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47)
2023(17284)
2022(14373)
2021(13334)
2020(11207)
2019(25766)
2018(25671)
2017(48806)
2016(26701)
2015(29832)
2014(30092)
2013(29456)
2012(26785)
2011(24150)
2010(24186)
2009(22501)
2008(21981)
2007(19733)
2006(17529)
2005(15822)
作者
(77575)
(64436)
(63842)
(60989)
(40995)
(30761)
(29079)
(25118)
(24460)
(23087)
(21902)
(21826)
(20651)
(20592)
(20078)
(19788)
(19076)
(19075)
(18484)
(18379)
(16129)
(15904)
(15733)
(14720)
(14402)
(14284)
(14256)
(14237)
(13019)
(12734)
学科
(104856)
经济(104707)
管理(79557)
(74876)
(61297)
企业(61297)
方法(42812)
数学(35965)
数学方法(35486)
(31247)
中国(30120)
(27487)
业经(26234)
(24207)
(23909)
地方(21983)
农业(21288)
理论(18931)
(17617)
(17568)
(17069)
银行(17021)
技术(17015)
(16842)
贸易(16832)
(16636)
环境(16574)
财务(16551)
财务管理(16516)
(16309)
机构
大学(378542)
学院(375742)
(147168)
管理(146135)
经济(143833)
研究(129148)
理学(125607)
理学院(124179)
管理学(121937)
管理学院(121245)
中国(95963)
(82191)
科学(80313)
(70148)
(65171)
(62403)
研究所(59180)
中心(57860)
(56836)
业大(56440)
财经(55062)
北京(52075)
(50991)
师范(50465)
(49872)
农业(48750)
(47253)
(45819)
经济学(44064)
财经大学(40774)
基金
项目(256302)
科学(201067)
研究(188695)
基金(184638)
(161222)
国家(159880)
科学基金(136673)
社会(118486)
社会科(112152)
社会科学(112128)
(100515)
基金项目(97390)
自然(87766)
教育(86051)
自然科(85591)
自然科学(85571)
(84179)
自然科学基金(84016)
编号(77461)
资助(75093)
成果(64079)
重点(57542)
(55867)
(55042)
课题(53931)
(53034)
创新(49479)
国家社会(48854)
(48667)
科研(48218)
期刊
(166571)
经济(166571)
研究(112434)
中国(79467)
学报(62265)
(57855)
科学(56277)
管理(55657)
(54151)
大学(46896)
教育(46176)
学学(43657)
农业(39504)
技术(32704)
(32073)
金融(32073)
业经(27764)
财经(27031)
经济研究(25898)
(23156)
问题(21988)
图书(21728)
(20421)
科技(18535)
(18289)
理论(17745)
技术经济(17428)
现代(17041)
资源(16668)
实践(16153)
共检索到564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大勇  刘登振  朱风华  翟丽潇  
本文以山东省莱芜市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产业扶贫为案例,剖析了政府以利益为导向,引导、协调、整合各类资源,为具有茶业生产资源禀赋的贫困山区构建了产业与扶贫一体化的平台。该案例得到的结论是,努力激活贫困地区潜在资源禀赋,使其转化为比较优势,使产业扶贫具有可持续性;一致性的利益导向可以聚合各类资源共同参与扶贫开发。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大勇  刘登振  朱风华  翟丽潇  
本文以山东省莱芜市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产业扶贫为案例,剖析了政府以利益为导向,引导、协调、整合各类资源,为具有茶业生产资源禀赋的贫困山区构建了产业与扶贫一体化的平台。该案例得到的结论是,努力激活贫困地区潜在资源禀赋,使其转化为比较优势,使产业扶贫具有可持续性;一致性的利益导向可以聚合各类资源共同参与扶贫开发。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大勇  刘登振  朱风华  翟丽潇  
本文以山东省莱芜市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产业扶贫为案例,剖析了政府以利益为导向,引导、协调、整合各类资源,为具有茶业生产资源禀赋的贫困山区构建了产业与扶贫一体化的平台。该案例得到的结论是,努力激活贫困地区潜在资源禀赋,使其转化为比较优势,使产业扶贫具有可持续性;一致性的利益导向可以聚合各类资源共同参与扶贫开发。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倪建伟  何冬妮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已由生存型阶段步入发展型阶段,而这个阶段也是由城乡二元结构走向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阶段。但是,市场主导型和行政主导型的两个城乡二元结构叠加,造成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持续扩大,成为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重大挑战。在世界上,挪威是成功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典型代表之一。文章认为,借鉴挪威经验,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打破制约城乡居民自由流转的户籍制度,合理界定中央地方职责分工,建设以地区财政能力均等化为核心的公共财政制度,推进公民社会建设,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俏彬  樊继达  黄锟  
本文围绕实施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意义、总目标、路线图与时间表以及实施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三大工程"等内容,研究、分析了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的制度安排与最优路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燕斌  王怀栋  高翠玲  
在当前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脱贫将成为我国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本文从外部机制和内部机制两个层次对当前我国扶贫长效机制进行明确的界定,并结合内蒙古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现状,以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太平山嘎查为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指出嘎查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如规划建设不合理、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产业结构不完善、收入无保障、农牧民的思想观念落后等共性问题,由此,提出符合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实际的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段小虎  张惠君  万行明  
文章结合"十三五"时期我国"文化扶贫"工作基本要求和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安排,通过对单位制、志愿制以及项目制"文化扶贫"认知基础、理论逻辑、组织结构的对比分析,认为基于矩阵式组织结构的项目制"文化扶贫"拓展了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空间,它以项目合同制管理为手段,以智力支持为内容,以提升基层文化机构服务软实力为目标,探索了文化"精准扶贫"新机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登国  吴东民  王海祥  
作为社会结构变迁过程的载体,城市化与社会政策和制度密切相关,通过制度性投入,实现社会结构的创新与再造,尤其是改变城乡人口分布结构是中国城市化的中心议题。当前中国城市化的难点是由乡村向城市转变过程中所引发的各种制度性问题,只有在户籍改革的基础之上加强社会保障、住房等制度投入,才能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善治。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石伟文  
基于异质性贸易制度安排这一视角并结合1995~2012年间的跨国面板数据,文章实证考察了进出口国家(地区)之间不同类型的经济一体化制度安排对整体、制造业以及农业部门的双边贸易成本的影响。结果显示:(1)经济一体化制度安排能够显著降低双边整体、制造业以及农业部门的贸易成本,且贸易成本削减效应随着经济一体化制度安排的深化而加大,从而也说明经济一体化制度安排具有明显的异质性;(2)采用传统的虚拟变量法来刻画国家地区间的经贸关系得到的估计系数的绝对量级大于经济一体化系数,这说明忽视贸易协议的异质性会导致高估贸易成本削减效应的偏误。上述研究结论表明:一方面,应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逐步推进国家地区之间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以此降低双边的贸易成本;另一方面,在评估经济一体化的贸易影响效应时应将贸易制度安排的异质性纳入考量,以避免造成政策评估偏误。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沈大勇  王火灿  
以中日韩三国为核心的东北亚可谓全球经济的三极之一,但却因历史的、政治的和经济的诸多原因至今仍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之“空白地带”。面对进一步扩大和强化中的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及世界其他地区蓬勃发展的区域一体化趋势,东北亚经济合作与一体化进程已进入到必须赶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步伐的时候了。近年来东北亚国家新的拓展变化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提供了机遇,为此,东北亚国家特别是作为核心的中日韩三国必须抓住机遇,为实现东北亚经济一体化构建必要的制度安排,选择切合实际的发展路径,弥合分歧,求得共识,通过合作博弈,以实现共赢目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庄士成  朱洪兴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存在制度瓶颈,表现为区域经济合作的制度化程度低,与行政区划相关联的制度安排以及基于市场经济合作制度的缺失割裂了区域市场,阻碍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在于推进区域合作的制度化。区域合作制度的供给主体是政府,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是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构建区域合作制度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竞争与合作、市场与政府等几方面的关系。基础制度环境、规划和政策、制度实施机制形成区域合作制度的基本架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吉富星  樊轶侠  
财政制度安排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一体化实践看,财政制度安排主要着力于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区域税收征管一体化、要素市场一体化、生态环境治理一体化等方面。现行的行政体制与财政体制、区域规划与财税政策、要素市场与财政支持、传统税制与税收利益、资源环境与生态补偿等综合性因素相互交织,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域一体化发展。在新发展格局下,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财政制度应调动各地方政府积极性,引导地方行为模式转变,着力推动财政总量、财政结构、财政工具、支撑体系等方面的改革创新。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任伍  肖彦博  唐常  
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国进入以相对贫困、精神贫困为特征的后精准扶贫时代。贫困韧性和迁移性导致后精准扶贫时代的贫困发生转型,出现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一维贫困向多维贫困、生存性贫困向发展性贫困、收入型贫困向消费型贫困、原发性贫困向次生性贫困、农村贫困向城市贫困转移等六大特征。后精准扶贫时代贫困发展的动态性和贫困成因的多源性,决定了贫困治理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加大了贫困治理难度,产生了新的贫困治理诉求。贫困治理需要围绕"相对贫困""精神贫困"的治理重心,以"攻心"为上,克服贫困治理碎片化、重塑整体性治理,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施城乡一体化治理,摒弃运动式治理、建立制度性治理体系,实施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双轮驱动,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多维动态识别标准,出台"贫困治理法",加强"贫困耻感文化"建设,发挥社会企业在贫困治理中的潜力,发掘贫困者内在的正能量,克服"穷人心态",扩展相对贫困者"带宽",矫正个体失灵,消除代际贫困,实现贫困的最优化治理。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何得桂  李想  
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背景下,乡村组织既面临多中心工作格局的治理情境与问责制度革新,也面临地方性治理诉求的调整。组织环境与外在约束的变化,要求乡村组织主动进行制度化调适和有效回应,以促进党建引领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实现乡村治理有效。本文对“镇村工作一体化”机制创新的研究发现,乡村组织以组织架构的制度化调适为抓手,通过制度赋能(构建镇村工作共同体)的方式,以治理责任重塑为核心,实现主体赋能、治理赋能与程序赋能等多维赋能,从而促进治理资源与治理诉求的精准匹配,助推乡村善治。作为一种积极取向的治理机制,“镇村工作共同体”对于治理有效的促进彰显了乡村组织的韧性与自主性,体现出其“尽责式治理”的实践逻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通过多维赋能重塑乡村组织的治理责任并建构尽责式治理机制。这是乡村治理未来发展的一项核心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