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74)
2023(9862)
2022(8041)
2021(6945)
2020(5643)
2019(12666)
2018(12232)
2017(23310)
2016(12548)
2015(14086)
2014(14229)
2013(14107)
2012(13286)
2011(12215)
2010(12521)
2009(12214)
2008(11783)
2007(10673)
2006(9896)
2005(9322)
作者
(37363)
(31560)
(31426)
(29937)
(20076)
(14853)
(14211)
(12118)
(11870)
(11176)
(11168)
(10388)
(10373)
(10278)
(10060)
(9682)
(9223)
(9176)
(9020)
(8857)
(8148)
(7632)
(7511)
(7263)
(7134)
(7091)
(6906)
(6737)
(6369)
(6099)
学科
(74342)
经济(74260)
管理(45545)
(35952)
(29797)
企业(29797)
方法(22334)
数学(19464)
数学方法(19305)
地方(18332)
中国(16990)
(16564)
(15380)
业经(14815)
(14379)
地方经济(12906)
(12894)
(11569)
环境(11255)
农业(10094)
(9876)
金融(9874)
(9730)
(9545)
银行(9531)
(9508)
财务(9478)
财务管理(9458)
资源(9395)
(9148)
机构
大学(192754)
学院(191996)
(92478)
经济(90750)
管理(71770)
研究(69852)
理学(60682)
理学院(60018)
管理学(59228)
管理学院(58852)
中国(53577)
(44250)
(40211)
科学(38547)
(34948)
财经(34044)
研究所(31051)
中心(30825)
(30641)
(30291)
经济学(30215)
(26780)
经济学院(26736)
北京(25554)
(25212)
财经大学(24901)
(23779)
业大(23751)
师范(23591)
(23304)
基金
项目(121821)
科学(96844)
研究(90655)
基金(89804)
(77597)
国家(77020)
科学基金(66317)
社会(61622)
社会科(58614)
社会科学(58602)
基金项目(46497)
(46368)
教育(40667)
自然(39925)
自然科(38848)
自然科学(38841)
自然科学基金(38170)
(38102)
资助(36423)
编号(35147)
成果(29513)
(28197)
重点(27799)
(27701)
(27591)
国家社会(26832)
课题(24920)
(24600)
教育部(24248)
人文(23590)
期刊
(113009)
经济(113009)
研究(63902)
中国(42592)
(35939)
管理(29785)
学报(26649)
科学(25480)
(24614)
大学(20654)
学学(19462)
经济研究(18857)
(18677)
金融(18677)
财经(18551)
技术(16901)
教育(16759)
(16123)
农业(16112)
业经(15213)
问题(14253)
技术经济(11080)
(10642)
世界(9988)
统计(9713)
资源(9333)
国际(9231)
经济问题(9058)
(8850)
经济管理(8826)
共检索到3091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强  高楠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基于全国30个省份2000年~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包括经济结构、科技与创新、民生、资源与环境、对外开放5个方面的综合指标体系,测度经济增长质量水平并实证研究资源禀赋和制度质量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差异明显,总体呈现出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水平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较差的格局;资源禀赋对于经济增长质量具有"双刃剑"效用,且制度质量是影响其双面效用的关键因素。即当制度"高效"时,资源禀赋的投入有力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水平的提高;当制度"低效"时,资源禀赋的投入则会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阻碍。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强  高楠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天舒  
"资源的诅咒"经济现象的存在激起了人们关于其传导路径的讨论。本文研究发现,资源禀赋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通过弱化制度环境而产生。具体地,当地区资源越丰富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较弱,企业寻租更为盛行,地方保护主义加重,且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滞后。由于制度是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进一步的分析显示,这种因资源富裕而引起的制度弱化降低了地区经济增长率。本文研究还表明,资源禀赋对制度环境的作用也影响了"荷兰病"、价格波动及资金误配等"资源的诅咒"其他传导路径。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强  徐康宁  
本文基于我国1993~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在控制劳动、资本、对外开放、人力资本等因素后,实证检验了资源生产和资源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资源诅咒"命题在我国省际层面显著成立,摆脱"资源陷阱"依然是我国资源丰裕地区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2)与资源生产不同的是,资源消费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资源消费是实现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资源消费诅咒"并不成立;(3)资源生产和资源消费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但"资源生产诅咒"和"资源消费福音"命题并不矛盾,资源的跨区域流动是导致资源生产和资源消费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影响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何强  
本文将经济增长质量界定为在一定生产要素禀赋以及资源环境、经济结构、收入结构约束下的经济增长效率。基于Lucus经济增长模型框架和随机边界异质面板生产模型,本文对1997-2011年中国及各省域经济增长质量影响因素和经济增长质量走势进行了实证测评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以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走势显著趋缓;劳动力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弹性比物质资本更大;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整体面临显著的内在约束;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质量提升模式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东中西三类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呈现出明显的阶梯状分布;各省域人均GDP和经济增长质量指数之间基本正相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海生  罗党论  陈少凌  
政府官员的治理机制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制度安排。那么,京官跟平行交流的官员对当地经济增长的作用有何不同?交换到不同地区官员的表现跟当地资源禀赋的关系如何?本文利用空间计量模型,构造了1978~2006年的官员交流与地区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对官员自身禀赋效应和辖区资源禀赋效应进行了区分。研究表明,官员对其管辖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既受到交流官员自身禀赋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当地资源禀赋的显著约束。平行交流的官员有助于地方经济增长,而京官交流有碍于地方经济增长;更进一步地,交流到经济发达地区的官员对当地经济增长有积极影响,而交流到不发达地区的官员对当地经济增长则有负面效应。并且,相对于京官而言,平行交...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郑义  秦炳涛  
文章从制度的三个层面即制度综合指数、制度设计以及制度效能来探讨制度与"资源诅咒"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资源无罪,制度无价。在那些"制度优良"的国家,资源成了"恩赐",反之则资源成了"诅咒";政体的形式(政治安排)直接决定着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总统制的国家倾向于"资源诅咒",议会制的国家倾向于"资源恩赐";制度效能同样影响着资源增值效应的方向,随着规则质量、法制能力、反腐能力、政府效力的提高,"资源诅咒"让位于"资源恩赐",规则质量和法制能力的增长效应较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林勇  朱忠杰  张瑞  
本文选取2000-2011年中国31个省级单元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采用空间面板方法将经济权利禀赋纳入自然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探讨自然资源禀赋、经济权利禀赋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然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自然资源丰裕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但作用力较小;在经济权利禀赋中,物质资本权利、劳动力使用权利与区域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且作用力度较大;人力资本权利与区域经济增长负相关,但不显著;制度变迁权利与区域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而制度供给权利与区域经济增长虽正相关,但不显著。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岳利萍  吴振磊  白永秀  
自然资源禀赋对经济增长来说究竟是"财富"还是"诅咒"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我国资源富集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了对自然资源的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总体上呈现负相关关系,但资源禀赋通过何种渠道影响经济增长尚缺乏理论和实证检验。本文以"条件收敛"假说为基础,构建了资源禀赋对人均收入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区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在此基础上,以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铁矿石地域分布与储量前十名的18个省(区)19年的自然资源储量以及经济社会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直接、间接和总效应大小的同时,对我国资源富集地区资源禀赋影响经济增长的渠道...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俊青  李鑫  
国家制度安排的质量会影响微观的市场组织结构,从而最终影响经济增长。本文构建一个基于新古典的交易模型,讨论了市场组织和制度质量之间的关系,结论为:在市场发展的早期,市场组织以关系型组织为主;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制度质量提高有助于市场组织形式从关系型组织向规则型组织转变。随后,本文结合93个国家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的结论对中国提高制度质量建设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强  徐康宁  
基于我国30个省(市、区)200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对外开放和区际开放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机理及其效应,研究发现:(1)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都显著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制度创新是经济新常态下重塑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的关键所在;(2)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区际开放则显著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外开放和区际开放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异质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出台鼓励我国区际间贸易的优惠政策,依托国内巨大市场规模发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陆军  熊衍飞  
本文使用44个国家和地区在1973~2013年间的面板数据,考察资本账户开放、制度质量与经济增长三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资本账户开放、制度质量对人均实际GDP增长率的影响呈倒U形;相同资本账户开放程度下,OECD国家解禁资本账户获得的经济增长红利显著高于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在政策操作层面,实证结果表明,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间接的,其作用力大小取决于一定的制度基础。中国目前应努力从国内金融改革、国际金融参与两个层面培植一个具备深度、流动和开放的金融市场;努力完善健全的法律法规,以规范投资者行为,保护投资者利益。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笪凤媛  郑长德  涂裕春  
笔者在Aghion等(1999)包含资本的多部门模型基础上扩展内生增长模型,尝试将制度、内生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纳入统一分析框架,检验制度质量、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在长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结果显示,长期经济增长既取决于制度质量和技术创新,也取决于资本积累和家庭偏好。正增长率的长期稳态均衡只有当制度质量达到一定水平才可能出现,且当均衡存在时,制度质量的改进会通过提高人力资本积累效率和垂直创新活动的期望收益而提高长期经济增长率。此外,政府的税收和补贴政策也能够影响长期经济增长。本文旨在为我国重启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强  徐康宁  
基于我国30个省(市、区)200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对外开放和区际开放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机理及其效应,研究发现:(1)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都显著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制度创新是经济新常态下重塑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的关键所在;(2)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区际开放则显著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外开放和区际开放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异质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出台鼓励我国区际间贸易的优惠政策,依托国内巨大市场规模发展我国区际间的贸易,进而实现我国外易和内贸的协同发展;(3)研究还表明,人力资本积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和全要素生产率是制度质量和贸易开放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其中人力资本积累是其中重要的传导机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海洋  
丰裕的资源往往被认为是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但最近的研究表明,20世纪中后期以来,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呈现负相关关系。针对这一违反常理的现象,笔者从干中学的角度予以解释,证明了资源丰裕国家的产业往往集中在干中学效应较小的资源部门,这是其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应当仅仅依照要素禀赋学说被动地确定自己的分工,而应当主动发展那些干中学效应较大的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