的产出弹性为正,说明县域经济的发展是一种资源消耗性的经济增长模式。未来政府要注意引导产业的发展方向,避免重复建设以及资源浪费;要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走县域经济生态化发展道路。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林振山  
区域发展动力学模式有关研究揭示了以下两个十分重要的区域增长原则:区域发展第一原则:在区域竞争中,应以提高投资环境竞争力为第一,以提高资本增长指数为第二,以提高劳动力增长指数增长为第三;区域发展第二原则:在有限的环境资源约束下,如果区域的平均利率低于区域外的平均水平,要保证区域经济的稳定,必须保障资本的增长指数小于1。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影  
文章借鉴Romer(2001)的资源约束模型,构建包含一次能源的资源约束经济增长模型,从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区域视角出发,对区域经济的能源约束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能源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制约性且呈现一定的区域差异性: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能源"尾效"值最大达到0.10623,东部的次之为0.08236,中部最小为0.07902,能源对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已不容忽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小鹰  
文章以1995—2014年我国省际数据为样本,采用非期望产出的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了资源环境约束下全国及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的经济增长效率,并在此基础上采用Tobit模型对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资源环境约束下我国经济增长无效率的主要原因在于污染排放严重和能源效率低下,从区域层面来看,东部无效率值低于中部和西部,非期望产出是三大区域增长无效的主要原因;东部全要素生产率高于其他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技术效率低下是阻碍生产率提高的关键因素;产业结构、政府干预程度和环境管制能力对我国经济增长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而经济开放度、金融发展水平、人力资本、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夏传勇  张曙光  昌敦虎  
基于"干中学"的思想,建立了一个资源和环境约束下的两部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利用动态优化作为基本分析工具,得到了该模型的最优稳态增长解。在模型稳态增长解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和规范特征,即耗竭性资源消耗速率、经济系统中各类消费偏好和技术参数、污染强度变化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应满足的动态关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钢  陈志  金碚  
本文主要对"资源约束下经济增长"进行了经济学分析,认为根据经济学的原理及矿产资源的供求特点,从长期而言价格机制会调节实现矿产品供求平衡;但由于矿产资源价格偏离均衡价格后,需要较长的时间供需才能平衡,从而造成社会福利的较大损失,从而造成了"资源"约束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速建  余菁  
“十五”时期,浙江克服了经济运行环境中的种种不稳定性因素,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取得长足的进步。通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浙江正确处理长期发展与眼前利益的关系、经济改革与社会稳定的关系及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关系,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有效结合起来,将中央各项政策方针落在实处,在实践中走在前列,在确保经济平衡较快增长的同时,初步实现了从以数量扩张型的经济增长为主的发展格局向质量提升型的经济与社会、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格局的转变。这为“十一五”时期浙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良好基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瑞娥  张慧芳  
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当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与环境资源的需求超过其承载力的阈限时,就会出现由于资源枯竭与环境恶化的非和谐增长。在对和谐增长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我国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的超"阈限"影响为背景,分析"三重失灵"对和谐增长的影响,并将和谐增长纳入制度和谐的框架内,试图从制度约束上探讨长期和谐增长的保障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郑美华  
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处在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为主导或市场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之中。其增长方式仍然带有明显的粗放或外延型增长的基本特征,地方政府强烈的投资热情和投资冲动产生了“行政性的重复建设”。同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得到一定程度发挥,地方政府的行为和利益实现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从而产生了“市场性的重复建设”。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瓶颈和有效需求不足的双约束型特征较明显,而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刘华军  杨骞  
运用DDF模型和ML生产率指数,对中国分省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区域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采用Theil指数测算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地区差异并按照多种空间尺度进行区域分解;构建空间面板数据模型,采用广义空间面板自回归最小二乘法对资源环境约束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2010年之前,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空间差异总体上呈下降态势,地区内而非地区间差距是造成总体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空间计量模型回归估计结果表明,资源环境约束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发展水平、贸易开放和科技创新水平对资源环境约束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显著...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钞小静  任保平  
现有对于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是在经济增长数量分析的框架下展开分析,而很少从经济增长质量分析的框架入手进行考察。经济增长质量是指经济增长内在的性质与规律,具体包括经济增长的结构、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以及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代价四个维度。当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和生态环境代价逐渐降低时,经济增长质量都将会得到提高。本文从经济增长质量视角出发,采用国际规范的逻辑实证主义分析方法,以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资源环境代价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证考察。研究表明:模型的估计结果与理论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中国经济转型期资源环境代价与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谢泽宇  静峥  杨冕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短板,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水资源短缺是制约中国华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刚性约束,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旨在从根本上缓解华北地区城市缺水问题。本文通过构建适用于中国发展实际的水资源约束理论模型,阐述南水北调工程促进受水区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张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基于2009~2020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省份(京津冀豫)县级层面的夜间灯光亮度数据、土地覆盖数据、地下水位监测井数据、企业注册数据和土地出让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受水省内受水县经济增长和城市扩张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其实现机制。结果发现: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促使受水县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了6.1%,并使受水县建成区面积占比显著提升了0.671个百分点;上述结论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②该项工程建成通水缓解了受水县的水资源约束,使受水县地下水位增长率显著提高了1.329个百分点,且异质性分析发现受水县地下水位上升越多,其建成区扩张越快。③机制分析表明,该项工程建成通水显著提升了受水县的招商引资能力和人口吸引力,所产生的人口集聚效应将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长期人力资本保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宏林  田卫星  田立新  刘晶  
文章通过将可再生资源引入到生产函数,构建了一个具有R&D部门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通过对模型的社会最优均衡分析,给出了最优增长路径的经济增长率。并讨论了在经济具有稳态增长率状态下各经济变量及参数对稳态增长率的影响,最后给出了相应的经济学解释。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房林  邹卫星  
资源约束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研究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分析入手,结合当前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在传统效用函数的基础上,引入了社会地位和资源两个影响因素,通过模型的静态及动态分析,重点研究资源约束对经济系统均衡条件、动态转移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①当期资源的使用量取决于资源的边际效用、消费的边际效用和时间贴现率的大小。②消费资本比足够大或消费足够多且资本与消费的边际替代率足够小是经济系统存在鞍点均衡的必要条件。③资源消耗足够多时,消费资本比将显著下降。并从资源约束这一角度解释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失衡问题。最后从实证角度,利用协整理论验证了资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