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16)
- 2023(6264)
- 2022(4915)
- 2021(4169)
- 2020(3302)
- 2019(7320)
- 2018(7019)
- 2017(13804)
- 2016(7042)
- 2015(7780)
- 2014(7755)
- 2013(8033)
- 2012(7684)
- 2011(7282)
- 2010(7524)
- 2009(7174)
- 2008(6725)
- 2007(6091)
- 2006(5848)
- 2005(5424)
- 学科
- 济(59888)
- 经济(59856)
- 管理(22219)
- 方法(17407)
- 业(16955)
- 地方(15996)
- 数学(15776)
- 数学方法(15692)
- 企(12280)
- 企业(12280)
- 地方经济(12213)
- 中国(11504)
- 业经(9782)
- 学(9623)
- 农(9604)
- 环境(8441)
- 资源(8107)
- 财(7644)
- 农业(7360)
- 经济学(7360)
- 发(7075)
- 和(6880)
- 产业(6507)
- 制(6316)
- 融(6099)
- 金融(6099)
- 贸(5910)
- 贸易(5905)
- 易(5626)
- 体(5625)
- 机构
- 学院(116222)
- 大学(116068)
- 济(64533)
- 经济(63550)
- 研究(44626)
- 管理(42714)
- 理学(36538)
- 理学院(36124)
- 管理学(35664)
- 管理学院(35434)
- 中国(33162)
- 财(26626)
- 科学(24684)
- 京(23551)
- 所(22634)
- 经济学(22397)
- 财经(21500)
- 研究所(20452)
- 经济学院(19987)
- 经(19531)
- 中心(19055)
- 江(17360)
- 农(16047)
- 财经大学(15817)
- 院(15548)
- 北京(14990)
- 科学院(14381)
- 范(14318)
- 师范(14231)
- 业大(13760)
- 基金
- 项目(74506)
- 科学(59490)
- 基金(55986)
- 研究(53964)
- 家(48854)
- 国家(48516)
- 科学基金(41640)
- 社会(38750)
- 社会科(36994)
- 社会科学(36985)
- 基金项目(28832)
- 省(27805)
- 自然(24582)
- 自然科(23876)
- 自然科学(23870)
- 自然科学基金(23462)
- 资助(22954)
- 教育(22922)
- 划(22625)
- 编号(19739)
- 发(18147)
- 国家社会(17724)
- 重点(16871)
- 部(16836)
- 济(15747)
- 经济(15613)
- 成果(15555)
- 发展(15077)
- 展(14865)
- 教育部(14733)
共检索到1839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海洋
丰裕的资源往往被认为是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但最近的研究表明,20世纪中后期以来,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呈现负相关关系。针对这一违反常理的现象,笔者从干中学的角度予以解释,证明了资源丰裕国家的产业往往集中在干中学效应较小的资源部门,这是其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应当仅仅依照要素禀赋学说被动地确定自己的分工,而应当主动发展那些干中学效应较大的产业。
关键词:
资源禀赋 干中学效应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郝大江 张荣
传统集聚理论以外生化方式处理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而对现实经济的结构调整及其动力转换无法做出有力解释。基于要素的空间流动性分析,通过理论和模型推演,区域性要素与非区域性要素间优化配置所实现的效率提升是聚集的内生动力。要素禀赋、要素配置决定着集聚的内容和性质,不仅推动了区域经济增长,同时也决定了经济结构的演进;集聚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其作用是长期的,而且也是可转变的。这进一步说明,我国经济增长新常态是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随着我国要素禀赋赋存形式和状态改变,客观上需要我国必须要依据新的要素禀赋条件,重新
关键词:
要素禀赋 要素配置 集聚效应 增长动力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强 徐康宁
本文基于我国1993~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在控制劳动、资本、对外开放、人力资本等因素后,实证检验了资源生产和资源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资源诅咒"命题在我国省际层面显著成立,摆脱"资源陷阱"依然是我国资源丰裕地区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2)与资源生产不同的是,资源消费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资源消费是实现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资源消费诅咒"并不成立;(3)资源生产和资源消费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但"资源生产诅咒"和"资源消费福音"命题并不矛盾,资源的跨区域流动是导致资源生产和资源消费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影响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海生 罗党论 陈少凌
政府官员的治理机制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制度安排。那么,京官跟平行交流的官员对当地经济增长的作用有何不同?交换到不同地区官员的表现跟当地资源禀赋的关系如何?本文利用空间计量模型,构造了1978~2006年的官员交流与地区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对官员自身禀赋效应和辖区资源禀赋效应进行了区分。研究表明,官员对其管辖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既受到交流官员自身禀赋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当地资源禀赋的显著约束。平行交流的官员有助于地方经济增长,而京官交流有碍于地方经济增长;更进一步地,交流到经济发达地区的官员对当地经济增长有积极影响,而交流到不发达地区的官员对当地经济增长则有负面效应。并且,相对于京官而言,平行交...
关键词:
资源禀赋 官员交流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林勇 朱忠杰 张瑞
本文选取2000-2011年中国31个省级单元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采用空间面板方法将经济权利禀赋纳入自然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探讨自然资源禀赋、经济权利禀赋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然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自然资源丰裕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但作用力较小;在经济权利禀赋中,物质资本权利、劳动力使用权利与区域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且作用力度较大;人力资本权利与区域经济增长负相关,但不显著;制度变迁权利与区域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而制度供给权利与区域经济增长虽正相关,但不显著。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强 高楠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基于全国30个省份2000年~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包括经济结构、科技与创新、民生、资源与环境、对外开放5个方面的综合指标体系,测度经济增长质量水平并实证研究资源禀赋和制度质量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差异明显,总体呈现出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水平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较差的格局;资源禀赋对于经济增长质量具有"双刃剑"效用,且制度质量是影响其双面效用的关键因素。即当制度"高效"时,资源禀赋的投入有力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水平的提高;当制度"低效"时,资源禀赋的投入则会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阻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强 丁春林
基于我国30个省区市200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资源生产、资源消费和市场分割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资源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资源生产和市场分割阻碍了我国经济增长,"资源生产诅咒"和"资源消费福音"命题在我国省级层面显著成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摆脱"资源陷阱"是资源丰裕地区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2)资源生产和市场分割的交互项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资源生产和市场分割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存在互补关系,即市场分割越严重,资源生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越大。资源消费和市场分割的交互项对经济增长无显著影响。(3)分区域回归发现,"资源生产诅咒"命题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显著成立,"资源生产福音"命题仅在西部地区成立。市场分割阻碍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对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却能起到促进作用,意味着市场分割有利于缩小我国区际间的经济差距。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智新 梁翠
虽然在学界"人口规模"假说和"资源诅咒"假说至今还没有取得共识,但在当今人口危机和资源危机的大背景下,重新审视人口规模与资源禀赋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显得尤为紧迫。我国是否存在"人口规模"假说和"资源诅咒"假说?本文构建了新兴古典经济学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得出以下结论:两种假说在中国根本不存在;无论人口规模或资源禀赋状况如何,不同地区均可通过交易效率传导机制实现经济增长。具体来说,不同人口规模或资源禀赋的地区可以积极探索制度改革,提高社会分工水平,大幅改善交易效率,诱导不同类型的社会实验和组织创新,就有可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实现区域经济增长。这些结论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界存在的争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
关键词:
人口规模 资源禀赋 经济增长 交易效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邓建东
用简单内生增长模型考察资源禀赋所有权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随着政府拥有的资源份额提高,均衡税率会降低,储蓄率和经济增长率则会升高。在一定的条件下,以平衡增长路径上分散经济的增长率可以达到社会经济增长总量最优的水平。在内生增长框架内,引入自然资源可以明显改变政府行为,并提高经济增长绩效。
关键词:
资源禀赋 内生增长 财政政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丙奇 李玉举
资源禀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的基础。本文选择全国30个省市作为分析样本,构建了资源禀赋指标体系,进行了聚类实证分析。同时文章指出基于比较优势基础的资源禀赋是靠不住的,在地区经济增长“钻石模型”的基础上,产业结构与技术水平、基础设施以及市场化、开放度等因素在决定增长战略时,也是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
资源禀赋 经济增长 聚类分析 钻石模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林生 李刚
分析自然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以加拿大经济史学家哈罗德·因尼斯和W A 麦肯托斯创立的大宗产品理论最为代表。本文以我国2001年的各省区能源资源数据为例,研究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自然资源富集省区呈现出依赖论所描述的特征。
关键词:
自然资源 比较优势 区域 经济增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长生 简玉峰 陈华
自然资源禀赋对经济增长来说是"财富"还是"魔咒"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首先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区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并以此为基础来构建理论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直接、间接、总效应大小,以及不同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相对影响;然后以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自然资源禀赋在中国经济增长中既存在正面的直接效应也存在负面的间接效应,且负面效应总体上大于正面效应,但在不同省份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性;其负面效应主要通过降低投资、受教育水平、技术创新、对外开放度、法治水平而间接阻碍经济增长。中国不同省份自然资源禀赋差异能够一定程度解释经济...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强 丁春林
基于我国30个省区市200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资源生产、资源消费和市场分割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资源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资源生产和市场分割阻碍了我国经济增长,"资源生产诅咒"和"资源消费福音"命题在我国省级层面显著成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摆脱"资源陷阱"是资源丰裕地区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2)资源生产和市场分割的交互项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资源生产和市场分割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存在互补关系,即市场分割越严重,资源生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越大。资源消费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天舒
"资源的诅咒"经济现象的存在激起了人们关于其传导路径的讨论。本文研究发现,资源禀赋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通过弱化制度环境而产生。具体地,当地区资源越丰富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较弱,企业寻租更为盛行,地方保护主义加重,且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滞后。由于制度是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进一步的分析显示,这种因资源富裕而引起的制度弱化降低了地区经济增长率。本文研究还表明,资源禀赋对制度环境的作用也影响了"荷兰病"、价格波动及资金误配等"资源的诅咒"其他传导路径。
关键词:
资源禀赋 制度环境 经济增长 传导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