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65)
2023(4519)
2022(3547)
2021(3408)
2020(2725)
2019(6081)
2018(5726)
2017(10910)
2016(5980)
2015(6732)
2014(6520)
2013(6832)
2012(6095)
2011(5126)
2010(5141)
2009(5030)
2008(5517)
2007(4608)
2006(4245)
2005(3767)
作者
(15475)
(12761)
(12725)
(12608)
(8100)
(6176)
(5914)
(4873)
(4833)
(4661)
(4486)
(4381)
(4346)
(4335)
(4063)
(3851)
(3847)
(3799)
(3588)
(3428)
(3277)
(3066)
(3042)
(3001)
(2956)
(2867)
(2860)
(2692)
(2597)
(2571)
学科
管理(25577)
(24842)
(21713)
(20351)
经济(20332)
税收(20270)
(20094)
(18222)
(16369)
企业(16369)
财政(14323)
(11744)
(10054)
财务(10047)
财务管理(10007)
企业财务(9543)
中国(7543)
方法(6949)
地方(6835)
(6299)
数学(6022)
数学方法(5983)
(5489)
(5141)
资源(5048)
(4684)
制度(4586)
(4586)
(4472)
业经(4345)
机构
学院(77605)
大学(77201)
(30787)
(30605)
经济(29947)
管理(29263)
研究(24912)
理学(24781)
理学院(24570)
管理学(24309)
管理学院(24159)
中国(20726)
财经(18646)
(16768)
(15752)
科学(15102)
财经大学(13465)
(13024)
(12832)
(12144)
财政(12131)
(11143)
(10958)
研究所(10827)
(10819)
中心(10764)
北京(10190)
(9872)
经济学(9667)
税务(9146)
基金
项目(48397)
科学(37457)
研究(37260)
基金(34947)
(29741)
国家(29517)
科学基金(25494)
社会(24356)
社会科(23198)
社会科学(23190)
(18248)
基金项目(17842)
编号(15761)
教育(15599)
(14932)
自然(14670)
自然科(14179)
自然科学(14174)
资助(14124)
成果(14030)
自然科学基金(13909)
(11090)
国家社会(10832)
重点(10671)
项目编号(10660)
(10570)
(10427)
(10360)
课题(10111)
(10047)
期刊
(34939)
经济(34939)
研究(31102)
(29056)
中国(18480)
(16362)
(15258)
税务(13529)
学报(11878)
管理(9481)
财经(8918)
科学(8626)
会计(8358)
大学(8188)
(8175)
财政(8175)
学学(7575)
(7515)
财会(7451)
(7207)
经济研究(6497)
教育(5377)
资源(5104)
农业(4982)
(4762)
金融(4762)
技术(4753)
通讯(4683)
会通(4667)
图书(4610)
共检索到133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岳红举  钱俊成  
资源税、费、租承载了市场和国家在资源配置中的不同法律地位,也承载了中央和地方对财力与财权划分的逻辑。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的保障应交由市场机制,经由资源的招、拍、挂等有偿使用方式得以实现,而对资源开发负外部性的调节,则需要经由市场基础上的国家规制得以实现。当前的税费改革将资源税确立为级差收益调节税和财政收益税,误解了资源税的征收原理,极易陷入"资源诅咒",而且存在授权立法的缺憾。资源税、费、租的协调配合应立基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与现代财税体制的相互促进,构建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国家规制为辅助的资源配置路径,以及中央和地方对财力与财权划分并重的协调配合路径,贯穿于资金征收、管理和支出的全程联动。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刘剑文  
一、国民收入分配改革与财税法制创新国民收入分配不公平是当前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是近年来党中央及国务院非常重视的一个议题。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逐步缩小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从总体上讲,收入分配可以分为第一次分配及第二次分配。第一次分配主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婷婷  
在财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背景下,中国资源税扩围势在必行。考察资源税的制度功能和课征规律,资源税扩围应当契合税种功能、恪守税收公平并符合税收效率。中国资源税的征收范围虽几度扩张,但仍存在不符合普遍征收的征税目的,相关子税目设计不尽科学、与其他税种征收范围衔接不畅等问题。从合理推动中国资源税扩围、协调资源税与其他税种关系出发,应选择相对扩围、循序渐进的思路,率先将水资源、森林资源纳入资源税调整范围,合理调整、优化资源税的子税目设计,推动资源税与其他税种的税目协调,并为资源税扩围提供充分的立法支持和征管保障。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蔡红英  胡凯  魏涛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矿产资源价格的快速上涨,以美、加、澳为代表的矿业大国已经普遍认识到矿业开发活动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纷纷对本国矿业资源税费制度进行改革。资源税收租金理论不断创新,外部效应理论也不断拓展。矿业行业税收实践经历了由鼓励开发到限制开发,由基于特许权使用费征收到从价征收或基于利润征收,并逐渐征收超额利润税的转换过程。进一步地,资源税征收范围有所扩大,征收环节有所拓展。各国除征收开采环节资源税外,还对由于矿业、能源的使用而造成的污染征收环境税。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肖加元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迫切任务。2004年开始的新一轮税制改革过程中,资源税改革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以资源品价值的生态补偿机制为主线,按照文献发展的脉络对国内外有关资源税文献做系统梳理,重点考察资源生态补偿和资源税费理论的最新进展,并探讨资源税全国推广的时机和现实条件。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谭泰乾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个人收入将不断提高 ,个人收入差距越来越明显 ,在我国开征遗产税是一种必然趋势 ,而赠与税作为其补充税种也将适时开征。建议遗产税和赠与税应在税制设计原则、税制模式、课征制度、税率设计等方面协调配合 ,以达到开征的目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范毅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也应该是对世界制度文明和国际社会潮流关于发展的一系列思想、理论的批判继承。基本人权不仅是科学发展观最深层的基本内涵,也是财税法治和财税民主最深层的基本内涵。科学发展观不仅确认了财税法治和财税民主的基本内涵,而且向财税法治和财税民主注入了新内涵,作为基本人权的发展权就是这一新内涵的重要内容之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高培勇  
新时代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在一系列全新的理论判断基础之上:以国家治理范畴定位财政;以国家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定位财税体制;以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定位改革目标;以公共财政体制升级版定位现代财政制度;从国家治理视域定位财政职能。将这些判断拼接在一起,可以发现,其间贯穿着一条环环相扣的逻辑线索,由此构成了支撑新时代财税体制改革的理论逻辑。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俞光远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离不开财税法治建设。现阶段要以新《预算法》实施为契机,加快财税法治建设步伐。重点包括加快现代预算法制建设,强化预算法定约束;加快现代审计法制建设,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依法治国中的重要作用;加快现代税收法制建设,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德勇  
矿产等资源属于国家所有,这决定了国家应依法征收资源租。2016年启动的全面资源税改革,实施清费立税、从价计征、理顺资源税费关系等,未涉及到资源租的问题。要纠正资源租的"虚位"问题,就需要在未来的资源税改革中,进一步理顺租、税、费之间的关系,明确资源租的角色和具体的实现形式,使三种收入形式各就其位、各司其职。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德勇  
矿产等资源属于国家所有,这决定了国家应依法征收资源租。2016年启动的全面资源税改革,实施清费立税、从价计征、理顺资源税费关系等,未涉及到资源租的问题。要纠正资源租的"虚位"问题,就需要在未来的资源税改革中,进一步理顺租、税、费之间的关系,明确资源租的角色和具体的实现形式,使三种收入形式各就其位、各司其职。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席卫群  
随着资源税改革进程的加快,厘清租、税、费内涵,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对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理论上对资源进行调控可以分别运用租、税、费等手段,国家凭借财产权力对自然资源征收资源租,在权利让渡环节征收;凭借政治权力对自然资源征收资源税,在开采销售环节征收;凭借管理者权力收取资源专项收费。通过税、费、租的联动机制,可以建立起合理的资源税费制度。随着我国资源税费制度的深化完善,资源税征税范围不断扩大,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职能定位未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对未列名且附加值不高的非金属矿原矿重视程度不够、各省份的水资源征收范围较窄且不一致、征收范围调整的认识尚未统一等。基于此,资源税扩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晓明  王玉玲  
水资源是兼有经济与生态双重价值的可再生资源,具有效用性和价值性、权利上的不稳定性、不可替代性等特性,这些特殊性内在地制约着对水资源租、税、费的规定和实践。水资源费改税不能简单套用原有矿产资源的租、税、费制度。文章在水资源特殊性基础上对其租、税、费的征收依据进行分析。相对于其他资源,水资源租在法理意义上的存在性强于实际应用意义;水资源费则具有理论及现实的不合意性,不能有效达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而水资源税在明确其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首要职能定位及税收刚性的前提下,更具有理论及实际的合意性。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怡  陈卫林  
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客观现实是我国经济非均衡发展的直接产物,究其制度上的根源,在于初始权利配置的不公平性导致的后续分配倾斜的制度安排。承载调节收入差距功能的税收制度,只有立足于税赋实质均衡以反哺初始权利配置的不公平性,通过税法价值理念衡平、税权衡平以及税负衡平来重新调整、架设税法体系,方能够实现较为理想的效果。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俊英  
现代财税制度根本特征之一在于法治化,即将政府财政运行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基于跨学科视角探寻财税法治化的理论依据有助于分析其根本的价值取向,本文认为正义原则是财税法治的哲学渊源,财政法定主义是财税法治的法学理论基础。当代中国财税法治的现实价值表现为对于民主与法治、纳税人权利保护、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