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58)
2023(13733)
2022(11768)
2021(10846)
2020(9249)
2019(20735)
2018(20762)
2017(39323)
2016(21598)
2015(24385)
2014(24221)
2013(23900)
2012(22117)
2011(20191)
2010(20400)
2009(19607)
2008(19596)
2007(17984)
2006(15906)
2005(14339)
作者
(63374)
(53330)
(52803)
(50636)
(33688)
(25639)
(24362)
(20504)
(20077)
(18815)
(17976)
(17848)
(16886)
(16715)
(16633)
(16329)
(16255)
(15641)
(15451)
(15295)
(13316)
(13197)
(12745)
(12021)
(11989)
(11929)
(11918)
(11800)
(10842)
(10499)
学科
(87947)
经济(87769)
管理(66435)
(58407)
(48688)
企业(48688)
方法(37339)
数学(30838)
数学方法(30506)
(25762)
(25359)
中国(23426)
(21781)
(21395)
业经(20836)
地方(17811)
农业(16777)
(16082)
理论(15833)
(15393)
贸易(15384)
(15174)
财务(15130)
财务管理(15090)
(14908)
(14252)
企业财务(14232)
银行(14211)
环境(14006)
(13843)
机构
大学(314835)
学院(313500)
(125776)
经济(122951)
管理(116581)
研究(107093)
理学(99287)
理学院(98131)
管理学(96344)
管理学院(95745)
中国(81670)
(66856)
科学(66606)
(61837)
(55428)
(54557)
研究所(49869)
中心(49776)
(49245)
财经(48208)
业大(46336)
(43425)
农业(42950)
(42535)
师范(42102)
北京(42014)
经济学(39229)
(38759)
(38067)
财经大学(35488)
基金
项目(204930)
科学(159867)
研究(150850)
基金(147205)
(128488)
国家(127413)
科学基金(107809)
社会(96420)
社会科(90411)
社会科学(90382)
(80294)
基金项目(77473)
教育(70089)
自然(68216)
(67468)
自然科(66464)
自然科学(66444)
自然科学基金(65249)
编号(63014)
资助(59485)
成果(52723)
重点(46740)
(45855)
(44048)
课题(43078)
(42025)
(40844)
国家社会(39622)
创新(39341)
科研(39311)
期刊
(144971)
经济(144971)
研究(91677)
中国(65453)
学报(52114)
(50773)
(50672)
科学(46243)
管理(42163)
大学(38460)
学学(35879)
教育(35377)
农业(33938)
(27865)
金融(27865)
技术(26054)
财经(24732)
业经(23719)
经济研究(22681)
(21233)
问题(18886)
(17965)
图书(17426)
(16360)
(14790)
理论(14783)
资源(14753)
技术经济(14609)
科技(13636)
统计(13477)
共检索到474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德敏  杜健勋  
传统意义上的资源安全是指在维持生态环境系统的同时,资源供给能持续稳定地保障需求,其侧重点在于资源的供求平衡,但这种供求平衡缺乏与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的宏观关联。文章选取能矿资源为对象,以能矿资源禀赋地区差异为切入点,分析了能矿资源禀赋地区差异条件下的地区发展状况及原因。结论为通过地区要素权利、能矿资源行为主体的权利倾斜性配置和能矿资源用益物权制度创新来实现社会学意义上的资源安全,通过法律使因能矿资源禀赋差异所致群体进行理性的诉求与政府进行理性的规制,将资源安全置于法律与市场的规范之下,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薇薇  龚六堂  
本文采取了标准的财政分权框架,试图研究次优解情况下,中央政府自然资源禀赋税对地区收入差异的影响。在内生劳动供给基础上,随着自然资源禀赋税的提高,消费者总收入反而增加。两地的自然资源禀赋差异越大,中央政府所征收的自然资源禀赋税就越高,两地的收入差距越大。与中央政府一揽子转移支付类似,中央政府的自然资源禀赋税同样具有扩大地区差距的作用。自然资源禀赋越多的地区,消费者提供的劳动越少,总收入水平(劳动收入加上自然资源禀赋)反而比禀赋少的地区低。地区间的公平程度越高,消费者效用水平越高,越有利于个人福利。资源禀赋高地区的个人有减少劳动供给的激励,由此可以平衡区域差异,提高福利水平。当中央政府可通过征收自...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胡雯  严静娴  陈昭玖  
本文根据1999-2013年中国12个粳稻主产区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对各地区粳稻的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及其分解项进行了测算与分解。结果表明:粳稻主产区15 A内tFP的平均增长率为4.59%,技术进步变化指数的平均增长率为5.14%,没有大幅上升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技术效率的下滑。进一步对省际间做收敛性检验,发现粳稻产区生产率不存在σ收敛,但是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缩小省际间的技术效率差异是提高中国粳稻生产效率的关键,要加大技术投入,改善规模效率。根据不同地区的要素禀赋特征制定实现路径:东北粳稻主产区适合发展农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茉楠  李汉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毕红霞  薛兴利  
随着我国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以集合社会的力量共同分担农村养老压力是一种适宜的制度选择。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造成农民、集体及政府对养老保障投入的差异性。本文基于聚类分析法,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程度分为四大类,并针对不同的层次提出了相应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侧重点。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夏晓平  李秉龙  隋艳颖  
中国畜牧业正处于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为了全面地了解全国各地区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潜力,本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全国各地区自2003年-2007年以来的畜牧业生产结构及其比较优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地区畜牧业发展不平衡,生产结构的区域化特征明显。通过对差异形成的原因分析后发现,各地区生产结构及其比较优势的形成与其社会经济状况、资源禀赋、市场需求等因素密切相关,但更深层次的解释是由于市场分割、各地区消费习惯差异以及生产者和政府目标收益的不一致引发的区域之间对其自身优势利用的程度不同所造成的。由于造成畜牧业生产结构区域差异的原因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种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栗丽  霍彦立  
50年来中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有的成就和勘探成果;近20年来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中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在国内的地位以及我国面临的矿产资源产品的严峻形势。关键要很好研究中西部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以确保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焕明  
本文研究了地区差异条件下对外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得出了两个主要结论:一是从单因素的角度看,东部地区对外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中西部地区:二是从多因素关联的角度看,东部地区对外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小于中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的影响,而对外借款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其它因素在不同地区之间的边际产出有一定的差异,突出表现在西部地区劳动力投入的贡献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通过对解释变量的简单相关分析与偏相关分析,本文对模型的系数做出了合理的解释,提出西部地区更应创造条件实行更加开放的政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守纪  胡继晔  
养老金制度是影响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分别使用横截面数据、面板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养老基金对金融发展的影响。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法律起源、资源禀赋和养老基金这三种相互竞争的观点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的。"养老金制度观点"的意义在于:法律传统和资源禀赋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并不是不可以改变的,面对世界范围内的人口老龄化危机,只要各国根据具体的国情建立某种程度积累制的养老金计划,使得养老金资产逐步积累扩张,就能逐步改变一国金融发展落后的局面,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余耀军  高利红  
在对环境法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的盲目崇信下 ,大量的环境法律法规应运而生 ,但效果并不明显。其原因在于现有立法与社会现实的严重脱节。为此 ,必须引入法律社会学的分析方法 ,以求对当今环境立法的超前和滞后两种弊端以理论因应 ,遏制环境法的流动化趋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仲伟周  王军  
从一个纳入能源要素的C-D生产函数入手,运用数理方法分析了能源要素禀赋、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等对地区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提出了能源禀赋越丰裕的地区能源消费强度越高、技术进步会降低能耗水平、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越高的地区能耗水平越高等基本命题。利用1995~2006年我国各地区的相关面板数据,运用OLS和GMM模型分别检验了能源生产强度、燃料动力指数、科技支出、外商直接投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对我国各地区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进一步证实了这些基本命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郑旭媛  王芳  应瑞瑶  
本文在中国不完全要素市场和农民分化的背景下,将农户禀赋约束和农业技术属性(要素投入密集度与技术风险)联结到一起,构建了考虑禀赋约束的农户技术选择理论模型,并利用不同省份的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不同类型农户技术选择偏向的内在决定机制以及中国农户技术选择的行为逻辑和制度性障碍。研究表明,规模户、高兼业户与低兼业户群体在不同属性技术选择上差别明显,不同类型农户的禀赋特点与不同农业技术属性存在非对称性和偏差,是不同类型农户技术选择偏向有所差异的重要原因,而不完全要素市场条件下的农户初始禀赋约束难以缓解,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高鸣  李杨  左杰  
本文从资源禀赋角度入手,选取耕地、农业劳动力、农业资本与技术4个要素进行比较得出中关两国农业生产率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供政策建议以帮助中国农业利用自身优势,借鉴美国经验实现跨越式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才  
本文在假设旅游学是一门独立学科这一前提下 ,借用社会学关于学科属性定位的分析框架 ,对旅游学的学科属性进行定位分析。从学科的认知维度来看 ,旅游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软”学科 ;从学科的组织维度来看 ,旅游学是一门“分野度”较高而“城市化度”较低的学科。旅游学学科的这些属性的确定 ,为我们解释旅游学发展现状提供了基本依据 ,能够使我们明确旅游学的发展阶段、发展方向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这对于旅游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戴枫  
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97-2006年的数据,建立了一个动态面板模型,采用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对我国FDI产生的地区间及地区内的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确实拉大了我国各省自治区内部的城乡收入差距,但是却可以缩小地区间的工资差距。各地的要素禀赋差异也对地区差距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其中,低技能劳动力倾向于扩大地区间和地区内的收入差距,中等技能劳动力则能够同时缓解地区间和地区内的收入差距,高技能劳动力对地区内部收入差距的作用具有不确定性,但却能缩小地区间的差异。并且,中等技能劳动力对地区间和地区内差距的缩减弹性都是最大的。人均可耕地面积与资本产生的地区内收入分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