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81)
2023(17795)
2022(15326)
2021(14196)
2020(11991)
2019(27262)
2018(26939)
2017(52198)
2016(28159)
2015(31558)
2014(31203)
2013(30950)
2012(28097)
2011(25374)
2010(25102)
2009(22987)
2008(22355)
2007(19643)
2006(17240)
2005(14468)
作者
(83210)
(69681)
(69006)
(65480)
(43906)
(33678)
(31156)
(27530)
(26369)
(24438)
(23517)
(23329)
(21842)
(21675)
(21330)
(21170)
(21136)
(20549)
(19912)
(19702)
(17431)
(17047)
(16844)
(15937)
(15760)
(15448)
(15413)
(15181)
(14083)
(13979)
学科
(114266)
经济(114143)
(84449)
管理(81182)
(62369)
企业(62369)
方法(54130)
(49868)
数学(48093)
数学方法(47527)
农业(32991)
业经(28305)
(28050)
中国(27839)
(23854)
地方(22582)
(21753)
贸易(21746)
(21143)
(20682)
技术(18049)
环境(17837)
(17814)
财务(17743)
财务管理(17705)
(16969)
理论(16760)
企业财务(16721)
(15956)
银行(15890)
机构
学院(402649)
大学(399719)
管理(160785)
(158454)
经济(155226)
理学(141043)
理学院(139541)
管理学(136962)
管理学院(136250)
研究(130137)
中国(96691)
(86585)
科学(85040)
(82940)
业大(70130)
(69044)
农业(67482)
(65558)
中心(60833)
研究所(60422)
(57165)
财经(56858)
(52133)
北京(51059)
(50827)
师范(50227)
经济学(47068)
(46682)
(46548)
经济管理(43715)
基金
项目(287213)
科学(224356)
基金(208746)
研究(203155)
(184339)
国家(182808)
科学基金(156541)
社会(128242)
社会科(121396)
社会科学(121359)
(113485)
基金项目(111510)
自然(104462)
自然科(101971)
自然科学(101940)
自然科学基金(100136)
(94585)
教育(92415)
资助(85559)
编号(82448)
成果(64057)
重点(63974)
(62565)
(61038)
(59449)
科研(55582)
创新(55525)
课题(55299)
计划(53409)
国家社会(52967)
期刊
(168038)
经济(168038)
研究(107039)
(84391)
学报(72526)
中国(70325)
科学(62927)
农业(57384)
大学(54266)
管理(54000)
学学(51742)
(50499)
教育(36040)
业经(34293)
(33318)
金融(33318)
技术(32955)
(28326)
财经(26572)
经济研究(25429)
问题(23564)
(22588)
(21654)
科技(20516)
业大(20201)
图书(19893)
资源(19413)
技术经济(18754)
商业(18740)
理论(18382)
共检索到5639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李丽莎  
根据云南花农销售鲜花的方式,将农户销售方式划分为三个基本类型:家庭单位型、依托农业企业型与依托合作社型。基于云南鲜花主产区218户花农的问卷调查数据,根据资源禀赋理论,提出了资源禀赋对农户销售方式影响的理论假说:资源禀赋劣势的农户比资源禀赋优势的农户,对组织化程度高的销售方式需求更强。Ordered Logit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为:对农户销售方式有显著影响的资源禀赋指标,依次为种植面积、自行销售鲜花经验、组织者年龄、组织者健康状况、家庭劳动力个数,其系数的正负与理论假说的预期完全一致。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董敏  赵学娇  罗明灿  凤军  
运用商品链方法对云南农户核桃销售渠道进行了实证研究,包括鉴定渠道的市场参与者并分析其行为、相互关系和特征,同时对核桃商品链的利润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椭圆形的云南农户核桃销售渠道结构,较好地保证了充分的市场竞争、信息的透明以及利润的合理分配,核桃产业中受益最大的仍是种植农户,"中间商"在核桃产品的销售渠道和市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最后,对云南核桃市场体系以及相关的产业标准、品牌、配套措施建设,国内外市场的开拓,提出了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程欣炜  陶世奇  林乐芬  
互联网+现代农业改变了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对农业保险的创新性和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河北、山东和安徽三省家庭经营梨果种植户为样本,运用Logit离散选择模型对农产品网络销售模式下普通农户和规模农户参加互助保险和公共保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第一,农产品网络销售提升了普通农户参加互助保险和公共保险的意愿,并造成规模农户退出保险互助合作;第二,梨果生产能力、资金补贴程度、农业风险认知和渠道参与深度等因素对引入农产品网络销售模式后的家庭经营农户参保行为存在影响。建议鼓励农户依托区域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晓静  刘斐  夏显力  
基于四川、陕西两省猕猴桃主产区猕猴桃种植户的微观调研数据,采用Heckman模型,从大众媒介渠道和组织渠道两个维度实证分析信息获取媒介对农户电商销售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调研区域农户参与电商销售程度不高,电商销售参与率为37.90%,电商销售强度均值为34.24%;大众媒介渠道和组织渠道均是影响农户电商销售行为的重要因素;信息获取渠道对农户是否参与电商销售及电商销售强度的影响具有差异。因此,要促进农户电商销售参与、提高电商销售强度,首先要加强农村电商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户对电商销售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提高农户应用大众媒介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其次,应加快推进农户与供应链组织、农业推广人员之间形成"农业生态合作关系",加强农户间的信息交流,充分发挥组织渠道的作用;最后,要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培育良好信息环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改清  
采用河南省16村近5 000个农户2003—2007年固定跟踪观察所得的样本资料,实证分析不同区位农户的营粮贡献。结果表明:河南农户经济分化日益明显,存在一种粮食盈余户减少与粮食短缺户增多,粮食缺口量增大的局面。粮食安全保障主要依托于日趋减少的盈余户上,且区位差异显著。具有自然区位优势的农户营粮贡献较大,具有经济区位优势的农户营粮贡献呈现出强化与弱化的两极格局,而自然与经济区位交互作用下,农户营粮贡献的区位复合效应显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富桥  丁士军  姜爱芹  
本文以对茶叶种植户的调查数据为例,考察了不同产销对接方式对农户农产品销售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农户特征、生产规模及地区差异情况下,通过产地批发市场销售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以批发市场为对照组,通过合作社或自产自销方式的影响最为显著,交给龙头企业的方式没有表现出增收效应,交给坐地中间商对农户产品销售收入总体上没有显著影响,而交售给上门收购商贩有一定程度的正向影响。最后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了通过产销对接提高农户收入的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孙飞燕  
首先对云南鲜花冷链物流发展进行概述,详细分析了云南鲜花冷链物流现阶段的环节和流程。然后结合发展现状,探索分析了云南鲜花冷链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最后根据发现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期为云南鲜花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改清  
农户农资投入行为及其效率变化受其家庭内在因素与外在条件的共同影响。研究表明,农户农资购入行为并非经济理性,主要依据既往经验决策,但对农资的质量、价格以及安全性的关注度非常高,现实满意度较差,同时在购买农资中存在渠道分散、组织化程度低以及交易费用偏高等问题;农户在不同农资的施用决策上存在差异性,农户家庭内在因素(人口因素与经济因素)和外在因素(区位因素与制度因素)均对其农资投入量有一定的影响,且前者的作用强于后者;农户农资投入效率总体偏低,且与其兼业化程度和粮作经营规模密切相关;惠农政策在刺激粮食总量增加的同时并未顾及既定目标下农资投入的效率,以至于出现牺牲效率求效果的"政策行为非理性";增强制...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辉  陈思羽  
本文以对湖南省粮食主产区475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两阶段的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意愿(包括农户是否愿意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农户以何种方式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受访农民的文化程度越高、身体健康状况越好、家庭劳动力越短缺、种粮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越大、种粮补贴与种粮投入的比例越大、受访农民对现阶段农田水利设施整体状况的评价越差、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生产的重要程度越高、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越大,农户越愿意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受访农民的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高、身体健康状况越差以及种粮补贴与种粮投入的比例越大,农户越愿意以投钱...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爽  
本文依据农户供给行为理论和价格预期理论建立粮食主产区早籼稻和混合麦两个主要粮食品种的粮农供给行为模型,采用幼稚性与适应性两种农户价格预期方式模拟了最低收购价影响粮食供给的途径和主产区粮农在最低收购价政策下的供给行为。实证结果表明:政府每年公布的最低收购价格是影响主产区农户粮食供给的主要因素之一;最低收购价格通过引导粮农的价格预期从而对他们的粮食供给行为起导向作用。近年国家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对有效保护粮农利益、调动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保证重点粮食品种的市场供给起到重要作用。同时,粮食主产区农户小规模分散式的供给行为对粮价信号的放大作用在最低收购价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过程中应被予以足够重视。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雪  付文革  韩一军  
[目的]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直接影响种粮积极性,与粮食稳定供给有着密切关系,深入分析粮食政策对主产区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的影响对于评价和完善粮食政策及促进贫困户增收有着现实意义。[方法]利用粮食主产区冀鲁豫3省的农户实地调研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基于国家贫困标准和国际贫困标准实证分析粮食政策对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人均收入的影响。[结果]粮食主产区贫困户具有多维贫困的特征,提高政策价格水平和增加补贴收入均有助于贫困户收入增长,但销售渠道对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人均收入的影响均不显著;从缩小农户收入差距来看,增加补贴收入比提高政策价格水平对于主产区贫困户脱贫的作用更为显著。[结论]因此,粮食主产区农户的扶贫政策需进一步地由收入贫困转向多维贫困,结合其他多种政策措施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扶贫政策,充分发挥非农就业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注重贫困农民人力资本的积累和素质的提升,进一步增强农业信贷的可得性和便利性,支持发展主要粮食作物政策性保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耿献辉  刘志民  
利用2012年8月对我国大蒜主产区山东省金乡县272个农民入户的调查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探讨了我国大蒜主产区农民的学习能力对生产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民的学习能力对生产经营绩效产生了极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直接发生的,需要通过农民市场导向、创新意识的传导,学习能力可以间接影响农民的生产经营绩效,农民的学习能力越强,其市场导向程度就越高,创新意识就越强,其经营绩效也就越理想,农民的学习能力每增加一个单位,最终能够提高生产经营20.48%的绩效。政府在关注农民市场导向程度和创新意识的时候,应该更多关注农民的学习能力培养,通过提供一些关于消费者需求、市场价格和新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斌  孙蓉  
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为背景,通过文献梳理出我国未来仍需维持较高的粮食生产能力以保证"口粮安全"。农业保险作为应对自然灾害、维持收入稳定的重要风险管理工具,理论上有助于提高农户种粮的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本文通过建构两组模型、四个方程,比较分析农业保险引致的耕地面积和农资投入各自变化对农业收入及其占比的影响效应;基于全国八大粮食主产区的微观调查数据,验证农业保险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实际作用效果;并通过模糊聚类分析法对区域差异进行甄别。研究显示,现阶段农业保险促进了农户农业收入的增加,但对其种粮积极性的提升并不理想,收入结构不同的地区农业保险的效果亦存在差异。结合分析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和农业现代化趋势,尝...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博  李青  陈红梅  
气候对农户的影响存在于以农户为中心的两阶段价值链(生产和产后环节)中,农户收入是气候直接影响和农户为规避气候风险调整生产经营行为的结果。基于阿克苏地区2011~2014年316户枣农微观面板数据,在RicaRdian模型理论基础上提出气候-两阶段影响模型,运用考虑气候影响的随机系数模型,构建全要素适应性生产函数模型。研究表明:4~8月生长期和9~10月成熟期气温升高对农户增加收入有利,但农户对极端高温的适应能力不足;4~8月主产区降水增加对农户的影响利大于弊,9~10月成熟期降水增加使农户不可避免陷入由气候导致的市场风险;生产阶段气温升高使肥料的产出弹性下降,降水增加使肥料的产出弹性上升,农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文博  
耕地保护利益补偿机制的建立是解决农户耕地保护积极性不高、耕地保护制度运转效率低下的重要途径。补偿机制的构建必须切实考虑不同特征耕地保护主体的意愿,才能达到预期实施效果,而粮食主产区农户是保护耕地最重要的微观主体之一。以粮食主产区357份实地调查问卷为基础,以农户利益补偿需求意愿为因变量,性别、年龄等个体特征变量和家庭总人数、农业人口数等其他特征变量为自变量,在多重共线性诊断的基础上,建立logistic模型,定量分析农户耕地保护利益补偿需求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业人口数、受教育程度、劳动力人数、耕地种植面积、农业收入比重、耕地保护意愿和耕地破碎度对利益补偿需求意愿有显著影响。补偿政策的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