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82)
- 2023(12851)
- 2022(11151)
- 2021(10296)
- 2020(8651)
- 2019(19914)
- 2018(19825)
- 2017(38753)
- 2016(20814)
- 2015(23414)
- 2014(23498)
- 2013(23420)
- 2012(21675)
- 2011(19565)
- 2010(19781)
- 2009(18365)
- 2008(17547)
- 2007(15512)
- 2006(13879)
- 2005(12293)
- 学科
- 济(103609)
- 经济(103509)
- 管理(64498)
- 业(55908)
- 企(46837)
- 企业(46837)
- 方法(41204)
- 数学(35725)
- 数学方法(35393)
- 地方(23622)
- 中国(22949)
- 农(22160)
- 财(22110)
- 学(21573)
- 业经(20503)
- 和(15534)
- 农业(15475)
- 制(15034)
- 环境(14961)
- 地方经济(14666)
- 理论(14398)
- 贸(14179)
- 贸易(14170)
- 易(13609)
- 技术(12898)
- 划(12733)
- 务(12312)
- 财务(12250)
- 财务管理(12226)
- 融(11970)
- 机构
- 大学(306278)
- 学院(303051)
- 济(129022)
- 经济(126342)
- 管理(122271)
- 理学(106089)
- 理学院(104877)
- 研究(104388)
- 管理学(103248)
- 管理学院(102685)
- 中国(75633)
- 京(65107)
- 科学(64075)
- 财(57815)
- 所(52612)
- 研究所(47924)
- 财经(46314)
- 中心(45578)
- 农(45418)
- 业大(43496)
- 江(43372)
- 经(42112)
- 北京(41256)
- 范(39567)
- 师范(39254)
- 经济学(39238)
- 院(37654)
- 农业(35284)
- 州(35254)
- 经济学院(35057)
- 基金
- 项目(206515)
- 科学(162312)
- 研究(150845)
- 基金(150718)
- 家(130681)
- 国家(129631)
- 科学基金(111516)
- 社会(96163)
- 社会科(91168)
- 社会科学(91143)
- 基金项目(80152)
- 省(79468)
- 自然(72077)
- 自然科(70266)
- 自然科学(70253)
- 自然科学基金(69000)
- 教育(67677)
- 划(66387)
- 资助(62195)
- 编号(60879)
- 成果(49360)
- 部(45571)
- 重点(45556)
- 发(44381)
- 创(42242)
- 课题(41269)
- 国家社会(39640)
- 创新(39402)
- 教育部(39206)
- 科研(38946)
- 期刊
- 济(146457)
- 经济(146457)
- 研究(92556)
- 中国(55235)
- 学报(47234)
- 管理(45736)
- 科学(43842)
- 财(43487)
- 农(40429)
- 大学(35186)
- 学学(33095)
- 教育(28946)
- 农业(28283)
- 技术(25752)
- 经济研究(24110)
- 财经(23154)
- 融(22655)
- 金融(22655)
- 业经(21456)
- 经(19815)
- 问题(18497)
- 图书(16982)
- 技术经济(16463)
- 理论(15066)
- 资源(14579)
- 科技(14193)
- 业(14108)
- 现代(13956)
- 实践(13507)
- 践(13507)
共检索到4461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邓建东
用简单内生增长模型考察资源禀赋所有权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随着政府拥有的资源份额提高,均衡税率会降低,储蓄率和经济增长率则会升高。在一定的条件下,以平衡增长路径上分散经济的增长率可以达到社会经济增长总量最优的水平。在内生增长框架内,引入自然资源可以明显改变政府行为,并提高经济增长绩效。
关键词:
资源禀赋 内生增长 财政政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瑛 陈纪平
资源诅咒现象形成的主要机制是,优良的自然资源禀赋通过降低市场制度效率、扭曲经济正常结构和提升市场信息成本三个渠道降低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效率,最终影响长期经济发展水平。这三个机制顺利实现的前提条件是市场行为支配着资源流动结构,而这一条件在我国仍需要检验,政府主导是我国经济增长中的显著特征,因此资源禀赋影响经济增长的性质需要在考虑政府作用条件下进行解释。地方政府影响经济具有严格的区域性,因此资源诅咒性质的区域内外是否一致是政府主导经济是否显著的重要表现,基于此本文区分行政区域和经济区域,利用劳动生产率和资源禀赋之间的统计关系来判定我国"资源诅咒"的存在性及其性质,并从经济制度角度对其进行解释。首...
关键词:
政府主导 市场分割 资源诅咒 经济效率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强 徐康宁
本文基于我国1993~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在控制劳动、资本、对外开放、人力资本等因素后,实证检验了资源生产和资源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资源诅咒"命题在我国省际层面显著成立,摆脱"资源陷阱"依然是我国资源丰裕地区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2)与资源生产不同的是,资源消费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资源消费是实现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资源消费诅咒"并不成立;(3)资源生产和资源消费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但"资源生产诅咒"和"资源消费福音"命题并不矛盾,资源的跨区域流动是导致资源生产和资源消费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影响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海生 罗党论 陈少凌
政府官员的治理机制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制度安排。那么,京官跟平行交流的官员对当地经济增长的作用有何不同?交换到不同地区官员的表现跟当地资源禀赋的关系如何?本文利用空间计量模型,构造了1978~2006年的官员交流与地区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对官员自身禀赋效应和辖区资源禀赋效应进行了区分。研究表明,官员对其管辖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既受到交流官员自身禀赋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当地资源禀赋的显著约束。平行交流的官员有助于地方经济增长,而京官交流有碍于地方经济增长;更进一步地,交流到经济发达地区的官员对当地经济增长有积极影响,而交流到不发达地区的官员对当地经济增长则有负面效应。并且,相对于京官而言,平行交...
关键词:
资源禀赋 官员交流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后小仙 郑田丹
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激励可分为财政分权激励、转移支付激励与债务软约束激励三种形式,地方政府偏好可分为投资性偏好、服务性偏好和平衡性偏好三种类型。论文运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结合聚类分析、Probit模型等方法揭示了三种财政激励方式与不同政府偏好的内在关联性,进而探讨财政激励的有效性和最优激励机制的选择。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激励会促使地方政府出现平衡性偏好,转移支付激励会使地方政府倾向于服务性偏好,债务软约束激励则使得地方政府出现投资性偏好。投资性偏好与平衡性偏好均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且平衡性偏好较之投资性偏好有较大促进作用;服务性偏好短期内则对经济有阻碍作用,但在长周期内会有促进作用。据此建议,中央政府要积极推进财税制度改革,建立制度化的财政分权激励政策,完善央-地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强化对地方政府的债务限额管理,积极引导地方政府的平衡性偏好,实现经济社会的结构性优化,使地区经济增长具有可持续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孝松 高乐咏
本文以中央政府推行激励机制为背景,构造了一个中央政府和地方官员进行博弈,最终决定各地区经济增长率的理论模型。该模型将地方官员面临的行政和财政激励同政治晋升激励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之下,揭示出激励机制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内在机理。通过该模型可以看出,各地区的经济增长是在中央政府实行激励机制的推动下得以实现的;中央政府在设计这套激励机制时,特别需要把握好激励强度的大小,只有安排好合理的激励强度,才可能实现合意的经济增长速度。
关键词:
中央政府 地方官员 激励机制 经济增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后小仙 郑田丹
利用1999—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二元晋升激励与三维政府偏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投资最大化激励在短期内会迅速推动经济增长,而公共服务最大化激励长期内对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将晋升激励、政府偏好与经济增长纳入同一框架后发现:投资最大化激励对投资性偏好、公共服务最大化激励对服务性偏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投资最大化激励相比,公共服务最大化激励诱导地方政府选择平衡性偏好。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张为杰
政府分权是实现我国增长的重要制度安排。本文以中央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微观主体分权为逻辑起点,以制度-结构-行为-绩效为分析框架,从激励与约束的视角研究地方政府行为。研究认为,在分权激励下,地方会展开"中国式的政府竞争",并过多的保护资本,而忽视劳动力、土地、环境等要素的产权。非均衡的产权制度在经济发展前期能够实现公众与地方政府的共容利益。随外在约束条件的不断变化,在原有的激励模式下,"包容性增长"被"排斥性增长"所替代。在缺乏公众的约束下,地方政府带来激励偏差会加大。因此,作对地方政府的激励是转变经济发
关键词:
政府分权 地方政府 激励模式 增长逻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后小仙 郑田丹
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激励可分为财政分权激励、转移支付激励与债务软约束激励三种形式,地方政府偏好可分为投资性偏好、服务性偏好和平衡性偏好三种类型。论文运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结合聚类分析、Probit模型等方法揭示了三种财政激励方式与不同政府偏好的内在关联性,进而探讨财政激励的有效性和最优激励机制的选择。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激励会促使地方政府出现平衡性偏好,转移支付激励会使地方政府倾向于服务性偏好,债务软约束激励则使得地方政府出现投资性偏好。投资性偏好与平衡性偏好均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且平衡性偏好较之投资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唐晓华 景文治
改革开放以来,信号激励行为逐渐成为中国政府经济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所传递的经济信号在引导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鉴于此,本文在多级政府框架DSGE模型中从供给与需求两侧引入内生化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分析了中央政府信号激励行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1)中央政府在供给侧提升"晋升倾向"远比提升"发展倾向"更能促进地区经济增长;(2)中央政府在需求侧使用"晋升倾向"信号不仅无法实现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有效促进,反而会产生较强的抑制效应。政府在供给侧可通过稳定且审慎的"晋升倾向"信号进行引导,充分发挥地方政府更贴近基层的优势,充分激发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的积极性,而在需求侧则可通过直接公共消费性投资传递"发展倾向"信号,实现对地区经济平稳增长的有效促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丙奇 李玉举
资源禀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的基础。本文选择全国30个省市作为分析样本,构建了资源禀赋指标体系,进行了聚类实证分析。同时文章指出基于比较优势基础的资源禀赋是靠不住的,在地区经济增长“钻石模型”的基础上,产业结构与技术水平、基础设施以及市场化、开放度等因素在决定增长战略时,也是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
资源禀赋 经济增长 聚类分析 钻石模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林勇 朱忠杰 张瑞
本文选取2000-2011年中国31个省级单元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采用空间面板方法将经济权利禀赋纳入自然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探讨自然资源禀赋、经济权利禀赋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然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自然资源丰裕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但作用力较小;在经济权利禀赋中,物质资本权利、劳动力使用权利与区域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且作用力度较大;人力资本权利与区域经济增长负相关,但不显著;制度变迁权利与区域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而制度供给权利与区域经济增长虽正相关,但不显著。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岳利萍 吴振磊 白永秀
自然资源禀赋对经济增长来说究竟是"财富"还是"诅咒"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我国资源富集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了对自然资源的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总体上呈现负相关关系,但资源禀赋通过何种渠道影响经济增长尚缺乏理论和实证检验。本文以"条件收敛"假说为基础,构建了资源禀赋对人均收入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区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在此基础上,以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铁矿石地域分布与储量前十名的18个省(区)19年的自然资源储量以及经济社会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直接、间接和总效应大小的同时,对我国资源富集地区资源禀赋影响经济增长的渠道...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海洋
丰裕的资源往往被认为是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但最近的研究表明,20世纪中后期以来,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呈现负相关关系。针对这一违反常理的现象,笔者从干中学的角度予以解释,证明了资源丰裕国家的产业往往集中在干中学效应较小的资源部门,这是其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应当仅仅依照要素禀赋学说被动地确定自己的分工,而应当主动发展那些干中学效应较大的产业。
关键词:
资源禀赋 干中学效应 经济增长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强 高楠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基于全国30个省份2000年~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包括经济结构、科技与创新、民生、资源与环境、对外开放5个方面的综合指标体系,测度经济增长质量水平并实证研究资源禀赋和制度质量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差异明显,总体呈现出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水平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较差的格局;资源禀赋对于经济增长质量具有"双刃剑"效用,且制度质量是影响其双面效用的关键因素。即当制度"高效"时,资源禀赋的投入有力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水平的提高;当制度"低效"时,资源禀赋的投入则会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阻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