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79)
2023(15480)
2022(13297)
2021(12366)
2020(10361)
2019(23013)
2018(23123)
2017(43661)
2016(23499)
2015(26377)
2014(25594)
2013(25195)
2012(22844)
2011(20513)
2010(20454)
2009(18844)
2008(18011)
2007(15771)
2006(13739)
2005(11711)
作者
(65812)
(54405)
(54232)
(51503)
(34798)
(26197)
(24531)
(21307)
(20556)
(19395)
(18635)
(18209)
(17157)
(17151)
(16724)
(16529)
(16266)
(16199)
(15608)
(15506)
(13416)
(13339)
(13102)
(12492)
(12173)
(12074)
(12014)
(12002)
(10914)
(10711)
学科
(93463)
经济(93378)
管理(73178)
(69423)
(59150)
企业(59150)
方法(40644)
数学(34267)
数学方法(33867)
(25331)
中国(24760)
业经(23415)
技术(23129)
(20992)
地方(20582)
(19316)
农业(17196)
理论(17149)
(16518)
贸易(16506)
(16112)
(16012)
(16007)
环境(15401)
产业(14801)
技术管理(14265)
(13817)
(13424)
财务(13351)
财务管理(13332)
机构
学院(326611)
大学(325138)
管理(134440)
(128528)
经济(125724)
理学(116954)
理学院(115745)
管理学(113854)
管理学院(113265)
研究(105389)
中国(76760)
(68874)
科学(66111)
(55652)
(51588)
(48611)
业大(48013)
中心(47721)
(47289)
研究所(47173)
财经(45148)
(43684)
师范(43315)
北京(43170)
(40992)
(38920)
(38678)
农业(37902)
经济学(37577)
技术(36426)
基金
项目(229120)
科学(181151)
研究(170524)
基金(164860)
(142653)
国家(141480)
科学基金(122896)
社会(107420)
社会科(101901)
社会科学(101877)
(91741)
基金项目(88023)
自然(79073)
教育(77951)
自然科(77153)
自然科学(77135)
自然科学基金(75784)
(75738)
编号(70428)
资助(66291)
成果(55696)
(51628)
重点(50927)
(49903)
(49391)
课题(48110)
创新(47481)
国家社会(43767)
项目编号(43724)
科研(42778)
期刊
(139473)
经济(139473)
研究(92591)
中国(64131)
管理(50395)
学报(48611)
科学(46197)
(43930)
(40792)
教育(40398)
大学(36458)
学学(33937)
技术(31604)
农业(31435)
业经(24984)
(23290)
金融(23290)
经济研究(22225)
财经(20919)
图书(19789)
科技(18804)
(17991)
技术经济(17629)
问题(17626)
(17040)
理论(15373)
商业(15126)
现代(14975)
资源(14927)
(14541)
共检索到469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肖汉杰  唐卫宁  彭定洪  王华  周建华  
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事关我国前沿产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核心竞争力。针对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具有成本高、风险高、环境正外部性等基本特征,核心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有限理性及在资源禀赋方面存在的异质性,使双方在创新合作过程中均存在博弈行为。引入政府补贴、资源拥有量、碳价和资源交互系数等关键参数,构建企业资源禀赋异质下的产业共性技术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演化博弈模型,并采用演化相位图和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各参数对企业策略选择的影响,得到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演化博弈系统的演化特征及变化规律,提出促进资源禀赋异质企业协同创新的建议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健  张威  吴均  
为了更好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弥补共性技术创新主体的缺乏,构建涵盖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参与的、能够实现创新资源最大整合和优化的三重螺旋协同创新系统便成为理想的选择。在这一框架下,本文应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有限理性下政府、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博弈行为,探讨演化路径、稳定均衡策略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政府的激励和监督以及共性技术创新的超额收益、总成本和溢出效应等因素直接影响协同创新的概率,且存在最优的收益与成本分配比例使协同创新的概率最大化。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健  张威  吴均  
为了更好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弥补共性技术创新主体的缺乏,构建涵盖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参与的、能够实现创新资源最大整合和优化的三重螺旋协同创新系统便成为理想的选择。在这一框架下,本文应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有限理性下政府、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博弈行为,探讨演化路径、稳定均衡策略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政府的激励和监督以及共性技术创新的超额收益、总成本和溢出效应等因素直接影响协同创新的概率,且存在最优的收益与成本分配比例使协同创新的概率最大化。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并建立有效的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的协同机制,以便有效地促进协同创新系统向帕累托最优方向演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秋明  顾新  杨雪  
创新资源禀赋对城市创新具有促进作用,这两者及其作用机制均嵌入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之中,但现有研究较少关注这一问题。论文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视角,利用2011-2018年四川省城市层面的发明专利数据和经济统计数据,分别验证了资源禀赋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以及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特征值网络嵌入性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资源禀赋正向影响城市创新能力。结构嵌入性正向调节创新人力资本与城市创新能力的关系,关系嵌入性正向调节技术创新与城市创新能力的关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保林  王娟茹  杨丽华  李雪涛  
在考虑政府补贴的情况下,基于Stackelberg博弈理论和Nash均衡理论,构建包含政府、企业、研发机构在内的四种博弈模型,对不同模型下的价格、产品创新度和利润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企业主导市场的情况下,产品销售价格、创新度和利润都不占优势,创新效率最低;政府主导模型中非均等化补贴可以使价格、产品创新度和利润等指标均达到最优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保林  王娟茹  杨丽华  
分析产业共性技术的商品属性,利用Stackelberg博弈理论和Nash均衡理论构建包含政府、企业、研发机构等多元主体的4种博弈模型,对不同模型下的价格、产品创新度和利润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对多元主体的协调控制有利于提高产业共性技术的创新效率,在一定条件下,政府主导的协同模型可以使价格、产品创新度和利润等指标均达到最优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可以使各方所获收益都高于合作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娜  李波  
建立以集群内企业和科研院所为博弈主体的双方演化博弈模型,通过稳定策略分析可知,确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是各方保持协同治理的核心;同时加入一些奖励惩罚机制以及信息共享机制对各主体具有激励作用,政府的监管,则进一步优化对企业间的协同治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武健  曹丽霞  黄琪华  许磊  张军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本文在"互联网+"背景下,构建再生资源企业、地方政府和公众协同创新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博弈主体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的策略选择,并用数值分析研究各参数改变对博弈主体策略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概率的大小与博弈主体选择策略的收敛速度成正比;不同博弈主体对参数改变的敏感度不同,公众对参与创新的成本和惩罚力度的敏感度更高;不同博弈主体之间的策略选择是相互促进的,演化稳定策略为"积极参与,监管,积极参与"。基于上述结论,从再生资源企业、地方政府、公众的角度提出建议,为再生资源产业转型发展提供有效思路。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艾尚乐  杨万寿  黄永弟  
我国平台经济视域下的数字内容产业协同创新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本文依据平台经济理论,提出了包含创新资源供给方、创新资源需求方和平台企业的数字内容产业协同演化三方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主体产业协同创新的演化路径和演化稳定策略,明确了影响不同创新主体演化行为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建立健全创新资源供给的奖惩补偿机制、完善平台企业的监督考核机制以及跟踪分析创新资源需求方利用创新资源状况3个方面提出提高产业协同创新水平的具体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崔和瑞  王欢歌  
在有限理性基础上,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对产学研低碳技术协同创新的演化博弈策略进行分析,最终得到6种情况下的演化稳定策略。分析各个因素对产学研达成低碳技术协同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违约金、协同收益、政府补助、碳排放量差值和碳排放税对协同创新有正向促进作用;研发成本和知识溢出效应对协同创新有反向抑制作用;成本分摊比例和收益分配比例的影响是非单向的。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促进产学研低碳技术创新提出相应措施及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肖汉杰  于法稳  唐洪雷  彭定洪  周建华  
在气候变化应对日益紧迫的背景下,研究了政府、企业、研发机构和金融机构(政产学研金)参与低碳环境友好技术(LCEFT)创新的条件和策略。以企业合作关系为假设条件,引入金融主体和科研机构,构建了LCEFT的政产学研金协调创新博弈模型,深入分析了碳权质押、信用等级、投资回报等因素对博弈系统群体协调创新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机构参与协同创新的决策受到政府奖惩机制、绿色信贷项目盈利和风险等因素的影响;多主体在资源和能力上的互补性正是LCEFT协同创新联盟形成的关键;政府部门的奖惩机制能够促进多主体合作,但难以使得整体获得最优,达到整体最优的关键是有效地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和金融机构的杠杆作用。本文为政府部门制定绿色金融、产学研协同创新及产业化管理机制提供了新思路和一定的决策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曹阳春  刘贻新  张光宇  
以有限理性为前提,构建政府驱动下区块链产业协同创新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区块链服务企业与学研机构的协同创新策略选择问题,并对要素变动下协同创新策略选择的演化结果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状态下的投入成本、额外收益、政府激励、违约金以及收益分配系数等因素对区块链产业的协同创新具有显著影响。对此,从政府政策驱动、企业主体功能与市场体制作用方面提出优化区块链产业协同创新水平的对策建议。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赵黎明  刘嘉玥  陈喆芝  
应用演化博弈理论,从动态角度对有限理性的政府、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间的博弈行为进行分析,探讨政府主导下军民合作创新系统中双方成员的演化稳定策略,提出促进军工领域多主体最优合作的对策和建议。结果表明,协同创新系统的超额收益、研发总成本以及背叛收益等因素对双方的策略选择具有直接的影响。政府通过建立完善的激励、监督和惩罚机制,打造良好的军民融合式发展环境,发挥宏观调控作用,能够促进创新体系向帕累托最优的方向演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宇  康健  邵云飞  
共性技术的协同创新对于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系统地剖析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结构和动力将有利于提升产业创新效率。本研究以三螺旋模型为框架,解构了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结构要素,分析了三螺旋各阶段的动力因素,探讨了三螺旋不同阶段各协同主体的协作规律及资源利用状况,绘制出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三螺旋立体空间结构和动力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成都、德阳和绵阳三市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比较分析,以期为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系统科学的理论框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解学梅  刘丝雨  
随着创新模式逐渐趋于创新要素集成化和行为主体协同化,协同创新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文章综述了技术创新的演化轨迹和都市圈创新理论的发展脉络,从协同理论视角梳理和分析了都市圈协同创新的发展轨迹,重点从协同创新的阻制、协同要素构成、协同创新模式、协同程度测度、协同创新效应等方面探讨了其最新的研究动态和进展;最后,在评述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