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25)
- 2023(17113)
- 2022(14572)
- 2021(13712)
- 2020(11298)
- 2019(25691)
- 2018(25403)
- 2017(47938)
- 2016(25958)
- 2015(29197)
- 2014(29219)
- 2013(29269)
- 2012(27310)
- 2011(25099)
- 2010(25024)
- 2009(23049)
- 2008(22371)
- 2007(19520)
- 2006(17250)
- 2005(15658)
- 学科
- 济(124346)
- 经济(124228)
- 管理(74454)
- 业(67714)
- 企(54904)
- 企业(54904)
- 方法(49515)
- 数学(43108)
- 数学方法(42692)
- 中国(31938)
- 学(29305)
- 农(28372)
- 地方(26458)
- 财(24220)
- 业经(24203)
- 贸(20502)
- 贸易(20490)
- 易(19883)
- 技术(19715)
- 农业(19505)
- 制(19415)
- 环境(18895)
- 和(18819)
- 理论(17439)
- 融(16608)
- 金融(16605)
- 银(16412)
- 银行(16355)
- 地方经济(16026)
- 行(15743)
- 机构
- 大学(386086)
- 学院(380999)
- 济(162130)
- 经济(158907)
- 管理(146910)
- 研究(139778)
- 理学(126595)
- 理学院(125043)
- 管理学(122985)
- 管理学院(122274)
- 中国(103324)
- 科学(87396)
- 京(84113)
- 所(71944)
- 财(69595)
- 研究所(65963)
- 农(63951)
- 中心(61203)
- 业大(57495)
- 财经(56491)
- 江(54755)
- 北京(53874)
- 经(51572)
- 范(51334)
- 师范(50867)
- 院(50560)
- 经济学(50322)
- 农业(50177)
- 经济学院(45139)
- 州(44120)
- 基金
- 项目(260785)
- 科学(204829)
- 基金(190416)
- 研究(187357)
- 家(168174)
- 国家(166899)
- 科学基金(141505)
- 社会(119822)
- 社会科(113685)
- 社会科学(113655)
- 基金项目(100496)
- 省(98855)
- 自然(91790)
- 自然科(89513)
- 自然科学(89489)
- 自然科学基金(87902)
- 划(84574)
- 教育(84445)
- 资助(78491)
- 编号(73856)
- 成果(59964)
- 重点(59079)
- 部(58192)
- 发(56811)
- 创(53549)
- 课题(51274)
- 国家社会(50580)
- 创新(50237)
- 科研(49579)
- 教育部(49328)
- 期刊
- 济(179541)
- 经济(179541)
- 研究(115373)
- 中国(75782)
- 学报(64656)
- 科学(60361)
- 农(57672)
- 管理(54573)
- 财(50507)
- 大学(47968)
- 学学(45117)
- 农业(40491)
- 教育(39369)
- 技术(33143)
- 融(30812)
- 金融(30812)
- 经济研究(29593)
- 财经(28569)
- 业经(25956)
- 经(24679)
- 问题(23221)
- 业(21916)
- 图书(20406)
- 技术经济(20310)
- 科技(19784)
- 资源(19656)
- 贸(18827)
- 世界(18235)
- 理论(17413)
- 版(17270)
共检索到568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米文宝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庭生 谢树春 赵玲
中国南方农业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经济植物品种繁多,是我国发展多种经营和建设特色经济植物产业的重要基地。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自1980年代以来,与南方一些有关单位合作,陆续对橡胶、荔枝、龙眼、柑橘、茶叶、油茶、杉木、毛竹、龙须草、香水稻、黄花菜、烤烟、双低油菜、木薯和牧草、药材等近100种南方经济植物的土地适宜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推动南方特色农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这一研究为基础,论述了南方经济植物土地适宜性研究的主要内容,阐明了“三等九级”评价系统及其基本原理,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指明了限制因素改造的方向。可为我国开展农作物、林木、牧草、药材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提供参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史同广 郑国强 王智勇 王林林
长期以来,土地适宜性评价一直在土地规划利用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近十几年,农业土地适宜性评价持续深入开展,城市用地、旅游用地、土地整理复垦以及其他用地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日渐增多;基于此,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理论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景观生态学被引入土地适宜性评价,可持续利用观深入人心;土地适宜性评价在方法上也有新的发展,GIS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使得土地适宜性评价更为灵活、科学。
关键词:
土地 土宜性评价 进展 中国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何英彬 陈佑启 杨鹏 吴文斌 姚艳敏 李志斌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项基本工作和重要内容。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及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研究探讨土地适宜性是处理好人口与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检索,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国外学者有关基于GIS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的观点,按照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的发展历程,将其分为三个方面:计算机辅助叠加制图、基于GIS多指标决策方法和人工智能建模。对于目前常用的基于GIS多指标决策和人工智能建模两种方法进行了评析;并提出评价方法正向精确化、综合化和动态化的方向发展,建议注重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的空间尺度转换,力争在未来实现网络化、可视化。
关键词:
土地适宜性 研究进展 国外 GIS 展望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磊 贾树海 张安 刘秀娟
以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为研究区,采用GIS技术与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相结合,对东陵区红树莓、寒富苹果两种特色经济作物土地适宜性及其空间布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适宜于红树莓发展的高度适宜、适宜的农用地面积占评价单元总面积的91.9%,适宜于寒富苹果发展的高度适宜、适宜的农用地的面积占评价单元总面积的88.7%。本研究为未来沈阳市东陵区红树莓和寒富苹果的种植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谢洪斌 谭德军 罗真富 姚光华
研究目的:科学地开展土地资源评价和规划,实现土地合理、有效利用。研究方法:以重庆长寿湖周边地区为例,利用RS与GIS技术,借助地质、地球化学、遥感等多源信息,运用层次分析法选取评价指标,通过专家打分确定权重,使用多指标评价模型、模糊数学和叠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一套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土地的社会属性为重点,结合当地政府对研究区在一小时经济圈的具体定位,对其土地利用现有结构进行了科学调整。研究结果:遥感影像与评价结果叠加实现三维可视化,让决策者简单直观的了解土地利用情况,为土地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论:以土地自然属性为基础的适宜性评价,和以社会属性为重点的土地结构调整方法,可很好的结...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伍 李满春 刘永学 毛亮
土地适宜性评价一般为单独基于栅格数据模型或者单独基于矢量数据模型。单一的数据类型在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时对信息的表达难免存在不足。结合面向对象的思想,以土地评价的对象个体为评价单元,利用矢量数据的评价单元边界来分割各类因子作用分值数据,并将评价单元对象内数据统计分析后的结果通过栅格图斑标号对象的联接,入库作为评价单元该因子的作用分值,再根据确定的各因子权重,计算因子的综合评价分值来建立矢量栅格混合数据模型。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算法,并以浙江省标准农田建设为例,在标准农田立地条件评价中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矢栅混合数据模型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地块的各方面要素信息,保证了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准确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红旗
以往县级柑桔土地适宜性评价多采用定性和单要素的方法,致使评价结果中存在着主观性、片面性以及空间定位精度低等缺点。本文以江西省泰和县为研究区域,引入土地适宜度的概念,满足应用计算机进行定量评价的因子量化要求,并运用GIS技术,实现了对县级柑桔土地自然、社会经济属性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的数量化方法,也为其他类型的单作物(广义)土地适宜性评价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模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国民经济核算司1993年SNA修订问题研究小组 许宪春 王益烜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ssue of different asset classification of land and land improvement and provides various recommendations.
关键词:
土地 土地改良 方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芬 高楠楠 彭锐 赖玉珮
生态园区的规划应改变传统以城市建设开发为主导的思维,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为生态园区的规划提供良好的考虑到生态敏感性和水土流失的科学手段和依据。基于此,研究以深圳市国际低碳生态城坪地为例,针对生态园区进行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沟谷密度、沟床平均纵比降、坡度、植被覆盖度,结合城市环境、交通等特征提出评价因子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值,通过ArcGIS10.0的缓冲区分析、水文分析、数据统计、地理处理等功能对生态园区土地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并着重分析了沟谷密度、沟床平均纵比降可能对生态园区建设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用地面积占总面积的39.89%,不适宜和不可建用地占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马慧静 李文辉
容器育苗是当今世界林业的一项先进苗木生产技术,主要采用各种容器装入配制好的基质或营养土进行育苗,并常将容器苗在塑料大棚、温室等保护设施中进行培养,易于为苗木创造较佳的生长条件和生存环境以及实施工厂化大规模苗木培育,具有育苗周期短、苗木规格和质量易于控制、苗木出圃率高、节约种子、起苗运苗过程中根系不易损伤、苗木失水少、造林成活率高、造林季节长、无缓苗期、便于育苗造林机械化等优点,被许多地区广泛采用。但是,真正的容器育苗理念不止于此,还有培育主根、平衡根系、空气切根、母株处理、苗木幼化、人工控制苗木生长等涵义。容器作为容器育苗的主体器皿,容器的形状、规格和材质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苗木的质量、生产成本乃至后期的生长、成材状况。目前,在国内外育苗容器的研发使用正在不断朝向低成本、来源广、高性能、结构合理、易操作、利于苗木生长的方向完善发展。因此,通过改良不同植物束根育苗的技术,从而降低育苗投入,减少移栽成本,降低幼苗根系在起苗、运输、定植等过程中造成断根和失水损伤,并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植树造林过程中对原有生态环境的损伤。
关键词:
束根 育苗 技术 改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璐 虞泓 范源洪 沙毓沧 袁理春
麻疯树作为生物柴油的重要原料,在研究和开发上越来越受重视。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麻疯树已大量上山种植,但缺乏良种和技术保障。在麻疯树适应种植区金沙江干热河谷进行麻疯树嫁接技术研究,进行不同时间嫁接、不同嫁接方法、不同接穗等试验,比较嫁接前后植株形态、结果性状、抗病性等变化,研究影响麻疯树嫁接成活率的因子,以期为麻疯树规模种植后的品种改良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麻疯树 嫁接技术 芽接 枝接 改良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黄跃进 唐锦春 孙柄楠
农用土地的适宜性评价是合理使用农用土地的重要前提。文章讨论了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 的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原理和主要过程, 并提出了农用土地适宜性的模糊评定数学模型。实验证明, 利用GIS 技术结合模糊评定数学模型可以提高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准确性及效率。图2 参3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农业土地 数学模型 评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日高修吾 黄智敏 黄璟 田小海
分析了四湖地区土地利用现状 ,其宜农耕地最多 ,作物种类繁多 ,耕作制度也多样 ;水域面积大 ,可养殖面积占水域的一半以上 ,其养殖潜力很大 ;宜林、宜放牧土地少 ;后备土地资源较少。土地利用的主要障碍因子是水文与排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土地利用的产出效益低 ;种植业结构欠合理 ;掠夺式经营 ,土壤肥力减退 ,污染加重 ;滥占耕地现象日趋严重 ;过度围湖造田导致生态恶化。同时 ,从气候等方面分析了四湖地区涝渍特征 ,又着重对现有六种主要种植制度作了简要的适宜性评价。据此 ,按照系统工程整体性、关联性、有序性的原则 ,对未来该地区农业总体发展走向、土地利用规划给予了展望。四湖地区农业总体发展走...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炳贵
应用土地适宜性评价理论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以赣州市章贡区宜农、宜林、不宜地为评价目标,系统阐述了GIS在赣州市章贡区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和作用.结果表明,宜农一等地、宜农二等地、宜农宜林地、宜林一等地、宜林二等地和不宜利用的土地面积分别占23.6%、12.86%、16.69%、34.85%、2.92%和0.07%.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苜蓿属植物适宜性区划
适宜铝土矿复垦土壤改良的固氮豆科植物筛选及固氮效应研究
铅锌尾矿渣改良下木本耐性植物的根际环境研究
低温诱导植物抗寒冻性研究与毛白杨抗冻性改良策略
铅锌尾矿区土壤有机菌肥改良后植物根际菌群的特性及多样性研究
基于资源环境适宜性评价的西江经济带规划空间耦合研究
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经济影响研究
我国在社会科学领域设立博士后流动站——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被批准为全国唯一的数量经济、技术经济专业博士后流动站
论非再生性资源生成产品需求侧技术经济研究技术经济学应用新领域
结合科研需求自建专业特色电子资源数据库——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图书馆自建电子资源数据库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