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25)
2023(17413)
2022(14940)
2021(13668)
2020(11505)
2019(26294)
2018(25701)
2017(50049)
2016(26757)
2015(29945)
2014(29699)
2013(29272)
2012(26772)
2011(24203)
2010(24090)
2009(22076)
2008(21117)
2007(18314)
2006(16209)
2005(14168)
作者
(76068)
(63657)
(63202)
(60189)
(40612)
(30394)
(28768)
(24988)
(24249)
(22450)
(21654)
(21582)
(20129)
(20031)
(19670)
(19330)
(18897)
(18527)
(18226)
(18158)
(15714)
(15473)
(15203)
(14546)
(14307)
(14195)
(13833)
(13652)
(12834)
(12355)
学科
(127843)
经济(127726)
管理(79208)
(71753)
(58926)
企业(58926)
方法(55390)
数学(48879)
数学方法(48308)
(29483)
中国(29156)
地方(27813)
(27745)
业经(25756)
(24981)
农业(20608)
环境(19107)
(18916)
贸易(18905)
(18535)
(18454)
(18242)
理论(17971)
(17467)
财务(17395)
财务管理(17357)
企业财务(16477)
地方经济(16459)
技术(16373)
(15768)
机构
大学(383029)
学院(380994)
(161386)
经济(158132)
管理(153272)
理学(133452)
理学院(132028)
管理学(129698)
管理学院(128999)
研究(127333)
中国(94294)
(80644)
科学(77795)
(71342)
(62533)
财经(58160)
中心(57958)
研究所(57095)
(56568)
业大(54922)
(54256)
(53022)
北京(50607)
经济学(49882)
(49432)
师范(48994)
(46612)
经济学院(44825)
(44070)
农业(43901)
基金
项目(265238)
科学(209741)
基金(194350)
研究(193088)
(168893)
国家(167570)
科学基金(145290)
社会(123883)
社会科(117634)
社会科学(117601)
基金项目(102592)
(102073)
自然(94250)
自然科(91996)
自然科学(91976)
自然科学基金(90326)
教育(88185)
(85737)
资助(80603)
编号(78212)
成果(62017)
重点(59013)
(58607)
(56773)
(54478)
课题(52509)
国家社会(51877)
创新(50893)
科研(50707)
教育部(50664)
期刊
(174154)
经济(174154)
研究(111005)
中国(67776)
学报(58106)
管理(56065)
(53850)
科学(53757)
(49640)
大学(44358)
学学(41731)
教育(36922)
农业(34553)
技术(34294)
(30244)
金融(30244)
经济研究(28910)
财经(28566)
业经(26813)
(24457)
问题(22270)
图书(20821)
技术经济(19973)
统计(19343)
资源(18994)
理论(18311)
(17507)
(17309)
科技(17257)
商业(16688)
共检索到551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辽  李京晓  
本文利用多变量因素分析法提取影响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主成分因素,并以此为解释变量建立面板数据计量模型。研究发现,资源供给、环境污染治理、社会发展水平、技术进步四个因素共同影响资源禀赋向区域经济绩效转化的效率。于是出现了一些资源禀赋优势明显但环境污染治理能力与社会发展同化能力低下的地区,经济发展绩效不高;而一些资源优势不明显但有着较高的社会发展同化能力和技术进步调解能力的地区,经济发展绩效显著的现象。因此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能力的提升要平衡资源供给、社会发展、技术进步、生态发展之间的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家庭  
利用2004~2008年中国24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城市首位度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目前无论是全国范围以及分成东部、中部、西部分析,都存在着城市首位度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反向影响,并根据实证结果从东部,中部,西部区域内部以及区际之间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领娣  杨明晔  张磊  
能源禀赋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仍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本文以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为切入点对能源禀赋影响就业增长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阐释,在此基础上,以我国1997-2010年省际数据为样本,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无论从全国层面还是区域角度看,能源禀赋均抑制就业增长;能源禀赋对就业增长的负向作用主要通过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3个中介变量产生;3个传导变量的作用程度由于东中西部地区能源禀赋状况及发展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据此,从发展多元化产业、加强制造业发展、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及注重技术进步4个方面提出了化解"资源诅咒"、增加就业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林勇  朱忠杰  张瑞  
本文选取2000-2011年中国31个省级单元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采用空间面板方法将经济权利禀赋纳入自然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探讨自然资源禀赋、经济权利禀赋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然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自然资源丰裕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但作用力较小;在经济权利禀赋中,物质资本权利、劳动力使用权利与区域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且作用力度较大;人力资本权利与区域经济增长负相关,但不显著;制度变迁权利与区域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而制度供给权利与区域经济增长虽正相关,但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永恒  
文章对要素聚集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逻辑关系进行了推导,在此基础上,对1996—2016年中国29个省份的要素聚集度进行了评价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地的经济发展动力具有较大雷同性,地区间的发展模式可能会形成零和博弈,人力资本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彭欢欢  姚磊  
文章基于资源诅咒的分析框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自然资源丰裕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并试图找到解除资源诅咒的路径。研究发现自然资源丰裕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中西部地区面临资源诅咒,东部地区几乎不受资源诅咒影响。同时,文章还测算了解除资源诅咒的经济发展门槛值,测算结果表明,增加FDI能有效地缓解资源诅咒,而人力资本投资、R&D和经济发展水平对资源诅咒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姚毓春  范欣  张舒婷  
应用生态足迹模型测度区域自然资源禀赋,从而界定出我国资源富集型地区,并利用1992~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对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迎春  王大鹏  
在E F Denison和A Maddison算法基础上进行延伸,运用省际面板数据测算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并比较区域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996~2006年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仅有1.267%,且地区间差异较大,呈现由东向中西部地区逐步递减的梯次分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丽英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非国有经济迅猛发展,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乃至推动改革深入的重要力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全国还是各区域,目前的经济增长主要还是依靠资本的投入;对劳动力数量的简单依赖,东西部正在下降,中部在上升。市场化程度对经济增长总的说来有正的贡献,但却呈现出不同的区域特征,东部在增加,西部在降低,而中部的市场化程度对经济的贡献为负。因此通过政策的倾斜和资金的投入,使中西部市场主体处于与东部大体相同的起跑线,是非常重要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郑鸣  朱怀镇  
本文采用中国1999-2005年间31个省市高等教育的面板数据,就各省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关系作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自高校扩招以来,超过一半地区的高校对当地经济发展不但没有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当地经济发展。这说明扩招这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并没有带来区域经济的全面增长,而是因地而异,同时也说明高校在改革过程中,过于注重高校规模扩张,忽视了高校的内涵建设。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卢宁  李国平  刘光岭  
本文基于区域自主创新系统视角,通过因素分析法提取八个区域自主创新主成分进行统计分析并建立面板数据计量模型。研究发现,各地区自主创新资源投入水平差距显著,经济发达地区在自主创新资源投入上拥有比较优势。自主创新人才实现能力、自主创新价值实现能力和自主创新支撑发展能力与地区生产总值呈负相关关系。自主创新支撑发展能力、自主创新辐射能力、自主创新网络能力对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因此,在平衡区域间自主创新资源投入的同时,还要兼顾创新人才实现能力、创新价值实现能力和创新支撑发展能力的不断增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鲁继通  
本文采用1998~2013年间环渤海五省市的Panel数据,分析FDI、R&D、社会消费与环渤海五省市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FDI、R&D与社会消费对北京经济增长都起到显著地推动作用;FDI、R&D与社会消费对天津经济增长发挥了促进作用;R&D和社会消费对河北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FDI则缺乏显著性;R&D和社会消费对山东经济增长影响较大,FDI显著相关性不强;FDI和社会消费对辽宁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较明显,R&D与经济增长缺乏相关性。与此同时,FDI、R&D和社会消费对各省市经济的贡献率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基于此,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各省市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温以萍  包吉祥  
基于我国2001年~2015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普通面板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分区域、分层级地对教育投入、人力资本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验证了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和人力资本在其中的"桥梁作用"。发现教育投入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中部地区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提升作用最为显著;从高到低层级的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逐级递增。基于此,提出各地区应加大教育投入,并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状况调整教育投入结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谢少华  
基于我国2006—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本文研究要素收入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劳动收入份额越高,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越快,这是因为劳动收入份额越高的地区,居民消费水平越高,经济增长越显著。此外,固定资产和人力资本投资强度也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而产业结构和外贸依存度差异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解释力较弱。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林劼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政府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步伐,大力推行海外投资便利化,鼓励有实力的各种所有制企业跨出国门对外投资。从我国整体来看:(1)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从2003年的28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878亿美元,十年间OFDI流量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41.6%,并在2012年首次成为世界第3大对外直接投资经济实体;(2)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从2003年的332亿美元上涨为2012年的5319.40亿美元,虽然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起步较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