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34)
2023(4123)
2022(3273)
2021(3044)
2020(2550)
2019(5744)
2018(5518)
2017(10437)
2016(5841)
2015(6385)
2014(6136)
2013(5999)
2012(5603)
2011(5032)
2010(5144)
2009(4643)
2008(4526)
2007(4109)
2006(3628)
2005(3228)
作者
(15670)
(13015)
(12866)
(12405)
(8348)
(6268)
(6017)
(5257)
(4844)
(4671)
(4468)
(4461)
(4205)
(4182)
(4073)
(3958)
(3883)
(3797)
(3787)
(3720)
(3160)
(3126)
(3079)
(2976)
(2911)
(2882)
(2879)
(2729)
(2631)
(2618)
学科
(23265)
经济(23240)
管理(19577)
(13090)
(12011)
(10312)
企业(10312)
方法(10268)
(10021)
贸易(10020)
(9938)
数学(9237)
(9225)
数学方法(9178)
(7677)
出口(7675)
出口贸易(7675)
中国(7015)
(6428)
财政(6413)
国家(6220)
(6041)
地方(5910)
(5673)
资源(5242)
人事(5174)
人事管理(5173)
业经(4578)
环境(4299)
(4211)
机构
大学(81337)
学院(79489)
(36326)
经济(35681)
管理(32295)
理学(27965)
理学院(27692)
管理学(27359)
研究(27209)
管理学院(27195)
中国(20434)
(18752)
(16964)
科学(15806)
财经(14308)
(13183)
(13176)
中心(12794)
经济学(12480)
(12017)
研究所(11842)
经济学院(11469)
(11251)
财经大学(10710)
(10443)
师范(10381)
北京(10297)
业大(10134)
(9765)
(9312)
基金
项目(56735)
科学(45505)
基金(43111)
研究(41804)
(37400)
国家(37154)
科学基金(32206)
社会(28860)
社会科(27638)
社会科学(27629)
基金项目(22408)
(21009)
自然(19733)
自然科(19177)
自然科学(19172)
自然科学基金(18843)
教育(18699)
资助(17778)
(17425)
编号(16329)
(13528)
成果(13247)
国家社会(13182)
重点(12588)
(12364)
教育部(11851)
(11522)
人文(11450)
(11145)
创新(10875)
期刊
(36722)
经济(36722)
研究(23671)
中国(17254)
(14585)
学报(12185)
管理(11119)
科学(11015)
(9451)
大学(8904)
学学(8020)
财经(7077)
教育(6840)
农业(6633)
图书(6603)
经济研究(6586)
(6531)
(6146)
资源(5771)
技术(5605)
问题(5530)
(5473)
金融(5473)
业经(5034)
国际(4981)
书馆(4797)
图书馆(4797)
世界(4051)
(4008)
统计(3974)
共检索到1210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徐琰超  柳荻  杨龙见  
地区资源禀赋的差异化导致地方官员面临不同的激励和约束。文章考察了有效竞争条件下的地方财政行为,着重分析了转移支付对异质性地方政府支出结构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资源禀赋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财政支出偏向:资源丰裕地区的生产性支出所带来的GDP增量相对更高,当地官员为了谋求政治晋升,倾向于扩大政府生产性支出;资源匮乏的地区则倾向于扩大政府行政开支和福利性支出,前者可以增加地方官员的腐败和公务性消费,并通过构筑本地政治网络资源的方式提高私人效用,后者可以使地方官员赢得更多本地居民的支持。本文基于中国县级数据为上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红琼  
本文在假定地方政府是"仁慈型"政府的前提下,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地方政府支出存在结构偏向,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而轻科教文卫等支出。接着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激励合同出发,分析在"经济人"假设下,地方政府的行为受激励机制的影响,从追求"社会合意"型向追求"中央合意"转变。而这一转变带来的则是公共品供给效率损失,某些公共品提供不足,而某些公共品供给过度等后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伟  
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存在生产性支出偏向。对该现象有两种解释视角,一种是基于财政分权和晋升锦标赛理论,认为生产性支出有利于经济增长因而受到地方政府的偏好;另一种则是认为是腐败导致了地方政府生产性支出偏向。但某些经验研究并不支持第一种解释视角,而第二种视角又受到腐败度量指标选择的限制,所以需要新的解释视角。一种新的解释视角是:不同来源财政资金因其财力自主性大小不同,可能会对生产性和非生产性财政支出产生不同的效应。这为研究地方政府生产性支出偏向现象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这种视角下,遵循新的研究思路,可以将财政资金来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开  张磊  
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是科学划分地方政府间财权、事权与支出责任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本文以地方政府间权责安排为视角,收集并整理286个地级市层面2015—2017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广义矩估计方法(GMM),分析财政分权程度省际差异下财政压力与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偏向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地方上下级政府间权责关系基本协调、匹配的基础上,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的增加不会显著影响其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偏向。但当地方上下级政府间存在权责错配时,财政压力的增加则会显著降低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偏向。因此,在确保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权、事权与支出责任基本协调和一一对应的基础上,省级政府应逐级下放财权、事权与支出责任至县级政府,或者上收部分财权、事权与支出责任来维持省级与县级政府在承担事权与支出责任上的主体地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安  沈坤荣  
本文通过对2001—2014年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面板数据分析,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验证了在中国特有的财政体制和土地制度下,土地财政是造成地方政府支出投资偏向的重要因素,并通过“自我累加”机制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财政分权”的交互作用三种影响机理对地方政府支出结构产生扭曲效应。通过分区域和分时段研究还发现,这种影响机理还存在一定的分离均衡。本文的研究表明,为了淡化地方财政支出的投资职能,除了要改革财政分权体制和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竞赛制度以外,还要加强土地出让收入的管理与分配制度改革,拓宽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安  沈坤荣  
本文通过对2001—2014年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面板数据分析,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验证了在中国特有的财政体制和土地制度下,土地财政是造成地方政府支出投资偏向的重要因素,并通过"自我累加"机制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财政分权"的交互作用三种影响机理对地方政府支出结构产生扭曲效应。通过分区域和分时段研究还发现,这种影响机理还存在一定的分离均衡。本文的研究表明,为了淡化地方财政支出的投资职能,除了要改革财政分权体制和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竞赛制度以外,还要加强土地出让收入的管理与分配制度改革,拓宽地方政府投资项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小勇  
笔者通过构造地理空间权重和经济空间权重矩阵,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1985年~2006年间中国省级财政分权、邻里竞争对财政支出偏向政策的影响,并将这种影响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研究发现,总体上,省级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基本建设支出比重无显著影响,而对社会发展性支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相邻地区GDP增长率的提高,促使地方政府增加基本建设支出比重,而降低社会发展性支出比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莉  皮嘉勇  宋光祥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但是大量研究表明我国地方政府存在生产性支出偏向。本文基于"撤县设区"准自然实验,利用全国层面的县级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来识别撤县设区政策对于生产性支出偏向的影响,发现撤县设区减少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占比,增加民生性支出占比,但同时也使得政府行政管理费用上升。我们认为,原因是撤县设区减少了基层地方政府的竞争从而弱化了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动机和能力。本文的研究从地方政府竞争的角度理解撤县设区政策如何影响财政支出偏向;同时,对如何改变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提供了来自行政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朱光  鲍曙光  
本文利用1994~2007年县级数据,以财政自给率作为门槛变量,基于双重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我国转移支付与地方公共支出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转移支付对地方公共支出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转移支付对基本建设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的促进作用都更为显著,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地方政府行为选择和公共支出结构的扭曲;我国转移支付对公共支出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转移支付不能有效激励经济欠发达地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因而转移支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激励不相容。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叶  邱磊  刘小兵  
提升区域技术创新水平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使用2008—2016年中国286个地级市的专利申请数据,实证分析了财政支出偏向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财政支出偏向显著促进了区域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且这种促进作用主要存在于东部地区、超大城市以及特大城市;(2)影响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开发区建设是财政支出偏向影响区域技术创新的可能渠道;(3)基于土地出让行为能放松地方政府预算约束这一基本事实,进一步检验了土地出让在财政支出偏向与区域技术创新关系中的调节效应,发现土地出让行为减弱了财政支出偏向对区域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4)考虑空间因素可能给估计结果带来的影响,通过空间相关性检验发现,财政支出偏向存在策略性互动行为,且进一步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进行检验发现,财政支出偏向的策略性互动行为显著促进了区域技术创新水平提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文骏  刘晔  
从预算结构出发,首次基于款级科目对1997-2009年公共财政支出和政府性基金支出的省级数据进行分类调整,并利用动态面板模型检验了财政分权对生产性支出偏向的影响。结果表明:由财政分权所导致的地方政府存在生产性支出偏向;但从预算结构来看,生产性支出偏向主要来自政府性基金支出,公共财政支出不具备明显的生产性支出偏向,而是更多地表现出支出刚性。因此,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支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政府性基金筹集专项建设资金的作用,完善转移支付结构,彻底取消预算外支出,加大经济开放程度,从而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丹  唐善永  
中国式财政分权为地方政府提供了强大的激励机制,使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严重扭曲了地方政府的支出行为。追根溯源,财政体制和政治考核体制是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偏向的根本原因,财政分权、政治晋升锦标赛下的财政竞争、财政体制改革、贪污腐败等都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因此,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既要从财政体制着手,也要从政治体制着手。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安苑  
使用非参数逐点估计方法,在一个动态框架下考察财政分权对于地方政府支出偏向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随着分权程度的提高,地方政府对于经济性支出的偏向经历了一个被强化的过程,而当分权程度进一步提高时,这种作用则逐渐弱化,这表明对于支出偏向问题而言,存在一个最优的财政分权度;进一步地,随着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水平的提高,这种分权对支出偏向的影响也经历了一个类似的高峰,而后则变得不再显著,表明分权的支出偏向作用可能是一个收入现象。这种分权影响的动态考察为增长方式转变背景下政府治理模式的调整提供了实证层面的证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开  张磊  
本文以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为出发点,基于2009—2017年地级市层面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审视财政压力、政府竞争与地方政府民生支出偏向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政府竞争而言,财政压力才是降低地方政府民生支出偏向的主要原因。财政压力对政府竞争具有调节作用,政府竞争对民生支出偏向的反向作用程度显著依赖于财政压力。具体而言,政府竞争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偏向不具有直接效应,但在财政压力的调节作用下显著影响上述三项支出。本文进一步发现,经济发展水平越低,政府竞争与民生支出偏向之间的相关关系越不显著;地方政府在执行多任务导向型的中央决策时,具有较为明显的自我选择倾向。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田志磊  杨龙见  袁连生  
中国式分权理论抓住了我国政府间关系的关键特质——政治集权下的经济分权,但是在解释地方教育供给时存在分析架构上的不足,因而未能对教育财政支出占GDP 4%的目标实现给出合理解释。本文聚焦于教育的直接提供者,在讨论公共教育的产品属性以及地市和县支出偏好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中国式分权对地方教育支出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地市一县教育职责同构和财政分权的背景下,县级政府边际教育支出倾向递减,而在以私人物品和俱乐部性质教育供给为主的地市政府,教育支出并未呈现边际递减的倾向。21世纪初以"政策制定集权上收中央,财政支出分权下沉到县"为特征的中国式分权改革改善了地方政府的教育支出,但是也产生了一系列的新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