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18)
- 2023(9569)
- 2022(7439)
- 2021(6988)
- 2020(5611)
- 2019(12682)
- 2018(12420)
- 2017(23174)
- 2016(12390)
- 2015(14137)
- 2014(14063)
- 2013(13757)
- 2012(12473)
- 2011(11709)
- 2010(11546)
- 2009(10870)
- 2008(10800)
- 2007(9374)
- 2006(8726)
- 2005(8196)
- 学科
- 济(59765)
- 经济(59709)
- 管理(32611)
- 业(29074)
- 方法(22660)
- 企(22080)
- 企业(22080)
- 中国(21400)
- 数学(19296)
- 数学方法(19168)
- 农(16834)
- 业经(13240)
- 学(11681)
- 贸(11616)
- 贸易(11608)
- 易(11311)
- 制(11225)
- 财(11140)
- 地方(11034)
- 农业(10938)
- 发(10803)
- 银(9218)
- 银行(9212)
- 环境(9180)
- 和(9041)
- 行(8960)
- 理论(8926)
- 融(8843)
- 金融(8841)
- 体(8084)
- 机构
- 大学(188838)
- 学院(183925)
- 济(85907)
- 经济(84334)
- 研究(71186)
- 管理(67465)
- 理学(57591)
- 理学院(56869)
- 管理学(56008)
- 管理学院(55674)
- 中国(55011)
- 京(41963)
- 科学(40735)
- 财(37573)
- 所(35149)
- 研究所(32078)
- 中心(30749)
- 财经(30430)
- 经济学(29151)
- 经(28043)
- 农(27542)
- 北京(27105)
- 范(26406)
- 师范(26238)
- 经济学院(26195)
- 江(26012)
- 院(25658)
- 业大(23205)
- 财经大学(22810)
- 师范大学(21850)
- 基金
- 项目(122783)
- 科学(98693)
- 基金(92852)
- 研究(91017)
- 家(81709)
- 国家(81158)
- 科学基金(69244)
- 社会(62143)
- 社会科(59055)
- 社会科学(59042)
- 基金项目(48254)
- 省(43064)
- 自然(41954)
- 自然科(40939)
- 自然科学(40927)
- 教育(40681)
- 自然科学基金(40211)
- 划(37694)
- 资助(37332)
- 编号(34912)
- 部(29134)
- 成果(29126)
- 重点(28168)
- 国家社会(28115)
- 发(27559)
- 中国(26355)
- 教育部(25142)
- 创(24773)
- 课题(24276)
- 人文(23544)
共检索到281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充霖
本文分析了中国城镇化基础理论研究的缺陷,论证了城镇化作为资源空问配置过程的理论依据与实证支持,从公众的资源空间配置行为出发分析了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约束条件、目标函数、运行机制与规划原理,提出了一个基于公众资源空间配置行为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基础理论构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贾炜
上海城镇化从1978年至今经历了四个阶段,目前正处于新型城镇化阶段,其基本特点是城市发展模式转变、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城乡差异。在此背景下,上海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正面临如何处理与产业及人口布局的关系、如何做到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两大问题。为此,上海采取了在城乡一体化大格局下配置基础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教育系统内部资源及发挥区县在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主体性等策略。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基础教育资源配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吕竑 苏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同步推进。然而,局限于经济快速发展产生的粗放式城市化的负面效应也在不断显现,生态环境与可持续等问题日益突出。在城镇化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载体"、"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的背景下,面对快速发展的形势,战略管理思想和方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崔凯 郭静利
新型城镇化的提出是历史和现实的统一。该文从社会分工理论、系统工程理论、二元结构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五个层面来剖析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特征,总结其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和未来趋势;进一步从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关系、城乡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距以及我国农民工权益保障三个层面分析和总结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弊端,得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现实必然性;最后综合理论基础与现实条件,在推动策略中提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思路与建设方向。
关键词:
理论基础 现实选择 发展思路 建设方向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郭思思 张艳 张默 刘彦伯 李茹祯
在城镇化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有序推进基础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是基础教育实现健康发展的战略基础。对城镇化进程中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配置进行概述,分析城镇化进程中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配置现状,对城镇化进程中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配置路径进行探究。
关键词:
城镇化 基础教育 教师资源配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雷
城镇化是一个人类社会活动及生产要素从农村地区向城镇地区转移的过程。其结果,现代城镇成为了人类社会的生活、生产、消费和污染集聚之地。根据生态系统法则的演绎,城镇的资源环境消费或占用是通过直接、间接和诱发三种方式来实现的。重要的问题在于,现代城镇的资源环境消费或占用是按照直接<间接<诱发的形式排列,从而构成了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左的倒"金字塔"型结构特征。在这种倒"金字塔"型消费和占用结构的作用下,现代城镇发育的资源环境基础不仅在于城镇所在区域,而且也在于整个国家、乃至全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壮雄 李莹莹
中国应该走以发展大城市为主还是以发展小城市为主的城镇化道路一直是学术界争议的焦点。本文使用1998—2007年中国城市与企业数据,考察了城镇化进程所引发的资源流动以及城市发展优势的转移情况。结果表明,城镇化对于地区资源配置存在"跷跷板"效应,即城镇化水平上升会增加城市新增企业数量,降低区域内其他类型城市的新增企业数量。城镇化效率的城市差异分析表明,城镇化效率与城市规模之间存在"U型"结构,特大城市与迷你城市的城镇化对企业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但从趋势上看,这种"U型"结构正在逐渐向"倒U型"结构翻转,城镇化优势正在从特大城市向中型城市转移。中国的城镇化以发展中型城市为主,将带来更大效益。政府应适...
关键词:
城镇化 资源配置 城市发展战略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雷 朱鹏
城市化是一个人类社会活动及生产要素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其结果,现代城市成为了人类社会的生活、生产、消费和污染集聚之地。淡水是城镇化发育的生命之源。根据生态系统法则的演绎,城镇发育的淡水资源消费或使用是通过直接、间接和诱发三种方式来实现的。更为重要的是,现代城镇发育的淡水资源消费或使用是按照直接<间接<诱发的格局排列,从而构成了与自然生态系统和农村生态系统完全相佐的倒"金字塔"型结构特征。在这种倒"金字塔"型消费或使用结构的作用下,现代城镇发育的淡水资源基础不仅在于城镇所在区域,而且也在于整个国家、乃至全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正荣
新型城镇化建设与高职教育协调发展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平稳健康地实现城镇化战略的关键问题。文章阐述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其与高职教育资源配置的关系,从高职教育资源配置制度障碍及投资问题、高职的内部及外部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等角度揭示制约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高职教育资源配置问题,提出政府功能定位策略、教育资源投资策略及高职内外部教育资源配置策略等高职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策略,以有效助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践行。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高职教育 教育资源配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董晓峰 杨春志 刘星光
新型城镇化指面向国际国内社会经济新发展和解决我国城镇化面临的实际问题需要,转变过去粗放型、环境不友好、质量不高、宜人性与社会保障性差等局面,走具有环境友好、宜居生态、社会和谐、知识支撑、具有特色的高质量的城镇化发展之路。虽然我国国家总体与省域新型城镇化规划已经出台,实践新型城镇化试点也正在进行,但当前我国新城镇化发展的理论研究还十分不足。对新型城镇化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探讨:首先,追溯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的基础与进展,并指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与特征;其次,系统分析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最后,从新型城镇化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理论体系 中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董晓峰 杨春志 刘星光
新型城镇化指面向国际国内社会经济新发展和解决我国城镇化面临的实际问题需要,转变过去粗放型、环境不友好、质量不高、宜人性与社会保障性差等局面,走具有环境友好、宜居生态、社会和谐、知识支撑、具有特色的高质量的城镇化发展之路。虽然我国国家总体与省域新型城镇化规划已经出台,实践新型城镇化试点也正在进行,但当前我国新城镇化发展的理论研究还十分不足。对新型城镇化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探讨:首先,追溯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的基础与进展,并指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与特征;其次,系统分析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最后,从新型城镇化方法论、城镇化理论发展新趋势、核心基础理论、推进途径四个方面构建了新型城镇化理论体系。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理论体系 中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怡虹 李峰
当前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日益注重提质增效,坚持民生优先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是转变"物的城镇化"向"人的城镇化"的关键。文章通过构建两区域两要素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影响模型,理论分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劳动力要素流动的积极效应,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纠正财政性移民导致的劳动力资源无效率流动,提高地方居民的福利水平,有利于区域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对城乡差距具有收敛作用。在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为特征的发展阶段,需要以城乡统筹为契机,改革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二元体制,建立和完善普惠、可及、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军涛 黎晓峰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正逐步从量的增加过渡到质的提升,而城镇化所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考量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关键。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从行业生产率分布的视角分析了城镇化对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及影响途径。研究发现,样本期内城镇化对资源配置效率在全国范围不具有显著作用,但是在不同区域和不同的城市类型中具有异质性作用。城镇化通过要素流动效应、进入退出效应和扩散效应影响了资源配置效率,并且不同区域、不同城市类型的影响机制也存在异质性。据此提出了推动城镇化发展,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功能,从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资源配置效率 生产率分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沛 杨欢 张中华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要点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城镇化",追求"量"到"质"的飞跃。公共服务设施作为人们生活、工作、游憩、交往等活动的硬件载体,是城市质量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健康城镇化的必然路径。研究在深入解读新型城镇化内涵要素、梳理公共服务设施相关理论及实践的基础上,从等级体系、功能结构、空间类型、行为需求等多角度切入,构建新型城镇化导向下基于不同角度的公共服务设施空间模式,最后借助空间句法及GIS分析方法对渭南市主城区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空间布局优化,为渭南市实现内涵式发展提供可选路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铁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的核心是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也就是针对当前我国存在的许多限制城镇化发展的各类政策,要进行一系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