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03)
- 2023(15109)
- 2022(13167)
- 2021(12336)
- 2020(10401)
- 2019(23978)
- 2018(24064)
- 2017(46617)
- 2016(25436)
- 2015(28691)
- 2014(28748)
- 2013(28498)
- 2012(26118)
- 2011(23626)
- 2010(23637)
- 2009(22076)
- 2008(21770)
- 2007(19357)
- 2006(17388)
- 2005(15345)
- 学科
- 济(103234)
- 经济(103096)
- 业(79216)
- 管理(76414)
- 企(57619)
- 企业(57619)
- 农(49203)
- 方法(43092)
- 数学(37322)
- 数学方法(36921)
- 农业(32631)
- 财(27838)
- 业经(26567)
- 中国(25384)
- 制(23701)
- 地方(21492)
- 学(20221)
- 贸(19166)
- 贸易(19156)
- 易(18645)
- 务(17459)
- 财务(17388)
- 财务管理(17355)
- 体(16734)
- 环境(16617)
- 企业财务(16455)
- 技术(16087)
- 理论(15998)
- 和(15709)
- 银(15519)
- 机构
- 学院(362310)
- 大学(361777)
- 济(146164)
- 管理(145702)
- 经济(142950)
- 理学(126273)
- 理学院(124940)
- 管理学(122935)
- 管理学院(122274)
- 研究(119647)
- 中国(91010)
- 京(76961)
- 科学(73195)
- 农(71644)
- 财(67529)
- 所(59857)
- 业大(57945)
- 中心(55250)
- 农业(54964)
- 江(54110)
- 研究所(54072)
- 财经(53436)
- 经(48491)
- 北京(48217)
- 范(47217)
- 师范(46848)
- 州(43601)
- 院(42872)
- 经济学(42106)
- 经济管理(39481)
- 基金
- 项目(245764)
- 科学(193366)
- 研究(182966)
- 基金(178238)
- 家(153892)
- 国家(152553)
- 科学基金(131607)
- 社会(114982)
- 社会科(108660)
- 社会科学(108628)
- 省(96241)
- 基金项目(95589)
- 自然(85061)
- 自然科(82929)
- 自然科学(82914)
- 教育(82532)
- 自然科学基金(81421)
- 划(79647)
- 编号(76825)
- 资助(72274)
- 成果(61881)
- 部(54832)
- 重点(54014)
- 发(52321)
- 课题(51136)
- 创(50779)
- 制(48249)
- 创新(47323)
- 教育部(46808)
- 国家社会(46761)
- 期刊
- 济(167007)
- 经济(167007)
- 研究(105924)
- 中国(71625)
- 农(71508)
- 学报(56287)
- 科学(52112)
- 财(51523)
- 管理(50512)
- 农业(48565)
- 大学(43231)
- 学学(40549)
- 教育(37777)
- 融(33427)
- 金融(33427)
- 业经(31263)
- 技术(30708)
- 财经(25446)
- 业(23464)
- 问题(23455)
- 经济研究(23153)
- 经(21584)
- 图书(19658)
- 版(18303)
- 资源(17847)
- 理论(17816)
- 技术经济(17536)
- 科技(17231)
- 现代(16961)
- 世界(16437)
共检索到5386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郝凯 何秀荣 刁钢
在资源全球性配置的背景下,资源类商品对外直接投资势在必行。本文以农产品为例,针对中国农产品投资命题的特殊性,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出发,对企业对外投资的动因加以整合,重构了农业企业对外投资的动因机制模型。研究表明,从宏观来看,对外投资是经济持续高增长的必然结果;从微观来看,对外投资能够帮助企业赢得竞争优势,从而降低成本或提高效率。
关键词:
农产品 农业企业 对外直接投资 动因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吕立才 熊启泉
本文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分析了近年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农产品加工业国内投资和就业没有明显的挤出效应,技术转移的效果显著;但较大的技术差距不利于国有及国有控股农产品加工企业获取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外溢效应。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孔祥智 顾善松 赵将
开展对外直接投资(OFDI)是中国涉农企业化解农产品进口贸易风险的有效方式。近年来,随着农产品进口量不断增加,中国在全球农产品贸易流量中的权重显著提升衍生出“买得贵”价格风险与“买得难”数量风险,基差交易模式下的信息不完全与信息不对称衍生出“买得贵”价格风险,海外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环节多、进口通道航行时间长等特征衍生出“运得慢”供应链风险。中国涉农企业开展OFDI、融入全球农产品供应链,投资仓储物流、加工贸易业务等海外农产品供应链关键环节重要资产,能够提升粮源自主掌控能力对冲“买得难”“买得贵”风险,构建交易信息体系降低“买得贵”风险,深度融入全球农产品供应链运营管理化解“运得慢”风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将农产品进口贸易风险内部化并创造内部化收益。基于此,文章从企业、行业和政策层面提出相关建议,以更好地促进中国涉农企业开展OFDI。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戴伟娟
本文从国际上两大主要农产品物流模式的比较出发,通过对国际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机制展开分析,总结了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规律。本文认为,一个地区的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模式由经济发展阶段和组织化程度决定,物流发展速度则受到政策导向和各种基础设施水平的制约,地方的农产品物流规划应立足本地实际经济背景和发展条件,有所为有所不为。
关键词:
农产品 物流 形成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乔雯 杨平 易法海
日本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市场和农业外资来源国之一,研究中日之间农产品贸易与直接投资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深化对双边农业经贸关系的认识。本文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对中日农产品贸易与直接投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日农产品出口、从日农产品进口和贸易总量与日本对华农业直接投资之间均存在长期稳定的互补关系;FDI和对日农产品出口之间不存在长期和短期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但FDI对农产品进口具有单向的长期因果关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吕立才 黄祖辉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农产品和食品贸易与FDI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产品和食品进口、出口和总贸易量与FDI之间皆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具有互补性。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进行了检验,以便进一步揭示二者之间的联系。同时结合我国农产品和食品贸易与FDI的特点,对结果进行了相应的讨论。
关键词:
FDI 农产品 国际贸易 关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芳 王静 刘雁南 赵文
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农业"走出去"的主要实质和内涵,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之一已经实施了将近20年,而中国加入WTO从一个农产品净出口国转变成为净进口国也已近15年,在相似的时间段中,农业对外直接投资量和农产品进口贸易额一直双双增长。本文通过分析和比较国外农业直接投资与农产品进口贸易的关系,深入探讨农业"走出去"的作用和意义,或以"走出去"的视角和视野看待投资与贸易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持续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提供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万里 高贵现
文章基于中国与亚欧中部国家2003—2017年农产品贸易的面板数据,就中国对亚欧中部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双方农产品贸易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报告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农产品贸易的现状,通过采用空间杜宾模型中的莫兰检验、总体模型回归分析、空间效应分解等实证方法,研究认为:对外直接投资不利于中国与东道国的农产品贸易,二者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但对中国与东道国周边国家农产品贸易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基于此,文章建议在中国与亚欧中部国家农业合作的过程中,在重点国家投资一批重点项目,发挥其示范效应,提高东道国的农业生产能力,加强不同国家之间的区域互联互通,降低贸易成本,以通过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来提升进出口农产品的质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万里 高贵现
文章基于中国与亚欧中部国家2003—2017年农产品贸易的面板数据,就中国对亚欧中部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双方农产品贸易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报告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农产品贸易的现状,通过采用空间杜宾模型中的莫兰检验、总体模型回归分析、空间效应分解等实证方法,研究认为:对外直接投资不利于中国与东道国的农产品贸易,二者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但对中国与东道国周边国家农产品贸易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基于此,文章建议在中国与亚欧中部国家农业合作的过程中,在重点国家投资一批重点项目,发挥其示范效应,提高东道国的农业生产能力,加强不同国家之间的区域互联互通,降低贸易成本,以通过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来提升进出口农产品的质量。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英 刘思峰
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效应,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国外学术界用不同的理论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机制进行了解释,并且基于不同国家的数据对ODI对母国的出口效应、技术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成果极为丰富。我国学者在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效应方面也进行了有意义的研究。但国内外现有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都还存在一些不足,对我国ODI发展的借鉴作用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动因 效应 综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菲琼 虞旭丹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要求中国企业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由世界产业链低端向高端的转变。在这一战略转型的过程中,"走出去"是中国企业当前及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自主创新又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所在。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地研究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其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反馈机制,得出了4种主要的反馈途径,并在该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典型案例,由此得出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路径选择及相关建议。
关键词:
OFDI 自主创新 反馈机制 技术溢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宋长鸣 李崇光 徐娟
本文在对中国和美国大豆价格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基础上,运用VAR模型分析中美两国大豆市场动态的相互影响关系,并探索当面临由外部冲击所导致的上涨压力时,两个大豆市场分担上涨压力的贡献情况;之后运用VECH和TARCH模型分析中美大豆价格波动的传导机制和对称性问题。主要结论如下:首先,中美大豆市场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但美国大豆市场对中国大豆市场的冲击要强于中国大豆市场对美国大豆市场的影响,且美国大豆市场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要强于中国。其次,美国大豆价格的波动主要依靠上期自身波动的传导,而中国大豆价格波动更易受外部冲击的影响;美国大豆价格波动趋于收敛,而中国大豆价格波动趋于发散。再次,中美大豆市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吕立才 黄祖辉
本文采用1999~2003年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12个次级产业部门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增长、国内投资和就业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总体上促进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增长,但同时也对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国内投资和就业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挤出效应。在此基础上,笔者给出了几点简要的结论和相应的政策涵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冯春晓
本文通过构建测度制造业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的指标,分析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其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与其产业结构优化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与高度化相关性较强,而稳健性检验表明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与其产业结构合理化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且前者是后者的格兰杰原因。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作用非常微弱,而制造业出口却阻碍了其产业结构优化。最后针对制造业面临的出口压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秦渝红 秦江
为了能够促进生产、销售的有效衔接,不断提高整个农产品流通的组织化和市场化程度,革新鲜活农产品销售模式将会成为必然选择。当前我国该领域的流通模式正在不断发展,主要影响因素来自于多方面,其中包括政策和法规的推进、消费群体购买模式转变、尖端技术和方法的引进、终端拓展等很多方面原因的推动。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再加上不断推进的技术,不久的将来该行业将呈现扁平化和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为了能够缩短整个流通环节,该行业和发展模式的对接也将不断涌现新的渠道,具体可选用移动电子网商、城市物流配送、连锁网络营销、生产销售一体等。
关键词:
农产品 流通模式 发展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