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29)
- 2023(19021)
- 2022(16183)
- 2021(15041)
- 2020(12710)
- 2019(29127)
- 2018(28817)
- 2017(55455)
- 2016(29861)
- 2015(33535)
- 2014(33421)
- 2013(32530)
- 2012(29957)
- 2011(27085)
- 2010(27660)
- 2009(26071)
- 2008(25551)
- 2007(23004)
- 2006(20379)
- 2005(18248)
- 学科
- 济(134934)
- 经济(134816)
- 管理(91708)
- 业(85295)
- 企(71504)
- 企业(71504)
- 方法(56769)
- 数学(49134)
- 数学方法(48342)
- 农(34237)
- 中国(33264)
- 财(32733)
- 业经(28348)
- 地方(28222)
- 学(26923)
- 制(23733)
- 农业(22842)
- 贸(22712)
- 贸易(22699)
- 理论(22511)
- 易(21993)
- 技术(21192)
- 环境(21159)
- 和(20369)
- 务(20276)
- 财务(20198)
- 财务管理(20158)
- 银(19877)
- 银行(19844)
- 企业财务(19084)
- 机构
- 学院(429820)
- 大学(425904)
- 济(182443)
- 经济(178624)
- 管理(166231)
- 理学(142893)
- 研究(142812)
- 理学院(141384)
- 管理学(138655)
- 管理学院(137855)
- 中国(108826)
- 京(88578)
- 科学(85959)
- 财(84112)
- 所(71759)
- 财经(66426)
- 农(66380)
- 中心(65963)
- 江(65584)
- 研究所(64855)
- 经(60107)
- 业大(60103)
- 经济学(56160)
- 范(55674)
- 北京(55484)
- 师范(55163)
- 州(52091)
- 农业(51880)
- 院(51431)
- 经济学院(50274)
- 基金
- 项目(281222)
- 科学(222195)
- 研究(206915)
- 基金(203272)
- 家(176162)
- 国家(174691)
- 科学基金(150967)
- 社会(131598)
- 社会科(124729)
- 社会科学(124698)
- 省(111338)
- 基金项目(106075)
- 自然(97143)
- 教育(96542)
- 自然科(94847)
- 自然科学(94824)
- 自然科学基金(93085)
- 划(92761)
- 编号(84989)
- 资助(84430)
- 成果(69148)
- 重点(63493)
- 部(61934)
- 发(61311)
- 创(59620)
- 课题(58872)
- 创新(55760)
- 国家社会(54175)
- 科研(53787)
- 教育部(53535)
- 期刊
- 济(205540)
- 经济(205540)
- 研究(125725)
- 中国(83046)
- 财(66632)
- 管理(63339)
- 学报(61997)
- 农(59881)
- 科学(58892)
- 大学(47322)
- 教育(46810)
- 学学(44528)
- 技术(40928)
- 农业(40424)
- 融(39207)
- 金融(39207)
- 经济研究(33923)
- 财经(33166)
- 业经(32788)
- 经(28688)
- 问题(26075)
- 技术经济(23206)
- 统计(23140)
- 业(21847)
- 策(21367)
- 贸(21126)
- 图书(20617)
- 商业(19595)
- 版(19177)
- 理论(19084)
共检索到642361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沈小波
在经济增长面临资源禀赋和环境质量约束的条件下,要实现经济、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增长,关键在于加快技术创新步伐、调整经济结构(能源结构)和控制人口增长。就政策选择而言,我国应该加大能源开发和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促进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步伐;确立市场机制在能源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建立合理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并实行基于市场激励的辅助性税费政策,促进全社会节能减排。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环境约束 能源环境政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余江 叶林
尽管产业结构对资源消耗和经济增长有很大影响,但其理论基础却并不明确。基于这个考虑,本文研究在存在自然资源约束的情况下,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及其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给定的假设前提下,短期内,由于不同的产业结构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不同,经济增长将形成不同的增长路径,但是各产业技术进步率的不同会导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确定;在长期,产业结构及其变动都将通过影响给定资源的消耗而最终影响到经济增长。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资源约束 产业结构变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余江 叶林
随着经济系统的不断扩大,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越来越明显。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工业化的一个关键时期,重工业比重的上升导致了资源约束的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鉴于此,本文基于一个资源约束下的新古典增长模型,通过推导和数值模拟来探讨缓解资源约束的方法,为我国顺利完成工业化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关键词:
资源约束 经济增长 数值模拟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陆建明 李宏
本文首先设立了一个反映产出与经济规模和资源投入之间关系的生产函数,该生产函数中,以资本存量代表经济规模,以资源中间品数量代表资源投入。在此基础上,在技术水平不变和储蓄率外生等具有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特色的假定条件下,建立了一个研究可再生资源约束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该模型首先分析了封闭条件下资源相对丰裕和存在资源约束情况下,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及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进而在此基础之上,讨论了开放条件下,资源贸易小国在不同的世界资源价格下,能否以及如何通过进口来突破资源约束对经济增长的限制。
关键词:
资源约束 经济增长 开放经济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昕
本文利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用其相关变量建立对数模型进行回归检验,得出FDI对GDP增长具有挤出效应。在考察这种效应的中长期表现时,通过脉冲效应分析发现,FDI的挤出效应逐渐减弱,在经济发展中期,FDI转为促进总投资和GDP的增长,并且这种正的挤入效应在长期会得到加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彭水军 包群
文章通过将存量有限且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引入生产函数,构建了一个产品种类扩张型的四部门内生增长模型。首先,通过对模型的市场均衡分析,给出了平衡增长路径的经济增长率以及均衡解存在的一个充分性条件,系统地探讨了在人口增长、自然资源不断耗竭的约束条件下内生技术进步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其次,通过对平衡增长路径进行比较静态分析,讨论了各经济变量以及经济环境参数的变化对稳态增长率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并给出其经济学解释;最后是综合结论及政策涵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丁琳琳 吴群
工业生产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内含"环境代价",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经济损失。本文在理论上构建了包含土地和环境要素在内的"绿色索洛模型",考察工业用地投入和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约束,以消除工业经济增长中的环境代价。并利用中国2000-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环境约束下,索洛模型仍存在平衡增长路径;②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呈正向作用,但地区间存在差异,其中中部地区影响最大,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③环境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决于正/负效应共同的作用结果,总体来看,除工业固体废弃物外,工业废水、工业SO_2、工业NO_X、工业烟(粉)尘等的排放对经济增长均呈明显抑制作用,且工业废气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较工业废水更强。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应摒弃传统的"低成本"工业化模式,积极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同时加快用地企业科技创新,尤其是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方面的科技创新,减少工业用地投产过程中的环境外部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丁琳琳 吴群
工业生产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内含"环境代价",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经济损失。本文在理论上构建了包含土地和环境要素在内的"绿色索洛模型",考察工业用地投入和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约束,以消除工业经济增长中的环境代价。并利用中国2000-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环境约束下,索洛模型仍存在平衡增长路径;②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呈正向作用,但地区间存在差异,其中中部地区影响最大,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③环境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决于正/负效应共同的作用结果,总体来看,除工业固体废弃物外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贾非 王士香
假设储蓄率外生于老龄化过程,并将老龄化因素加入到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推理发现,老龄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取决于储蓄率的高低,即储蓄率越高,老龄化和养老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负向作用越强。进一步采用面板平滑门限回归(PST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所得结果印证了上述结论。因此,储蓄率较高的地区应格外关注老龄化对经济增长带来的负向影响。由于将储蓄率外生化,上述结论揭示了储蓄率在老龄化背景下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新机制,从而丰富了关于储蓄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
关键词:
老龄化 储蓄率 养老水平 经济增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惠娟 龙如银 兰新萍
提出了新型的产业组织模式——生态产业组织模式,但新的产业组织模式是否能够实现经济增长需要进一步加以证明。为此,把生态约束引入经济系统,构建包含生产部门和R&D部门两部门的生态约束下的经济增长模型,运用最优控制方法研究稳态时经济最优增长路径问题。研究发现,生态约束下资源型城市经济系统的最优增长路径是存在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的相关变量变化不同。在资源型城市的繁荣期将其转向生态产业组织模式,可以协调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生态约束 经济增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邵宜航
本文扩展Rebelo的含人力资本经济增长模型,将其导入内生性政府部门,建立了具一般性的混合经济内生增长模型,以探讨混合经济中的政府最优政策选择。分析表明,不论国营教育体制还是民营教育体制,政府可以通过适当的政策选择引导经济达到社会性最优增长状态。我们导出了关于征税和财政补贴的最优性条件并探讨了它们的政策含意。
关键词:
混合经济 人力资本 宏观政策 教育体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房林 邹卫星
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不仅关系到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且与一系列社会问题紧密相联。通过构建资源约束框架下的增长模型,可以分析自然资源和社会地位对经济系统均衡条件、动态转移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消费资本比足够大或消费足够多、且资本与消费的边际替代率足够小,是经济系统存在鞍点均衡的必要条件;当资源消耗足够多时,消费资本比会显著下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顾国达 李丹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形成了"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结构。这种结构并不利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对外经济关系的和谐。本文通过拓展的国际收支约束下经济增长模型(BPCG),实证分析了1982-2005年间我国长期理论经济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的差异,分析其原因,并明确了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来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政策着力点。要在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同时保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有必要积极扩大内需、并优化贸易结构。
关键词:
国际收支 经济增长 BPCG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斌 符毅
本文通过协整分析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GDP、能源消费量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发现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GDP和能源消费量增长是环境恶化的成因,并进一步分析了它们之间长短期内所存在的均衡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夏传勇 张曙光 昌敦虎
基于"干中学"的思想,建立了一个资源和环境约束下的两部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利用动态优化作为基本分析工具,得到了该模型的最优稳态增长解。在模型稳态增长解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和规范特征,即耗竭性资源消耗速率、经济系统中各类消费偏好和技术参数、污染强度变化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应满足的动态关系。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