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07)
2023(6049)
2022(4880)
2021(4557)
2020(3679)
2019(8013)
2018(7976)
2017(14518)
2016(7606)
2015(8266)
2014(7486)
2013(7393)
2012(6944)
2011(6390)
2010(6540)
2009(6144)
2008(6057)
2007(5641)
2006(5025)
2005(4363)
作者
(21371)
(17936)
(17800)
(16612)
(11422)
(8620)
(7971)
(6758)
(6611)
(6358)
(6058)
(6007)
(5813)
(5731)
(5342)
(5325)
(5204)
(5116)
(5091)
(5058)
(4406)
(4238)
(4188)
(4022)
(3990)
(3965)
(3947)
(3869)
(3560)
(3537)
学科
(30669)
经济(30649)
管理(28762)
(28341)
(24558)
企业(24558)
技术(14321)
技术管理(11411)
中国(9718)
方法(9638)
地方(9394)
(8915)
业经(8841)
数学(7451)
数学方法(7359)
农业(6569)
(6104)
(6092)
(6088)
理论(5619)
资源(5576)
(5520)
(5367)
银行(5358)
(5347)
环境(5300)
(5286)
金融(5285)
地方经济(5272)
产业(5264)
机构
学院(105693)
大学(104469)
(45452)
经济(44571)
管理(44048)
研究(38097)
理学(37653)
理学院(37222)
管理学(36737)
管理学院(36502)
中国(28885)
(22576)
科学(22333)
(18888)
(18847)
中心(17584)
研究所(17088)
(16718)
财经(14774)
(14697)
(14479)
北京(14398)
师范(14384)
(14060)
(13832)
业大(13483)
(13323)
经济学(13184)
商学(12186)
商学院(12065)
基金
项目(73256)
科学(59287)
研究(55997)
基金(52656)
(46045)
国家(45657)
科学基金(39919)
社会(36808)
社会科(34938)
社会科学(34928)
(29766)
基金项目(28246)
教育(24812)
自然(24517)
(24333)
自然科(23867)
自然科学(23861)
自然科学基金(23492)
编号(22174)
(22156)
创新(19563)
资助(19309)
成果(17749)
(17367)
重点(16626)
国家社会(15710)
(15599)
课题(15538)
(14958)
(14475)
期刊
(52351)
经济(52351)
研究(32144)
中国(26941)
管理(19848)
科学(15024)
教育(14201)
学报(13814)
(13704)
(13485)
技术(10272)
大学(10192)
(9625)
金融(9625)
农业(9229)
学学(9128)
业经(8727)
科技(8481)
经济研究(8158)
图书(7485)
资源(7136)
财经(7120)
技术经济(6765)
(6339)
论坛(6339)
(6312)
(6198)
问题(6194)
书馆(5540)
图书馆(5540)
共检索到166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丽艳   张凯强   马光荣  
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是新时代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本文基于1998—2018年中国28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以及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利用国际资源价格这一外生冲击研究了资源丰裕程度对地区创新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资源丰裕对地区创新水平存在“资源诅咒”现象,即资源丰裕程度越高,地区创新水平越低。进一步机制分析发现,资源丰裕通过抑制非资源部门人力资本投入、挤出科技支出、削弱产业多样化和影响创新市场环境对地区创新水平产生抑制作用。基于此,笔者提出,资源型地区应合理配置并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促进关联产业发展,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钟新桥,张仁宾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宋丽颖  麻元元  唐明  
西部是我国煤炭、天然气、有色、稀有、稀土金属、石棉、磷、钾肥的主要蕴藏地,更是石油、煤炭战略后备资源之所在。我国45种主要矿产资源累计探明储量潜在价值87万亿元,中西部地区占91%且分布集中,非常有利于资源工业与高耗能原材料加工区位配置,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宗晓华  王立成  
高等教育资源能否有效地转化为区域的创新优势,是当前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转型所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基于2001—2018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面板双固定效应模型、借助工具变量来探究高等教育资源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高等教育资源仅对城市技术创新能力有着显著的促进效应,而对城市技术创新效益的提升作用并不明显。分阶段的回归结果进一步显示,高等教育资源向城市创新优势的转化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和不平衡特征,即更快转化为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而非技术创新效益。高等教育资源对城市创新水平的两种影响效应差异预示着,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资源的创新动能,必须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与产业需求的耦合衔接,建立高校与城市联动机制,引导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合理布局。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静  张西征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对我国企业的调查数据考察了企业资源影响出口的路径。基于资源观的企业理论,将企业资源分为内外财务资源和内外知识资源,使用企业研发投资代表企业创新行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企业资源变量通过影响企业创新进而影响企业出口的路径,并且将企业按照所有制性质分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从全部样本来看,企业的财务和知识资源都通过创新对企业出口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并且内部资源的影响远远大于外部资源的影响;国有企业的外部财务资源对创新没有影响;私有企业资源基本都通过创新影响了出口;外资企业的外部资源对创新无影响,其创新对出口也无显著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翁克瑞  严奉宪  
我国耕地资源总量丰富 ,亚当·斯密曾说过“中国土地最肥沃 ,耕作最精细”。然而 ,中国人多地少 ,属于典型的人均土地资源稀缺的国家 ,随着加入 WTO,我国土地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迅速削弱。那么 ,我国土地资源禀赋是否具有比较优势 ?本文分别从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以及土地要素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林生  李刚  
分析自然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以加拿大经济史学家哈罗德·因尼斯和W A 麦肯托斯创立的大宗产品理论最为代表。本文以我国2001年的各省区能源资源数据为例,研究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自然资源富集省区呈现出依赖论所描述的特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雷辉  郑艳  
基于企业资源禀赋差异,在行业视角下利用共同前沿DEA方法对中国35个工业行业2008-2014年的环境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工业企业平均环境创新效率波动上升但仍然偏低;环境创新效率存在行业异质性,技术依赖型行业的环境创新效率最高,但能源依赖型行业的环境创新效率整体提升幅度最大;各行业效率损失原因各有侧重,需明确效率损失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效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肖汉杰  唐卫宁  彭定洪  王华  周建华  
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事关我国前沿产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核心竞争力。针对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具有成本高、风险高、环境正外部性等基本特征,核心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有限理性及在资源禀赋方面存在的异质性,使双方在创新合作过程中均存在博弈行为。引入政府补贴、资源拥有量、碳价和资源交互系数等关键参数,构建企业资源禀赋异质下的产业共性技术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演化博弈模型,并采用演化相位图和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各参数对企业策略选择的影响,得到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演化博弈系统的演化特征及变化规律,提出促进资源禀赋异质企业协同创新的建议对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秋明  顾新  杨雪  
创新资源禀赋对城市创新具有促进作用,这两者及其作用机制均嵌入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之中,但现有研究较少关注这一问题。论文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视角,利用2011-2018年四川省城市层面的发明专利数据和经济统计数据,分别验证了资源禀赋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以及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特征值网络嵌入性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资源禀赋正向影响城市创新能力。结构嵌入性正向调节创新人力资本与城市创新能力的关系,关系嵌入性正向调节技术创新与城市创新能力的关系。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蒙自强  
本文在分析国际贸易投资一体化理论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要素禀赋和厂商优势,对该理论的H-M-B模型进行了扩展,理论分析表明,一国要素禀赋将决定该国厂商优势的特征,进而影响该国FDI的流出水平。当一国熟练劳动力要素相对于非熟练劳动力要素越丰裕,厂商差异化优势相对于低制造成本优势越强,厂商越倾向采取FDI方式进入国际市场,该国FDI发展水平越高;反之,该国FDI发展水平越低。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程广斌  王朝阳  
绿色福利的核心要义是促进资源节约和提升人类福利。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存在两大事实:技术进步已经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力;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面临严重环境问题。本文基于三种空间权重,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2005—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除西藏和港、澳、台地区)自然资源禀赋、技术创新与绿色福利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技术创新与绿色福利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自主创新有利于绿色福利提升,技术引进则不利于绿色福利提升;自然资源禀赋对绿色福利的影响呈现倒“U”型,即存在“资源福音”到“资源诅咒”的转变;自主创新与自然资源禀赋的交叉项对绿色福利具有负向作用;技术引进与自然资源禀赋的交叉项对绿色福利具有正向作用。因此,本文提出下列对策建议:一是坚持绿色创新发展,共享绿色福利;二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避免陷入“资源诅咒”陷阱;三是依据自然资源差异,不断调整创新模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董佺  
在中国入世和西部开发的背景下,西部地区面临着全面开放和要素禀赋结构不断变化的环境。西部原先的产业结构及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隐性失业逐渐暴露,并且缺乏经济发展及结构优化所必须的资金。这要求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要有很强的务实性。西部地区的制成品产业结构优化应建立在当地客观的要素禀赋结构基础之上,动态比较优势的实现要依赖于禀赋结构的有效升级。因此,民间资金与外资的积极参与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西部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禀赋比较优势的充分体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万山  于占东  
"比较优势战略"与"逆比较优势战略"两种对外贸易战略孰优孰劣,以及由此导致的技术创新模式之争是建立在要素禀赋均衡分布假设基础上的。本文结合我国要素禀赋分布现状,在要素禀赋非均衡分布条件下,探讨了对外贸易战略制定以及技术创新模式选择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对外贸易战略的制定以及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并非取决于劳动力人均资本拥有量,而是取决于要素禀赋结构的分布。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刘彦军  
区别于其它产业,海洋产业发展过程存在明显的海洋资源指向。而海洋资源如何影响产业集聚、海洋资源禀赋对海洋产业的影响作用机制等仍有待深入研究。建立"状态比较法"准则,以海岸线长度作为海洋资源禀赋代表,在两种不同状态下计算并比较我国海洋产业集聚水平,对我国海洋资源在海洋三次产业中的集聚效应进行分解。结果表明:由于海洋资源在海洋三次产业生产中的地位不同,单位海洋资源所能负载的海洋三次产业产值极限不同,以及与海洋产业联动的陆地产业发展分布不均衡等原因,海洋资源的富集对海洋第一产业集聚有促进作用,但是对海洋第二、三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