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24)
2023(7416)
2022(6214)
2021(5708)
2020(4857)
2019(10950)
2018(10830)
2017(20832)
2016(11538)
2015(13019)
2014(12896)
2013(12961)
2012(11977)
2011(10956)
2010(11107)
2009(10694)
2008(10715)
2007(9640)
2006(8796)
2005(8285)
作者
(34086)
(28427)
(28362)
(27102)
(17937)
(13584)
(12844)
(10888)
(10679)
(10255)
(10064)
(9577)
(9415)
(9216)
(9200)
(8757)
(8397)
(8379)
(8154)
(8144)
(7279)
(6948)
(6903)
(6468)
(6436)
(6394)
(6263)
(6228)
(5775)
(5490)
学科
(41811)
经济(41735)
管理(41629)
(33068)
(29132)
企业(29132)
(21686)
税收(20239)
(20072)
(17473)
方法(15318)
(13777)
数学(12722)
数学方法(12555)
中国(11432)
(10412)
业经(10287)
(9602)
财务(9574)
财务管理(9552)
(9377)
企业财务(9074)
(9029)
(8690)
环境(8661)
体制(7975)
(7535)
贸易(7530)
(7486)
银行(7469)
机构
大学(165540)
学院(165182)
(68034)
经济(66499)
管理(61231)
研究(59240)
理学(51848)
理学院(51247)
管理学(50480)
管理学院(50154)
中国(46410)
(39973)
(36049)
科学(35242)
(31013)
财经(29372)
研究所(27345)
(26912)
(26416)
中心(26228)
(25907)
北京(23148)
业大(22614)
(21676)
财经大学(21593)
经济学(20827)
(20691)
(20446)
农业(20243)
(19996)
基金
项目(106609)
科学(83510)
基金(77956)
研究(77733)
(68747)
国家(68261)
科学基金(57760)
社会(49869)
社会科(47338)
社会科学(47325)
基金项目(40794)
(40217)
自然(36874)
自然科(35856)
自然科学(35847)
自然科学基金(35218)
教育(34825)
(34447)
编号(31651)
资助(31459)
成果(27013)
(25437)
重点(24459)
(24220)
(22532)
(22079)
课题(21686)
国家社会(21357)
(21054)
创新(20893)
期刊
(78914)
经济(78914)
研究(54267)
中国(37738)
(32570)
学报(26536)
管理(24465)
科学(23852)
(23166)
大学(19217)
学学(17961)
(16166)
(15557)
农业(15424)
教育(15290)
(14619)
金融(14619)
财经(14503)
税务(13814)
技术(12821)
(12401)
经济研究(12367)
业经(10919)
问题(10218)
资源(9995)
国际(9103)
(9054)
(8614)
财会(8214)
图书(8164)
共检索到2663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炳雷  刘嘉琳  
中国从1984年正式开始对占有开采能源矿产资源者征收资源税,而后又进行了多次调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消费缺口逐渐扩大,环境污染问题严重,中国资源税的功能逐渐开始侧重于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分析中国资源税的政策效果,有助于确定下一阶段资源税改革方向,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在梳理中国资源税制度以及能源矿产资源概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资源税税负变动对能源矿产资源开采企业利润、单位GDP能耗以及国内能源矿产资源消费量变动的影响,探讨资源税制度对提高能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炳雷  刘嘉琳  
中国从1984年正式开始对占有开采能源矿产资源者征收资源税,而后又进行了多次调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消费缺口逐渐扩大,环境污染问题严重,中国资源税的功能逐渐开始侧重于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分析中国资源税的政策效果,有助于确定下一阶段资源税改革方向,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在梳理中国资源税制度以及能源矿产资源概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资源税税负变动对能源矿产资源开采企业利润、单位GDP能耗以及国内能源矿产资源消费量变动的影响,探讨资源税制度对提高能源矿产资源利用效率的作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蒲志仲  
本文从矿产资源税费制度构成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相关经济主体间利益关系角度,对现行矿产资源税费制度存在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进行了探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国强  
矿产资源税不是税,也不是资源租金,而是资源补偿金。矿产资源税的职能不应包括矿产资源实物补偿与环境保护,而应包括矿产资源价值补偿与有效开采。矿产资源税的税基不应是单纯的矿产品数量、矿产品价值或矿产品数量与价值的混合形式,而应是反映矿产品价值变化与矿产资源开采率变化的计税销售收入。矿产资源税的税率不应实行单一税率,而应对不同矿种、同一矿种的不同矿区与同一矿区的不同开采阶段实行不同的税率,矿产资源税的税率水平不应过低,而应与矿产资源的价值相适应。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蒲方合  
根据我国矿产资源税制的历史变迁以及矿产资源税与矿区使用费的关系,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可以看出,我国矿产资源税的功能定位于国家凭矿产所有权向采矿单位或个人收取的矿产资源资产收益,这混淆了国家对矿产拥有的财产权利和国家对采矿单位或个人的征税权力,致使矿产资源税和采矿权价款在功能上雷同。我国矿产资源税应定位于矿产的节约集约开采和利用,应从征收范围、计征方法、计征依据等方面重构我国的矿产资源税制,对过度消费矿产品及其制品的行为征收矿产资源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施文泼  
1.明确资源税的功能定位。应明确资源税作为国家所有权收益,是政府公共收入的一部分,在资金使用上主要用于支持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在矿产资源开发、环境治理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上的支出。矿产资源开发需要道路、港口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环境修复和保护,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大量外来人口的流入也将对教育、医疗、社区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安东  
自1986年《矿产资源法》颁布实施以来,国家对矿产资源开始实行有偿开采,矿产资源税费制度逐步建立。目前已发展了包括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探矿权采矿权(以下简称"两权")使用费和价款、石油特别收益金以及其他税费等收入政策(包括矿区使用费、矿产资源勘查费、采矿登记费等)在内的多种矿产资源税费制度。它们在我国税费改革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范振林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资基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矿业税费制度发生了很大变革,现阶段我国矿业税费重叠、税费制度不合理,严重阻碍着我国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矿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对比分析国外矿业大国的税费现状和税收体制,在对矿产资源税费制度体系中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矿业税费改革中关于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和收益分配等建议,以完善矿产资源税费理论。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吕雁琴  李旭东  宋岭  
财税政策是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矿产资源是经济发展中的短缺部门,为了促进资源产业的发展,国家采取了不少税收刺激措施,这些以发展为导向的税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环境质量,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极不相符。目前,我国与矿产资源开发相关的税费都只是对矿产资源开采所造成的资源经济价值损失的补偿,并未计入生态损害成本,在征收数额上也远不能起到保护矿山环境的作用。为此建议:改革和完善资源税,为环境税收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改矿产资源补偿费制度为权利金制度,体现和维护国家作为所有者的权益;完善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与价款制度,为矿山企业建立资源耗竭补贴制度。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施文泼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矿产资源税费制度,但在制度设计和实际运行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基于现存问题和国际经验,本文提出了深化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理顺资源税费关系,明确资源税的功能定位;加快推进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清费立税,适时将矿产资源补偿费并入资源税;完善探矿权、采矿权价款制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雁琴  李旭东  宋岭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星  樊轶侠  
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调整和完善应统筹兼顾,其具体方向就是:规范矿业权市场,明晰产权,实现矿产资源有偿开采,减少政府特许经营形成的垄断,并实现矿业权的顺利流转,再加上以计征方式转变为载体、以提高税负为核心的资源税改革以及以石油特别收益金分享特殊行业超额利润,以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等实现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理顺资源价格与各种矿产资源税费之间的关系,逐渐完善"价、税、费"协调互动的资源利益调节体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文杰  文峰  李广舜  
新疆作为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和民族自治地区,区内经济以石油矿产资源开采为主,不合理的矿产资源税费制度安排导致税收与税源严重背离,制约了新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优化现行资源税费制度,合理调整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收益分配格局,是新疆走出发展困境的必然选择。
[期刊] 改革  [作者] 施文泼  贾康  
矿业是一国经济的基础产业,对一国的经济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与一般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矿产资源约束特征更为突出,亟待进行改革。我国有必要借鉴国际经验,对矿产资源税费制度进行整体配套改革:全面实行矿产资源有偿取得制度,推进矿业权的市场化配置;适当调整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收费标准;改革资源税,实现对矿产资源绝对租金的有效调节;改革和扩展特别收益金;给予矿业企业特殊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探索建立矿业企业耗竭准备金制度;积极研讨"环境修复基金"和"安全生产基金"的制度设计问题;长期坚持动态优化改进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树琪  刘勤勤  
在对影响矿产资源税收制度持续创新原因进行理论研究、问卷调查基础上,建立因子分析模型并实证分析,进行合理排序、成因分析、因子检验与评价。经理论分析与因子权重评价得出结论:矿产资源税收制度改革应该从提高资源开采利用效率、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资源富集地政府与居民收入、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入手,改革动作应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调整完善现行矿产资源税收制度机制,扩大从价计征范围,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矿产资源收益分配制度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