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48)
2023(10844)
2022(9416)
2021(8806)
2020(7674)
2019(17705)
2018(17812)
2017(34831)
2016(19108)
2015(21878)
2014(21586)
2013(21413)
2012(19449)
2011(17761)
2010(18354)
2009(17657)
2008(17400)
2007(16064)
2006(13971)
2005(12570)
作者
(55157)
(46420)
(45702)
(44271)
(29267)
(22209)
(21119)
(17937)
(17182)
(16635)
(15689)
(15623)
(14753)
(14609)
(14387)
(14349)
(14264)
(13701)
(13352)
(13223)
(11528)
(11490)
(11315)
(10614)
(10511)
(10419)
(10340)
(10190)
(9322)
(9040)
学科
(77398)
经济(77328)
管理(54936)
(49953)
(41419)
企业(41419)
方法(38336)
数学(33692)
数学方法(33063)
(22419)
(21857)
(21010)
税收(20395)
(20224)
中国(19553)
(16843)
业经(15740)
理论(14832)
(14707)
贸易(14698)
(14266)
(14257)
地方(14253)
(13939)
农业(13555)
(12499)
财务(12440)
财务管理(12408)
企业财务(11625)
环境(11263)
机构
学院(277786)
大学(276179)
(107664)
经济(105170)
管理(104027)
理学(89116)
理学院(88150)
研究(87848)
管理学(86251)
管理学院(85746)
中国(67048)
(58217)
科学(56213)
(55622)
(45712)
(43890)
(43102)
财经(43014)
研究所(41114)
中心(40458)
业大(39787)
(38596)
(37416)
师范(37088)
北京(36751)
(34750)
农业(34701)
经济学(32977)
财经大学(31379)
(30709)
基金
项目(176595)
科学(137195)
研究(129882)
基金(125363)
(108715)
国家(107850)
科学基金(91820)
社会(79621)
社会科(75431)
社会科学(75406)
(70284)
基金项目(65313)
教育(61344)
自然(59353)
(58965)
自然科(57878)
自然科学(57861)
自然科学基金(56776)
编号(56023)
资助(53073)
成果(46590)
重点(39883)
(38610)
课题(37950)
(37613)
(36218)
项目编号(34360)
科研(34043)
创新(33844)
大学(33152)
期刊
(119798)
经济(119798)
研究(82911)
中国(51835)
(44390)
学报(43924)
(39533)
科学(38521)
管理(36179)
教育(32526)
大学(31984)
学学(29712)
农业(26692)
技术(25395)
财经(21283)
(20953)
金融(20953)
业经(20323)
经济研究(19690)
(18210)
(17030)
图书(16298)
(15917)
问题(15862)
统计(15052)
(14647)
技术经济(14144)
税务(14138)
(13585)
(13559)
共检索到4119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铁拴  熊伟  
资源税法横亘资源法与传统税法,在资源税扩围背景下,其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这一目的与属性更加突出,甚至跃居主导地位,从而使其立法模式的选取较之于传统税法更具特殊性。资源税立法模式的选取亦应在资源法代表的分散模式与传统税法代表的综合模式之间寻求平衡。综合模式下,资源税立法面临立法目的以及税制要素提取技术障碍;分散模式下,资源税立法则面临立法冲突以及政治接受难题。二元并立模式作为综合模式与分散模式的折衷,较之于综合模式有着技术可行性,较之于分散模式则有诸多的制度优势,是资源税扩围后可供选取的最佳立法模式。二元并立模式的实质则是将水资源作为税目整体并入现行资源税立法中,森林、草原、滩涂等自然资源则另起炉灶,出台专门的生态保护税法加以吸收。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席卫群  
随着资源税改革进程的加快,厘清租、税、费内涵,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对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理论上对资源进行调控可以分别运用租、税、费等手段,国家凭借财产权力对自然资源征收资源租,在权利让渡环节征收;凭借政治权力对自然资源征收资源税,在开采销售环节征收;凭借管理者权力收取资源专项收费。通过税、费、租的联动机制,可以建立起合理的资源税费制度。随着我国资源税费制度的深化完善,资源税征税范围不断扩大,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职能定位未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对未列名且附加值不高的非金属矿原矿重视程度不够、各省份的水资源征收范围较窄且不一致、征收范围调整的认识尚未统一等。基于此,资源税扩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燕芬  陈金科  
在我国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日益凸显的形势下,利用资源税制有效保护农地资源,是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理论分析了将农地资源纳入资源税体系的必要性,并从政策导向、立法成本、经济社会条件等方面对具体改革路径进行了可行性论证。最后,以公平与效率原则为指导提出改革的基本框架:在资源税中增加农地资源税目,形成以从价计征为主、从量计征为辅的税制体系,从而有效地保护我国珍贵的农地资源。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褚睿刚  
数据资源化是数据资产化的前置,国家基于对公共集合数据享有的所有权,可以对数据资源课征“数据租费”。数据资源税立法以宏观调控为首位立法目的,财政筹措位居次位,承载税制优化、市场规范和数据主权保障三维立法期待。数据资源税税制设计受到立法原则的具体指引,以充分的立法程序法定提升多方主体参与度和论证科学性,同时兼顾量能课税原则与税收效率原则的平衡,不仅在税种内部体系化构建各构成要素,同时关注与数据相关税种之间的制度协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燕芬  李怡达  
2016年7月1日河北省试点开征水资源税,标志着我国新一轮资源税扩围改革序幕正式拉开。本文回顾了我国资源税改革的历程,结合当前经济社会情况分析资源税扩围改革的必要性,并以水资源为例提出资源税扩围改革的原则,对扩围后的资源税进行了税制设计,最后分析了资源税扩围的相关配套改革,为完善我国的资源税制提供了改革蓝图。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岳红举  
基于资源开发外部性补偿的假设,资源税在确保资源配置代际公平的同时,将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内置于税法评价体系,有助于实现生态外部成本的内部化。资源税立法应当具有明确的立法宗旨。作为统领资源税制的目的性法律条款,立法宗旨应反映资源税的立法依据,符合生态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契合其基本职能,并为今后资源税的改革提供价值指引。资源税的立法宗旨可表达为:为了节约和合理开发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制定本法。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婷婷  
在财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背景下,中国资源税扩围势在必行。考察资源税的制度功能和课征规律,资源税扩围应当契合税种功能、恪守税收公平并符合税收效率。中国资源税的征收范围虽几度扩张,但仍存在不符合普遍征收的征税目的,相关子税目设计不尽科学、与其他税种征收范围衔接不畅等问题。从合理推动中国资源税扩围、协调资源税与其他税种关系出发,应选择相对扩围、循序渐进的思路,率先将水资源、森林资源纳入资源税调整范围,合理调整、优化资源税的子税目设计,推动资源税与其他税种的税目协调,并为资源税扩围提供充分的立法支持和征管保障。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富利  
传统行政主导下的国家治理模式在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逐渐向以"共治、善治与法治"为标志的现代治理模式转化。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考量国家性质与社会基础,需要寻求市场与政府二者间税理意义的衡平。财税体制须快速进入现代财税治理的轨道,推进民主决策、法治国家、公共参与等现代财税方式的转化;而国家在治理层面将继续淡化其宏观调控的功能,要求财税治理彻底告别宏观调控的传统观念,最终使一切财政活动均以社会公共利益为中心展开,达致"用之于民"的终极目标。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玉玲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中央始终对其采取特殊的税收管理体制,西藏地方税权较其他地区充分,其突出表现就是拥有资源税立法权。西藏资源税立法实践可视为我国地方税收立法领域的独特标本,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梳理西藏资源税立法历程,对其立法实践进行评价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思路。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许文  
在资源税扩大范围后,我国的资源税法应以新的资源税理念来指导立法,不能仅成为一部矿产资源税法。本文针对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资源税法(征求意见稿)》,分析了资源税的功能定位、征收范围和矿产资源税的基本制度,提出了相关立法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罗昌财  宋生瑛  方菂  
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布局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出发,资源税立法是目前税制建设的必然选择。当前,随着自然资源部成立、《环境保护税法》颁布实施以及前期从价计征改革经验的积累,资源税新一轮改革和立法的条件日趋成熟。新时代资源税立法应以扩大征税范围为核心,在税率、税目、征税环节、计税依据以及税收优惠设计中充分体现新发展理念和税收法定精神。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祝遵宏  
资源税的改革势在必行,矫正资源开采的负外部性、加大资源税对经济的调控力度是资源税改革的总体思路。但是资源税改革的方向和具体设计尚需要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资源税外的相关税费也需要认真梳理并进行相应调整。资源税的改革要充分酝酿,科学设计,不可操之过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世荣  杨逍  
资源安全问题是国际社会和我国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资源安全是在某种状态下资源供给与需求相均衡的一种状态。我国资源立法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但并未确立资源安全的立法指导思想。资源是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全球化下,我国资源安全问题面临着严峻挑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进行资源安全立法,构建资源安全法律制度体系。本文介绍了全球资源危机和我国所面临的资源安全形势,分析了国外资源安全立法动态,提出了我国资源安全立法的模式选择,并对资源安全(基本法)进行了框架结构设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嵩涛  
近年来,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模式在我国获得了迅猛的发展,所涉及领域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拓展,与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一支重要的新锐"力量"。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行动指南和发展目标,明确将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管共享发展理念与共享经济模式在内涵、目的等方面存有差异,但是由于共享经济能够在有效分配资源、加强创新创业等方面发挥出积极而巨大的作用,因而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嵩涛  
近年来,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模式在我国获得了迅猛的发展,所涉及领域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拓展,与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一支重要的新锐"力量"。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行动指南和发展目标,明确将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管共享发展理念与共享经济模式在内涵、目的等方面存有差异,但是由于共享经济能够在有效分配资源、加强创新创业等方面发挥出积极而巨大的作用,因而可以将之视为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的重要路径之一。文章围绕新时期如何在推动共享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过程中有效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对共享发展以及共享经济相关概念、内涵等内容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共享经济模式建构具有建设性和参考意义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