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58)
- 2023(14822)
- 2022(12284)
- 2021(11515)
- 2020(9760)
- 2019(22101)
- 2018(21793)
- 2017(41704)
- 2016(22554)
- 2015(25259)
- 2014(25262)
- 2013(25268)
- 2012(23235)
- 2011(20956)
- 2010(20860)
- 2009(19819)
- 2008(20121)
- 2007(17836)
- 2006(15828)
- 2005(14711)
- 学科
- 济(99878)
- 经济(99731)
- 业(93105)
- 管理(84890)
- 企(84846)
- 企业(84846)
- 方法(42163)
- 财(34209)
- 数学(33346)
- 数学方法(33106)
- 业经(31073)
- 农(30594)
- 中国(26759)
- 制(25807)
- 务(23890)
- 财务(23857)
- 财务管理(23824)
- 企业财务(22633)
- 农业(21400)
- 技术(19313)
- 体(19262)
- 贸(18742)
- 贸易(18730)
- 和(18290)
- 易(18240)
- 划(17616)
- 策(17321)
- 体制(16658)
- 理论(16374)
- 地方(16367)
- 机构
- 学院(328981)
- 大学(327261)
- 济(143257)
- 经济(140570)
- 管理(129763)
- 理学(110991)
- 研究(110617)
- 理学院(109785)
- 管理学(108418)
- 管理学院(107774)
- 中国(89419)
- 财(70250)
- 京(69670)
- 科学(64229)
- 所(55523)
- 财经(55094)
- 农(53882)
- 经(50148)
- 中心(49997)
- 江(49984)
- 研究所(49748)
- 业大(45114)
- 经济学(44238)
- 北京(44092)
- 农业(42188)
- 财经大学(40752)
- 经济学院(39767)
- 院(39760)
- 范(39704)
- 州(39389)
- 基金
- 项目(212527)
- 科学(170193)
- 基金(158476)
- 研究(156761)
- 家(137250)
- 国家(136072)
- 科学基金(118286)
- 社会(103457)
- 社会科(98118)
- 社会科学(98096)
- 基金项目(83383)
- 省(80839)
- 自然(75403)
- 自然科(73603)
- 自然科学(73583)
- 自然科学基金(72397)
- 教育(70597)
- 划(67545)
- 资助(64279)
- 编号(61571)
- 成果(49884)
- 部(48689)
- 重点(47336)
- 创(46654)
- 发(45124)
- 制(43980)
- 国家社会(43916)
- 业(43126)
- 创新(42881)
- 教育部(42192)
- 期刊
- 济(164569)
- 经济(164569)
- 研究(100039)
- 中国(68093)
- 财(59225)
- 管理(53013)
- 农(50279)
- 学报(46827)
- 科学(46801)
- 大学(36101)
- 农业(34330)
- 学学(33944)
- 融(32297)
- 金融(32297)
- 财经(28584)
- 教育(28573)
- 技术(27980)
- 业经(26888)
- 经济研究(26093)
- 经(24712)
- 问题(21782)
- 业(21325)
- 贸(18376)
- 技术经济(17673)
- 世界(17505)
- 现代(16275)
- 财会(16139)
- 国际(16104)
- 资源(15629)
- 版(14751)
共检索到504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范黎波 武天兰 翟正男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以中国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企业在2000—2016年实施的并购交易为研究样本,探究了并购双方资源相关性对并购交易成败的影响。研究发现:并购方和被并购方的资源相似有助于提高并购交易的成功率;并购方与被并购方的资源互补性适度,可以提高双方并购交易的成功率,但当两者的资源互补性超过临界值时,并购双方的资源互补性对成功完成并购交易起负向作用,即并购双方的资源互补性与并购交易成败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并购方的国有企业性质会负向调节资源互补性与并购交易成败的关系。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资源相关性 并购交易 制造业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廖东声 刘曦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海外并购已成为跨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其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的繁荣也发生着变化。制造业作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通过实施海外并购可以促进其和国外制造业企业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学习国外制造业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但是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文章在系统分析中国制造业海外并购动因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就如何有效地提高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成功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制造业 海外并购 动因 对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孔玉生 李菊
本文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财务绩效的评价指标,选取2006~2008年3年的121家公司为样本,根据上市公司年报中披露的财务数据,运用所构建的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的指标体系,对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蒋红芸 景珊珊
企业社会责任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间的相关关系尚未形成统一结论。文章以我国医药制造业在深沪主板上市的63家公司为研究样本,选取其2007—2011年间的财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企业部分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呈正相关关系的结论。
关键词:
医药制造业 社会责任 财务绩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董平 李冠松
本文基于问卷调查数据,研究了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并购后资源整合及其对并购价值创造的影响。结果表明:并购后资源整合的方向主要由主并公司向被并购公司转移管理能力、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和市场资源,被并购公司向主并公司转移实物资源和技术资源。其中,主并公司向被并购公司转移管理能力以及被并购公司向主并公司转移技术资源、财务资源,都有利于并购价值创造,而被并购公司向主并公司转移管理能力则不利于并购价值创造。因此,公司在进行并购决策时,应选择实物资源相对便宜以及技术资源丰富的目标企业作为并购对象,并购后资源整合方向应依据并购双方资源状况来决定。
关键词:
资源基础论 资源整合 价值创造 并购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董平 李冠松
本文基于问卷调查数据,研究了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并购后资源整合及其对并购价值创造的影响。结果表明:并购后资源整合的方向主要由主并公司向被并购公司转移管理能力、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和市场资源,被并购公司向主并公司转移实物资源和技术资源。其中,主并公司向被并购公司转移管理能力以及被并购公司向主并公司转移技术资源、财务资源,都有利于并购价值创造,而被并购公司向主并公司转移管理能力则不利于并购价值创造。因此,公司在进行并购决策时,应选择实物资源相对便宜以及技术资源丰富的目标企业作为并购对象,并购后资源整合方向应依据并
关键词:
资源基础论 资源整合 价值创造 并购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剑波 吕铁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过跨国技术并购实现创新发展,并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呈现"逆向"特征,吸收能力能够保证先进技术知识从"弱"到"强"的有效转移。吸收能力是企业识别外部知识价值,吸收、同化和运用外部知识来提升创新绩效的能力,吸收能力提升了跨国并购过程中知识转移的效率。知识基础、知识一致性、市场轨道稳定性是实现从"逆向并购"到"逆向吸收"的三个重要因素,也是决定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成败的前提条件。经过长期的发展,中国企业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和市场优势,在一些领域拥有良好的知识基础。但企业跨国并购战略的实施依旧处于"追赶"情境下,国内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创造出"中国机会"概念,那些拥有...
关键词:
跨国并购 逆向并购 吸收能力 知识转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虹 毛道维 贺昌政 胡浩峰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信用结构(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和证券信用)对企业绩效(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的影响,探讨提高企业绩效的新途径。商业信用对企业绩效具有正面效应的观点得到验证。实证研究也得出与我国学者结论不一致的结果:银行信用对企业绩效具有负面效应;证券信用对企业市场绩效具有正面效应,但对企业财务绩效影响不显著。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企业绩效与银行信用的期限结构有关,长期银行信用对企业的绩效具有正面效应。
关键词:
信用结构 企业绩效 结构方程模型 制造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任曙明 许梦洁 王倩 董维刚
本文扎根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探讨行业内的并购对企业研发的影响机制,从并购可能性和议价能力平均水平两个维度,揭示了并购通过改变企业对市场竞争条件变化的预期来影响其研发的机制。本文使用了行业内并购交易额与行业总资产之比的三年移动平均数、累积超额收益率滞后三年的均值,分别衡量并购可能性、议价能力的行业平均水平,并提出了含有交叉项的计量经济模型,检验影响方向和大小,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企业规模和所有制上的差异。研究表明,并购可能性越大,企业预期市场竞争压力越大,研发水平越高;但对不同规模的企业,并购可能性对研发努力的正向作用并未表现出显著的差异;而且,若议价能力的行业平均水平较高,企业研发也较强;从所有制来看,由于所面对的竞争压力较大,在非国有企业中,行业内可能发生的并购对研发的正向作用要大于国有企业。在政策上,政府应破除妨碍并购的制度因素,发挥并购在促进研发上的市场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任曙明 许梦洁 王倩 董维刚
本文扎根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探讨行业内的并购对企业研发的影响机制,从并购可能性和议价能力平均水平两个维度,揭示了并购通过改变企业对市场竞争条件变化的预期来影响其研发的机制。本文使用了行业内并购交易额与行业总资产之比的三年移动平均数、累积超额收益率滞后三年的均值,分别衡量并购可能性、议价能力的行业平均水平,并提出了含有交叉项的计量经济模型,检验影响方向和大小,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企业规模和所有制上的差异。研究表明,并购可能性越大,企业预期市场竞争压力越大,研发水平越高;但对不同规模的企业,并购可能性对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蒋殿春 谢红军
本文利用中国1999-2007年微观制造业数据考察了两个问题:(1)被外资并购的内资企业具备哪些禀赋特征?(2)外资并购是否以及如何影响目标企业生产率?研究表明,外资倾向于并购生产率高、规模大、出口密度强的内资企业,即存在典型的"掐尖"现象。利用PSM-DID方法控制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发现,目标企业生产率在并购后第二年平均提升14%左右,且该生产率效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进一步分析目标企业在生产要素使用、投资融资结构和出口市场等方面的转变显示,生产率增进主要来源于有效资本积累(物化技术)和出口能力改善。
关键词:
外资并购 外商直接投资 生产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江燕
研发投入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本文以制造业71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样本公司R&D投入与企业业绩及企业价值的相关性分析,揭示企业R&D投入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作用及对公司价值提升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R&D投入强度偏低,R&D投入明显不足,但R&D投入强度在2007~2009年3年中逐年上升。企业当期R&D投入与企业当期营业毛利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滞后一期R&D投入与企业当期营业毛利率仍然存在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滞后两期R&D投入与企业当期营业毛利率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企业R&D投入对企业业绩...
关键词:
R&D投入 企业业绩 托宾Q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彭昊 魏凤
本文以2008年至2010年沪深两市的358家制造业上市企业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对政府补助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获取政府补助有显著正向影响;不同所有制中,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获取政府补助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获取政府补助影响不显著;资产规模越大、负债率越高的企业获得政府补助越多;政府补助对国有企业经营业绩提高作用显著,但未有效提高民营企业经营业绩,造成了政府对制造业整体行业补助的低效率。
关键词:
制造业 企业社会责任 政府补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波 张佳琦 吴晨
基于1997-2014年2790起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本文运用Logit模型实证检验影响企业海外并购成败的因素,并重点探讨了企业所有制对并购成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所有制与海外并购成功率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国有企业比非国有企业的海外并购成功率低;而并购控股比例、东道国产业保护水平、经济发展程度也会负面影响海外并购,企业并购经验则能显著提升并购成功率。关于与企业所有制相关的交互项检验表明,东道国产业保护水平、经济发展程度的负向调节效应会进一步增强企业所有制对海外并购成功率的负面影响;而企业并购经验、高控股比例的正向调节效应则会减弱企业所有制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海外并购 企业所有制 并购成败 国有企业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胡迟
前不久,中国企业联合会按照国际惯例连续第6次推出了201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各项数据显示,201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分别比上一年增长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审计质量相关性研究——以制造业为例
中国制造业PMI与CPI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制造业海外并购绩效研究——以旗滨集团并购马来西亚旗滨公司为例
资源拼凑、吸收能力与战略柔性的关系——以中国制造企业为例
PE投资定价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检验——以创业板制造业公司为例
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与公司绩效相关性研究——以江浙制造业中小板上市公司为例
政府采购能否促进企业使能技术创新——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
以转型升级为导向的制造业民企连续并购绩效研究——以东山精密为例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企业绩效的相关关系——基于广东制造业的实证研究
技术创新能力对创新资源与企业绩效关系的中介效应——以珠三角制造业为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