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57)
2023(9992)
2022(8241)
2021(7378)
2020(6239)
2019(14101)
2018(13678)
2017(27002)
2016(13968)
2015(15639)
2014(15353)
2013(15484)
2012(14695)
2011(13650)
2010(13843)
2009(12957)
2008(12438)
2007(11142)
2006(10209)
2005(9545)
作者
(39983)
(33909)
(33692)
(32240)
(21827)
(15906)
(15395)
(13016)
(12886)
(11938)
(11834)
(11341)
(10838)
(10770)
(10687)
(10424)
(9913)
(9805)
(9644)
(9244)
(8662)
(8143)
(8049)
(7834)
(7703)
(7656)
(7221)
(6892)
(6849)
(6365)
学科
(90870)
经济(90800)
管理(43800)
(39764)
方法(37449)
数学(33300)
数学方法(33131)
(30667)
企业(30667)
地方(19227)
中国(18431)
(17670)
(16860)
业经(16119)
(13911)
地方经济(13384)
农业(13062)
(13003)
贸易(12996)
(12507)
(11616)
(11299)
环境(11278)
(10925)
金融(10925)
理论(10252)
资源(9924)
(9705)
银行(9695)
(9619)
机构
大学(217277)
学院(214761)
(109406)
经济(107716)
管理(84915)
研究(73985)
理学(73488)
理学院(72796)
管理学(71934)
管理学院(71527)
中国(57368)
(48157)
(44484)
科学(39647)
财经(38883)
经济学(36634)
(36049)
(35493)
中心(33420)
经济学院(32913)
研究所(32358)
(30859)
财经大学(28936)
(28556)
北京(28070)
业大(26038)
(26012)
(25879)
师范(25836)
商学(24917)
基金
项目(138662)
科学(111556)
基金(105201)
研究(102475)
(90371)
国家(89691)
科学基金(78324)
社会(71342)
社会科(68092)
社会科学(68079)
基金项目(54259)
(50462)
自然(47450)
自然科(46323)
自然科学(46315)
教育(45787)
自然科学基金(45542)
资助(43835)
(41946)
编号(40033)
(32499)
成果(31994)
国家社会(31715)
重点(30667)
(30659)
教育部(29024)
人文(28309)
(28244)
大学(26483)
创新(26477)
期刊
(123992)
经济(123992)
研究(69087)
中国(38117)
(36321)
管理(32716)
学报(28178)
科学(26947)
(24104)
经济研究(22770)
大学(22167)
财经(21113)
学学(20742)
(20406)
金融(20406)
(18352)
技术(17754)
业经(17135)
农业(16319)
问题(15976)
教育(14538)
(13408)
技术经济(13373)
统计(12769)
世界(12003)
商业(11712)
国际(11092)
(10923)
图书(10332)
理论(10229)
共检索到3283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强  徐康宁  
文章将自然资源引入Romer(1990)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建立了一个包括四部门的封闭经济系统,通过理论模型推导得到,资源消费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资源生产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阻碍作用,"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主要表现为资源型经济对人力资本的挤出效应。此外,文章基于OECD和BRICS 37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资源生产(开发)和资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回归结果进一步表明,资源生产和资源消费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对于资源开发地区(资源供给者)而言,自然资源是"诅咒";对于资源需求者而言,自然资源是"福音","资源生产诅咒"和"资源消费福音"命题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洋  赵茂  刘志坚  
从金融信用活动角度重新考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是有效的切入点。本文利用1967-2011年74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对不同金融信用膨胀水平下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信用膨胀存在非线性的经济增长效应,适度水平的金融信用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为显著,而过低或过高水平的金融信用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则较弱。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胡鞍钢  刘生龙  马振国  
利用一个包含人力资本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从索洛增长理论入手,分析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模型的推理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均产生不利影响。再根据理论模型的结果构造了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增长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模型,收集和使用中国1990~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理论模型的推理结果进行实证检验,证实了理论模型的推理结果。实证研究还表明:(1)初始的人均GDP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负,说明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条件收敛的情形;(2)人力资本投资、储蓄率和劳动参与率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荣茂  张莉侠  孟令杰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呈倒U型关系的曲线,即随着经济增长,环境质量先恶化,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环境质量又会逐渐改善。文章基于中国1991—2003年29个省级区域环境质量与人均GDP的数据,利用工业废水、废气、固体排放物等变量与人均GDP拟合方程验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研究结果验证了环境库兹涅茨假说,人口密度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不同的污染物有不同的影响,而工业发展对这三种污染物排放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将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弟海  李夏伟  黄亮  
本文首先在索罗模型中研究了物质资本投资、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和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然后运用两个跨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健康投资和教育投资对一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无论是用世界跨国面板数据还是用东亚地区跨国面板数据,回归结果都显示,健康支出和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人口增长率和学生教师比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健康支出增量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教育支出增量和学生教师比变化量对经济增长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杨巧  蒋勇  
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基于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指数,本文利用全球114个国家2006~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Tobit回归方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营商环境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全样本回归结果来看,营商环境整体上显著促进了世界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营商环境10个分项指标的回归结果来看,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证、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信贷、保护少数投资者、纳税、跨境贸易、执行合同和办理破产等所有分项指标也都显著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样本回归结果来看,营商环境均显著促进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但营商环境对发展中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更显著;机制检验结果发现,营商环境通过高质量资本流入和技术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本文的政策启示是,在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下,持续优化和改善营商环境是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菁  
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反映居民在生活必需品和非生活必需品消费上的比重变化,通过我国近二十年的不变价GDP及三大产业比重关系可以看出,消费结构的升级优化有助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因此,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实证分析了三大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从而得出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结论。基于此,本文建议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提升公共性服务、打造消费性服务新热点和深化服务体制改革等方法,使消费结构助推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荷芬  马淑琴  徐英侠  
本文基于要素禀赋理论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将基础设施投入引致的要素积累效应纳入H.Oniki和H.Uzawa(1965)的分析框架,探讨了广义基础设施投入影响服务贸易结构的理论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动态面板模型,采用系统GMM两步法对80个不同收入水平国家及其分群组在1996-2010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交通、能源和通讯等经济性基础设施变量与服务贸易结构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性基础设施变量中,研发基础设施具有正向作用,医疗、教育和环保基础设施却呈负向作用,同时研发、医疗和教育基础设施变量均有显著的滞后效应;进口贸易有利于服务贸易结构优化,而FDI和服务业发展水平作用不显著。对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永乐  吴群  
利用1999年~200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验证了耕地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在经济增长初期,耕地非农化水平随经济增长逐渐增大,但当经济增长到一定的程度,耕地非农化水平随经济增长会逐渐减小,即随经济增长耕地非农化水平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倒"U"型变化趋势。土地市场化水平、产业结构变动以及国家政策对耕地非农化亦有影响,研究表明:①耕地非农化在人均GDP达到31468元(1999年不变价)时出现拐点,若经济以目前速度持续增长,预计2018年前后,"吃饭"与"建设"之间的矛盾将得到缓解;②借鉴环保观念和措施,建议加强耕地保护宣传,完善土管制度,建立三级目标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力行  吴晓瑜  
本文基于Soares(2005)的模型,导出婴儿死亡率和成年人预期寿命对人力资本积累以及最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然后用跨国数据对模型的预测进行验证。本文模型的独特之处在于区分了成年人对小孩和对成年人自己的人力资本投资,揭示了成年人寿命增加对经济行为的影响的作用机制。在实证检验中,本文除了采用地理、气候等指标作为工具变量外,还独创性的利用因为实施大范围免疫计划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外生的免疫率的国别差异来解决健康的内生性问题。本文的结论对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中健康的重要作用具有启发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祁毓  杨春飞  
将日趋严峻的全球债务风险问题和收入不平等问题结合,有助于从经济社会多维视角理解公共债务的风险"内涵",深化和丰富收入不平等财政干预机制的"内容"。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公共债务影响收入不平等的可能机制,基于全球1980年至2017年跨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得到了与研究假说一致的公共债务分配效应证据。研究发现,公共债务加剧了各国内部的收入不平等,选择多种公共债务指标和收入不平等指标得到的结论依然稳健,金融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是公共债务影响收入不平等两个重要的传导机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产生的收入差距抑制效应并不能扭转总体的收入差距扩大效应;公共债务的收入不平等效应在发达国家和高税制累进度国家会得到缓解,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也证实了结论的可靠性。管控公共债务的"社会风险"、缓解财政干预机制的分配扭曲效应,需要适当降低公共债务规模,规范公共债务用途、优化公共债务结构、提高公共债务的使用绩效,提高税制累进度,建立责权利对等的"借用还"机制,扩大公共债务的分享受益范围。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罗长远  
本文基于1987-200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分析进行实证研究发现:FDI作为“投资”本身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并不显著,但它通过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和“挤入”国内自身的投资,从而间接地对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作用;国有部门在全社会固定投资中占居主导地位,它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促进作用是显著的,但对全要素生产率并无明显作用;私人部门投资对经济增长没有直接促进作用,对全要素生产率也无显著影响。因而,相对于国内资本来说,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催化剂”的性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严冀  陆铭  陈钊  
在省级面板数据的基础上,本文验证了经济开放、非国有化、财政改革等经济政策及其相互作用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发现:(1)对外开放(特别是对外资的利用)是中国过去十几年经济增长的重要政策因素,但这一现象在西部并没有表现。(2)财政改革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政府从经济活动中的退出显著地提高了经济增长率。压缩预算外支出的比重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这一特点在西部较为显著。(3)经济开放、非国有化和财政改革等经济政策在影响经济增长时是相互作用的。非国有化政策并不独立地影响增长,而是通过影响政府退出经济活动对增长的作用而影响增长的,而这个情况主要在东部有所表现。(4)在控制了经济政策及其相互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田卫民  
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存在前提条件,这一前提条件是金融发展能够增进资本积累、优化资源配置。但我国的金融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地区不平衡,金融发展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了资源配置的两极分化。1995-2014年我国省际经验数据表明,金融发展抑制了地区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不仅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而且降低了资本积累率,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向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本形成和劳动力投入,对外开放、城市化、教育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经济增长,财政支出则抑制了经济增长。增进资本积累,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发展金融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田卫民  
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存在前提条件,这一前提条件是金融发展能够增进资本积累、优化资源配置。但我国的金融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地区不平衡,金融发展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了资源配置的两极分化。1995-2014年我国省际经验数据表明,金融发展抑制了地区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不仅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而且降低了资本积累率,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向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本形成和劳动力投入,对外开放、城市化、教育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经济增长,财政支出则抑制了经济增长。增进资本积累,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发展金融促进经济增长,必须进一步推进金融市场化,促进金融平衡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